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轎車平穩地啟動了,吳敬誠和劉亞楠坐在車內,心情格外舒暢。他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眼神中流露出對老家深深的眷戀之情。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他們一起踏上了迴鳳凰山的歸途。
濱江古城與鳳凰山相距大約 30 公裏,這段路程對於歸心似箭的兩人來說,仿佛縮短了許多。此刻,他們懷揣著期待與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迴到那個充滿兒時迴憶的地方。轎車緩緩前行了幾十米後,向右拐了一個彎,繼續筆直地向前駛去。
當路過鍾鼓樓時,吳敬誠和劉亞楠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那座古老而莊重的建築。鍾鼓樓高聳入雲,氣勢恢宏,它宛如一位忠實的守護者,默默地見證著這座古城的點點滴滴。每一塊青磚、每一處雕花都承載著曆史的記憶,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沉澱與文化的底蘊。他們凝視著鍾鼓樓,心中湧起一股親切的情感,仿佛能夠聽到時光的低語,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脈搏。
隨著轎車漸行漸遠,鍾鼓樓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但那份親切的感覺卻永遠留在了他們心底。他們知道,無論走多遠,家鄉的記憶都會如影隨形,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
轎車繼續朝著西門的方向行駛,每一步都帶著他們更靠近故鄉的溫暖。他們期待著迴到鳳凰山,與親人團聚,重溫那些美好的迴憶。雖然路途不算遠,但他們的心情如同春日的陽光一般明媚。
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之下,鍾鼓樓更顯古樸奪目,依然如往日般威武壯觀。恰在此時,吳敬誠與劉亞楠聽到了鍾鼓樓的大鍾敲響了八下,“咚咚……”那鍾聲沉悶而又空曠,仿佛是在按時提醒著這座古老城市裏的每一個人。
吳敬誠感歎道:“我心中的鍾鼓樓啊,已經存在了十幾年之久。每次想要靠近它,總覺得它承載著悠久的曆史,有著太多未知之處,也不知這座樓曾經曆過怎樣的意外!”
劉亞楠迴應道:“的確,它曆經了不少事情。鍾鼓樓的曆史源遠流長,對一代又一代人產生了深遠影響,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早在明朝嘉靖十六年,濱江的兵備僉事薛甲就主持建造了這座鍾鼓樓。那時既有鍾,亦有鼓,用作報時和報警。直至今日,它仍然是濱江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意義非凡。”
吳敬誠一邊開車,一邊說:“哦,我看看鍾鼓樓有西洋風格,怎麽不是中式傳統鍾鼓樓呢?”
劉亞楠伸出大拇指:“問得好,過去在同治二年,濱江的鍾鼓樓毀於一場奇怪的火災。現在的鍾鼓樓,就是在去年宣統元年重建的,有大型自鳴鍾四座,在頂樓四麵安裝,指針同時轉動,自動報點,聲及遠郊。”
吳敬誠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怎麽忘了,是我的記性不好了吧!可能是孫大麻子的手下打我一棍子,腦子出問題了。”
劉亞楠“噗呲”一聲笑了:“怎麽會呢?我的小表哥。”
是啊,吳敬誠還是記得,民諺流傳“鍾鼓樓半截插到天裏頭”。
形容鍾鼓樓高聳入雲、巍峨壯觀,過去從鳳凰山進城,在大霧天氣,真的看見過這樣的景致。
吳敬誠說道:“如今的鍾鼓樓,可謂舊貌換新顏,古老的氣息少了,更多的是中西合璧的現代裝飾,也為周邊增添了時尚的彩色圖畫。”
劉亞楠說道:“看你對鍾鼓樓還是很了解的,這麽感興趣,了解鍾鼓樓的時代背景,這樣的不斷變化,都有人為的因素。”
吳敬誠說:“是啊,時代變了,人們的想法也在變,鍾鼓樓也在變,你我何嚐不是在變呢。”
劉亞楠迴應說:“嗯,變化才有生命力,人類在不斷發展,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曆史的潮流不可阻擋。”
吳敬誠說:“這麽多年,直到這幾天,我才認真仔細感悟這鍾鼓樓,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威武而響亮,經曆風風雨雨,猶如巨人一般站在古城中心。”
吳敬誠開車很快到了古城“紀念標”,就在城西清蓮茶莊旁邊,吳敬誠在十字路口停車下來。
吳敬誠直接進了清蓮茶莊,然後提著兩箱東西走出來,放在奔馳車後麵。
吳敬誠轉頭看了一眼紀念標這個車行,如今物是人非,不忘兒時的記憶。
小時候,吳敬誠常常在這裏乘坐黃包車,那時的他無憂無慮,認識了許多善良親切的叔叔阿姨。
如今,這麽多年過去了,曾經的他們是否還記得那個小時候蹦蹦跳跳的吳敬誠呢?
