會試在順天府,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初九開始,周博仁估算著提前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了,如果要是有海船過去則更好。正盤算著,周博仁收到一個拜帖,蘇鬆事官誌輔求見。


    周博仁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這個蘇鬆事官是何職,誌輔又是誰,莫名其妙,也不好不見,於是讓李管家請他到別院來。


    不一會兒,一個五大三粗卻又有點文人氣質的大漢過來,見到周博仁就拱手道:“鄙人蘇鬆事官俞大猷,見過周舉人。”


    搞了半天,這個誌輔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俞大猷,抗倭名將,人稱俞龍戚虎,也是一個武術家,著有《劍經》一書,雖然名為“劍經”,但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曾經去挑戰少林寺並打敗武僧,最後把自己棍法傳給少林寺。


    周博仁拱了拱手:“原來是俞大將軍親臨,俞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不知找我何事?”


    “聽說小兄弟擊殺了五十餘名真倭,我俞大猷最喜英雄,特來拜會,沒想到小兄弟這麽年輕就能取得這麽大的成績,真是令人羨慕。”


    “俞將軍言重了,我也不過是僥幸而已,隻會射箭,不會近戰,靠著良弓和土地申時行一起擊斃倭寇,當不得俞將軍這麽誇獎。”周博仁印象中俞大猷是個總兵官,“不過我記得俞兄是總兵,怎麽變成事官了?”


    俞大猷歎了一口氣,說道:“不瞞小兄弟,巡撫曹邦輔彈劾我放縱敵人,皇帝爺惱怒,剝奪我世襲特權,並說我該當死罪,令我立功贖罪。剛帶著副使王崇古入海追擊,在老鸛嘴趕上倭寇,焚毀倭寇大船八艘,殺傷無數。殘餘倭寇逃往崇明島。目前皇帝爺還沒有給我個說法。”


    “原來如此,不過俞將軍不必懊惱,朝廷有功必獎,不會食言,估計幾個月後俞將軍便會恢複總兵官之職。”


    “希望吧。我本次來就是想聽聽周小兄弟具體是怎麽擊敗倭寇的。”


    周博仁把事情詳細講了一遍,俞大猷不斷點頭:“小兄弟說的是對的,打仗就是要發揮我方優勢,去打擊敵人劣勢,沒想到小兄弟除了會讀書,還懂兵法。”


    “哪有,俞將軍才是兵法行家,聽說將軍寫了《兵法發微》,足見俞將軍對兵法研究之深。”


    “額,小兄弟如何得知我在寫這本書?這書我還沒有寫完,也沒給別人說過。”


    哈?周博仁傻了,自己相對俞大猷來說,是處在四維空間,他可以按照時間軸前後看到未來,沒想到他還沒寫好。


    “這個...不重要,不知道俞將軍將來有什麽打算?”


    俞大猷奇怪地瞥了一眼周博仁,捋著胡須說:“等皇帝爺召喚,我還想打倭寇,不把他們打迴老家,這輩子我都不甘心。”


    “俞將軍隻是想把他們打迴老家嗎?我倒是想把他們國家給滅了。”


    俞大猷一愣,說道:“可是太祖皇帝把倭國列為不征之國…”


    “不征之國?我們不征服他們,他們有反而過來征服我們,哪有這樣的道理,這不是喂養強盜嗎?在我們的地盤跟對方戰鬥,受苦的都是我大明百姓,為什麽戰場不能放在倭國,去傷害他們的百姓。”


    “這…”俞大猷一時語塞,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這也是整個明朝的思維盲區。


    天朝上國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驕傲自大,認為自己地大物博,賞賜點東西不以為意,殊不知已經被世界慢慢淘汰。


    眼看天色近午,周博仁帶著俞大猷來到了太白樓,準備請老將軍吃一頓,順便嚐嚐自己家的高度酒。


    “俞將軍,這酒如何?”


    “好酒!我老俞從來沒喝過這麽烈的酒,爽快!”俞大猷不愧是軍中出身,喝酒一碗一碗的,也沒見醉態。


    “俞將軍,這酒還有個大好處,軍中受傷的軍士,如果有傷口流血,可以用此酒澆上去,並用沸水煮過晾幹後的布包紮,能夠預防傷口化膿。”


    俞大猷一聽到這,突然站起來一拍桌子:“此話當真。”


    見到俞大猷反應這麽激烈,周博仁覺得莫名其妙。


    “俞將軍,在下不會拿軍士的生命開玩笑,這種法子確實有效。”


    俞大猷激動地說:“周小兄弟你不知道,軍中傷者如果能避免化膿,可以挽救成千上萬軍士的命!我俞大猷代他們謝謝你了!”俞大猷深深的對著周博仁鞠了一躬。


    周博仁連忙起身,這老將軍真是…性情中人,整的跟遺體告別似的。


    “還有,可以要求軍士隻喝燒開後的水,不得喝生水;另外不能隨地便溺,軍營必須設置廁所;如果有疫病,必須把有症狀的人隔離並撒上生石灰…”


    俞大猷眼睛都直了,這些方法,他是聞所未聞。


    如果軍隊有這些法子,豈不是戰鬥力能更上一個台階?


    俞大猷握住周博仁的手:“周小兄弟一定要把這些教給我,於國善莫大焉。”


    周博仁笑了笑:“若俞將軍不嫌棄,叫我振南即可,這些都可以教給將軍,另外振南也有一些兵法的想法,想與將軍共同探討。”


    這幾天,俞大猷就在周博仁的別院住下了。自從申時行迴老家後,周博仁好為人師的癮好久沒過了,確實有些技癢。


    在教申時行的教室裏,周博仁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了外傷治療的要點,這個教室是周博仁打造的,不僅教過申時行,還教過唐詩雨,現在又開始教俞大猷。以後申時行和俞大猷發達了,周博仁準備把這個教室圍起來作為景點,收門票錢。


    消毒、包紮、燒水和生石灰,都是為了消滅細菌,為此周博仁還普及了一些細菌的知識。另外周博仁叫李管家拿了些豬腳和豬皮,手把手教俞大猷消毒包紮,以及用彎了的針做外傷縫合。沒想到俞大猷縫線技術比自己還好。


    除了這些,周博仁還跟俞大猷探討了遊擊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進等等,以及軍民統一戰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俞大猷本事棄文從武,聽完周博仁的軍事理論,驚其為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