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裏派出了一支剿匪小分隊,趕往別列茲多夫。隊長叫菲拉托夫,愛打扮,傲氣十足活像隻小公雞。按條例規定,他該先向區執委會主席報到,但他總覺得不必要。他把隊伍在黑夜裏帶到鄰近的謝馬基村。他們在進村之後住進了村口的一所屋子裏麵。這些全副武裝、行動詭秘的陌生人引起了隔壁的一個共青團員的注意,他趕緊跑去報告村裏的蘇維埃主席。村蘇維埃主席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麽支剿匪小分隊要來,便自認為他們都是土匪,讓這個團員騎上快馬,趕緊到區裏去報信。菲拉托夫幹的這件蠢事差點兒讓許多人丟了命。利西岑得到“匪情”的報告之後,火速召集了民警,帶著十多個人奔赴謝馬基村。他們來到村口跳下馬,翻過柵欄,直撲那所屋子。門口的哨兵頭上猛挨了一槍托,像口袋似地倒了下去。利西岑迅速跑了幾步,用肩膀一下子撞開了屋門,大家便一擁而入。屋子的天花板底下掛著一盞暗淡的燈。利西岑一手高舉手榴彈,要扔的樣子,另一隻手握著槍。他一聲大喝,玻璃被震得發響:“快投降!要不然我會把你們全炸爛的。”
如果再稍慢一點,衝進屋裏的人就要朝著仍有睡意的人開槍了。幸虧他們從地板上爬起來的時,看到利西岑要扔手榴彈的可怕模樣,都將手舉了起來。不多時,一小隊隻穿著內衣的俘虜被趕到了院子裏。這個時候,菲拉托夫看到利西岑戴著勳章,他的舌頭才再一次聽起使喚來。
利西岑好不生氣,非常鄙夷地罵了一句:“蠢貨!”
德國革 命的消息已傳到了區裏,漢堡巷戰的槍聲傳了過來。邊境上的人們都興奮異常了,人們都懷著急迫的心情閱讀報紙。十月革 命的狂飆也在西方刮了起來。想加入紅軍的申請書如雪花一般向團區委會發來。保爾費了很大力氣來勸說來自各個支部的代表們,他一直不停地解釋蘇維埃國家所奉行的是一條和平政策,現在情況下,蘇維埃國家是不願意同周邊的任何一國交戰的。但是他的勸說沒有什麽效果,每一個星期天,各個支部的團員們都來到鎮上神父家的大花園子裏舉行全區團員大會。
有一個中午,波杜別茨村團支部的全部團員都列成一隊,邁著一致的步伐,步入了區委的大院。保爾由窗口看到他們之後,就跑到台階上麵。以格裏舒特卡為頭兒的十一個小夥子,腳上穿著高筒靴子,肩上背著大口袋,在門口停下了腳步。
“格裏舒特卡,怎麽一迴事?”保爾非常驚訝地問。而格裏舒特卡則向他眨了眨眼睛,與他一同進了屋子。這個時候,波列薇赫、拉茲瓦利欣以及另外的兩個共青團員也聞訊趕至。格裏舒特卡則將門關上,微微皺了皺那淡淡的雙眉,很是一本正經道:“同誌們啊!我現在是在試試我們的戰鬥力呢。今天早晨我對本支部的團員們宣布:區裏麵發來電報,當然這是絕密的。咱們國家已與德國的資本家們打起來了,與波蘭的地主也要馬上交戰。所以莫斯科已下達命令,所有的團員都得上前線。要是誰害怕的話,隻要寫上一份申請書就可以留在家中。
我囑咐過打仗的消息是不準對任何人提及一個字的,每個人帶上一個麵包和一塊醃豬肉,沒有醃豬肉的可以用大蒜或蔥頭代替,過一個小時之後在村後秘密地集合——先到區裏,再到地區,再去那兒領武器。我這麽一說使那些在場的小夥子門個個摩拳擦掌,他們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我就說不要再多問了,執行便行了!誰若不願意的話就寫上一張紙條來吧!上前線打仗這是要靠你們自覺情願的。在這些小夥子剛剛走過之後,我心裏就不再踏實了,我想萬一他們都不再來了那該怎麽辦?真要是如此的話,我便隻好解散支部,自己也不呆在此處了。我便坐在村後看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來到。有些人顯然已經哭過,但還是裝作沒有事。十個人全到齊了,沒有一個是逃兵。怎麽樣,咱們波杜別茨的團支部是不是很棒?”講到此處,格裏舒特卡已經眉飛色舞起來,而且得意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
波列薇赫聽到之後非常生氣,責怪他真是忙中作亂。他以十分不理解的眼光看看對方。
