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終究比不上杜如晦的才能,李世民隻能親自接手一部分工作。
徹夜未眠對他而言已是常態。
房玄齡臉上掠過一絲為難的表情,說道:“陛下,關於錢糧之事,恐怕會有一些麻煩。”
“自從三年前開始,百姓繳納的糧食除了應付國家賦稅外,還需額外給予本地豪門一部分。”
“百姓耕種的是借來的土地,豪門又要向上級世家交糧。”
“如今國庫裏所剩的錢糧,僅夠十萬大軍維持三個月的供給。”
“若軍隊開赴劍門關,加上吐蕃地處高寒地帶,這場戰役估計不會短時間結束。”
“三個月的錢糧確實是少了些。”
李世民的臉色顯得有些嚴峻,麵對與吐蕃的戰爭,他心中並無十足勝算。
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秦瓊率領大軍與吐蕃人形成對峙,雙方僵持個一年半載,直到最終停戰和談。
但這必然會導致巨額的錢糧消耗。
有時候,戰爭拚的就是國家的實力和底蘊。
“那麽那些世家呢?”
“他們難道都無法拿出錢糧嗎?”
李世民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怒火。
百姓缺糧,他可以理解,畢竟田產糧食大多掌握在各地的地主豪強手中。
這些地主豪強又依附於世家大族,小世家則繼續向上攀附,依靠有深厚根基的大世家。
一層層盤根錯節,緊密結合在一起。
單就朝廷大臣來說,誰家裏沒個幾百畝田地呢?
百姓缺糧,但那些世家總會有點餘糧吧?
房玄齡搖搖頭迴答:“陛下,那些世家尚未開口,臣甚至親自上門拜訪,他們都推說不在家中。”
李世民勃然大怒,眼中閃爍著一絲殺機。
大戰即將爆發,這些人卻無人表明立場,明顯是要拿此事作為籌碼,坐等李世民主動開出條件!
“來人,傳召長孫無忌!”
李世民強壓住言語間的怒氣,沉聲下令。
隨即,一名侍衛領命而去。
房玄齡見狀,並未多言,隻是靜靜地坐在一旁。
他明白,陛下此刻必定想要詢問長孫無忌的看法。
現如今這位國舅大人,可是天下世家之首,隻要他表明態度,交出錢糧,天下各家世家便會相繼跟進。
然而,不知長孫無忌會提出什麽樣的條件?
房玄齡感到心中無比沉重,以往的朝廷雖也有世家的影響,卻遠不及當今如此嚴重。
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他望向李世民,張了張口,似乎想說什麽,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
李世民注意到房玄齡的小動作,直接問道:“玄齡,有什麽話你就直說吧。”
“這些年,能跟朕直言的人越來越少,朕倒真想聽聽你的意見。”
房玄齡歎了口氣,看向李世民,神情嚴肅地道:“陛下,微臣想告老還鄉。”
李世民緊鎖眉頭:“你是想辭職?”
他猛地揮動衣袖,斷然道:“朕不同意!”
“你要是走了,朝廷該如何運作?”
“朕正是靠你支撐至今啊!”
李世民的態度十分堅決,房玄齡一旦離去,朝廷裏再也沒有人能夠與世家勢力抗衡。
他與世家之間僅存的最後一絲均衡也將因此打破。
屆時形勢隻會變得更加危急。
房玄齡苦笑著搖頭:“陛下,微臣是真的累了。”
“並非因為政務繁忙,而是因為朝廷內外太多的紛擾之事,微臣越發看不明白。”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問道:“是看不明白,還是不願去看明白呢?”
房玄齡擺了擺手:“看不明白,也懶得去弄明白了。微臣隻知道,照這樣下去,即便微臣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
“所以想趁這副老骨頭還能走得動的時候,多陪陪家人,在故鄉安度晚年。”
李世民沉默了很久,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緩緩搖頭道:“罷了,罷了。”
“先是尉遲敬德,接著又是李靖,你們一個個都認為朕是一塊朽木。”
“捫心自問,朕何時虧待過你們這些人?”
