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跪下唱征服
妹妹別演了,咱家全員讀你心聲 作者:廣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娘娘到!”
隨著司禮太監那聲響亮且悠長的通報聲響起,隻見在一群宮女和太監們眾星捧月般地擁簇之下,太後娘娘的鳳儀正朝著殿內穩徐徐而來。
一時間,在場眾人紛紛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來,並齊刷刷地雙膝跪地唱征服——哦不對,應該說是跪地請安才對。
青描夏自然也是毫不例外地迅速跪了下來,由於作業不熟練,她動作幅度稍大了些,雙膝觸地的時候還發出了“咚”的一聲響。
說起來,青描夏在這裏已經生活了好幾年,但除了每年過年向長輩討要壓歲紅包時需要下跪之外,還真沒有如此正式地下跪參拜過其他人呢。
冷不丁這麽跪一下,青描夏的心裏著實有些不大舒服。
不過青描夏是俊傑,因為她識時務,她不想被當成異類,所以這小小的不舒服她能忍。
“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願太後娘娘洪福齊天、身體安康。”
“都平身吧,諸位無需多禮,請快快入座。”
聽到太後那溫和慈祥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後,大家這才敢陸續起身並按照原先的位置依次坐下。
趁著起身的機會,青描夏一邊假裝整理衣服,一邊微微抬頭,不動聲色地偷偷瞄向上首處的方向,想要借此機會好好瞻仰一番這位傳說中的太後娘娘究竟長什麽樣兒。
無奈距離實在隔得有些遠了,再加上也不敢光明正大地直視,因此青描夏隻能模模糊糊地看到太後身上穿著一件褚色底麵、上麵用金絲線繡著團龍圖案的常服,雖然款式看上去頗為簡潔樸素,但卻莫名給人一種威嚴莊重之感。
青描夏不敢多看,隻粗略打量了一下就轉移了視線。
畢竟是太後娘娘舉辦的宴會,京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了,世家小姐、千金貴婦。
已成婚的婦人還好些,隻見那些未婚女子一個比一個打扮的花枝招展,明媚動人,看得人眼花繚亂,心情澎湃。
人群中,有好幾個熟悉的麵孔,號稱京城雙姝的郝東溪和施華蔻赫然在列。
在這個朝代,這兩位美女姐姐的年歲不算小了,同齡人早都成婚生子,可她們遲遲沒有定下婚約,這其中必然是有一些考量的。
青描夏覺得,今天的宴會說不定就是她們一直在等待的時機。
上巳節,在這年代可是有特殊意義的。
都說上巳節要舉行祓禊活動,祓禊活動本就帶著幾分男女春日相歡、婦女祈孕的信仰。
當今聖上的後宮空無一人,太後特意挑選這個時機舉行宴會,邀請的皆是朝廷中官居五品及以上的女性眷屬。其背後深意,眾人心照不宣。
然而,這一切與青描夏毫無關係。她還是孩子,無論如何選,都絕對輪不到她。所以她隻需安安靜靜地當個旁觀者,湊湊熱鬧就行。
一場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結束後,太後身旁的嬤嬤輕輕揮動手中的帕子,樂師們便井然有序地退下舞台。
此時,上方的太後也終於開了腔。
“哀家離京已有一段時日,如今重迴京城,感覺對這裏的人事物都有些陌生。特別是年輕一代,可謂是看誰都陌生!唉,歲月不饒人呐,老嘍,不中用咯!”
太後這番話表麵上似是自我調侃,但在場之人又豈能不知其中真意?
沒人會愚蠢到去盲目應和,但也不好裝聾作啞、不接話茬兒。
接領導話茬的確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但幸運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就像青描夏她們這些地位較低、位置靠後的人來說,別說是插話接茬了,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寥寥無幾。
不過也好,這樣一來,反而省去了不少麻煩。
俗話說得好,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坐在太後娘娘下方的長公主沒有讓太後的話語掉到地上去,而是迅速的接了起來。
“太後娘娘龍體安康,耳目聰慧,何來衰老之說?想必是您長期陪伴在佛祖身旁,差點兒忘卻了我們塵世間的凡人俗事罷了。”
“你啊,這麽大歲數了,還是這般促狹模樣。”
“這樣才好呀!對了,剛才娘娘您提及對年輕一代並不熟識,如今京城裏有些名望的年輕女子皆在場,要不就讓她們逐個上前拜見一下吧?”
太後微微抬手,輕輕擺了一下,臉上掛著溫和親切的笑容,輕聲說道:“拜見就不必了,今天可是女兒節呢,就讓大家盡情地玩樂吧!年輕人嘛,鬆快些好。”
“太後說得極是!”