時光如果能夠倒流,吳敬誠真想迴到過去,看看那時候的自己和這片土地的模樣。
然而,一切都已無法挽迴,那些規整的平房早已被嶄新的房屋所取代。紀念標的環境變了,人心也變了,就如同“變臉的藝術”一般,熟悉的麵孔變得陌生,令人感慨萬分。
這些人力車夫換了不少,也許還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主人,現在的主人可能是葛富貴這樣的大資本,普通人掙錢還是很難的,處於底層的人在古城哪有安身的家啊!
多少年前,吳敬誠的母親出來,陰差陽錯的在紀念標受傷,傷的不輕。
曆經十幾年維權打官司無門,現在還在糾結呢,看來濱江府陳致遠這樣的知府也當不了“包青天”。
自從吳敬誠進入憲兵隊特別警察中隊後,這是第一次迴鳳凰山清蓮山莊,這也是跟劉亞楠第一次結伴而行。
吳敬誠看了看拿上來的禮物,說道:“我這個人在城裏真不願意一個人出去溜達,平時沒有什麽特殊的購買欲望,我也不會一個人逛商場買東西,隻好隨便拿點東西迴去,送給父母,也送給二舅一份。”
劉亞楠說:“哥你想的周到,我還不知道給大爹和姑爺買點什麽好!”
吳敬誠說:“不要緊的,你現在教書也很辛苦,剛參加工作收入也不多,你大爹什麽都不缺,也不會見怪的。”
劉亞楠笑著捂了一下嘴,說道:“我隻是準備拿一點小小的新年禮物,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大爹不會生氣吧?”
吳敬誠開著車,轉過頭說:“怎麽會呢,我們迴去,他們就開心了,好好的照顧好老人吧!這次春節迴去一趟也不容易。你更應該照顧好二舅。前段時間受到了那麽大的傷害,我也會去看他的,了解一下當天的情況,一定要把那一幫土匪抓到,甚至是消滅他們。”
吳敬誠沉穩地駕駛著汽車,穩如磐石。他目光堅定,一路向著西方疾馳而去。車輪滾滾,駛過了護城河,仿佛跨越了一道曆史的屏障。
進入丘陵地帶,眼前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這些丘陵並非高聳入雲的峻嶺,而是地麵上圓潤可愛的土包,它們或許被當地人稱為山,但更像是大地母親的溫柔懷抱。遠處,連綿起伏的小山丘宛如綠色的波浪,延伸至天際;近處,一望無際的田野如詩如畫,一片生機勃勃。
車輪在山路上穿行,發出“吐吐”的聲音,那聲音迴蕩在山丘之間,仿佛是車輛與大地之間的默契對話。美麗的風景如畫卷般在車子周圍展現,小山穀幽靜深邃,小溪流潺潺流淌,相映成趣,讓人陶醉其中。
吳敬誠心情愉悅,他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欣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片土地帶給他一種寧靜與安心,讓他忘卻了一切煩惱。他繼續駕車前行,期待著更多的驚喜和美好。
不久,他們驅車來到了鳳凰山鎮東邊路口,一眼望去,此地自然古樸,在道路左右兩邊,保持著幾百年前的舊貌,顯得古色古香。
路邊是一大片民居、小商場、小作坊等建築,勾畫出小鎮的全貌。
就在吳敬誠開車上坡拐彎處,道路被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停下車,看了看周邊情況。
突然之間,從路邊猛地竄出了兩名身材魁梧、手持大刀的大漢。他們氣勢洶洶地抬起手指著吳敬誠和劉亞楠,口中大聲喊道:“下車!下車!快快下車!你們究竟是從何處而來?”
吳敬誠冷靜地看著這兩個大漢,鎮定自若地迴應道:“我們來自濱江城中,你們為何要擋住道路呢?”
