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另外七組也已分出勝負,這次倒沒有誰選擇兩敗俱傷導致同歸於盡的打法,於是此番演武,軍中八強已然誕生。
霍光暗暗點頭,八場比武,他最欣賞的便是楊筠,在他眼裏,楊筠近似以詐敗的方式贏取最後的勝利,這是啥?
這是有勇有謀的典範呐,戰場之上隻有勝敗,為了獲取勝利用盡一切手段,這才是一名優秀的將領應該具備的素質,一味的逞強鬥狠,致使大軍陷入險境才是真正的愚蠢。
沒有必要決出四強乃至最強者,於是八位脫穎而出的戰士陸續上台挺直了胸膛站的筆直,開始接受來自於皇帝最後的檢閱。
“好,很好。”劉病已上前微笑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楊筠激動的滿臉通紅,大聲應道:“迴陛下,第二大隊第三中隊第三小隊衛士楊筠向陛下報到。”
“楊家人?”
楊筠道:“迴陛下,衛士楊筠祖上赤泉侯,父親平通侯名諱惲。”
劉病已恍然,原來這家夥還是將門之後,不用問這楊筠自是出自期門禁軍。
赤泉侯楊喜,那可是古往今來抱了最粗一條大腿的無敵幸運兒,門閥弘農楊氏的先祖,後代最有名的當屬隋文帝楊堅。
如此說來這楊筠屬於楊喜一脈偏支,祖父便是當初奏廢昌邑王劉賀還奏立劉病已為帝的丞相楊敞。
另外演義當中的楊家將據說祖上也是楊喜,演義嘛經不起考證,如今看這楊筠,劉病已倒是有些懷疑其真假來了。
“你先前使的可是迴馬槍?”
“迴馬槍?”楊筠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麵對皇帝問話,也不敢不答隻得道:“迴陛下,那一槍是我習槍之時琢磨出來的,並無名字。”
劉病已嗯了聲嗬嗬道:“不錯,不錯,好好練,來日朕希望你能在馬上以此槍捅穿敵將咽喉。”
“衛士楊筠必定不負陛下,來日為陛下征戰沙場,馬革裹屍方還。”
“好。”劉病已也不好冷落了其他七人,便前行一步看著眼前臉上稚氣還未脫盡,最多隻有十八九歲的少年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少年郎激動道:“迴陛下,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第一小隊壯士林可向陛下報道。”
“林可,不錯,不錯,將門之後?”
林可將頭甩的跟撥浪鼓似的說道:“迴陛下,林可出身羽林,祖父當年追隨衛青大將軍征戰沙場,戰死於龍城,父親曾追隨貳師將軍出征,後因李廣利叛漢降了匈奴,父親便和不願降之兵脫離,被李廣利引匈奴之兵追殺身負重傷僥幸未死……”
“原來是忠義之後。”劉病已讚歎一聲道:“朕會給你機會,讓你效名疆場,報父祖之仇。”
“謝陛下,壯士林可當以身效命,萬死不悔!”
