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與李世民交談許久,李世民轉身去處理政務。畢竟縣府來了不少兵馬,還有些官員被九皇子召見,李世民此刻需接見他們。
九皇子李誌早就注意到長孫衝,他與長孫衝並非同路人。長孫衝曾是個浪蕩公子,經長樂公主事件後受林帥教訓,如今已成為合格的世家繼承人。然而早年他目中無人時,李誌便看不起他,也不會與這類紈絝子弟交往。
“見過九皇子,沒想到在此處能遇見您。”長孫衝行禮道。
李誌也迴禮,他對長孫衝的印象仍停留過去。此時即便不會與他針鋒相對,也不會與他親近交談。
“本王也沒料到你會在此,畢竟你留在長安總比在這安全得多。”
“若長孫家的長子在此被發現,那長孫家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
長孫衝深知李誌對他存有偏見,此刻解釋無益,時日一久自會明了。
“這位是……”李誌看向被五花大綁的羅成。
羅成可不會對李誌客氣,更不在乎他的想法,他正盤算著如何殺死李誌。先除掉李世民,再解決九皇子,一切便大功告成,師傅也不必擔憂。
到時候師傅振臂一唿,誰能與之爭鋒?
羅成如此想著,看李誌的眼神自然不善。
“這位壯士究竟犯了何事,為何會被綁在此處?”
李誌見羅成相貌堂堂,身姿英挺,不解這樣的英雄人物怎會落此下場。
“若非重大之事,本王會請求父皇釋放他。”
長孫衝瞥了沉默的羅成一眼,輕笑一聲。
“九皇子,這位小哥企圖行刺陛下,於是就被綁起來了。”
“這位兄弟實力非凡,若非受傷,就算千人天策軍也無法攔住他。”
長孫衝走到李誌身邊低語一番,詳述了羅成的身份背景以及行刺陛下的原因。
李誌這才明白這位壯士的身份,也知曉羅成與李世民間的深仇大恨。
“原來如此,即便我想幫忙,也是無計可施。”
“不過,此事還請壯士放棄吧,這天下還需要父皇。”
羅成冷哼一聲。
“你別在這裏假慈悲,我才不吃你們李家這一套。”
“你也別在我麵前白費勁,我也不想與你多言。”
“放心,等我傷愈,你們都得死!”
李誌皺眉,欲解釋,卻被長孫衝推開。
“九皇子您就別白費力氣了,我們先去聊聊,其餘的事以後再說。”
長孫衝推走李誌,趁著李誌不注意,他向羅成使了個眼色,暗示他不要在他不在時生事。
羅成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怒氣衝衝地望向遠方,反正他也暫時走不了。
......
午飯時分,長孫衝與李誌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歇息。兩人席地而坐,長孫衝看出李誌心事重重。
他開口道:“九皇子殿下,我知道您對我印象不佳,加上長樂公主之事,您對我更為不滿。”
“但我還是直接跟您說吧,也好讓您有個心理準備。”
長孫衝抬頭看向李誌。
李誌不明其意,畢竟他與長孫衝並不熟絡。盡管他們是親戚,但在皇室這個大背景下,這份親情也顯得單薄,畢竟見麵次數屈指可數。
“有話直說便是,無需遮遮掩掩,本王也不會泄露你的言語。”
“但僅限你能說的,不能說的,你也不要對本王說,本王不願聽。”
以李誌的性格,他肯定不願卷入這場風波。他本就不喜那個位置,皇位也輪不到他,因此他並未背負太大壓力。
聰明如長孫衝,混跡官場多年,自然明白李誌此刻的心情。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些事並非你想怎樣就能怎樣,遇到困難還需有人相助,否則再努力也無濟於事。有些人即便不願努力,也會被形勢所驅使,世事曆來如此無情。
“這些話,我隻對九皇子說,您如何想是您的事。”
“微臣隻是盡微臣該說的。”
長孫衝再次行禮。他們雖有親屬關係,但這番話並非以親屬身份而言。
“四皇子李泰在陛下被困皇宮時,已表明立場,他代替陛下被捕。”
“此事在長安隻有少數人知曉,目前消息尚未流傳開。”
“此外,四皇子李泰與太上皇李淵被太子李承乾軟禁,具體地點未知,但肯定在皇宮內。”
“這是我們家能打聽到的所有消息。”
......
