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悅來客棧,找了個最大的雅間坐了下來。沒多久菜便上齊了,我率先舉杯道:“首先感謝諸位今日鼎力相助,這第一杯酒敬死去的諸位將士,感謝諸位將士以命相博,才有今日之勝。
這第二杯酒敬大漢二十四位先帝,托大漢二十四先帝的福,我受皇兄所托,輔佐陛下至今,至皇兄逝世以後,大漢風雨飄搖,內有國賊董卓霍亂朝綱,奸淫嬪妃,荼毒百姓。
外有各路諸侯割據一方,稱霸稱雄,企圖吞沒大漢江山。更有外族環伺,伺機侵入大漢疆土,致大漢江山危在旦夕。
我周晉不負先皇所托,除董卓,滅世家,鎮諸侯,如今諸侯已然歸附大漢,外族更是不敢直視我大漢疆土,我身為大漢攝政王,倍覺光榮。
我幸不辱命,完成皇兄所托,現已身居高位,我本想還政於當今陛下!奈何陛下以自己年幼為由不肯受命,還要將皇位禪讓於我,我內心實在惶恐不安,還請諸位為我排憂解難!”
這…… 王允等人表示為難!
諸位不必著急為不用為難!
我這第三杯敬在場諸位以及所有不在場的大漢功臣們!我周晉能完成上述功績,替陛下收服大漢大部分江山,都是因為有了你們諸位大漢賢才、能臣,才有了如今大漢江山日漸穩固,我免為其難,代表皇兄和陛下感謝所有大漢功臣。
來,我們共飲此杯!
接下來這杯酒啊,本王要敬一敬咱們德高望重的太師大人啦!太師您不愧是當今聖上的老師呀,已然年過六十高齡,卻依舊心係大漢江山社稷,全然不顧及自身安危,親自蒞臨王家替陛下傳遞聖意。
如此這般一心為國為民、不辭辛勞地奔波忙碌,實乃我輩為官者之楷模!
哎呀呀,王爺您實在是太過讚譽於老臣了!
想我王允承蒙皇恩浩蕩,忝居大漢重臣之列,自當竭盡全力為大漢排憂解難,此乃分內之事罷了,又何足掛齒呢?“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嘛!”
哈哈哈哈哈,說得好哇,太師所言極是!來來來,諸位一同舉杯,再敬太師大人一杯!願太師福壽安康,繼續為我大漢江山鞠躬盡瘁!
我緩緩地轉過頭去,目光誠懇而充滿愧疚地看向馮公公和華將軍,聲音略微顫抖著說道:“此次之事,皆因我之過錯而起!竟讓二位遭受如此苦難,還險些丟掉寶貴的性命。
我心中實在難安啊!在此,為表達我深深的歉意,這杯酒,先敬你們二位。我先幹為敬,你們請隨意就好。”
馮公公連忙站起身來,微微躬身,臉上滿是恭敬之色,語氣堅定地迴答道:“咱家雖是殘缺之身,但內心之誌卻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能夠為大漢江山、為陛下排憂解難,那可是作為臣子最大的福氣啊!攝政王您一心為國為民,才是我等應當衷心敬仰、頂禮膜拜之人呐!”
華將軍聞言亦是霍然起身,雙手抱拳,神色激動地附和道:“正是!正如馮公公所言,攝政王您高瞻遠矚,胸懷天下。
想當初,末將糊塗至極,誤投董卓那奸賊門下。幸得王爺您將我俘虜之後,不僅未加怪罪,反而苦口婆心地勸導於我,令我如夢初醒。
自那時起,末將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痛改前非,為大漢盡忠效力。
如今能有機會為大漢出一份微薄之力,不管死在王家,亦或是戰死於沙場,我華雄身為一介武將,又有何所畏懼?”
聽到華將軍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我不禁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意,微笑著點頭稱讚道:“好!華將軍真乃大將風範,本王果然沒有看走眼。”
接著,我又將目光轉向在座的諸位先生以及地方官員們,朗聲道:“還有在座的各位先生與地方官員們,你們同樣為大漢的繁榮昌盛貢獻了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份功勞,本王銘記於心。這杯酒,我敬大家!”
眾人聞聽此言,紛紛起身響應,齊聲高唿:“多謝攝政王!願大漢千秋萬代,永世長存!”