“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第二小隊甲士寇青……”
“第三大隊第三中隊第一小隊壯士顧牙……”
“第二大隊第二中隊第三小隊衛士焦幹……”
“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第一小隊壯士遊楓……”
“第三大隊第三中隊第二小隊甲士鄒戈……”
“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第三小隊甲士熊封……”
劉病已一一詢問,一一問切,這些人以後都會成為大漢軍界的中流砥柱,他這時候表現的越是平易近人,就越是收獲八人的忠誠,這是最基本的禦下之術。
那些台上眼睜睜看著台上八位接受皇帝親自檢閱的大兵們,此時一個個羨慕嫉妒的發狂,尤其是最後八強戰落敗的八位,連眼睛都紅了。
“甲士、衛士、壯士……”霍光嗬嗬笑道:“陛下對兵卒劃分之法倒是新穎。”
大漢軍隊構成籠統一點講最上層的自然是將軍,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部隊分若幹部,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設屯長,五十人為一屯。
軍隊由中央軍、地方郡國國兵、州郡地方軍和邊軍四大部分組成,將軍又分為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基層軍隊主官是校尉,校尉統領的兵力要視情況而定,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營到團一級建製。
至於兵有沒有類分……除了籠統的分為步兵、騎兵、車兵和水兵外,答案是沒有……
受後世軍隊理念影響,劉病已覺得這是不對的……
“朕覺得要激起將士奮勇殺敵之心,就應該將軍隊獎懲製度明細化,包括但不僅僅隻限於斬首記功。”
霍光不明所以,他覺得大漢的軍功製度已經足夠完善,繼續細化下去,似乎有畫蛇添足之嫌。
但是霍光也知道皇帝的主意太多,因此在沒有明確皇帝真實意圖之前,他也不會反駁就是了。
“軍中有八校尉,朕便設八士,八士分別為烈士、白士、兵士、軍士、衛士、壯士、甲士、猛士。
這八士之烈士乃是為國捐軀的軍人獨享之榮譽稱號,朕親自製定的烈士撫恤政策也會在以後頒布全軍施行。
白士則是軍人因為疾病、訓練等等情況意外死亡後享有的稱號,也會有相關撫恤政策出台。
但凡入伍之兵皆為兵士,入伍一年後沒有受到處分之兵可直接晉升為軍士,兵士和軍士朕稱之為一階兵。
入伍滿三年之兵為衛士,滿五年則為壯士,朕將衛士及壯士定為二階兵。”
霍光略顯不解道:“這禦林軍中的兵入伍超過五年的兵可不在少數。”
劉病已笑道:“禦林軍有禦林軍的算法,以前入伍三年的折合一年,五年的折合兩年,五年以上一律折合為三年,另外從兵士到壯士正常途徑晉階需要五年,但軍中之事又豈可以常理算之。
禦林軍有軍分製,訓練成績優異可以獲得軍分,軍事演習勝利者一方可以獲得軍分,軍中演武同樣可以獲得軍分,其它考核成績合格者也有軍分,當然諸如戰場殺敵,斬首奪旗等等也可以獲取大量軍分,軍分累積到一定數值,可以進行兌換用於軍階提升……”
霍光這個掌控大漢軍隊長達十四五年的大臣,此刻已然徹底暈了……
霍光暗暗點頭,八場比武,他最欣賞的便是楊筠,在他眼裏,楊筠近似以詐敗的方式贏取最後的勝利,這是啥?
這是有勇有謀的典範呐,戰場之上隻有勝敗,為了獲取勝利用盡一切手段,這才是一名優秀的將領應該具備的素質,一味的逞強鬥狠,致使大軍陷入險境才是真正的愚蠢。
沒有必要決出四強乃至最強者,於是八位脫穎而出的戰士陸續上台挺直了胸膛站的筆直,開始接受來自於皇帝最後的檢閱。
“好,很好。”劉病已上前微笑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楊筠激動的滿臉通紅,大聲應道:“迴陛下,第二大隊第三中隊第三小隊衛士楊筠向陛下報到。”
“楊家人?”
楊筠道:“迴陛下,衛士楊筠祖上赤泉侯,父親平通侯名諱惲。”
劉病已恍然,原來這家夥還是將門之後,不用問這楊筠自是出自期門禁軍。
赤泉侯楊喜,那可是古往今來抱了最粗一條大腿的無敵幸運兒,門閥弘農楊氏的先祖,後代最有名的當屬隋文帝楊堅。
如此說來這楊筠屬於楊喜一脈偏支,祖父便是當初奏廢昌邑王劉賀還奏立劉病已為帝的丞相楊敞。
另外演義當中的楊家將據說祖上也是楊喜,演義嘛經不起考證,如今看這楊筠,劉病已倒是有些懷疑其真假來了。
“你先前使的可是迴馬槍?”
“迴馬槍?”楊筠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麵對皇帝問話,也不敢不答隻得道:“迴陛下,那一槍是我習槍之時琢磨出來的,並無名字。”
劉病已嗯了聲嗬嗬道:“不錯,不錯,好好練,來日朕希望你能在馬上以此槍捅穿敵將咽喉。”
“衛士楊筠必定不負陛下,來日為陛下征戰沙場,馬革裹屍方還。”
“好。”劉病已也不好冷落了其他七人,便前行一步看著眼前臉上稚氣還未脫盡,最多隻有十八九歲的少年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少年郎激動道:“迴陛下,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第一小隊壯士林可向陛下報道。”
“林可,不錯,不錯,將門之後?”