“你怎能如此責備我呢?這是最好的考驗啊!能讓我們看清楚每一個人,一點兒也不會有錯的。我原本還想將隊伍拉至地區去,讓他們覺得是真的事情。可小夥子們早已累壞了,讓他們都迴家吧!現在,柯察金同誌,你可得給大家講一講話了,要不然這件事就沒辦法收場了,不講是不行的……你就講,動員令現在已經被撤銷了,可以迴家了,但大夥兒的所有表現絕對是應當受到表揚和稱讚的。”
保爾已經很少到地區中心去了,區裏的工作已讓他忙得脫不開身,若往市區則來迴需要幾天。拉茲瓦利欣則一有機會便往城裏跑,他經常由頭至腳將自己武裝成腦中想象的庫珀小說中的主人公,神氣活現地到地區中心去。他常在林子中開槍打烏鴉,打小鬆鼠,還煞有介事地攔住單身行人盤問他們是什麽人,由何處而來,到哪裏去。離城不遠處,他便收起武器,將步槍塞到幹草堆中,手槍則藏進口袋之中,恢複平日的裝束,走進地區團委會。
費多托夫辦公室裏麵四處是人,大家都爭著說話。這樣一種環境之下工作,你必須能聽四個人的問題,同時迴答五個人的問題,手裏還得寫東西。費多托夫相當年輕,但1919年時他便有了黨證。十五歲就入黨,隻能是在大動蕩的時候。
“哦,你們那邊現在情況如何?”地區團委書記費多托夫問道。
“新的情況說起來是錯綜複雜的。從清早至深夜,我忙得團團打轉,什麽地方出了差錯都得由我到現場去解決,那是個空白地區,事事必須親躬。”拉茲瓦利欣隨口便迴答了費多托夫的問題,“現在又建立了兩個新的支部。讓我來還有什麽事嗎?”他大模大樣地坐到了圈椅上麵。
經濟處處長克雷姆基斯則忙中偷閑,從一大堆公文上收迴了眼光,扭頭望了一下。
“我們是叫柯察金同誌來而沒有叫你。”
拉茲瓦利欣的嘴裏噴出一團濃煙來:“柯察金同誌他並不願意來,我就隻好代勞了……有那麽一些當書記的,什麽樣的實事都不願意幹,輕鬆的不行,隻會拿我這樣的人使喚得像驢一樣。柯察金老往邊境跑,一去就要兩三個星期見不著他人影,我不得不將整個擔子都扛起來!”
顯而易見的是拉茲瓦利欣在高傲地表示他自己才是個好的團委書記的料子!拉茲瓦利欣走了之後,費多托夫便對地區團委會的其他人很直接地說到:“我真的很討厭這個說起來很成套卻隻是誇誇其談的家夥。”
但拉茲瓦利欣所耍的花招很快便在無意之中被揭穿了。有一次利西岑順路去費多托夫那兒取郵件。無論是誰去區裏,都要將大家的信件給帶迴來的。費多托夫與利西岑在長談了一次以後,拉茲瓦利欣便一切都露了陷兒!
臨別的時候,費多托夫講:“不過你最好還是讓柯察金到這邊來一趟,我們這兒的人對他真的不大熟悉!”
“那行,但我還是要先講好了,你們可別想把他調走,那我們是絕不會同意的。”
這年在邊境地區所搞的慶祝十月革 命的活動真是空前的激烈。保爾則被選為邊境各個村莊慶祝十月革 命紀念活動委員會的主席。三個村莊約五千多名男女農民們在波杜別茨村,開完了慶祝大會之後就出發去遊 行了。隊伍長達半公裏長,軍訓營和銅管樂團作為前導,高舉著鮮豔的紅旗,出村之後向邊境方向行進。他們的紀律很嚴格,隊伍很有序,一律沿著邊界線在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土這邊遊 行,他們一直前往幾乎跨越了國境線的村莊。波蘭的村民是從未見過這樣一種場麵的。邊防軍營長加夫裏洛夫與軍訓營的政委柯察金則騎著馬在最前麵行走。銅管樂聲、紅旗迎風擺動聲以及陣陣的歌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青年農民們都身著節日的盛裝。姑娘們那銀鈴鐺一樣的笑聲飛出很遠的地方。青年人的神情很端莊,而老年人很穩重。一眼看過去,河流一般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向遠方奔去,而河流的河岸便是國界線。人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離開了蘇維埃的土地,也沒有一隻腳跨過了不可超越的國境線。
保爾叫人們從身邊走過去,耳邊響起了共青團員們嘹亮的歌聲:
從遙遠的西伯利亞森林至不列顛的海岸,
偉大的紅軍戰勝了一切敵人!