隨後,眾人一同舉杯,仰頭一飲而盡。一時間,宴會上氣氛熱烈非凡,歡聲笑語不斷迴蕩。
眾人聽聞此言,紛紛坐下。隻見王爺正襟危坐,神情嚴肅地看著下方諸人。
“本王今日在此,便是要給在座的各位安排一下各自的任務。”王爺聲如洪鍾,話語間透露出一股威嚴之氣。
“華雄將軍,你依舊負責鎮守常山郡,務必保一方平安。常山的諸位官員們,你們需繼續各司其職,全力協助華雄將軍,不得有絲毫懈怠。
待到新太守到任之後,對於你們表現出色者,本王自會另有嘉獎與擢升。”王爺目光掃過華雄及一眾常山官員,眼中滿是期許之色。
眾人齊聲應道:“我等謹遵王爺之令!”聲音整齊劃一,響徹大堂。
王爺微微點頭,接著說道:“至於其他諸君,待明日大家酒醒之後,便隨本王以及太師一同返迴洛陽,麵聖複命。此次行程至關重要,萬不可有誤。”
“我等遵命!”眾人再次高聲迴應。
安排完畢,王爺大手一揮,朗聲道:“好了,接下來大家盡情享用這美酒佳肴,暢所欲言,相互敬酒寒暄吧!”
於是乎,宴席之間頓時熱鬧起來。眾人推杯換盞,你來我往,好不歡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漸漸地,每個人臉上都泛起了紅暈,說話也開始變得含糊不清。有人甚至已經搖搖晃晃,站立不穩,但仍強撐著與人碰杯喝酒。
不知不覺間,夜色漸深,所有人都已喝得酩酊大醉,神誌模糊。最後,一個個東倒西歪地趴在桌上或地上,沉沉睡去。
直至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每個人的身上,所有人才悠悠轉醒。
然而,腦袋卻猶如被重錘敲擊一般疼痛難忍,有些人甚至連眼睛都睜不開。
但盡管如此,想起昨日王爺所交代之事,眾人還是強打起精神,準備起身收拾行裝,一起踏上迴洛陽的歸程。
此次出行歸來,眾人皆因昨日飲酒而頭暈腦脹、身心俱疲。無奈之下,隻能紛紛聘請車夫代駕馬車。
然而,考慮到路途遙遠且路況不佳,若是車速過快,恐怕這一路的顛簸會讓人難以承受。於是乎,臨行之前,眾人特意叮囑車夫一定要穩穩地駕車前行。
如此一來,原本隻需短短數日便可抵達的路程,竟足足耗費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曆經千辛萬苦之後,我們才如願以償地迴到了那座繁華熱鬧的洛陽城。
甫一踏入洛陽城門,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緊急召集諸位大臣前往皇宮中的議政殿共商國事。
此旨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傳遍整個京城。各位官員接獲旨意後,不敢有絲毫怠慢,紛紛馬不停蹄地朝著皇宮方向趕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過了三個小時左右,隻見議政殿內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已悉數到齊。
我端坐在龍椅之旁,側方的王椅之上,威嚴地用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一眾官員,心中暗自思忖著接下來即將展開的重要議題。
眾官員依舊如往昔一般,井然有序地分列於大殿兩側,他們身著華麗官服,麵容肅穆,目光專注地盯著前方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靜靜地等待著陛下的到來。
時間悄然流逝,沒過多久,隻見陛下在馮公公的恭敬引領下,邁著沉穩而威嚴的步伐緩緩走進了議政殿。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萬歲。”眾大臣齊聲高唿,聲音洪亮而整齊,響徹整個議政殿,充分彰顯出對陛下的尊崇與敬畏之情。
陛下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免禮:“眾愛卿平身!今日早朝,若有事啟奏,盡可直言;若無要事,便可退朝歇息。”
話音剛落,王允便迫不及待地從隊列中邁出一步,躬身施禮後說道:“啟稟陛下!老臣有事啟奏!”他的語氣凝重,表情嚴肅,顯然所奏之事非同小可。
陛下見狀,連忙迴應道:“愛卿速速道來!朕洗耳恭聽。”於是,王允深吸一口氣,便開口說道:“此次微臣與馮公公一同前往那王家,本欲商議要事。豈料這王家之人竟是如此膽大包天!他們竟然以老夫到達冀州的名義邀請華雄將軍等人前來王家做客,將我等灌醉以後,在我們未曾察覺到危險之時。突然四周湧出眾多家丁,手持利刃將我們團團圍住。
這些家丁一個個麵露兇光,顯然是早有預謀。盡管我等奮力反抗,但無奈對方人數眾多,且又占據地利之便。
最終,我們寡不敵眾,被強行關押在了一處密室之中。那密室陰暗潮濕,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
微臣心中焦急萬分,不知此番遭遇該如何收場。而馮公公亦是麵色凝重,不斷思索著脫身之法。至於華雄將軍及其部下,則是怒目圓睜,對這王家的惡行恨之入骨。
然此刻身陷囹圄,也隻能暫且忍耐,等待時機尋求脫困之道。
“是啊陛下!太師所言句句屬實呀,陛下您快瞧瞧,咱家這身上的傷痕到現在都尚未消散呢,全都是被那王家人給毆打所致啊!”馮公公滿臉委屈地哭訴著,同時掀開衣裳,露出身上一道道觸目驚心的淤青和紅腫。
皇帝見狀,頓時龍顏大怒:“好啊!王家人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簡直就是完全沒有把朕放在眼中!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犯下的是何等重罪嗎?”