長孫衝說完,又靜靜地看著李誌不語。這些事即便不需長孫衝提及,李誌也有途徑得知。但現在既然長孫衝開了口,便是想好好談談。
“哦,那你對本王說這些話有何用意,難道本王要進皇宮親自麵見皇兄嗎?”
李誌雖溫和謙遜,卻不傻。如今他的大皇兄,那位太子李承乾已殺紅了眼。原本李誌有意去見見太子李承乾,但後來見局勢失控,去找這位皇兄也無濟於事。
\"長孫衝,這裏沒有外人。\"李治目光銳利地盯著他,“你說這些是什麽意思?想挑撥我和皇兄的關係嗎?”
太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都是李治的兄長。他們從小就關係融洽,但李治跟李承乾的關係更為親近。李承乾和李泰年齡相近,一起成長,感情深厚。而李治出生和成長於後宮,他們早已經開始接受師教,學習經典,幼時親密無間的兄弟情誼並不深厚。
長孫衝此時的話顯然別有用心,李治不禁沉思起來。
\"殿下,如果您不明白我的意思,那我解釋一下。\"
\"不論是太子李承乾還是四皇子李泰,在您年幼時都對您這位幼弟多加照料。\"
\"因為他們明白,您對皇位並無威脅。\"
\"您是皇上和皇後親生的王子,小時候皇兄皇姐都會關照您,就算日後無緣皇位,您的未來依然光明。\"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太子謀反,四皇子被軟禁。\"
\"如今您還陪伴在陛下身邊,征戰南北。\"
\"若您有意成為太子,這本無妨,但您真的想要那個位置嗎?\"
\"據我對您的了解,陛下並未以繼承人的標準要求您,您自己也沒有這種意願。\"
\"若您無意,何必成為兩位皇兄的眼中釘呢?\"
李治臉色一變,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可能帶來的危機。他抬頭看著長孫衝,心中已有計較,但還是想聽聽長孫衝的建議。
\"那麽,你認為我該去何處?如果迴皇宮,豈不是自投羅網?我會更危險吧。\"
李治不是愚者,天下最危險之地就是長安,而長安最危險之處便是皇宮。此時迴宮,無疑是走向絕路。起初,李治的確有過迴宮的念頭,可遭遇了李世民的密探後,他清楚長安的危險,此時迴去豈不是找死?
\"迴宮,生死各半,但留在這裏,若您日後不是儲君,必定死路一條。\"
\"現在去長安,您可以向兩位皇兄表明對皇位毫無興趣。\"
\"那樣,即使他們想為難您,也會有所顧忌。\"
\"況且我聽說平陽公主李秀寧已返迴皇宮,有她和皇後在,您的安全無憂。\"
\"若您還擔憂危險,不如去印台山拜訪那位,他一句話,太子就不會為難您。\"
長孫衝已為李治指明了一條生路,隻看李治如何抉擇。雖然他對李治並不完全了解,但他清楚李治當前的困境,也知道李治無意繼承皇位,否則也不會選擇遊學,錯過與朝廷重臣交往的大好機會。
看著長孫衝真摯的眼神,李治最終妥協了。
\"好吧,我相信你,但為何要幫我?\"
\"這對你有什麽好處?我對皇位沒有興趣,對你長孫家也沒用。\"
\"別拿皇族關係來搪塞,如果你以此為由幫我的話,我一定不會去,因為我知道你在騙我。\"
兩人都不是容易被糊弄的人,這樣的話對他們來說毫無說服力。
麵對李治,長孫衝罕見地流露出威壓。
\"那我實話告訴你吧,九皇子。\"
\"除了李承乾,不論是誰繼位,對我們長孫家都沒有害處,但也無需任何好處。\"
\"我們長孫家走到今天,全因陛下,所以我們忠誠於皇家,不敢忘恩。\"
\"太子這次做得太過分了,若非他謀反,即便陛下要立新儲君,我父親與朝中大臣也會竭力阻止。\"
\"但太子勾結五行七王發動叛亂,觸及了陛下的底線,我們長孫家不敢輕舉妄動,但仍忠誠於皇家...\"
\"是陛下給了我們一切,我們必以死相報。\"
\"這不是空話,這是長孫家的立場。\"
長孫衝沒說的是,他在此刻賣個人情,日後讓李治記住他的好,記住長孫家的恩情。九皇子不同於他的兩位兄長,他性格更善良,不會去算計陰謀。
\"很好,長孫衝,你這些年的確變化很大,李治會記住你的恩情。\"
\"將來如有再見之日,我必有所迴報。\"
兩人又討論了些細節,才各自道別……
九皇子李誌早就注意到長孫衝,他與長孫衝並非同路人。長孫衝曾是個浪蕩公子,經長樂公主事件後受林帥教訓,如今已成為合格的世家繼承人。然而早年他目中無人時,李誌便看不起他,也不會與這類紈絝子弟交往。
“見過九皇子,沒想到在此處能遇見您。”長孫衝行禮道。
李誌也迴禮,他對長孫衝的印象仍停留過去。此時即便不會與他針鋒相對,也不會與他親近交談。
“本王也沒料到你會在此,畢竟你留在長安總比在這安全得多。”
“若長孫家的長子在此被發現,那長孫家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
長孫衝深知李誌對他存有偏見,此刻解釋無益,時日一久自會明了。
“這位是……”李誌看向被五花大綁的羅成。
羅成可不會對李誌客氣,更不在乎他的想法,他正盤算著如何殺死李誌。先除掉李世民,再解決九皇子,一切便大功告成,師傅也不必擔憂。
到時候師傅振臂一唿,誰能與之爭鋒?