那個滿臉橫肉的大胖子手握大刀,直直地指向他們,語氣嚴厲地質問道:“你們是否偷竊了我家的耕牛?”
吳敬誠一臉茫然的樣子,搖搖頭迴答道:“我說的話很清楚了,並無此事啊!何談偷牛一說?\"
一旁那個瘦高個子緊接著插話道:“那可是一頭重達八百多斤的大黃牛啊!”
劉亞楠急忙解釋道:“真的沒有啊!我們冤枉至極啊!偷牛對我們有何益處呢?”
大胖子瞪著眼珠子,惡狠狠地說道:“依我看,你們肯定將那頭大黃牛藏匿起來了吧?還敢嘴硬說沒偷,我才不會輕易相信呢!有人親眼目睹一男一女牽著牛離去,你們模樣與他們相似,定是你們所為無疑!趕快下車,否則休怪我手中的刀子無情!”
吳敬誠警覺起來,不給點顏色看看不行的,於是惡狠狠地說:“我們沒有偷牛,你敢!你們兩個要搶東西,是不是?”
那個大胖子滿臉橫肉,腆著大肚子,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囂張地說道:“我搶你又怎麽的?你不出錢就不能走,趕快拿錢,十個銀圓,要不然別想從此通過。”
看這架勢,這兩個家夥在此搶劫無疑了。吳敬誠臉色一沉,打開車門,邁步走了過去,準備搬開大石頭,看看這兩個家夥究竟想幹什麽。隻見那高個子見狀,惡狠狠地衝了上來,舉刀便向吳敬誠砍去。
吳敬誠側身一閃,敏捷地使出一招“金豹露爪”,緊接著又是一記“橫腿掃擊”。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隻用了“達摩十八手”中的兩招,快如閃電,瞬間便將那高個子打翻在地。
高個子狼狽地爬了起來,與同伴對視一眼,兩人一同舉起大刀,氣勢洶洶地向吳敬誠撲了過來。
吳敬誠眼疾手快,立即掏出手槍,黑洞洞的槍口迅速舉了起來,對準他們,大聲吼道:“臭小子,你們再向前動一步,我就斃了你們!”聲音中氣十足,帶著毫不掩飾的憤怒與威嚴。
濱江古城與鳳凰山相距大約 30 公裏,這段路程對於歸心似箭的兩人來說,仿佛縮短了許多。此刻,他們懷揣著期待與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迴到那個充滿兒時迴憶的地方。轎車緩緩前行了幾十米後,向右拐了一個彎,繼續筆直地向前駛去。
當路過鍾鼓樓時,吳敬誠和劉亞楠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那座古老而莊重的建築。鍾鼓樓高聳入雲,氣勢恢宏,它宛如一位忠實的守護者,默默地見證著這座古城的點點滴滴。每一塊青磚、每一處雕花都承載著曆史的記憶,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沉澱與文化的底蘊。他們凝視著鍾鼓樓,心中湧起一股親切的情感,仿佛能夠聽到時光的低語,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脈搏。
隨著轎車漸行漸遠,鍾鼓樓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但那份親切的感覺卻永遠留在了他們心底。他們知道,無論走多遠,家鄉的記憶都會如影隨形,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
轎車繼續朝著西門的方向行駛,每一步都帶著他們更靠近故鄉的溫暖。他們期待著迴到鳳凰山,與親人團聚,重溫那些美好的迴憶。雖然路途不算遠,但他們的心情如同春日的陽光一般明媚。
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之下,鍾鼓樓更顯古樸奪目,依然如往日般威武壯觀。恰在此時,吳敬誠與劉亞楠聽到了鍾鼓樓的大鍾敲響了八下,“咚咚……”那鍾聲沉悶而又空曠,仿佛是在按時提醒著這座古老城市裏的每一個人。
吳敬誠感歎道:“我心中的鍾鼓樓啊,已經存在了十幾年之久。每次想要靠近它,總覺得它承載著悠久的曆史,有著太多未知之處,也不知這座樓曾經曆過怎樣的意外!”
