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聽完法正述說這大半年在冀州、幽州發生的故事,心中感慨萬千,知道法正在這段時間裏經曆了太多困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劉辯親自為法正斟滿一杯酒,眼神中透露出對他的感激之情。他舉起酒杯,鄭重地說道:“為了朝廷,法孝直辛苦了。”說完,劉辯仰頭一飲而盡。
法正連忙起身,恭敬地向劉辯作揖,誠懇地迴答道:“為報陛下賞識之恩,臣願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隨後,他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兩人重新落座後,劉辯看著法正好奇地問道:“那你這次專程來並州是為了什麽?”他知道法正此次前來必定有重要計劃,因此迫不及待地想聽聽他的目的。
法正解釋道,公孫越死後,趙雲雖然火拚贏了張燕,雖然順利解決掉張燕的黑山軍。但是自身兵力也損失不少,未傷的兵卒隻剩大幾千名,為避免被袁紹的大軍包圍殲滅,隻能放棄常山郡,帶領軍隊及傷員迴撤幽州。
公孫瓚吃了這虧,一心想要報複。但是袁紹通過這兩個月時間已經緩過來,也打聽清楚朝廷根本沒私下聯絡公孫瓚,沒有所謂同盟,所以袁紹已經抽調了部分青州兵馬迴來。
現在開戰,公孫瓚一點優勢都沒有,所以一直猶豫不決。法正為了挑起兩邊大戰,便主動請命,願意為使者出使並州,獲取並州同盟支持,聯合攻打袁紹。法正出發前也特意在暗號點留了密信,本來這兩天就應該通過典青送到了。
劉辯思慮一番,嚴肅地說道“現在朝廷不宜直接出兵,這會引起南方的劉表、孫策過激反應,弄不好就是全國打亂。最好就是讓公孫瓚與袁紹兩人開戰,相互攻伐,打到他倆都消耗殆盡,我們在抓住時機一網打盡。”
法正憂慮地說道“但是如果沒有外援相助,公孫瓚恐怕開戰的決心不足,很有可能會繼續隱忍。”
劉辯微笑著解釋道:“朝廷隻是不出兵,沒說不出力。你迴去告訴公孫瓚,朝廷由於需要預防南方的威脅,因此兵力有限,無法調派,但朝廷願意提供錢財和糧食作為支持。讓公孫瓚放心大膽地去打仗,如果糧草不夠,並州方麵會給予支援。如果兵力不足,並州也可以提供錢財,用這些錢去招募草原雇傭軍。”
法正轉念一想,認為這確實是個很好的辦法。畢竟,在劉辯的新政和新思想的推動下,朝廷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現在錢糧充足,供應一個幽州綽綽有餘。隻要公孫瓚能夠得到足夠的錢糧支持,他就能安心開戰。法正保證道:“如果有足夠的錢糧支持,微臣一定能說服公孫瓚開戰。”
劉辯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放心,絕對管夠”。
事實上,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劉辯一直在深入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在實現局部戰場收割的同時,避免自身被過度卷入其中?經過深思熟慮,他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鑒未來世界的美麗國所采用的一貫戰略——代理戰爭。巧合的是,法正如今正身處公孫瓚陣營之中,這無疑為該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可能。
劉辯想到袁紹和公孫瓚之間即將爆發的戰爭,不禁想起了那場曆史上著名的界橋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公孫瓚的精銳部隊白馬義從全軍覆沒。這一戰過後,戰略優勢徹底倒向了袁紹一方,數年之後,公孫瓚最終兵敗自刎。然而,曆史上對於這場戰爭的記載卻非常簡略,劉辯一直對其失敗原因感到疑惑。他想知道,在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中,公孫瓚為何沒有發現對方的大型弓弩?這些疑問一直縈繞在劉辯心頭,讓他對這段曆史充滿了好奇。
劉辯好奇地問道:“孝直,如果我方精銳步兵居多,而騎兵稀少,對方又多是騎兵精銳,那你覺得應該怎樣才能贏得這場戰鬥呢?”