皇帝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雙眼噴火般瞪視著前方,仿佛要透過空氣直接將那王家人碎屍萬段一般。一旁的大臣們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輕易出聲。
沉默片刻之後,皇帝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轉頭看向王允問道:“那接下來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王允連忙躬身施禮道:“迴陛下,接下來之事便交由攝政王向您稟報吧!微臣對於後續發生的事情確實不甚了解。”
聽到這話,皇帝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轉向站在一側的攝政王,威嚴地說道:“皇叔,你來給朕講講具體情況。”
攝政王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後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此次冀州王家公然違抗聖旨,拒不執行朝廷命令。
微臣謹遵陛下旨意,已率領大軍前往冀州,將王家滿門三族盡皆剿滅。
這些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皆是從王家的府庫之中搜查所得,請陛下過目。”說著,他揮手示意手下將一箱箱裝滿財寶的箱子抬到禦前。
皇帝看著眼前閃耀著耀眼光芒的無數珍寶,不禁驚訝得合不攏嘴:“沒想到啊,這王家竟然如此富有,其所擁有的財富甚至比朕的皇宮還要多出許多倍。”
皇帝臉上閃過一絲憤怒與不甘,咬牙切齒地罵道:“這王家實在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朕在此多謝皇叔替朕鏟除這一毒瘤。”
“為大漢和陛下分憂!此乃微臣無上的榮幸,亦是皇兄臨終前對微臣的殷切托付啊!”我言辭懇切地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時,有人提議道:“那這些收繳而來的錢財就統統歸入國庫吧!如此一來,也可充盈國家的財政。”
然而,另一個聲音急切地響起:“等等!陛下,請三思啊!這些錢財萬萬不可全部歸入國庫。您想想看,那些在戰場上英勇捐軀的將士們,他們用生命扞衛了大漢的尊嚴與安寧。
我們怎能忘記他們以及他們身後的家庭呢?所以,必須要拿出一部分錢財來作為死去將士的撫恤金,以慰藉他們的英靈;同時,也要給予所有將士們的家人們一定的補償金,讓他們能夠在失去親人後,生活有所保障。
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我大漢對於忠臣義士及其家屬的關懷與尊重啊!”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是,覺得此言甚是有理。
還是攝政王想的周全,攝政王果然愛惜將士和百姓。
“那請問皇叔,不知此次殲滅王家一役,究竟折損了多少將士啊?”皇帝麵色凝重地看向皇叔,眼中滿是關切與憂慮。
皇叔聞言,神色黯然,拱手跪地迴話道:“迴陛下!此番實乃微臣之過,錯估了王家暗中潛藏的勢力,以致這場戰事異常慘烈,我軍共計犧牲了三萬五千八百四十六名將士!”
皇帝聽罷,微微皺眉,沉默片刻後說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依照四萬將士的規格來補償給所有陣亡將士們的家人吧。他們為國捐軀,朕定不會虧待這些英雄的親眷。”
皇叔聽聞此言,眼眶泛紅,再次叩頭謝恩:“臣代那些壯烈犧牲的將士們,叩謝陛下隆恩浩蕩!”