劉亞楠迴應道:“的確,它曆經了不少事情。鍾鼓樓的曆史源遠流長,對一代又一代人產生了深遠影響,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早在明朝嘉靖十六年,濱江的兵備僉事薛甲就主持建造了這座鍾鼓樓。那時既有鍾,亦有鼓,用作報時和報警。直至今日,它仍然是濱江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意義非凡。”
吳敬誠一邊開車,一邊說:“哦,我看看鍾鼓樓有西洋風格,怎麽不是中式傳統鍾鼓樓呢?”
劉亞楠伸出大拇指:“問得好,過去在同治二年,濱江的鍾鼓樓毀於一場奇怪的火災。現在的鍾鼓樓,就是在去年宣統元年重建的,有大型自鳴鍾四座,在頂樓四麵安裝,指針同時轉動,自動報點,聲及遠郊。”
吳敬誠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怎麽忘了,是我的記性不好了吧!可能是孫大麻子的手下打我一棍子,腦子出問題了。”
劉亞楠“噗呲”一聲笑了:“怎麽會呢?我的小表哥。”
是啊,吳敬誠還是記得,民諺流傳“鍾鼓樓半截插到天裏頭”。
形容鍾鼓樓高聳入雲、巍峨壯觀,過去從鳳凰山進城,在大霧天氣,真的看見過這樣的景致。
吳敬誠說道:“如今的鍾鼓樓,可謂舊貌換新顏,古老的氣息少了,更多的是中西合璧的現代裝飾,也為周邊增添了時尚的彩色圖畫。”
劉亞楠說道:“看你對鍾鼓樓還是很了解的,這麽感興趣,了解鍾鼓樓的時代背景,這樣的不斷變化,都有人為的因素。”
吳敬誠說:“是啊,時代變了,人們的想法也在變,鍾鼓樓也在變,你我何嚐不是在變呢。”
劉亞楠迴應說:“嗯,變化才有生命力,人類在不斷發展,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曆史的潮流不可阻擋。”
吳敬誠說:“這麽多年,直到這幾天,我才認真仔細感悟這鍾鼓樓,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威武而響亮,經曆風風雨雨,猶如巨人一般站在古城中心。”
吳敬誠開車很快到了古城“紀念標”,就在城西清蓮茶莊旁邊,吳敬誠在十字路口停車下來。
吳敬誠直接進了清蓮茶莊,然後提著兩箱東西走出來,放在奔馳車後麵。
吳敬誠轉頭看了一眼紀念標這個車行,如今物是人非,不忘兒時的記憶。
小時候,吳敬誠常常在這裏乘坐黃包車,那時的他無憂無慮,認識了許多善良親切的叔叔阿姨。
如今,這麽多年過去了,曾經的他們是否還記得那個小時候蹦蹦跳跳的吳敬誠呢?
時光如果能夠倒流,吳敬誠真想迴到過去,看看那時候的自己和這片土地的模樣。
然而,一切都已無法挽迴,那些規整的平房早已被嶄新的房屋所取代。紀念標的環境變了,人心也變了,就如同“變臉的藝術”一般,熟悉的麵孔變得陌生,令人感慨萬分。
這些人力車夫換了不少,也許還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主人,現在的主人可能是葛富貴這樣的大資本,普通人掙錢還是很難的,處於底層的人在古城哪有安身的家啊!
多少年前,吳敬誠的母親出來,陰差陽錯的在紀念標受傷,傷的不輕。
曆經十幾年維權打官司無門,現在還在糾結呢,看來濱江府陳致遠這樣的知府也當不了“包青天”。
自從吳敬誠進入憲兵隊特別警察中隊後,這是第一次迴鳳凰山清蓮山莊,這也是跟劉亞楠第一次結伴而行。
吳敬誠看了看拿上來的禮物,說道:“我這個人在城裏真不願意一個人出去溜達,平時沒有什麽特殊的購買欲望,我也不會一個人逛商場買東西,隻好隨便拿點東西迴去,送給父母,也送給二舅一份。”
劉亞楠說:“哥你想的周到,我還不知道給大爹和姑爺買點什麽好!”
吳敬誠說:“不要緊的,你現在教書也很辛苦,剛參加工作收入也不多,你大爹什麽都不缺,也不會見怪的。”
劉亞楠笑著捂了一下嘴,說道:“我隻是準備拿一點小小的新年禮物,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大爹不會生氣吧?”