一旁有人附和道:“隻是,光坐在這裏品嚐美食美酒,時間久了也會覺得有些無趣。我聽聞在場的眾位千金小姐們都是多才多藝之人,個個身懷絕技,何不趁此機會讓她們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呢?相信一定會非常精彩紛呈!”
太後聽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嗯,如此甚好。”
話音剛落,下方那些尚未出嫁的年輕女子們頓時興奮起來,一個個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刻登上舞台一展風采。
然而,雖然許多人心中激動萬分,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卻寥寥無幾。
畢竟眾人心裏都清楚,正所謂“槍打出頭鳥”,若是沒有足夠的本事和底氣,誰敢輕易去冒這個險?
青描夏悄悄環顧四周,目光最終停留在被譽為“京城雙姝”的那兩位女子身上。
正當她暗自猜測這二人究竟誰會首先站出來時,卻驚訝地發現除了她們之外的另一名女子已經搶先一步走出人群。
“臣女李若峮拜見太後娘娘,聽聞娘娘常年禮佛,虔誠至極,令人敬仰不已。臣女自幼受祖母影響,對佛法略有涉獵,常伴其左右聆聽誦經之聲,亦能領悟些許佛經要義。今日有幸得以拜見太後娘娘,特攜此《楞伽經》敬獻於您,祈願娘娘福壽安康,事事順遂。”
言罷,李若峮輕移蓮步,小心翼翼地從懷中取出一本精心抄寫的佛經,雙手奉至一旁的宮人手中。
太後娘娘微微頷首,接過佛經,緩緩翻開書頁,仔細端詳片刻後,麵露笑意,輕聲笑道:“如此年輕便能潛心修佛,實屬難得。想必你定是個孝順乖巧之人。李若峮,可是榮郡王府邸之人?”
“迴太後娘娘,正是。臣女乃榮郡王府後裔。幼時曾承蒙太後娘娘恩賜,至今仍銘記在心。那塊玉佩臣女時刻佩戴身旁,須臾未曾離身。”
李若峮垂首迴話,聲音輕柔婉轉,如夜鶯初啼般悅耳動聽。
“哦?原來如此。”
太後娘娘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之色,笑盈盈地道:“怪不得瞧著你有些眼熟,想來應是與你祖母容貌相似所致。不知你祖母近況如何,身子是否安好?”
“謝太後娘娘掛念,祖母身體還好,就是上了年紀,腿腳不太方便,如今很少出門了。”
李若峮輕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對祖母的關切之情。
太後微微點頭,表示理解,畢竟年老體衰是難以避免的自然規律。
她轉頭對身旁的宮女吩咐道:“如意,一會兒去取些上好的調養藥材來,讓李小姐帶迴去給府上老太太服用。”
如意恭敬地應了一聲:“是。”
李若峮再次跪地叩頭,感激涕零地說:“謝太後娘娘賞賜。”
她自然知道宮裏出來的調養藥材價值定然不菲,但她最看中的反而不是藥材本身,而是太後對她們榮郡王府的看中。
太後娘娘能當眾給祖母賞賜藥材,這無疑是對她們榮郡王府的一種關懷與恩賜。
待李若峮退下後,場中陷入短暫的寧靜。然而沒過多久,隻見兩個身影緩緩走出隊列。
令人詫異的是,這次站出來的竟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對如花似玉的女子。
“臣女郝東溪、臣女施華蔻,拜見太後娘娘。”
兩人齊聲施禮,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黃鶯出穀。
話音未落,下首的一位夫人便迫不及待地開口介紹道:“太後娘娘,這位郝小姐乃是郝國公府的嫡出大小姐郝冬溪,因其清麗脫俗、氣質高雅,宛如冰山上的雪蓮般純潔美麗,世人皆稱其為‘冰雪美人’;而那位施小姐,則是丞相府的二小姐施華蔻,她性格熱情奔放,恰似燃燒的火焰一般耀眼奪目,故被譽為‘火焰美人’。此二女並稱‘京城雙姝’,美名遠播,在京城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啊!”