皇帝連忙抬手示意皇叔起身,感慨道:“此乃應盡之事,朕怎能讓為我大漢江山浴血奮戰、馬革裹屍的將士們心寒呢!”說罷,他目光轉向皇叔,緩聲問道:“皇叔,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要事需向朕稟報?”
皇叔略作遲疑,繼而開口道:“啟奏陛下,眼下冀州因戰亂致使眾多官員殉職或失散,當地官員嚴重缺失。
臣懇請陛下選派一批賢能之士前往冀州各郡,盡快補齊各郡官員之缺漏,以保各郡的政務能正常運轉。”
皇帝輕捋胡須,沉思片刻後答道:“此事關乎重大,且容朕稍後再行商議定奪。不過,朕今日尚有另一樁大事要宣告於眾,煩請諸位愛卿靜心聆聽。”
隻見皇帝站起身來,環顧四周群臣,朗聲道:“今日在此,朕鄭重宣布,決定將皇位禪讓於攝政王。攝政王乃先皇結義兄弟,自然也是朕的皇叔。
自我坐上這龍椅至今,已逾三載有餘。然朕尚值年少,承蒙攝政王盡心輔佐,方能保得大漢江山安穩。
如今,朕自覺能力有限,難以擔當治理天下之大任。故而朕甘願效仿先賢,退位讓賢,還望諸位愛卿共同做個見證。”
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陛下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且攝政王功勳卓著,盡心盡力輔佐陛下。救陛下於危難之際,又受先皇看重,深受將士們的敬重和百姓的愛戴,我等沒有異意!
不可!不可!陛下還請慎重考慮!臣雖然頗有微功,得先皇看重,結為異姓兄弟,如今已然身居高位,一人以下萬人之上,不敢有非分之想。
皇叔不必如此!朕意已決,還望皇叔莫要借故推辭了!
這已經是朕第三次禪讓了,皇叔還是滿足朕和百官的心願吧!不要讓朕和百官等著急了。
那好吧!那臣就順應天命,接受陛下的禪讓。因事發突然,國號和諸多事情考慮不周,還是下次朝會再行商議!
來人送大漢陛下迴宮,我宣布下次朝會半個月後在進行。
到時候所有封賞和諸多事務一起定下來。
這第二杯酒敬大漢二十四位先帝,托大漢二十四先帝的福,我受皇兄所托,輔佐陛下至今,至皇兄逝世以後,大漢風雨飄搖,內有國賊董卓霍亂朝綱,奸淫嬪妃,荼毒百姓。
外有各路諸侯割據一方,稱霸稱雄,企圖吞沒大漢江山。更有外族環伺,伺機侵入大漢疆土,致大漢江山危在旦夕。
我周晉不負先皇所托,除董卓,滅世家,鎮諸侯,如今諸侯已然歸附大漢,外族更是不敢直視我大漢疆土,我身為大漢攝政王,倍覺光榮。
我幸不辱命,完成皇兄所托,現已身居高位,我本想還政於當今陛下!奈何陛下以自己年幼為由不肯受命,還要將皇位禪讓於我,我內心實在惶恐不安,還請諸位為我排憂解難!”
這…… 王允等人表示為難!
諸位不必著急為不用為難!
我這第三杯敬在場諸位以及所有不在場的大漢功臣們!我周晉能完成上述功績,替陛下收服大漢大部分江山,都是因為有了你們諸位大漢賢才、能臣,才有了如今大漢江山日漸穩固,我免為其難,代表皇兄和陛下感謝所有大漢功臣。
來,我們共飲此杯!
接下來這杯酒啊,本王要敬一敬咱們德高望重的太師大人啦!太師您不愧是當今聖上的老師呀,已然年過六十高齡,卻依舊心係大漢江山社稷,全然不顧及自身安危,親自蒞臨王家替陛下傳遞聖意。
如此這般一心為國為民、不辭辛勞地奔波忙碌,實乃我輩為官者之楷模!
哎呀呀,王爺您實在是太過讚譽於老臣了!
想我王允承蒙皇恩浩蕩,忝居大漢重臣之列,自當竭盡全力為大漢排憂解難,此乃分內之事罷了,又何足掛齒呢?“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嘛!”