吳敬誠開著車,轉過頭說:“怎麽會呢,我們迴去,他們就開心了,好好的照顧好老人吧!這次春節迴去一趟也不容易。你更應該照顧好二舅。前段時間受到了那麽大的傷害,我也會去看他的,了解一下當天的情況,一定要把那一幫土匪抓到,甚至是消滅他們。”
吳敬誠沉穩地駕駛著汽車,穩如磐石。他目光堅定,一路向著西方疾馳而去。車輪滾滾,駛過了護城河,仿佛跨越了一道曆史的屏障。
進入丘陵地帶,眼前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這些丘陵並非高聳入雲的峻嶺,而是地麵上圓潤可愛的土包,它們或許被當地人稱為山,但更像是大地母親的溫柔懷抱。遠處,連綿起伏的小山丘宛如綠色的波浪,延伸至天際;近處,一望無際的田野如詩如畫,一片生機勃勃。
車輪在山路上穿行,發出“吐吐”的聲音,那聲音迴蕩在山丘之間,仿佛是車輛與大地之間的默契對話。美麗的風景如畫卷般在車子周圍展現,小山穀幽靜深邃,小溪流潺潺流淌,相映成趣,讓人陶醉其中。
吳敬誠心情愉悅,他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欣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片土地帶給他一種寧靜與安心,讓他忘卻了一切煩惱。他繼續駕車前行,期待著更多的驚喜和美好。
不久,他們驅車來到了鳳凰山鎮東邊路口,一眼望去,此地自然古樸,在道路左右兩邊,保持著幾百年前的舊貌,顯得古色古香。
路邊是一大片民居、小商場、小作坊等建築,勾畫出小鎮的全貌。
就在吳敬誠開車上坡拐彎處,道路被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停下車,看了看周邊情況。
突然之間,從路邊猛地竄出了兩名身材魁梧、手持大刀的大漢。他們氣勢洶洶地抬起手指著吳敬誠和劉亞楠,口中大聲喊道:“下車!下車!快快下車!你們究竟是從何處而來?”
吳敬誠冷靜地看著這兩個大漢,鎮定自若地迴應道:“我們來自濱江城中,你們為何要擋住道路呢?”
那個滿臉橫肉的大胖子手握大刀,直直地指向他們,語氣嚴厲地質問道:“你們是否偷竊了我家的耕牛?”
吳敬誠一臉茫然的樣子,搖搖頭迴答道:“我說的話很清楚了,並無此事啊!何談偷牛一說?\"
一旁那個瘦高個子緊接著插話道:“那可是一頭重達八百多斤的大黃牛啊!”
劉亞楠急忙解釋道:“真的沒有啊!我們冤枉至極啊!偷牛對我們有何益處呢?”
大胖子瞪著眼珠子,惡狠狠地說道:“依我看,你們肯定將那頭大黃牛藏匿起來了吧?還敢嘴硬說沒偷,我才不會輕易相信呢!有人親眼目睹一男一女牽著牛離去,你們模樣與他們相似,定是你們所為無疑!趕快下車,否則休怪我手中的刀子無情!”
吳敬誠警覺起來,不給點顏色看看不行的,於是惡狠狠地說:“我們沒有偷牛,你敢!你們兩個要搶東西,是不是?”
那個大胖子滿臉橫肉,腆著大肚子,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囂張地說道:“我搶你又怎麽的?你不出錢就不能走,趕快拿錢,十個銀圓,要不然別想從此通過。”
看這架勢,這兩個家夥在此搶劫無疑了。吳敬誠臉色一沉,打開車門,邁步走了過去,準備搬開大石頭,看看這兩個家夥究竟想幹什麽。隻見那高個子見狀,惡狠狠地衝了上來,舉刀便向吳敬誠砍去。
吳敬誠側身一閃,敏捷地使出一招“金豹露爪”,緊接著又是一記“橫腿掃擊”。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隻用了“達摩十八手”中的兩招,快如閃電,瞬間便將那高個子打翻在地。
高個子狼狽地爬了起來,與同伴對視一眼,兩人一同舉起大刀,氣勢洶洶地向吳敬誠撲了過來。
吳敬誠眼疾手快,立即掏出手槍,黑洞洞的槍口迅速舉了起來,對準他們,大聲吼道:“臭小子,你們再向前動一步,我就斃了你們!”聲音中氣十足,帶著毫不掩飾的憤怒與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