羅成如此想著,看李誌的眼神自然不善。
“這位壯士究竟犯了何事,為何會被綁在此處?”
李誌見羅成相貌堂堂,身姿英挺,不解這樣的英雄人物怎會落此下場。
“若非重大之事,本王會請求父皇釋放他。”
長孫衝瞥了沉默的羅成一眼,輕笑一聲。
“九皇子,這位小哥企圖行刺陛下,於是就被綁起來了。”
“這位兄弟實力非凡,若非受傷,就算千人天策軍也無法攔住他。”
長孫衝走到李誌身邊低語一番,詳述了羅成的身份背景以及行刺陛下的原因。
李誌這才明白這位壯士的身份,也知曉羅成與李世民間的深仇大恨。
“原來如此,即便我想幫忙,也是無計可施。”
“不過,此事還請壯士放棄吧,這天下還需要父皇。”
羅成冷哼一聲。
“你別在這裏假慈悲,我才不吃你們李家這一套。”
“你也別在我麵前白費勁,我也不想與你多言。”
“放心,等我傷愈,你們都得死!”
李誌皺眉,欲解釋,卻被長孫衝推開。
“九皇子您就別白費力氣了,我們先去聊聊,其餘的事以後再說。”
長孫衝推走李誌,趁著李誌不注意,他向羅成使了個眼色,暗示他不要在他不在時生事。
羅成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怒氣衝衝地望向遠方,反正他也暫時走不了。
......
午飯時分,長孫衝與李誌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歇息。兩人席地而坐,長孫衝看出李誌心事重重。
他開口道:“九皇子殿下,我知道您對我印象不佳,加上長樂公主之事,您對我更為不滿。”
“但我還是直接跟您說吧,也好讓您有個心理準備。”
長孫衝抬頭看向李誌。
李誌不明其意,畢竟他與長孫衝並不熟絡。盡管他們是親戚,但在皇室這個大背景下,這份親情也顯得單薄,畢竟見麵次數屈指可數。
“有話直說便是,無需遮遮掩掩,本王也不會泄露你的言語。”
“但僅限你能說的,不能說的,你也不要對本王說,本王不願聽。”
以李誌的性格,他肯定不願卷入這場風波。他本就不喜那個位置,皇位也輪不到他,因此他並未背負太大壓力。
聰明如長孫衝,混跡官場多年,自然明白李誌此刻的心情。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些事並非你想怎樣就能怎樣,遇到困難還需有人相助,否則再努力也無濟於事。有些人即便不願努力,也會被形勢所驅使,世事曆來如此無情。
“這些話,我隻對九皇子說,您如何想是您的事。”
“微臣隻是盡微臣該說的。”
長孫衝再次行禮。他們雖有親屬關係,但這番話並非以親屬身份而言。
“四皇子李泰在陛下被困皇宮時,已表明立場,他代替陛下被捕。”
“此事在長安隻有少數人知曉,目前消息尚未流傳開。”
“此外,四皇子李泰與太上皇李淵被太子李承乾軟禁,具體地點未知,但肯定在皇宮內。”
“這是我們家能打聽到的所有消息。”
......
長孫衝說完,又靜靜地看著李誌不語。這些事即便不需長孫衝提及,李誌也有途徑得知。但現在既然長孫衝開了口,便是想好好談談。
“哦,那你對本王說這些話有何用意,難道本王要進皇宮親自麵見皇兄嗎?”