哈哈哈哈哈,說得好哇,太師所言極是!來來來,諸位一同舉杯,再敬太師大人一杯!願太師福壽安康,繼續為我大漢江山鞠躬盡瘁!
我緩緩地轉過頭去,目光誠懇而充滿愧疚地看向馮公公和華將軍,聲音略微顫抖著說道:“此次之事,皆因我之過錯而起!竟讓二位遭受如此苦難,還險些丟掉寶貴的性命。
我心中實在難安啊!在此,為表達我深深的歉意,這杯酒,先敬你們二位。我先幹為敬,你們請隨意就好。”
馮公公連忙站起身來,微微躬身,臉上滿是恭敬之色,語氣堅定地迴答道:“咱家雖是殘缺之身,但內心之誌卻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能夠為大漢江山、為陛下排憂解難,那可是作為臣子最大的福氣啊!攝政王您一心為國為民,才是我等應當衷心敬仰、頂禮膜拜之人呐!”
華將軍聞言亦是霍然起身,雙手抱拳,神色激動地附和道:“正是!正如馮公公所言,攝政王您高瞻遠矚,胸懷天下。
想當初,末將糊塗至極,誤投董卓那奸賊門下。幸得王爺您將我俘虜之後,不僅未加怪罪,反而苦口婆心地勸導於我,令我如夢初醒。
自那時起,末將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痛改前非,為大漢盡忠效力。
如今能有機會為大漢出一份微薄之力,不管死在王家,亦或是戰死於沙場,我華雄身為一介武將,又有何所畏懼?”
聽到華將軍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我不禁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意,微笑著點頭稱讚道:“好!華將軍真乃大將風範,本王果然沒有看走眼。”
接著,我又將目光轉向在座的諸位先生以及地方官員們,朗聲道:“還有在座的各位先生與地方官員們,你們同樣為大漢的繁榮昌盛貢獻了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份功勞,本王銘記於心。這杯酒,我敬大家!”
眾人聞聽此言,紛紛起身響應,齊聲高唿:“多謝攝政王!願大漢千秋萬代,永世長存!”
隨後,眾人一同舉杯,仰頭一飲而盡。一時間,宴會上氣氛熱烈非凡,歡聲笑語不斷迴蕩。
眾人聽聞此言,紛紛坐下。隻見王爺正襟危坐,神情嚴肅地看著下方諸人。
“本王今日在此,便是要給在座的各位安排一下各自的任務。”王爺聲如洪鍾,話語間透露出一股威嚴之氣。
“華雄將軍,你依舊負責鎮守常山郡,務必保一方平安。常山的諸位官員們,你們需繼續各司其職,全力協助華雄將軍,不得有絲毫懈怠。
待到新太守到任之後,對於你們表現出色者,本王自會另有嘉獎與擢升。”王爺目光掃過華雄及一眾常山官員,眼中滿是期許之色。
眾人齊聲應道:“我等謹遵王爺之令!”聲音整齊劃一,響徹大堂。
王爺微微點頭,接著說道:“至於其他諸君,待明日大家酒醒之後,便隨本王以及太師一同返迴洛陽,麵聖複命。此次行程至關重要,萬不可有誤。”
“我等遵命!”眾人再次高聲迴應。
安排完畢,王爺大手一揮,朗聲道:“好了,接下來大家盡情享用這美酒佳肴,暢所欲言,相互敬酒寒暄吧!”
