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請安風波
甄嬛傳之帶著金手指穿富察 作者:加點肉末伴香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了這麽大出好戲,沈佩筠直唿過癮,不過同時她也注意到更多,比如皇後竟然會跟華妃嗆聲!
她感覺到劇情好像越來越不對勁,一時間也有些不安,怕自己的另一個金手指沒用了。
她這邊在因為沒有按照劇情發展有些摸不著頭腦,華妃被嗆了聲,不爽的目光落在了這群她看一眼就煩的各位小主身上。
突然,她像是發現了什麽眼神一亮,同時也有些疑惑的看向景仁宮的領著各小主進來的那個姑姑。
不過她沒有說話,笑得得意自持,滿臉都寫著我要做壞事了~
她的表情自然被皇後看在眼裏,隻是並沒有發現有哪裏不妥,心中暗想隻能等著見招拆招了,同時對旁邊的江福海點了點頭。
江福海立馬站直身子,高聲喊道:“眾小主向皇後娘娘行叩拜大禮。”
他一說完,沈佩筠忙跟著記憶裏木槿姑姑所教導的禮儀跪了起來。
先是掀起前麵的衣袍,跪了下去,將手放在同額頭一個高度的旁邊揮了三次,然後起來重複這個動作三次。
她腰背挺直,行禮間自帶的那種氣質,讓整個禮儀看著賞心悅目。
皇後娘娘依舊是那副笑容,對下麵的人點了點頭,說道:“如今各位妹妹進了宮,便是要好好侍奉皇上,不得生出爭風吃醋之事讓皇上煩心,還要早日懷上龍嗣,為皇上開枝散葉。”
“謹遵皇後娘娘教誨。”
對皇後行完了禮,江福海看了一眼端妃的位置:“端妃娘娘身體抱恙,眾小主今兒怕是見不著了。”
同時江福海又高聲喊道:“眾小主參見華妃娘娘。”
沈佩筠轉了個身,麵向華妃娘娘,半跪了下去:“參見華妃娘娘,華妃娘娘萬福金安。”
她知道華妃要開始刁難人了,好在這個半蹲的姿勢軍訓裏經常用到,沈佩筠最長可以蹲15分鍾,雖然那是被罰了,當時起來的時候整個腳都麻了,鑽心的疼。
果然,華妃並沒有讓她們起來,隻是盯著她們,笑得不懷好意。
不愧是美人啊,就算是滿臉寫著我要開始刁難你們了,都是美的不可方物的。
當然,如果被刁難的對象不是自己,沈佩筠還是挺樂意看大美人發難的。
就見華妃看著前麵兩人,突然笑道:“皇後娘娘這宮中的規矩呀,真是越來越糟糕了,臣妾實在擔心,連景仁宮都這樣,皇後娘娘……是否能管理好六宮。”
皇後聽她這話臉色都有些維持不住了,她看向華妃,隻得深吸一口氣平複心情,才又戴上了一貫的假麵具。
“妹妹何出此言啊?”
見氣到了皇後,華妃得意極了,看向站在最前麵的兩人:“前麵這兩位,是沈貴人和甄常在吧?怎麽站到最前麵來了,那些個姑姑竟然全都不懂禮數,該拉下去亂棍打死!”
被她點名的沈眉莊和甄嬛臉色瞬間變得惶恐,眼神看向皇後,同時說道:“皇後娘娘恕罪!”
經華妃這麽一說,兩人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錯,沈眉莊向來重規矩,沒想到第一天就犯了宮規,臉色煞白。
她隻是想著自己已是貴人,站在前麵的時候也沒有姑姑來勸說,便心安理得地站了。
甄嬛也暗自覺得自己真是鬼迷心竅了,眉姐姐拉著她,說要同她說話,她站在那裏之後就下意識的沒有走,其他人也沒有說什麽,怎麽偏偏就被華妃挑了出來!
她知道現在怎麽說,都是她們有錯在先,不如幹脆的把罪名認下,然後讓皇後娘娘恕罪,恐怕還能減輕一些懲罰。
於是,甄嬛立馬開口:“請皇後娘娘恕罪,嬪妾剛入宮中,宮規還未記熟,嬪妾自知犯了大錯,願抄宮規百遍,任由皇後娘娘處罰!”