李誌雖溫和謙遜,卻不傻。如今他的大皇兄,那位太子李承乾已殺紅了眼。原本李誌有意去見見太子李承乾,但後來見局勢失控,去找這位皇兄也無濟於事。
\"長孫衝,這裏沒有外人。\"李治目光銳利地盯著他,“你說這些是什麽意思?想挑撥我和皇兄的關係嗎?”
太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都是李治的兄長。他們從小就關係融洽,但李治跟李承乾的關係更為親近。李承乾和李泰年齡相近,一起成長,感情深厚。而李治出生和成長於後宮,他們早已經開始接受師教,學習經典,幼時親密無間的兄弟情誼並不深厚。
長孫衝此時的話顯然別有用心,李治不禁沉思起來。
\"殿下,如果您不明白我的意思,那我解釋一下。\"
\"不論是太子李承乾還是四皇子李泰,在您年幼時都對您這位幼弟多加照料。\"
\"因為他們明白,您對皇位並無威脅。\"
\"您是皇上和皇後親生的王子,小時候皇兄皇姐都會關照您,就算日後無緣皇位,您的未來依然光明。\"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太子謀反,四皇子被軟禁。\"
\"如今您還陪伴在陛下身邊,征戰南北。\"
\"若您有意成為太子,這本無妨,但您真的想要那個位置嗎?\"
\"據我對您的了解,陛下並未以繼承人的標準要求您,您自己也沒有這種意願。\"
\"若您無意,何必成為兩位皇兄的眼中釘呢?\"
李治臉色一變,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可能帶來的危機。他抬頭看著長孫衝,心中已有計較,但還是想聽聽長孫衝的建議。
\"那麽,你認為我該去何處?如果迴皇宮,豈不是自投羅網?我會更危險吧。\"
李治不是愚者,天下最危險之地就是長安,而長安最危險之處便是皇宮。此時迴宮,無疑是走向絕路。起初,李治的確有過迴宮的念頭,可遭遇了李世民的密探後,他清楚長安的危險,此時迴去豈不是找死?
\"迴宮,生死各半,但留在這裏,若您日後不是儲君,必定死路一條。\"
\"現在去長安,您可以向兩位皇兄表明對皇位毫無興趣。\"
\"那樣,即使他們想為難您,也會有所顧忌。\"
\"況且我聽說平陽公主李秀寧已返迴皇宮,有她和皇後在,您的安全無憂。\"
\"若您還擔憂危險,不如去印台山拜訪那位,他一句話,太子就不會為難您。\"
長孫衝已為李治指明了一條生路,隻看李治如何抉擇。雖然他對李治並不完全了解,但他清楚李治當前的困境,也知道李治無意繼承皇位,否則也不會選擇遊學,錯過與朝廷重臣交往的大好機會。
看著長孫衝真摯的眼神,李治最終妥協了。
\"好吧,我相信你,但為何要幫我?\"
\"這對你有什麽好處?我對皇位沒有興趣,對你長孫家也沒用。\"
\"別拿皇族關係來搪塞,如果你以此為由幫我的話,我一定不會去,因為我知道你在騙我。\"
兩人都不是容易被糊弄的人,這樣的話對他們來說毫無說服力。
麵對李治,長孫衝罕見地流露出威壓。
\"那我實話告訴你吧,九皇子。\"
\"除了李承乾,不論是誰繼位,對我們長孫家都沒有害處,但也無需任何好處。\"
\"我們長孫家走到今天,全因陛下,所以我們忠誠於皇家,不敢忘恩。\"
\"太子這次做得太過分了,若非他謀反,即便陛下要立新儲君,我父親與朝中大臣也會竭力阻止。\"
\"但太子勾結五行七王發動叛亂,觸及了陛下的底線,我們長孫家不敢輕舉妄動,但仍忠誠於皇家...\"
\"是陛下給了我們一切,我們必以死相報。\"
\"這不是空話,這是長孫家的立場。\"
長孫衝沒說的是,他在此刻賣個人情,日後讓李治記住他的好,記住長孫家的恩情。九皇子不同於他的兩位兄長,他性格更善良,不會去算計陰謀。
\"很好,長孫衝,你這些年的確變化很大,李治會記住你的恩情。\"
\"將來如有再見之日,我必有所迴報。\"
兩人又討論了些細節,才各自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