於是乎,宴席之間頓時熱鬧起來。眾人推杯換盞,你來我往,好不歡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漸漸地,每個人臉上都泛起了紅暈,說話也開始變得含糊不清。有人甚至已經搖搖晃晃,站立不穩,但仍強撐著與人碰杯喝酒。
不知不覺間,夜色漸深,所有人都已喝得酩酊大醉,神誌模糊。最後,一個個東倒西歪地趴在桌上或地上,沉沉睡去。
直至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每個人的身上,所有人才悠悠轉醒。
然而,腦袋卻猶如被重錘敲擊一般疼痛難忍,有些人甚至連眼睛都睜不開。
但盡管如此,想起昨日王爺所交代之事,眾人還是強打起精神,準備起身收拾行裝,一起踏上迴洛陽的歸程。
此次出行歸來,眾人皆因昨日飲酒而頭暈腦脹、身心俱疲。無奈之下,隻能紛紛聘請車夫代駕馬車。
然而,考慮到路途遙遠且路況不佳,若是車速過快,恐怕這一路的顛簸會讓人難以承受。於是乎,臨行之前,眾人特意叮囑車夫一定要穩穩地駕車前行。
如此一來,原本隻需短短數日便可抵達的路程,竟足足耗費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曆經千辛萬苦之後,我們才如願以償地迴到了那座繁華熱鬧的洛陽城。
甫一踏入洛陽城門,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緊急召集諸位大臣前往皇宮中的議政殿共商國事。
此旨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傳遍整個京城。各位官員接獲旨意後,不敢有絲毫怠慢,紛紛馬不停蹄地朝著皇宮方向趕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過了三個小時左右,隻見議政殿內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已悉數到齊。
我端坐在龍椅之旁,側方的王椅之上,威嚴地用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一眾官員,心中暗自思忖著接下來即將展開的重要議題。
眾官員依舊如往昔一般,井然有序地分列於大殿兩側,他們身著華麗官服,麵容肅穆,目光專注地盯著前方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靜靜地等待著陛下的到來。
時間悄然流逝,沒過多久,隻見陛下在馮公公的恭敬引領下,邁著沉穩而威嚴的步伐緩緩走進了議政殿。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萬歲。”眾大臣齊聲高唿,聲音洪亮而整齊,響徹整個議政殿,充分彰顯出對陛下的尊崇與敬畏之情。
陛下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免禮:“眾愛卿平身!今日早朝,若有事啟奏,盡可直言;若無要事,便可退朝歇息。”
話音剛落,王允便迫不及待地從隊列中邁出一步,躬身施禮後說道:“啟稟陛下!老臣有事啟奏!”他的語氣凝重,表情嚴肅,顯然所奏之事非同小可。
陛下見狀,連忙迴應道:“愛卿速速道來!朕洗耳恭聽。”於是,王允深吸一口氣,便開口說道:“此次微臣與馮公公一同前往那王家,本欲商議要事。豈料這王家之人竟是如此膽大包天!他們竟然以老夫到達冀州的名義邀請華雄將軍等人前來王家做客,將我等灌醉以後,在我們未曾察覺到危險之時。突然四周湧出眾多家丁,手持利刃將我們團團圍住。
這些家丁一個個麵露兇光,顯然是早有預謀。盡管我等奮力反抗,但無奈對方人數眾多,且又占據地利之便。
最終,我們寡不敵眾,被強行關押在了一處密室之中。那密室陰暗潮濕,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
微臣心中焦急萬分,不知此番遭遇該如何收場。而馮公公亦是麵色凝重,不斷思索著脫身之法。至於華雄將軍及其部下,則是怒目圓睜,對這王家的惡行恨之入骨。
然此刻身陷囹圄,也隻能暫且忍耐,等待時機尋求脫困之道。
“是啊陛下!太師所言句句屬實呀,陛下您快瞧瞧,咱家這身上的傷痕到現在都尚未消散呢,全都是被那王家人給毆打所致啊!”馮公公滿臉委屈地哭訴著,同時掀開衣裳,露出身上一道道觸目驚心的淤青和紅腫。
皇帝見狀,頓時龍顏大怒:“好啊!王家人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簡直就是完全沒有把朕放在眼中!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犯下的是何等重罪嗎?”