她這句話避重就輕,甚至還表明了願意抄宮規,就算準了認錯態度良好,皇後娘娘不會重罰。
她剛說完,沈眉莊也像是反應過來,直直的跪向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處罰嬪妾。”
她這一動作,把華妃得罪了個徹底,華妃最是討厭皇後,而沈眉莊這樣把皇後娘娘當主心骨的做法,讓華妃愈發不滿。
當然,沈眉莊這麽做沒錯,畢竟皇後娘娘到底是中宮,犯了錯下意識的便是等待皇後娘娘發落。
可華妃是個不講理的,她討厭一個人還需要具體的理由嗎?說討厭就討厭了!
沈眉莊還不知道自己惹上了那麽大個麻煩,隻是目光下意識的看著皇後,等待自己的懲罰。
皇後心中也是有氣,她當時竟然沒有覺得有問題!偏偏被華妃捉了去,甚至還說出景仁宮沒規矩這種話,讓她能不氣嗎!
隻不過看著甄嬛那張和姐姐有六分相似的臉,知道甄嬛還有用處,不得不開口:“妹妹們也才進宮,那免有些疏忽,既然甄常在已經說了抄宮規,那便抄宮規吧。”
她這個懲罰自然讓華妃不滿,華妃摸了一下頭上的點翠釵子,開口:“皇後娘娘的懲罰未免太過輕了,少不得叫她們恃寵而驕了。”
皇後本來就是打算讓華妃說出她滿意的懲罰,當然要順著她的話說:“那妹妹覺得如何?”
華妃挑眉笑了,甄嬛看著華妃眼裏明晃晃的惡意,覺得今天怕是不好過了,她咬牙想要再說些什麽,但沒有機會了,華妃已經開口。
“沈貴人,甄常在犯了宮規大錯,不敬尊卑,按理說本應杖責十棍……念在初犯,抄宮規百遍,罰三月月例,教習姑姑不盡職責,杖責二十,罰六月月例,你們可認?”
還好,隻是罰月例,甄嬛放下心,畢恭畢敬的迴道:“嬪妾認罰。”
沈眉莊還想說些什麽,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但這個處罰下來了,華妃像是這才注意到前麵還行著禮的眾人,裝模作樣的道:“瞧我,隻記得二位妹妹犯了錯,倒是把你們忽略了,起來吧。”
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小心忽略了她們,沒人敢去求證。
華妃又為她們兩人拉了一把好仇恨。
她感覺到劇情好像越來越不對勁,一時間也有些不安,怕自己的另一個金手指沒用了。
她這邊在因為沒有按照劇情發展有些摸不著頭腦,華妃被嗆了聲,不爽的目光落在了這群她看一眼就煩的各位小主身上。
突然,她像是發現了什麽眼神一亮,同時也有些疑惑的看向景仁宮的領著各小主進來的那個姑姑。
不過她沒有說話,笑得得意自持,滿臉都寫著我要做壞事了~
她的表情自然被皇後看在眼裏,隻是並沒有發現有哪裏不妥,心中暗想隻能等著見招拆招了,同時對旁邊的江福海點了點頭。
江福海立馬站直身子,高聲喊道:“眾小主向皇後娘娘行叩拜大禮。”
他一說完,沈佩筠忙跟著記憶裏木槿姑姑所教導的禮儀跪了起來。
先是掀起前麵的衣袍,跪了下去,將手放在同額頭一個高度的旁邊揮了三次,然後起來重複這個動作三次。
她腰背挺直,行禮間自帶的那種氣質,讓整個禮儀看著賞心悅目。
皇後娘娘依舊是那副笑容,對下麵的人點了點頭,說道:“如今各位妹妹進了宮,便是要好好侍奉皇上,不得生出爭風吃醋之事讓皇上煩心,還要早日懷上龍嗣,為皇上開枝散葉。”
“謹遵皇後娘娘教誨。”
對皇後行完了禮,江福海看了一眼端妃的位置:“端妃娘娘身體抱恙,眾小主今兒怕是見不著了。”
同時江福海又高聲喊道:“眾小主參見華妃娘娘。”
沈佩筠轉了個身,麵向華妃娘娘,半跪了下去:“參見華妃娘娘,華妃娘娘萬福金安。”
她知道華妃要開始刁難人了,好在這個半蹲的姿勢軍訓裏經常用到,沈佩筠最長可以蹲15分鍾,雖然那是被罰了,當時起來的時候整個腳都麻了,鑽心的疼。
果然,華妃並沒有讓她們起來,隻是盯著她們,笑得不懷好意。
不愧是美人啊,就算是滿臉寫著我要開始刁難你們了,都是美的不可方物的。
當然,如果被刁難的對象不是自己,沈佩筠還是挺樂意看大美人發難的。
就見華妃看著前麵兩人,突然笑道:“皇後娘娘這宮中的規矩呀,真是越來越糟糕了,臣妾實在擔心,連景仁宮都這樣,皇後娘娘……是否能管理好六宮。”
皇後聽她這話臉色都有些維持不住了,她看向華妃,隻得深吸一口氣平複心情,才又戴上了一貫的假麵具。
“妹妹何出此言啊?”