林可將頭甩的跟撥浪鼓似的說道:“迴陛下,林可出身羽林,祖父當年追隨衛青大將軍征戰沙場,戰死於龍城,父親曾追隨貳師將軍出征,後因李廣利叛漢降了匈奴,父親便和不願降之兵脫離,被李廣利引匈奴之兵追殺身負重傷僥幸未死……”
“原來是忠義之後。”劉病已讚歎一聲道:“朕會給你機會,讓你效名疆場,報父祖之仇。”
“謝陛下,壯士林可當以身效命,萬死不悔!”
“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第二小隊甲士寇青……”
“第三大隊第三中隊第一小隊壯士顧牙……”
“第二大隊第二中隊第三小隊衛士焦幹……”
“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第一小隊壯士遊楓……”
“第三大隊第三中隊第二小隊甲士鄒戈……”
“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第三小隊甲士熊封……”
劉病已一一詢問,一一問切,這些人以後都會成為大漢軍界的中流砥柱,他這時候表現的越是平易近人,就越是收獲八人的忠誠,這是最基本的禦下之術。
那些台上眼睜睜看著台上八位接受皇帝親自檢閱的大兵們,此時一個個羨慕嫉妒的發狂,尤其是最後八強戰落敗的八位,連眼睛都紅了。
“甲士、衛士、壯士……”霍光嗬嗬笑道:“陛下對兵卒劃分之法倒是新穎。”
大漢軍隊構成籠統一點講最上層的自然是將軍,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部隊分若幹部,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設屯長,五十人為一屯。
軍隊由中央軍、地方郡國國兵、州郡地方軍和邊軍四大部分組成,將軍又分為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基層軍隊主官是校尉,校尉統領的兵力要視情況而定,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營到團一級建製。
至於兵有沒有類分……除了籠統的分為步兵、騎兵、車兵和水兵外,答案是沒有……
受後世軍隊理念影響,劉病已覺得這是不對的……
“朕覺得要激起將士奮勇殺敵之心,就應該將軍隊獎懲製度明細化,包括但不僅僅隻限於斬首記功。”
霍光不明所以,他覺得大漢的軍功製度已經足夠完善,繼續細化下去,似乎有畫蛇添足之嫌。
但是霍光也知道皇帝的主意太多,因此在沒有明確皇帝真實意圖之前,他也不會反駁就是了。
“軍中有八校尉,朕便設八士,八士分別為烈士、白士、兵士、軍士、衛士、壯士、甲士、猛士。
這八士之烈士乃是為國捐軀的軍人獨享之榮譽稱號,朕親自製定的烈士撫恤政策也會在以後頒布全軍施行。
白士則是軍人因為疾病、訓練等等情況意外死亡後享有的稱號,也會有相關撫恤政策出台。
但凡入伍之兵皆為兵士,入伍一年後沒有受到處分之兵可直接晉升為軍士,兵士和軍士朕稱之為一階兵。
入伍滿三年之兵為衛士,滿五年則為壯士,朕將衛士及壯士定為二階兵。”
霍光略顯不解道:“這禦林軍中的兵入伍超過五年的兵可不在少數。”
劉病已笑道:“禦林軍有禦林軍的算法,以前入伍三年的折合一年,五年的折合兩年,五年以上一律折合為三年,另外從兵士到壯士正常途徑晉階需要五年,但軍中之事又豈可以常理算之。
禦林軍有軍分製,訓練成績優異可以獲得軍分,軍事演習勝利者一方可以獲得軍分,軍中演武同樣可以獲得軍分,其它考核成績合格者也有軍分,當然諸如戰場殺敵,斬首奪旗等等也可以獲取大量軍分,軍分累積到一定數值,可以進行兌換用於軍階提升……”
霍光這個掌控大漢軍隊長達十四五年的大臣,此刻已然徹底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