法正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迴答道:“自古以來,步兵與騎兵作戰時處於劣勢,很少有機會戰勝對手。要想讓步兵取得勝利,必須依靠特殊的地理環境或采用特殊的戰術策略。如果直接正麵交鋒,恐怕隻有死路一條。”
“那如果是這樣的地理情況呢?”劉辯一邊在牢獄地上畫著地理草圖,一邊詳細解說著“你們兩軍被一條河隔開,河岸兩旁是平原,河中間一座木橋,你會怎麽處理迎戰?”劉辯把所知界橋之戰的情況描述出來,就是想看下法正會怎麽處理。
法正左手端著下巴,雙眼凝視著劉辯所繪製的地理草圖,仔細地推理演練戰局走向。半晌之後,法正的目光終於從地圖上移開,他的表情變得嚴肅且專注“陛下,這幅草圖裏地形平坦開闊,非常適合騎兵作戰。臣不建議作戰,應該繼續後撤需要戰機。若必須在這種情況下作戰,臣認為唯一的勝利機會可能就在這座橋上。如果能在橋上埋伏好重型弓弩手,趁騎兵突進聚攏時,突然發動攻擊,重箭齊發,或許能夠取得勝利。”
聽到這裏,劉辯心中不禁暗自歎息“看樣子英雄所見略同啊!”然而,他並未將內心的想法表露出來,而是繼續追問道“但是,要在這座橋上隱藏重弩,恐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法正點了點頭,肯定地迴答道“確實如此,陛下。一般來說,戰場上的製高點通常都會布置有觀戰人員,若沒有製高點,那就是登上雲台。這些人負責洞察戰場時局的變化,並將戰場上的情況及時傳遞迴帥帳,為主將提供決策依據。因此,要避開敵人眼線,完成重弩埋伏,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被敵人率先察覺到,那麽這個計策將會完全失去作用。”
劉辯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沉思的表情。他眼神深沉地望著地上草圖,似乎在思考著某個重要的問題。過了一會兒,緩緩開口說道“這場模擬,朕希望你能牢記在心,絕對不能忘記!”
法正心中一震,不明白劉辯為什麽會突然這樣說,但他知道陛下的話必定有其深意。於是,他恭敬地迴答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劉辯欣慰地拍了拍法正肩膀。他不知道,這個曆史線上還會不會發生界橋之戰。若真的發生,由法正在公孫瓚那邊,他希望法正能阻止此事的發生,公孫瓚過早的失敗,將會讓朝廷極為被動。
兩日之後,法正帶著第一批糧草、錢財迴到幽州,向公孫瓚詳細說明了朝廷的想法。公孫瓚看著眼前五千石糧草和十萬枚的銅錢,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誇讚單經是自己的張良、蕭何。有了朝廷的錢糧支持,不僅能招募到更多兵卒,也不怕打持久戰了。
公孫瓚當機立斷,他首先派遣田楷、趙雲統領三萬大軍作為先鋒大軍,直撲高陽地界,搶占作戰先機。與此同時,公孫瓚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騎兵前往邊疆地區,招募雇傭軍。
在廣袤無垠的漢朝北部邊境地區,散布著十幾個大小各異、文化多元的遊牧民族。其中一些強大的遊牧民族甚至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政權,並實施統一的行政管理與軍事行動。但對於那些規模較小、不願被吞並的部落而言,由於土地資源匱乏,他們的生存環境往往十分艱難。麵對這樣的境遇,很多小部落不得不選擇成為雇傭兵,以此獲取額外的收入來維持部落生計。
公孫瓚在邊境征戰多年,對這一情況十分了解,也曾有過合作。他帶著從並州獲得的大量錢財和糧草,很快地招募到了一支由八千名遊牧騎兵組成的精銳部隊。這支隊伍成員來自各個不同的部落,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擁有卓越的戰鬥技巧和戰鬥經驗。