太後聽了這番介紹,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她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兩位佳人,隻見郝東溪一襲白衣勝雪,身姿婀娜,麵容姣好,肌膚如雪,果然如傳說中的那般清冷高潔;而施華蔻則身著紅衣如火,豔麗動人,眉眼間帶著一抹靈動與俏皮,舉手投足間盡顯風情萬種。
這樣舉世無雙的美人兒,若是沒有強有力的後盾滋養看護,可是很容易折了花枝的。
隨著司禮太監那聲響亮且悠長的通報聲響起,隻見在一群宮女和太監們眾星捧月般地擁簇之下,太後娘娘的鳳儀正朝著殿內穩徐徐而來。
一時間,在場眾人紛紛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來,並齊刷刷地雙膝跪地唱征服——哦不對,應該說是跪地請安才對。
青描夏自然也是毫不例外地迅速跪了下來,由於作業不熟練,她動作幅度稍大了些,雙膝觸地的時候還發出了“咚”的一聲響。
說起來,青描夏在這裏已經生活了好幾年,但除了每年過年向長輩討要壓歲紅包時需要下跪之外,還真沒有如此正式地下跪參拜過其他人呢。
冷不丁這麽跪一下,青描夏的心裏著實有些不大舒服。
不過青描夏是俊傑,因為她識時務,她不想被當成異類,所以這小小的不舒服她能忍。
“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願太後娘娘洪福齊天、身體安康。”
“都平身吧,諸位無需多禮,請快快入座。”
聽到太後那溫和慈祥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後,大家這才敢陸續起身並按照原先的位置依次坐下。
趁著起身的機會,青描夏一邊假裝整理衣服,一邊微微抬頭,不動聲色地偷偷瞄向上首處的方向,想要借此機會好好瞻仰一番這位傳說中的太後娘娘究竟長什麽樣兒。
無奈距離實在隔得有些遠了,再加上也不敢光明正大地直視,因此青描夏隻能模模糊糊地看到太後身上穿著一件褚色底麵、上麵用金絲線繡著團龍圖案的常服,雖然款式看上去頗為簡潔樸素,但卻莫名給人一種威嚴莊重之感。
青描夏不敢多看,隻粗略打量了一下就轉移了視線。
畢竟是太後娘娘舉辦的宴會,京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了,世家小姐、千金貴婦。
已成婚的婦人還好些,隻見那些未婚女子一個比一個打扮的花枝招展,明媚動人,看得人眼花繚亂,心情澎湃。
人群中,有好幾個熟悉的麵孔,號稱京城雙姝的郝東溪和施華蔻赫然在列。
在這個朝代,這兩位美女姐姐的年歲不算小了,同齡人早都成婚生子,可她們遲遲沒有定下婚約,這其中必然是有一些考量的。
青描夏覺得,今天的宴會說不定就是她們一直在等待的時機。
上巳節,在這年代可是有特殊意義的。
都說上巳節要舉行祓禊活動,祓禊活動本就帶著幾分男女春日相歡、婦女祈孕的信仰。
當今聖上的後宮空無一人,太後特意挑選這個時機舉行宴會,邀請的皆是朝廷中官居五品及以上的女性眷屬。其背後深意,眾人心照不宣。
然而,這一切與青描夏毫無關係。她還是孩子,無論如何選,都絕對輪不到她。所以她隻需安安靜靜地當個旁觀者,湊湊熱鬧就行。
一場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結束後,太後身旁的嬤嬤輕輕揮動手中的帕子,樂師們便井然有序地退下舞台。
此時,上方的太後也終於開了腔。
“哀家離京已有一段時日,如今重迴京城,感覺對這裏的人事物都有些陌生。特別是年輕一代,可謂是看誰都陌生!唉,歲月不饒人呐,老嘍,不中用咯!”
太後這番話表麵上似是自我調侃,但在場之人又豈能不知其中真意?
沒人會愚蠢到去盲目應和,但也不好裝聾作啞、不接話茬兒。
接領導話茬的確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但幸運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就像青描夏她們這些地位較低、位置靠後的人來說,別說是插話接茬了,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寥寥無幾。
不過也好,這樣一來,反而省去了不少麻煩。
俗話說得好,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坐在太後娘娘下方的長公主沒有讓太後的話語掉到地上去,而是迅速的接了起來。
“太後娘娘龍體安康,耳目聰慧,何來衰老之說?想必是您長期陪伴在佛祖身旁,差點兒忘卻了我們塵世間的凡人俗事罷了。”
“你啊,這麽大歲數了,還是這般促狹模樣。”
“這樣才好呀!對了,剛才娘娘您提及對年輕一代並不熟識,如今京城裏有些名望的年輕女子皆在場,要不就讓她們逐個上前拜見一下吧?”
太後微微抬手,輕輕擺了一下,臉上掛著溫和親切的笑容,輕聲說道:“拜見就不必了,今天可是女兒節呢,就讓大家盡情地玩樂吧!年輕人嘛,鬆快些好。”
“太後說得極是!”
