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冬季,幾乎在整個冬天裏,我們一家七口人的晚飯都是大菜餃子。


    大菜餃子,咋聽起來這名字多麽美好,有些令人饞涎欲滴。


    可在當年的冬季,每到夕陽墜落到西邊的刺樹林裏,村北的一座三間葦草房的門冒出白色的霧氣,院子裏響起母親“吃飯啦”的唿喚時,我的胃裏直冒酸水,有時還嘔吐起來。


    不僅是我,我的兄弟姐妹,都有這種情況:害怕吃大菜餃子。


    為什麽怕吃大菜餃子呢?!


    大菜餃子是這樣做成的。


    母親把玉米麵用滾開的熱水燙一下,和好,這樣擀出的餃子皮兒比較柔軟,彈性好粘連度也高,包出的餃子不易露餡。


    和好玉米麵,母親再將青蘿卜洗淨,切好、剁好,放點蔥、放點鹽,攪拌勻了,大餃子餡就準備好了。


    母親將包好七口人吃的羅卜餡的大菜餃子,把它們放在大鐵鍋裏蒸,蒸一個小時左右,等到屋裏屋外全是開水煮青蘿卜的味道時,大菜餃子就好了。


    在昏黃的油燈下,白色的濃濃的霧氣裏,一家人低頭吃飯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兒時的腦海裏。


    如果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偶爾吃上一頓這樣羅卜餡的大菜餃子,我們會很開胃,會被我們定義為健康環保的食品。


    可是在那個每天吃了上頓愁下頓的七十年代,每天晚上吃上一頓皮薄餡大的大菜餃子,我們心裏對母親都有怨言。


    我們埋怨母親不往餡裏放肉,埋怨母親在餡裏多放蘿卜絲,埋怨母親把玉米麵皮擀得那麽薄。


    等到我們兄弟姐妹吃大菜餃子吃得吐酸水時,我第一個搞起了破壞活動。


    吃大菜餃子時,我偷偷地把青蘿卜餡掏出去扔掉,隻吃餃子皮。


    母親發現後,不滿地說我浪費飯菜,還說我不懂事,我哭了,說:“這羅卜餡太難吃了……”


    母親說:“難吃?!就是這大菜餃子,也多虧你們繼父去公社糧庫扛麻袋(玉米高梁)掙來的呢,若不然,全家都得挨餓。”


    是啊,那年月農村生產隊下地幹活“大鍋飯”,幹多幹少一個樣,大幫轟變成大幫混。


    出工不出力,弄得低產低收,再加上上麵征糧食征過了頭,自家留的糧食太少,每家又不讓搞副業創收。村裏家家都很困難。


    我家人口多,更困難,為了一家人能糊上口,繼父便去8裏外的公社糧庫當工人扛糧食多掙一點工分,以此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這是三十年前的真實的生活,如果不是發生在我的身邊,連我都不能相信。


    在那寒冷的冬天,我曾靠母親用玉米麵和青蘿卜絲包成的大菜餃子維持童年的生命。


    其實,相不相信那個年代曾發生那樣貧困的事情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那樣的大菜餃子不要頓頓出現在冬日晚飯的飯桌上,出現在母親憂愁的夢中,以及我們童年酸楚的淚光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4年複課生的青春浪漫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牆下花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牆下花語並收藏1984年複課生的青春浪漫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