公孫瓚也深知這些遊牧騎兵的本性。他們拿錢辦事,打打順風局或常規戰爭毫無問題,但絕不可期望他們會為你拚死戰鬥。所以,公孫瓚安排這批遊牧騎兵途經幽州的代郡,進入冀州的常山郡。他們的任務就是牽製住袁紹的大軍,為了鼓勵他們,讓他們製造更多的混亂,公孫瓚對於這些遊牧騎兵承諾,他們在常山郡內搶劫到的所有財物都可以歸他們自己所有。
然而,為了防止他們敷衍了事,公孫瓚也是給他們設定了一個明確的硬性任務。當他們迴撤代郡時,必須每人向他上交一件袁紹軍隊的戰甲,才能被允許通過並返迴草原。如果無法完成這個任務,那麽就需要扣一百枚銅錢的工資或者兩石糧食來抵償。
戰爭前期主要發生在廣袤無垠的河北平原之上,這裏地勢平坦開闊,適合大規模騎兵衝鋒作戰,因此公孫瓚的鐵騎在此地擁有極大的優勢。
公孫瓚共布置了三路大軍:左路是八千名遊牧騎兵負責襲擾常山郡;中路是公孫瓚、嚴綱統禦的四萬鐵騎精銳,主攻定縣。右路是田楷、趙雲統禦的三萬鐵騎精銳,主攻高陽、南皮。三路大軍迅速推進,很快就占領了整個冀州北境,並將其牢牢控製在手中。然而,隨著戰線的不斷前推,他們逐漸逼近到各大縣城。
袁紹騎兵不多,平原作戰吃虧,但是精銳步兵眾多。他巧妙地利用縣城作為據點,將浮陽、南皮、樂成、安平、定縣、行唐等縣城精心構築起一條長長的防線。通過合理的布局和相互牽製、支援,成功地抵擋住了公孫瓚鐵騎的進攻。與此同時,袁紹還積極在後方組織騎兵進行訓練和備戰,提高騎兵的戰鬥力和士氣。公孫瓚的騎兵雖然勇猛無比,但他們並不擅長攻城戰,麵對袁紹堅固的防線和縣城,雙方陷入了僵持對峙的局麵。
一開始袁紹想著冀州人員富足,糧草充沛,隻要能堅守住,公孫瓚必然經不住消耗,後麵將因為糧草不及而退走。但是雙方對峙小半年過去,袁紹自己開始吃緊,公孫瓚那邊毫無退意,看起來公孫瓚兵卒各個依然精神飽滿,士氣高昂。
鄴城軍議殿內,袁紹憤怒咆哮道“公孫瓚絕對沒有這麽多糧草,他能現在還能堅持不退,肯定背後有人支持。這人到底是誰?!”
沮授說道“據暗探所報,公孫瓚發動戰爭前,其麾下謀士單經去過並州,此後不到一個月,公孫瓚就發動戰爭,極大可能是朝廷在背後支持。”
袁紹一拳錘在案桌上,紛紛說道“這個小皇帝,此前在魯陽坑害我等,如今居然援助公孫瓚,搞此等惡心之事。”
田豐建議道“主公,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在下建議還是與公孫瓚議和,兩家休養生息,和諧共存才是上策。”
郭圖出列笑道“如今公孫瓚士氣正盛,怎麽和談?難道再割讓常山郡嘛?現在常山郡可沒了張燕。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地,後麵還有我們冀州嘛?”
“和談絕無可能!”袁紹怒罵道“我一定要將公孫瓚碎屍萬段!諸位可有何計策。”
郭圖、許攸對視了一眼,說道“主公,曹孟德素有異誌,此前就找過我等提議聯盟同製天下。既然朝廷支持公孫瓚,在下覺得我等可以找到曹孟德再結盟,承諾隻要他協助我等軍糧,我們可以事後協助他拿下整個徐州。有此條件,想必他一定會答應。”
田豐痛心疾首道“曹操乃梟雄也,話隻可聽三分,此前協助小皇帝在魯陽坑害我等,就說明他早就是皇帝那一邊的。而且就算他同意結盟,他消耗的隻是錢糧,我們損耗的是自己的人口和土地,誰贏誰虧,一目了然也。兩虎損傷,必會引來外賊,曹操就是外賊之一。”沮授也忙附和稱是。
許攸冷笑說道“有了錢糧,才可能打勝仗。勝者通吃,我們的損失自然可以找公孫瓚找補。你們口口聲聲說議和,不割讓土地,你能說服公孫瓚議和嗎?”田豐、沮授被懟的一時語塞。
袁紹拍板道“好了。許攸,你與曹操是故友,此事交給你處理。若能成,計你頭功一件。”
許攸開心領命去兗州找曹操。曹操知道許攸來尋求結盟,已樂的合不攏嘴,半年前劉辯就告訴他,袁紹可能會來尋求他的幫助,如果來一定要答應幫助他,支持他與公孫瓚開戰。
曹操為了演得逼真,引許攸入套。先是故意假裝生氣,怨袁紹當初先背盟私下攻打魯陽,導致他不得不臣服小皇帝,自己的大兒子都交到皇帝那裏去了。在晾了許攸十日後,曹操不情願的接見了許攸。麵對許攸的提議和條件,曹操都是一臉的漠不在意。最後在許攸急切懇求下,說出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後,曹操裝出因以大局為重,才不情願同意結盟的表情,給了許攸一大批物資運迴冀州。