皇帝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雙眼噴火般瞪視著前方,仿佛要透過空氣直接將那王家人碎屍萬段一般。一旁的大臣們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輕易出聲。
沉默片刻之後,皇帝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轉頭看向王允問道:“那接下來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王允連忙躬身施禮道:“迴陛下,接下來之事便交由攝政王向您稟報吧!微臣對於後續發生的事情確實不甚了解。”
聽到這話,皇帝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轉向站在一側的攝政王,威嚴地說道:“皇叔,你來給朕講講具體情況。”
攝政王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後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此次冀州王家公然違抗聖旨,拒不執行朝廷命令。
微臣謹遵陛下旨意,已率領大軍前往冀州,將王家滿門三族盡皆剿滅。
這些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皆是從王家的府庫之中搜查所得,請陛下過目。”說著,他揮手示意手下將一箱箱裝滿財寶的箱子抬到禦前。
皇帝看著眼前閃耀著耀眼光芒的無數珍寶,不禁驚訝得合不攏嘴:“沒想到啊,這王家竟然如此富有,其所擁有的財富甚至比朕的皇宮還要多出許多倍。”
皇帝臉上閃過一絲憤怒與不甘,咬牙切齒地罵道:“這王家實在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朕在此多謝皇叔替朕鏟除這一毒瘤。”
“為大漢和陛下分憂!此乃微臣無上的榮幸,亦是皇兄臨終前對微臣的殷切托付啊!”我言辭懇切地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時,有人提議道:“那這些收繳而來的錢財就統統歸入國庫吧!如此一來,也可充盈國家的財政。”
然而,另一個聲音急切地響起:“等等!陛下,請三思啊!這些錢財萬萬不可全部歸入國庫。您想想看,那些在戰場上英勇捐軀的將士們,他們用生命扞衛了大漢的尊嚴與安寧。
我們怎能忘記他們以及他們身後的家庭呢?所以,必須要拿出一部分錢財來作為死去將士的撫恤金,以慰藉他們的英靈;同時,也要給予所有將士們的家人們一定的補償金,讓他們能夠在失去親人後,生活有所保障。
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我大漢對於忠臣義士及其家屬的關懷與尊重啊!”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是,覺得此言甚是有理。
還是攝政王想的周全,攝政王果然愛惜將士和百姓。
“那請問皇叔,不知此次殲滅王家一役,究竟折損了多少將士啊?”皇帝麵色凝重地看向皇叔,眼中滿是關切與憂慮。
皇叔聞言,神色黯然,拱手跪地迴話道:“迴陛下!此番實乃微臣之過,錯估了王家暗中潛藏的勢力,以致這場戰事異常慘烈,我軍共計犧牲了三萬五千八百四十六名將士!”
皇帝聽罷,微微皺眉,沉默片刻後說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依照四萬將士的規格來補償給所有陣亡將士們的家人吧。他們為國捐軀,朕定不會虧待這些英雄的親眷。”
皇叔聽聞此言,眼眶泛紅,再次叩頭謝恩:“臣代那些壯烈犧牲的將士們,叩謝陛下隆恩浩蕩!”
皇帝連忙抬手示意皇叔起身,感慨道:“此乃應盡之事,朕怎能讓為我大漢江山浴血奮戰、馬革裹屍的將士們心寒呢!”說罷,他目光轉向皇叔,緩聲問道:“皇叔,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要事需向朕稟報?”
皇叔略作遲疑,繼而開口道:“啟奏陛下,眼下冀州因戰亂致使眾多官員殉職或失散,當地官員嚴重缺失。
臣懇請陛下選派一批賢能之士前往冀州各郡,盡快補齊各郡官員之缺漏,以保各郡的政務能正常運轉。”
皇帝輕捋胡須,沉思片刻後答道:“此事關乎重大,且容朕稍後再行商議定奪。不過,朕今日尚有另一樁大事要宣告於眾,煩請諸位愛卿靜心聆聽。”
隻見皇帝站起身來,環顧四周群臣,朗聲道:“今日在此,朕鄭重宣布,決定將皇位禪讓於攝政王。攝政王乃先皇結義兄弟,自然也是朕的皇叔。
自我坐上這龍椅至今,已逾三載有餘。然朕尚值年少,承蒙攝政王盡心輔佐,方能保得大漢江山安穩。
如今,朕自覺能力有限,難以擔當治理天下之大任。故而朕甘願效仿先賢,退位讓賢,還望諸位愛卿共同做個見證。”
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陛下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且攝政王功勳卓著,盡心盡力輔佐陛下。救陛下於危難之際,又受先皇看重,深受將士們的敬重和百姓的愛戴,我等沒有異意!
不可!不可!陛下還請慎重考慮!臣雖然頗有微功,得先皇看重,結為異姓兄弟,如今已然身居高位,一人以下萬人之上,不敢有非分之想。
皇叔不必如此!朕意已決,還望皇叔莫要借故推辭了!
這已經是朕第三次禪讓了,皇叔還是滿足朕和百官的心願吧!不要讓朕和百官等著急了。
那好吧!那臣就順應天命,接受陛下的禪讓。因事發突然,國號和諸多事情考慮不周,還是下次朝會再行商議!
來人送大漢陛下迴宮,我宣布下次朝會半個月後在進行。
到時候所有封賞和諸多事務一起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