接著又是女聲齊唱:
喂,那邊的山頭上有婦女在收割……
蘇維埃的哨兵們既自豪又興奮地迎接著遊 行的隊伍,而波蘭的哨兵們麵對這支隊伍卻露出的是一臉的茫然之情。雖然要在邊界的一旁遊 行在事前已經通知過波蘭的指揮部,但現在卻仍然還是引起了那邊的驚慌。他們將哨兵人數猛增四倍,還有戰地憲兵們騎馬在緊張地四處巡查,山穀中則埋伏了很多的應付突發事件的後備部隊。而實際上,遊 行的隊伍隻是一直笑語不斷地在本國領土內遊 行著。
在遠處的小土丘上有一個波蘭哨兵站在上麵,當遊 行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子接近他時,進行曲的第一段旋律也響了起來。波蘭哨兵將步槍從自己的肩頭卸下,緊貼住褲子腿行注目禮。保爾聽到他用波蘭語說:“公社萬歲!”
哨兵的那種眼神表明了這句話是他所講。保爾則目不斜視地望著他。這是位朋友!他那波蘭軍裝內藏著的心與遊 行隊伍中群眾的心,跳動的是同樣一種節奏。因此,保爾也用波蘭話低聲地迴答道:“你好,同誌!”
遊 行隊伍在經過時,波蘭的哨兵都自始至終保持著持槍立正的姿勢。隊伍過去了,保爾一再迴頭去看那個瘦小的黑色身影。
前麵又是一個波蘭兵。他胡子花白,頭上戴的四角帽上鑲著鎳,帽簷下是一雙凝滯而暗淡的眼睛。因為保爾剛剛聽到一個波蘭哨兵的話,這時心情還很激動,所以就先開口,像自言自語地用波蘭話說:
“同誌,你好!”
不料卻未得到迴應。
加夫裏洛夫微微一笑。原來他全都聽到了。
“你可能抱有太高的期望了,”他對保爾說,“在這裏除了普通步兵,還有憲兵。你難道沒看到他衣袖上的標誌嗎?他是憲兵。”
在遊 行隊伍最前頭的人已經從山坡上下來了,正朝村子裏走去。這是一個跨國界的村子,
在屬於蘇維埃政權管轄的這半個村子裏,已經做好了隆重歡迎的準備。人們擠在界河上小橋的一側,姑娘和小夥子們在路的兩旁排成一條長龍。在屬於波蘭的那半個村子裏,農舍和板棚頂上站滿了人,聚精會神地觀看界河對岸的盛況。在農舍門前,柵欄旁邊,還有成群結隊的農民。遊 行隊伍走進夾道歡迎的人群,樂隊奏起了《國歌》。小夥子和白發蒼蒼的老者都相繼登上用青綠色樹枝裝飾的臨時搭起的講台,激動地發言。保爾也用親切的烏克蘭語講了話。他的聲音飛過了界河,灌入對岸群眾的耳朵裏。於是那邊決定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這種聲音激起村民們心底的熱情。於是,憲兵隊騎著馬在村子裏來迴奔跑,揮舞著鞭子想把老百姓趕迴家去。他們中還有人向屋頂上放了幾槍。
街上變得空蕩蕩的。站在屋頂上的年輕人也被憲兵們的槍彈趕跑了。蘇維埃這一岸的人們站在河邊上看得一清二楚,不禁都皺起了眉頭。這時,一個年輕小夥子攙扶著一個牧羊老漢登上演講台。他懷著滿腔怒火,憤怒地說:
“孩子們,好生看看吧!想當年,我們就是這樣挨打的。現在咱們這蘇維埃的地盤,不可能再見到用皮鞭抽打農民的事了。地主老爺們被趕下了台,咱們窮苦人背上再也不用挨鞭子了。孩子們要把政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也老了,笨嘴說不出好聽的話,可我真想多說兩句。當年在沙皇的統治下,我們受盡煎熬,比拉車的牛好不到哪兒去……瞧瞧對麵的老百姓,我心裏頭真難受!……”老頭兒向對岸揮了揮他那隻幹瘦的手,失聲痛哭起來。隻有小孩和老人才會這樣哭。
在老漢之後登台發言的是格裏舒特夫。營長加夫裏洛夫聽著他激昂的話語,迴頭看一看,仔細觀察對岸是否有人在作記錄。可是,河的那邊已經沒有一個人,連橋頭的哨兵也撤去了。
“如此看來,他們不會向我們的外交人民委員會發照會抗議了。”他幽默地說。
如果再稍慢一點,衝進屋裏的人就要朝著仍有睡意的人開槍了。幸虧他們從地板上爬起來的時,看到利西岑要扔手榴彈的可怕模樣,都將手舉了起來。不多時,一小隊隻穿著內衣的俘虜被趕到了院子裏。這個時候,菲拉托夫看到利西岑戴著勳章,他的舌頭才再一次聽起使喚來。
利西岑好不生氣,非常鄙夷地罵了一句:“蠢貨!”
