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枝將小柿子帶迴府衙,正遇到趙玦與曹司徒在窗邊,眺窗看過來。
趙玦伸出手:“小柿子來。”
雲枝隔著窗將小柿子遞給他。
曹司徒看得眼皮直跳,雲枝隨時可能懷孕,遞個玩意兒似的抱孩子,當心閃了腰腹。
但小柿子很開朗,剛摸到趙玦就甜甜喊幹爹,又被趙玦帶著叔叔爺爺的喊了一大圈。
曹司徒得了一聲奶聲奶氣的“曹爺爺”,頓時想到自己家剛出生的小孫孫,心都化了,什麽事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一張老臉都笑皺了:“小柿子來,曹爺爺抱抱好不好哇?”
由於小家夥一點都不認生,將大家哄得眉開眼笑,這個下午過得很快。
晚上,雲枝和趙玦迴暮府用晚餐。
郭老給開了滋補養身的藥膳,虞嬤嬤盯著廚房做,輔以侯府的家傳秘方。
玉氏拉著雲枝的手:“老夫人還教我練體,這一番活動下來,感覺身上通身舒暢,神奇得很呢。”
雲枝向虞嬤嬤道了謝:“祖母在這方麵很有經驗,又有郭老坐鎮,我可算放心了。”
兩人剛迴棗園就收到前線飛鷹傳書。
還沒開打,剛排兵布陣好,戎月新王蘇和朝克圖親自來到邊境,願與大桓休戰,締結同盟、永世修好,共同夾擊瀚瀾。
提出的條件也很有誠意,攻下瀚瀾後隻分割其接壤的三分之一國土,餘下三分之二盡歸大桓。
同時附上佛手的意見:【戎月人心羈野,隨時可能背棄盟約,焉知此是否為緩兵之計?不可輕信。
如今大桓人才濟濟、軍事武器上有壓倒性優勢,兩方勢力懸殊,正是將他們一舉擊潰之良機,萬不可圖一時安逸、養虎為患。】
雲枝望向趙玦:“你怎麽想?”
趙玦揉了信紙,“你呢?”
“國與國之間說什麽永世修好,都是無稽之談,佛手的顧慮有道理,我們跟兩國同時開戰有沒有壓力?”
趙玦負手道:“有壓力又如何?一個國家的生存,什麽時候是全無壓力的。”
“烏桓山以南是戎月的馬場和糧倉,如今這裏被我們占據,他們的這個冬天會餓死很多人,與瀚瀾之間的信任關係也土崩瓦解,正是最薄弱的時候。”
雲枝聽懂他的意思,還是想打。
“那就打。”
趙玦看著她,眼中盛笑。
顯然,此刻兩人不謀而合、心意相通。
趙玦去書房迴信。
雲枝則去看趙靜喜,她還在寫字。
“我的天,這麽用功幹什麽?怪不得讓你們去暮府都不去,用晚膳沒有?”
趙靜喜抬頭喊了一聲,答剛用過晚膳,又低頭繼續寫。
莫姑姑答道:“郡主今日可認真了,午膳都差點耽誤,還是先生勸她休息,每次休息片刻又繼續用功。”
雲枝上前坐下:“嬸娘來了你還要寫?”
趙靜喜抬手揉鼻子,蹭了一手墨:“要寫的。”
雲枝看她的字,顯然在京中長公主眼皮底下就開蒙了,筆觸雖然稚拙,但已有形神,
“寶寶告訴阿娘,受啥刺激了?”
趙靜喜放下筆:“二叔說,我將來要像您一樣外出當差、參與朝政,就必須得有真才實學。”
她奶唿唿的小臉十分嚴肅:“請阿娘支持我。”
雲枝挑眉,原來是趙玦給她灌了迷魂湯。
“要用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麽晚了點燈熬夜的,傷了眼睛得不償失,再說咱們大桓兒女文武兼修,你學了一日文,也當練練武,走我帶你出門散步,明日給你找個武學老師。”
趙靜喜覺得有道理:“好,我們去找衛銘。”
雲枝帶她洗了臉淨了手,攜手出門。
趙靜喜跳上門檻又跳下去:“嬸娘,等明年春天,我去女學上學好不好?”
雲枝牽著她暖唿唿的小手:“怎麽想到去女學?”