一旁有人附和道:“隻是,光坐在這裏品嚐美食美酒,時間久了也會覺得有些無趣。我聽聞在場的眾位千金小姐們都是多才多藝之人,個個身懷絕技,何不趁此機會讓她們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呢?相信一定會非常精彩紛呈!”
太後聽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嗯,如此甚好。”
話音剛落,下方那些尚未出嫁的年輕女子們頓時興奮起來,一個個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刻登上舞台一展風采。
然而,雖然許多人心中激動萬分,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卻寥寥無幾。
畢竟眾人心裏都清楚,正所謂“槍打出頭鳥”,若是沒有足夠的本事和底氣,誰敢輕易去冒這個險?
青描夏悄悄環顧四周,目光最終停留在被譽為“京城雙姝”的那兩位女子身上。
正當她暗自猜測這二人究竟誰會首先站出來時,卻驚訝地發現除了她們之外的另一名女子已經搶先一步走出人群。
“臣女李若峮拜見太後娘娘,聽聞娘娘常年禮佛,虔誠至極,令人敬仰不已。臣女自幼受祖母影響,對佛法略有涉獵,常伴其左右聆聽誦經之聲,亦能領悟些許佛經要義。今日有幸得以拜見太後娘娘,特攜此《楞伽經》敬獻於您,祈願娘娘福壽安康,事事順遂。”
言罷,李若峮輕移蓮步,小心翼翼地從懷中取出一本精心抄寫的佛經,雙手奉至一旁的宮人手中。
太後娘娘微微頷首,接過佛經,緩緩翻開書頁,仔細端詳片刻後,麵露笑意,輕聲笑道:“如此年輕便能潛心修佛,實屬難得。想必你定是個孝順乖巧之人。李若峮,可是榮郡王府邸之人?”
“迴太後娘娘,正是。臣女乃榮郡王府後裔。幼時曾承蒙太後娘娘恩賜,至今仍銘記在心。那塊玉佩臣女時刻佩戴身旁,須臾未曾離身。”
李若峮垂首迴話,聲音輕柔婉轉,如夜鶯初啼般悅耳動聽。
“哦?原來如此。”
太後娘娘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之色,笑盈盈地道:“怪不得瞧著你有些眼熟,想來應是與你祖母容貌相似所致。不知你祖母近況如何,身子是否安好?”
“謝太後娘娘掛念,祖母身體還好,就是上了年紀,腿腳不太方便,如今很少出門了。”
李若峮輕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對祖母的關切之情。
太後微微點頭,表示理解,畢竟年老體衰是難以避免的自然規律。
她轉頭對身旁的宮女吩咐道:“如意,一會兒去取些上好的調養藥材來,讓李小姐帶迴去給府上老太太服用。”
如意恭敬地應了一聲:“是。”
李若峮再次跪地叩頭,感激涕零地說:“謝太後娘娘賞賜。”
她自然知道宮裏出來的調養藥材價值定然不菲,但她最看中的反而不是藥材本身,而是太後對她們榮郡王府的看中。
太後娘娘能當眾給祖母賞賜藥材,這無疑是對她們榮郡王府的一種關懷與恩賜。
待李若峮退下後,場中陷入短暫的寧靜。然而沒過多久,隻見兩個身影緩緩走出隊列。
令人詫異的是,這次站出來的竟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對如花似玉的女子。
“臣女郝東溪、臣女施華蔻,拜見太後娘娘。”
兩人齊聲施禮,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黃鶯出穀。
話音未落,下首的一位夫人便迫不及待地開口介紹道:“太後娘娘,這位郝小姐乃是郝國公府的嫡出大小姐郝冬溪,因其清麗脫俗、氣質高雅,宛如冰山上的雪蓮般純潔美麗,世人皆稱其為‘冰雪美人’;而那位施小姐,則是丞相府的二小姐施華蔻,她性格熱情奔放,恰似燃燒的火焰一般耀眼奪目,故被譽為‘火焰美人’。此二女並稱‘京城雙姝’,美名遠播,在京城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啊!”
太後聽了這番介紹,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她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兩位佳人,隻見郝東溪一襲白衣勝雪,身姿婀娜,麵容姣好,肌膚如雪,果然如傳說中的那般清冷高潔;而施華蔻則身著紅衣如火,豔麗動人,眉眼間帶著一抹靈動與俏皮,舉手投足間盡顯風情萬種。
這樣舉世無雙的美人兒,若是沒有強有力的後盾滋養看護,可是很容易折了花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