房玄齡顫抖著叩首:“陛下恩典,臣永生難忘。”
“隻是微臣年事已高,難以勝任重任。”
李世民看著跪在地上房玄齡,眼中流露出一陣痛惜之情。
這位陪伴他從中郎將一路走來,登上帝位的老臣,最終也要離開他身邊了。
一股深深的孤獨和淒涼感油然而生。
“半年,再給朕半年時間。”
“你可以不管政事,但是中書令的位置,你必須幫我保住。”
李世民慢慢闔上雙眼,轉身背對著房玄齡,嗓音蒼老低沉。
“迴去吧,迴府去吧。”
“從今以後,不必再來朝廷了。”
“好好休息,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徹夜未眠對他而言已是常態。
房玄齡臉上掠過一絲為難的表情,說道:“陛下,關於錢糧之事,恐怕會有一些麻煩。”
“自從三年前開始,百姓繳納的糧食除了應付國家賦稅外,還需額外給予本地豪門一部分。”
“百姓耕種的是借來的土地,豪門又要向上級世家交糧。”
“如今國庫裏所剩的錢糧,僅夠十萬大軍維持三個月的供給。”
“若軍隊開赴劍門關,加上吐蕃地處高寒地帶,這場戰役估計不會短時間結束。”
“三個月的錢糧確實是少了些。”
李世民的臉色顯得有些嚴峻,麵對與吐蕃的戰爭,他心中並無十足勝算。
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秦瓊率領大軍與吐蕃人形成對峙,雙方僵持個一年半載,直到最終停戰和談。
但這必然會導致巨額的錢糧消耗。
有時候,戰爭拚的就是國家的實力和底蘊。
“那麽那些世家呢?”
“他們難道都無法拿出錢糧嗎?”
李世民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怒火。
百姓缺糧,他可以理解,畢竟田產糧食大多掌握在各地的地主豪強手中。
這些地主豪強又依附於世家大族,小世家則繼續向上攀附,依靠有深厚根基的大世家。
一層層盤根錯節,緊密結合在一起。
單就朝廷大臣來說,誰家裏沒個幾百畝田地呢?
百姓缺糧,但那些世家總會有點餘糧吧?
房玄齡搖搖頭迴答:“陛下,那些世家尚未開口,臣甚至親自上門拜訪,他們都推說不在家中。”
李世民勃然大怒,眼中閃爍著一絲殺機。
大戰即將爆發,這些人卻無人表明立場,明顯是要拿此事作為籌碼,坐等李世民主動開出條件!
“來人,傳召長孫無忌!”
李世民強壓住言語間的怒氣,沉聲下令。
隨即,一名侍衛領命而去。
房玄齡見狀,並未多言,隻是靜靜地坐在一旁。
他明白,陛下此刻必定想要詢問長孫無忌的看法。
現如今這位國舅大人,可是天下世家之首,隻要他表明態度,交出錢糧,天下各家世家便會相繼跟進。
然而,不知長孫無忌會提出什麽樣的條件?
房玄齡感到心中無比沉重,以往的朝廷雖也有世家的影響,卻遠不及當今如此嚴重。
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他望向李世民,張了張口,似乎想說什麽,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
李世民注意到房玄齡的小動作,直接問道:“玄齡,有什麽話你就直說吧。”
“這些年,能跟朕直言的人越來越少,朕倒真想聽聽你的意見。”
房玄齡歎了口氣,看向李世民,神情嚴肅地道:“陛下,微臣想告老還鄉。”
李世民緊鎖眉頭:“你是想辭職?”
他猛地揮動衣袖,斷然道:“朕不同意!”
“你要是走了,朝廷該如何運作?”
“朕正是靠你支撐至今啊!”
李世民的態度十分堅決,房玄齡一旦離去,朝廷裏再也沒有人能夠與世家勢力抗衡。
他與世家之間僅存的最後一絲均衡也將因此打破。
屆時形勢隻會變得更加危急。
房玄齡苦笑著搖頭:“陛下,微臣是真的累了。”
“並非因為政務繁忙,而是因為朝廷內外太多的紛擾之事,微臣越發看不明白。”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問道:“是看不明白,還是不願去看明白呢?”
房玄齡擺了擺手:“看不明白,也懶得去弄明白了。微臣隻知道,照這樣下去,即便微臣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
“所以想趁這副老骨頭還能走得動的時候,多陪陪家人,在故鄉安度晚年。”
李世民沉默了很久,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緩緩搖頭道:“罷了,罷了。”
“先是尉遲敬德,接著又是李靖,你們一個個都認為朕是一塊朽木。”
“捫心自問,朕何時虧待過你們這些人?”
房玄齡顫抖著叩首:“陛下恩典,臣永生難忘。”
“隻是微臣年事已高,難以勝任重任。”
李世民看著跪在地上房玄齡,眼中流露出一陣痛惜之情。
這位陪伴他從中郎將一路走來,登上帝位的老臣,最終也要離開他身邊了。
一股深深的孤獨和淒涼感油然而生。
“半年,再給朕半年時間。”
“你可以不管政事,但是中書令的位置,你必須幫我保住。”
李世民慢慢闔上雙眼,轉身背對著房玄齡,嗓音蒼老低沉。
“迴去吧,迴府去吧。”
“從今以後,不必再來朝廷了。”
“好好休息,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