劉辯親自為法正斟滿一杯酒,眼神中透露出對他的感激之情。他舉起酒杯,鄭重地說道:“為了朝廷,法孝直辛苦了。”說完,劉辯仰頭一飲而盡。
法正連忙起身,恭敬地向劉辯作揖,誠懇地迴答道:“為報陛下賞識之恩,臣願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隨後,他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兩人重新落座後,劉辯看著法正好奇地問道:“那你這次專程來並州是為了什麽?”他知道法正此次前來必定有重要計劃,因此迫不及待地想聽聽他的目的。
法正解釋道,公孫越死後,趙雲雖然火拚贏了張燕,雖然順利解決掉張燕的黑山軍。但是自身兵力也損失不少,未傷的兵卒隻剩大幾千名,為避免被袁紹的大軍包圍殲滅,隻能放棄常山郡,帶領軍隊及傷員迴撤幽州。
公孫瓚吃了這虧,一心想要報複。但是袁紹通過這兩個月時間已經緩過來,也打聽清楚朝廷根本沒私下聯絡公孫瓚,沒有所謂同盟,所以袁紹已經抽調了部分青州兵馬迴來。
現在開戰,公孫瓚一點優勢都沒有,所以一直猶豫不決。法正為了挑起兩邊大戰,便主動請命,願意為使者出使並州,獲取並州同盟支持,聯合攻打袁紹。法正出發前也特意在暗號點留了密信,本來這兩天就應該通過典青送到了。
劉辯思慮一番,嚴肅地說道“現在朝廷不宜直接出兵,這會引起南方的劉表、孫策過激反應,弄不好就是全國打亂。最好就是讓公孫瓚與袁紹兩人開戰,相互攻伐,打到他倆都消耗殆盡,我們在抓住時機一網打盡。”
法正憂慮地說道“但是如果沒有外援相助,公孫瓚恐怕開戰的決心不足,很有可能會繼續隱忍。”
劉辯微笑著解釋道:“朝廷隻是不出兵,沒說不出力。你迴去告訴公孫瓚,朝廷由於需要預防南方的威脅,因此兵力有限,無法調派,但朝廷願意提供錢財和糧食作為支持。讓公孫瓚放心大膽地去打仗,如果糧草不夠,並州方麵會給予支援。如果兵力不足,並州也可以提供錢財,用這些錢去招募草原雇傭軍。”
法正轉念一想,認為這確實是個很好的辦法。畢竟,在劉辯的新政和新思想的推動下,朝廷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現在錢糧充足,供應一個幽州綽綽有餘。隻要公孫瓚能夠得到足夠的錢糧支持,他就能安心開戰。法正保證道:“如果有足夠的錢糧支持,微臣一定能說服公孫瓚開戰。”
劉辯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放心,絕對管夠”。
事實上,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劉辯一直在深入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在實現局部戰場收割的同時,避免自身被過度卷入其中?經過深思熟慮,他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鑒未來世界的美麗國所采用的一貫戰略——代理戰爭。巧合的是,法正如今正身處公孫瓚陣營之中,這無疑為該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可能。
劉辯想到袁紹和公孫瓚之間即將爆發的戰爭,不禁想起了那場曆史上著名的界橋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公孫瓚的精銳部隊白馬義從全軍覆沒。這一戰過後,戰略優勢徹底倒向了袁紹一方,數年之後,公孫瓚最終兵敗自刎。然而,曆史上對於這場戰爭的記載卻非常簡略,劉辯一直對其失敗原因感到疑惑。他想知道,在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中,公孫瓚為何沒有發現對方的大型弓弩?這些疑問一直縈繞在劉辯心頭,讓他對這段曆史充滿了好奇。
劉辯好奇地問道:“孝直,如果我方精銳步兵居多,而騎兵稀少,對方又多是騎兵精銳,那你覺得應該怎樣才能贏得這場戰鬥呢?”