德國革 命的消息已傳到了區裏,漢堡巷戰的槍聲傳了過來。邊境上的人們都興奮異常了,人們都懷著急迫的心情閱讀報紙。十月革 命的狂飆也在西方刮了起來。想加入紅軍的申請書如雪花一般向團區委會發來。保爾費了很大力氣來勸說來自各個支部的代表們,他一直不停地解釋蘇維埃國家所奉行的是一條和平政策,現在情況下,蘇維埃國家是不願意同周邊的任何一國交戰的。但是他的勸說沒有什麽效果,每一個星期天,各個支部的團員們都來到鎮上神父家的大花園子裏舉行全區團員大會。
有一個中午,波杜別茨村團支部的全部團員都列成一隊,邁著一致的步伐,步入了區委的大院。保爾由窗口看到他們之後,就跑到台階上麵。以格裏舒特卡為頭兒的十一個小夥子,腳上穿著高筒靴子,肩上背著大口袋,在門口停下了腳步。
“格裏舒特卡,怎麽一迴事?”保爾非常驚訝地問。而格裏舒特卡則向他眨了眨眼睛,與他一同進了屋子。這個時候,波列薇赫、拉茲瓦利欣以及另外的兩個共青團員也聞訊趕至。格裏舒特卡則將門關上,微微皺了皺那淡淡的雙眉,很是一本正經道:“同誌們啊!我現在是在試試我們的戰鬥力呢。今天早晨我對本支部的團員們宣布:區裏麵發來電報,當然這是絕密的。咱們國家已與德國的資本家們打起來了,與波蘭的地主也要馬上交戰。所以莫斯科已下達命令,所有的團員都得上前線。要是誰害怕的話,隻要寫上一份申請書就可以留在家中。
我囑咐過打仗的消息是不準對任何人提及一個字的,每個人帶上一個麵包和一塊醃豬肉,沒有醃豬肉的可以用大蒜或蔥頭代替,過一個小時之後在村後秘密地集合——先到區裏,再到地區,再去那兒領武器。我這麽一說使那些在場的小夥子門個個摩拳擦掌,他們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我就說不要再多問了,執行便行了!誰若不願意的話就寫上一張紙條來吧!上前線打仗這是要靠你們自覺情願的。在這些小夥子剛剛走過之後,我心裏就不再踏實了,我想萬一他們都不再來了那該怎麽辦?真要是如此的話,我便隻好解散支部,自己也不呆在此處了。我便坐在村後看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來到。有些人顯然已經哭過,但還是裝作沒有事。十個人全到齊了,沒有一個是逃兵。怎麽樣,咱們波杜別茨的團支部是不是很棒?”講到此處,格裏舒特卡已經眉飛色舞起來,而且得意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
波列薇赫聽到之後非常生氣,責怪他真是忙中作亂。他以十分不理解的眼光看看對方。
“你怎能如此責備我呢?這是最好的考驗啊!能讓我們看清楚每一個人,一點兒也不會有錯的。我原本還想將隊伍拉至地區去,讓他們覺得是真的事情。可小夥子們早已累壞了,讓他們都迴家吧!現在,柯察金同誌,你可得給大家講一講話了,要不然這件事就沒辦法收場了,不講是不行的……你就講,動員令現在已經被撤銷了,可以迴家了,但大夥兒的所有表現絕對是應當受到表揚和稱讚的。”
保爾已經很少到地區中心去了,區裏的工作已讓他忙得脫不開身,若往市區則來迴需要幾天。拉茲瓦利欣則一有機會便往城裏跑,他經常由頭至腳將自己武裝成腦中想象的庫珀小說中的主人公,神氣活現地到地區中心去。他常在林子中開槍打烏鴉,打小鬆鼠,還煞有介事地攔住單身行人盤問他們是什麽人,由何處而來,到哪裏去。離城不遠處,他便收起武器,將步槍塞到幹草堆中,手槍則藏進口袋之中,恢複平日的裝束,走進地區團委會。