“我小姨在那裏啊,而且聽說女學可有意思了。”
雲枝想了想,“女學的孩子大多是為了學謀生本領,文化課並不多,你和衛銘適宜去學塾。”
“男女混學將是大勢所趨,但民間大多數人還是有成見和顧忌,你的身份去那裏入學,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你覺得呢?”
趙靜喜有些遺憾不能去小姨的女學,但覺得雲枝說得很有道理:
“那我聽嬸娘的,我和衛銘一起去哦。”
雲枝刮刮她小瓊鼻:“好啊。”
第二日,晏同春交代了女學諸多事務,便輕車簡行,快馬加鞭往京城去。
雲崢收到薛濤的信,罵他替自己向雲枝道歉,在信中說:
【你我總角之交,本以為你明白我之心性。
我不知你為何這般看不起我,是現在才有的,還是一直如此?】
雲崢放下信,這都多久的事了?
那時候她還未與趙玦完婚,他剛從烏桓山北結束與戎月的談判,迴到暮雲關便聽聞了薛濤跟著雲枝混了,陣仗不小。
又是入駐學塾,又是外出巡學。
大家對薛濤褒貶不一,大多數明褒暗貶,指責他仗勢胡為。
這倚仗的勢力嘛,一是他親爹戶部尚書,另一個就是準太子妃雲枝。
薛尚書天高地遠,大家不能把他怎麽樣,就對雲枝頗有微詞。
他不大關心薛濤犯了多少錯,但好歹是發小,也是聽聞自己還活著,第一個趕來陪伴和安慰的故友,多少算有點情誼。
最主要的,雲枝處處避他如蛇蠍,從北山上搬迴了棗園隔壁不說,平日裏碰麵也不假辭色。
他想跟她說說話,好好看看她,薛濤隻不過是借口的接近。
話沒說兩句,她就神情詭異的跑開了,沒想到竟寫了信給薛濤告狀。
他失笑搖頭,放下信紙,對此並不放在心上。
可以說如今的他,對絕大多數身外之事都並不在意。
已經鮮少有什麽東西能讓他心起波瀾。
不過,他複看一眼信紙,忽而計上心來,起身去了府衙。
雲枝從大牢迴來,在走廊遇見他。
他今日穿著絳紅色官袍,眉眼含笑:“殿下迴來了。”
雲枝挑眉,推開辦公閣,進去之前終迴首:“進來吧。”
趙玦伸出手:“小柿子來。”
雲枝隔著窗將小柿子遞給他。
曹司徒看得眼皮直跳,雲枝隨時可能懷孕,遞個玩意兒似的抱孩子,當心閃了腰腹。
但小柿子很開朗,剛摸到趙玦就甜甜喊幹爹,又被趙玦帶著叔叔爺爺的喊了一大圈。
曹司徒得了一聲奶聲奶氣的“曹爺爺”,頓時想到自己家剛出生的小孫孫,心都化了,什麽事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一張老臉都笑皺了:“小柿子來,曹爺爺抱抱好不好哇?”
由於小家夥一點都不認生,將大家哄得眉開眼笑,這個下午過得很快。
晚上,雲枝和趙玦迴暮府用晚餐。
郭老給開了滋補養身的藥膳,虞嬤嬤盯著廚房做,輔以侯府的家傳秘方。
玉氏拉著雲枝的手:“老夫人還教我練體,這一番活動下來,感覺身上通身舒暢,神奇得很呢。”
雲枝向虞嬤嬤道了謝:“祖母在這方麵很有經驗,又有郭老坐鎮,我可算放心了。”
兩人剛迴棗園就收到前線飛鷹傳書。
還沒開打,剛排兵布陣好,戎月新王蘇和朝克圖親自來到邊境,願與大桓休戰,締結同盟、永世修好,共同夾擊瀚瀾。
提出的條件也很有誠意,攻下瀚瀾後隻分割其接壤的三分之一國土,餘下三分之二盡歸大桓。
同時附上佛手的意見:【戎月人心羈野,隨時可能背棄盟約,焉知此是否為緩兵之計?不可輕信。
如今大桓人才濟濟、軍事武器上有壓倒性優勢,兩方勢力懸殊,正是將他們一舉擊潰之良機,萬不可圖一時安逸、養虎為患。】
雲枝望向趙玦:“你怎麽想?”
趙玦揉了信紙,“你呢?”
“國與國之間說什麽永世修好,都是無稽之談,佛手的顧慮有道理,我們跟兩國同時開戰有沒有壓力?”