法正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迴答道:“自古以來,步兵與騎兵作戰時處於劣勢,很少有機會戰勝對手。要想讓步兵取得勝利,必須依靠特殊的地理環境或采用特殊的戰術策略。如果直接正麵交鋒,恐怕隻有死路一條。”
“那如果是這樣的地理情況呢?”劉辯一邊在牢獄地上畫著地理草圖,一邊詳細解說著“你們兩軍被一條河隔開,河岸兩旁是平原,河中間一座木橋,你會怎麽處理迎戰?”劉辯把所知界橋之戰的情況描述出來,就是想看下法正會怎麽處理。
法正左手端著下巴,雙眼凝視著劉辯所繪製的地理草圖,仔細地推理演練戰局走向。半晌之後,法正的目光終於從地圖上移開,他的表情變得嚴肅且專注“陛下,這幅草圖裏地形平坦開闊,非常適合騎兵作戰。臣不建議作戰,應該繼續後撤需要戰機。若必須在這種情況下作戰,臣認為唯一的勝利機會可能就在這座橋上。如果能在橋上埋伏好重型弓弩手,趁騎兵突進聚攏時,突然發動攻擊,重箭齊發,或許能夠取得勝利。”
聽到這裏,劉辯心中不禁暗自歎息“看樣子英雄所見略同啊!”然而,他並未將內心的想法表露出來,而是繼續追問道“但是,要在這座橋上隱藏重弩,恐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法正點了點頭,肯定地迴答道“確實如此,陛下。一般來說,戰場上的製高點通常都會布置有觀戰人員,若沒有製高點,那就是登上雲台。這些人負責洞察戰場時局的變化,並將戰場上的情況及時傳遞迴帥帳,為主將提供決策依據。因此,要避開敵人眼線,完成重弩埋伏,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被敵人率先察覺到,那麽這個計策將會完全失去作用。”
劉辯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沉思的表情。他眼神深沉地望著地上草圖,似乎在思考著某個重要的問題。過了一會兒,緩緩開口說道“這場模擬,朕希望你能牢記在心,絕對不能忘記!”
法正心中一震,不明白劉辯為什麽會突然這樣說,但他知道陛下的話必定有其深意。於是,他恭敬地迴答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劉辯欣慰地拍了拍法正肩膀。他不知道,這個曆史線上還會不會發生界橋之戰。若真的發生,由法正在公孫瓚那邊,他希望法正能阻止此事的發生,公孫瓚過早的失敗,將會讓朝廷極為被動。
兩日之後,法正帶著第一批糧草、錢財迴到幽州,向公孫瓚詳細說明了朝廷的想法。公孫瓚看著眼前五千石糧草和十萬枚的銅錢,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誇讚單經是自己的張良、蕭何。有了朝廷的錢糧支持,不僅能招募到更多兵卒,也不怕打持久戰了。
公孫瓚當機立斷,他首先派遣田楷、趙雲統領三萬大軍作為先鋒大軍,直撲高陽地界,搶占作戰先機。與此同時,公孫瓚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騎兵前往邊疆地區,招募雇傭軍。
在廣袤無垠的漢朝北部邊境地區,散布著十幾個大小各異、文化多元的遊牧民族。其中一些強大的遊牧民族甚至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政權,並實施統一的行政管理與軍事行動。但對於那些規模較小、不願被吞並的部落而言,由於土地資源匱乏,他們的生存環境往往十分艱難。麵對這樣的境遇,很多小部落不得不選擇成為雇傭兵,以此獲取額外的收入來維持部落生計。