費多托夫辦公室裏麵四處是人,大家都爭著說話。這樣一種環境之下工作,你必須能聽四個人的問題,同時迴答五個人的問題,手裏還得寫東西。費多托夫相當年輕,但1919年時他便有了黨證。十五歲就入黨,隻能是在大動蕩的時候。
“哦,你們那邊現在情況如何?”地區團委書記費多托夫問道。
“新的情況說起來是錯綜複雜的。從清早至深夜,我忙得團團打轉,什麽地方出了差錯都得由我到現場去解決,那是個空白地區,事事必須親躬。”拉茲瓦利欣隨口便迴答了費多托夫的問題,“現在又建立了兩個新的支部。讓我來還有什麽事嗎?”他大模大樣地坐到了圈椅上麵。
經濟處處長克雷姆基斯則忙中偷閑,從一大堆公文上收迴了眼光,扭頭望了一下。
“我們是叫柯察金同誌來而沒有叫你。”
拉茲瓦利欣的嘴裏噴出一團濃煙來:“柯察金同誌他並不願意來,我就隻好代勞了……有那麽一些當書記的,什麽樣的實事都不願意幹,輕鬆的不行,隻會拿我這樣的人使喚得像驢一樣。柯察金老往邊境跑,一去就要兩三個星期見不著他人影,我不得不將整個擔子都扛起來!”
顯而易見的是拉茲瓦利欣在高傲地表示他自己才是個好的團委書記的料子!拉茲瓦利欣走了之後,費多托夫便對地區團委會的其他人很直接地說到:“我真的很討厭這個說起來很成套卻隻是誇誇其談的家夥。”
但拉茲瓦利欣所耍的花招很快便在無意之中被揭穿了。有一次利西岑順路去費多托夫那兒取郵件。無論是誰去區裏,都要將大家的信件給帶迴來的。費多托夫與利西岑在長談了一次以後,拉茲瓦利欣便一切都露了陷兒!
臨別的時候,費多托夫講:“不過你最好還是讓柯察金到這邊來一趟,我們這兒的人對他真的不大熟悉!”
“那行,但我還是要先講好了,你們可別想把他調走,那我們是絕不會同意的。”
這年在邊境地區所搞的慶祝十月革 命的活動真是空前的激烈。保爾則被選為邊境各個村莊慶祝十月革 命紀念活動委員會的主席。三個村莊約五千多名男女農民們在波杜別茨村,開完了慶祝大會之後就出發去遊 行了。隊伍長達半公裏長,軍訓營和銅管樂團作為前導,高舉著鮮豔的紅旗,出村之後向邊境方向行進。他們的紀律很嚴格,隊伍很有序,一律沿著邊界線在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土這邊遊 行,他們一直前往幾乎跨越了國境線的村莊。波蘭的村民是從未見過這樣一種場麵的。邊防軍營長加夫裏洛夫與軍訓營的政委柯察金則騎著馬在最前麵行走。銅管樂聲、紅旗迎風擺動聲以及陣陣的歌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青年農民們都身著節日的盛裝。姑娘們那銀鈴鐺一樣的笑聲飛出很遠的地方。青年人的神情很端莊,而老年人很穩重。一眼看過去,河流一般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向遠方奔去,而河流的河岸便是國界線。人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離開了蘇維埃的土地,也沒有一隻腳跨過了不可超越的國境線。
保爾叫人們從身邊走過去,耳邊響起了共青團員們嘹亮的歌聲:
從遙遠的西伯利亞森林至不列顛的海岸,
偉大的紅軍戰勝了一切敵人!