見氣到了皇後,華妃得意極了,看向站在最前麵的兩人:“前麵這兩位,是沈貴人和甄常在吧?怎麽站到最前麵來了,那些個姑姑竟然全都不懂禮數,該拉下去亂棍打死!”
被她點名的沈眉莊和甄嬛臉色瞬間變得惶恐,眼神看向皇後,同時說道:“皇後娘娘恕罪!”
經華妃這麽一說,兩人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錯,沈眉莊向來重規矩,沒想到第一天就犯了宮規,臉色煞白。
她隻是想著自己已是貴人,站在前麵的時候也沒有姑姑來勸說,便心安理得地站了。
甄嬛也暗自覺得自己真是鬼迷心竅了,眉姐姐拉著她,說要同她說話,她站在那裏之後就下意識的沒有走,其他人也沒有說什麽,怎麽偏偏就被華妃挑了出來!
她知道現在怎麽說,都是她們有錯在先,不如幹脆的把罪名認下,然後讓皇後娘娘恕罪,恐怕還能減輕一些懲罰。
於是,甄嬛立馬開口:“請皇後娘娘恕罪,嬪妾剛入宮中,宮規還未記熟,嬪妾自知犯了大錯,願抄宮規百遍,任由皇後娘娘處罰!”
她這句話避重就輕,甚至還表明了願意抄宮規,就算準了認錯態度良好,皇後娘娘不會重罰。
她剛說完,沈眉莊也像是反應過來,直直的跪向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處罰嬪妾。”
她這一動作,把華妃得罪了個徹底,華妃最是討厭皇後,而沈眉莊這樣把皇後娘娘當主心骨的做法,讓華妃愈發不滿。
當然,沈眉莊這麽做沒錯,畢竟皇後娘娘到底是中宮,犯了錯下意識的便是等待皇後娘娘發落。
可華妃是個不講理的,她討厭一個人還需要具體的理由嗎?說討厭就討厭了!
沈眉莊還不知道自己惹上了那麽大個麻煩,隻是目光下意識的看著皇後,等待自己的懲罰。
皇後心中也是有氣,她當時竟然沒有覺得有問題!偏偏被華妃捉了去,甚至還說出景仁宮沒規矩這種話,讓她能不氣嗎!
隻不過看著甄嬛那張和姐姐有六分相似的臉,知道甄嬛還有用處,不得不開口:“妹妹們也才進宮,那免有些疏忽,既然甄常在已經說了抄宮規,那便抄宮規吧。”
她這個懲罰自然讓華妃不滿,華妃摸了一下頭上的點翠釵子,開口:“皇後娘娘的懲罰未免太過輕了,少不得叫她們恃寵而驕了。”
皇後本來就是打算讓華妃說出她滿意的懲罰,當然要順著她的話說:“那妹妹覺得如何?”
華妃挑眉笑了,甄嬛看著華妃眼裏明晃晃的惡意,覺得今天怕是不好過了,她咬牙想要再說些什麽,但沒有機會了,華妃已經開口。
“沈貴人,甄常在犯了宮規大錯,不敬尊卑,按理說本應杖責十棍……念在初犯,抄宮規百遍,罰三月月例,教習姑姑不盡職責,杖責二十,罰六月月例,你們可認?”
還好,隻是罰月例,甄嬛放下心,畢恭畢敬的迴道:“嬪妾認罰。”
沈眉莊還想說些什麽,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但這個處罰下來了,華妃像是這才注意到前麵還行著禮的眾人,裝模作樣的道:“瞧我,隻記得二位妹妹犯了錯,倒是把你們忽略了,起來吧。”
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小心忽略了她們,沒人敢去求證。
華妃又為她們兩人拉了一把好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