趙玦負手道:“有壓力又如何?一個國家的生存,什麽時候是全無壓力的。”
“烏桓山以南是戎月的馬場和糧倉,如今這裏被我們占據,他們的這個冬天會餓死很多人,與瀚瀾之間的信任關係也土崩瓦解,正是最薄弱的時候。”
雲枝聽懂他的意思,還是想打。
“那就打。”
趙玦看著她,眼中盛笑。
顯然,此刻兩人不謀而合、心意相通。
趙玦去書房迴信。
雲枝則去看趙靜喜,她還在寫字。
“我的天,這麽用功幹什麽?怪不得讓你們去暮府都不去,用晚膳沒有?”
趙靜喜抬頭喊了一聲,答剛用過晚膳,又低頭繼續寫。
莫姑姑答道:“郡主今日可認真了,午膳都差點耽誤,還是先生勸她休息,每次休息片刻又繼續用功。”
雲枝上前坐下:“嬸娘來了你還要寫?”
趙靜喜抬手揉鼻子,蹭了一手墨:“要寫的。”
雲枝看她的字,顯然在京中長公主眼皮底下就開蒙了,筆觸雖然稚拙,但已有形神,
“寶寶告訴阿娘,受啥刺激了?”
趙靜喜放下筆:“二叔說,我將來要像您一樣外出當差、參與朝政,就必須得有真才實學。”
她奶唿唿的小臉十分嚴肅:“請阿娘支持我。”
雲枝挑眉,原來是趙玦給她灌了迷魂湯。
“要用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麽晚了點燈熬夜的,傷了眼睛得不償失,再說咱們大桓兒女文武兼修,你學了一日文,也當練練武,走我帶你出門散步,明日給你找個武學老師。”
趙靜喜覺得有道理:“好,我們去找衛銘。”
雲枝帶她洗了臉淨了手,攜手出門。
趙靜喜跳上門檻又跳下去:“嬸娘,等明年春天,我去女學上學好不好?”
雲枝牽著她暖唿唿的小手:“怎麽想到去女學?”
“我小姨在那裏啊,而且聽說女學可有意思了。”
雲枝想了想,“女學的孩子大多是為了學謀生本領,文化課並不多,你和衛銘適宜去學塾。”
“男女混學將是大勢所趨,但民間大多數人還是有成見和顧忌,你的身份去那裏入學,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你覺得呢?”
趙靜喜有些遺憾不能去小姨的女學,但覺得雲枝說得很有道理:
“那我聽嬸娘的,我和衛銘一起去哦。”
雲枝刮刮她小瓊鼻:“好啊。”
第二日,晏同春交代了女學諸多事務,便輕車簡行,快馬加鞭往京城去。
雲崢收到薛濤的信,罵他替自己向雲枝道歉,在信中說:
【你我總角之交,本以為你明白我之心性。
我不知你為何這般看不起我,是現在才有的,還是一直如此?】
雲崢放下信,這都多久的事了?
那時候她還未與趙玦完婚,他剛從烏桓山北結束與戎月的談判,迴到暮雲關便聽聞了薛濤跟著雲枝混了,陣仗不小。
又是入駐學塾,又是外出巡學。
大家對薛濤褒貶不一,大多數明褒暗貶,指責他仗勢胡為。
這倚仗的勢力嘛,一是他親爹戶部尚書,另一個就是準太子妃雲枝。
薛尚書天高地遠,大家不能把他怎麽樣,就對雲枝頗有微詞。
他不大關心薛濤犯了多少錯,但好歹是發小,也是聽聞自己還活著,第一個趕來陪伴和安慰的故友,多少算有點情誼。
最主要的,雲枝處處避他如蛇蠍,從北山上搬迴了棗園隔壁不說,平日裏碰麵也不假辭色。
他想跟她說說話,好好看看她,薛濤隻不過是借口的接近。
話沒說兩句,她就神情詭異的跑開了,沒想到竟寫了信給薛濤告狀。
他失笑搖頭,放下信紙,對此並不放在心上。
可以說如今的他,對絕大多數身外之事都並不在意。
已經鮮少有什麽東西能讓他心起波瀾。
不過,他複看一眼信紙,忽而計上心來,起身去了府衙。
雲枝從大牢迴來,在走廊遇見他。
他今日穿著絳紅色官袍,眉眼含笑:“殿下迴來了。”
雲枝挑眉,推開辦公閣,進去之前終迴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