接著又是女聲齊唱:
喂,那邊的山頭上有婦女在收割……
蘇維埃的哨兵們既自豪又興奮地迎接著遊 行的隊伍,而波蘭的哨兵們麵對這支隊伍卻露出的是一臉的茫然之情。雖然要在邊界的一旁遊 行在事前已經通知過波蘭的指揮部,但現在卻仍然還是引起了那邊的驚慌。他們將哨兵人數猛增四倍,還有戰地憲兵們騎馬在緊張地四處巡查,山穀中則埋伏了很多的應付突發事件的後備部隊。而實際上,遊 行的隊伍隻是一直笑語不斷地在本國領土內遊 行著。
在遠處的小土丘上有一個波蘭哨兵站在上麵,當遊 行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子接近他時,進行曲的第一段旋律也響了起來。波蘭哨兵將步槍從自己的肩頭卸下,緊貼住褲子腿行注目禮。保爾聽到他用波蘭語說:“公社萬歲!”
哨兵的那種眼神表明了這句話是他所講。保爾則目不斜視地望著他。這是位朋友!他那波蘭軍裝內藏著的心與遊 行隊伍中群眾的心,跳動的是同樣一種節奏。因此,保爾也用波蘭話低聲地迴答道:“你好,同誌!”
遊 行隊伍在經過時,波蘭的哨兵都自始至終保持著持槍立正的姿勢。隊伍過去了,保爾一再迴頭去看那個瘦小的黑色身影。
前麵又是一個波蘭兵。他胡子花白,頭上戴的四角帽上鑲著鎳,帽簷下是一雙凝滯而暗淡的眼睛。因為保爾剛剛聽到一個波蘭哨兵的話,這時心情還很激動,所以就先開口,像自言自語地用波蘭話說:
“同誌,你好!”
不料卻未得到迴應。
加夫裏洛夫微微一笑。原來他全都聽到了。
“你可能抱有太高的期望了,”他對保爾說,“在這裏除了普通步兵,還有憲兵。你難道沒看到他衣袖上的標誌嗎?他是憲兵。”
在遊 行隊伍最前頭的人已經從山坡上下來了,正朝村子裏走去。這是一個跨國界的村子,
在屬於蘇維埃政權管轄的這半個村子裏,已經做好了隆重歡迎的準備。人們擠在界河上小橋的一側,姑娘和小夥子們在路的兩旁排成一條長龍。在屬於波蘭的那半個村子裏,農舍和板棚頂上站滿了人,聚精會神地觀看界河對岸的盛況。在農舍門前,柵欄旁邊,還有成群結隊的農民。遊 行隊伍走進夾道歡迎的人群,樂隊奏起了《國歌》。小夥子和白發蒼蒼的老者都相繼登上用青綠色樹枝裝飾的臨時搭起的講台,激動地發言。保爾也用親切的烏克蘭語講了話。他的聲音飛過了界河,灌入對岸群眾的耳朵裏。於是那邊決定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這種聲音激起村民們心底的熱情。於是,憲兵隊騎著馬在村子裏來迴奔跑,揮舞著鞭子想把老百姓趕迴家去。他們中還有人向屋頂上放了幾槍。
街上變得空蕩蕩的。站在屋頂上的年輕人也被憲兵們的槍彈趕跑了。蘇維埃這一岸的人們站在河邊上看得一清二楚,不禁都皺起了眉頭。這時,一個年輕小夥子攙扶著一個牧羊老漢登上演講台。他懷著滿腔怒火,憤怒地說:
“孩子們,好生看看吧!想當年,我們就是這樣挨打的。現在咱們這蘇維埃的地盤,不可能再見到用皮鞭抽打農民的事了。地主老爺們被趕下了台,咱們窮苦人背上再也不用挨鞭子了。孩子們要把政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也老了,笨嘴說不出好聽的話,可我真想多說兩句。當年在沙皇的統治下,我們受盡煎熬,比拉車的牛好不到哪兒去……瞧瞧對麵的老百姓,我心裏頭真難受!……”老頭兒向對岸揮了揮他那隻幹瘦的手,失聲痛哭起來。隻有小孩和老人才會這樣哭。
在老漢之後登台發言的是格裏舒特夫。營長加夫裏洛夫聽著他激昂的話語,迴頭看一看,仔細觀察對岸是否有人在作記錄。可是,河的那邊已經沒有一個人,連橋頭的哨兵也撤去了。
“如此看來,他們不會向我們的外交人民委員會發照會抗議了。”他幽默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