公孫瓚在邊境征戰多年,對這一情況十分了解,也曾有過合作。他帶著從並州獲得的大量錢財和糧草,很快地招募到了一支由八千名遊牧騎兵組成的精銳部隊。這支隊伍成員來自各個不同的部落,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擁有卓越的戰鬥技巧和戰鬥經驗。
公孫瓚也深知這些遊牧騎兵的本性。他們拿錢辦事,打打順風局或常規戰爭毫無問題,但絕不可期望他們會為你拚死戰鬥。所以,公孫瓚安排這批遊牧騎兵途經幽州的代郡,進入冀州的常山郡。他們的任務就是牽製住袁紹的大軍,為了鼓勵他們,讓他們製造更多的混亂,公孫瓚對於這些遊牧騎兵承諾,他們在常山郡內搶劫到的所有財物都可以歸他們自己所有。
然而,為了防止他們敷衍了事,公孫瓚也是給他們設定了一個明確的硬性任務。當他們迴撤代郡時,必須每人向他上交一件袁紹軍隊的戰甲,才能被允許通過並返迴草原。如果無法完成這個任務,那麽就需要扣一百枚銅錢的工資或者兩石糧食來抵償。
戰爭前期主要發生在廣袤無垠的河北平原之上,這裏地勢平坦開闊,適合大規模騎兵衝鋒作戰,因此公孫瓚的鐵騎在此地擁有極大的優勢。
公孫瓚共布置了三路大軍:左路是八千名遊牧騎兵負責襲擾常山郡;中路是公孫瓚、嚴綱統禦的四萬鐵騎精銳,主攻定縣。右路是田楷、趙雲統禦的三萬鐵騎精銳,主攻高陽、南皮。三路大軍迅速推進,很快就占領了整個冀州北境,並將其牢牢控製在手中。然而,隨著戰線的不斷前推,他們逐漸逼近到各大縣城。
袁紹騎兵不多,平原作戰吃虧,但是精銳步兵眾多。他巧妙地利用縣城作為據點,將浮陽、南皮、樂成、安平、定縣、行唐等縣城精心構築起一條長長的防線。通過合理的布局和相互牽製、支援,成功地抵擋住了公孫瓚鐵騎的進攻。與此同時,袁紹還積極在後方組織騎兵進行訓練和備戰,提高騎兵的戰鬥力和士氣。公孫瓚的騎兵雖然勇猛無比,但他們並不擅長攻城戰,麵對袁紹堅固的防線和縣城,雙方陷入了僵持對峙的局麵。
一開始袁紹想著冀州人員富足,糧草充沛,隻要能堅守住,公孫瓚必然經不住消耗,後麵將因為糧草不及而退走。但是雙方對峙小半年過去,袁紹自己開始吃緊,公孫瓚那邊毫無退意,看起來公孫瓚兵卒各個依然精神飽滿,士氣高昂。
鄴城軍議殿內,袁紹憤怒咆哮道“公孫瓚絕對沒有這麽多糧草,他能現在還能堅持不退,肯定背後有人支持。這人到底是誰?!”
沮授說道“據暗探所報,公孫瓚發動戰爭前,其麾下謀士單經去過並州,此後不到一個月,公孫瓚就發動戰爭,極大可能是朝廷在背後支持。”
袁紹一拳錘在案桌上,紛紛說道“這個小皇帝,此前在魯陽坑害我等,如今居然援助公孫瓚,搞此等惡心之事。”
田豐建議道“主公,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在下建議還是與公孫瓚議和,兩家休養生息,和諧共存才是上策。”
郭圖出列笑道“如今公孫瓚士氣正盛,怎麽和談?難道再割讓常山郡嘛?現在常山郡可沒了張燕。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地,後麵還有我們冀州嘛?”
“和談絕無可能!”袁紹怒罵道“我一定要將公孫瓚碎屍萬段!諸位可有何計策。”
郭圖、許攸對視了一眼,說道“主公,曹孟德素有異誌,此前就找過我等提議聯盟同製天下。既然朝廷支持公孫瓚,在下覺得我等可以找到曹孟德再結盟,承諾隻要他協助我等軍糧,我們可以事後協助他拿下整個徐州。有此條件,想必他一定會答應。”
田豐痛心疾首道“曹操乃梟雄也,話隻可聽三分,此前協助小皇帝在魯陽坑害我等,就說明他早就是皇帝那一邊的。而且就算他同意結盟,他消耗的隻是錢糧,我們損耗的是自己的人口和土地,誰贏誰虧,一目了然也。兩虎損傷,必會引來外賊,曹操就是外賊之一。”沮授也忙附和稱是。
許攸冷笑說道“有了錢糧,才可能打勝仗。勝者通吃,我們的損失自然可以找公孫瓚找補。你們口口聲聲說議和,不割讓土地,你能說服公孫瓚議和嗎?”田豐、沮授被懟的一時語塞。
袁紹拍板道“好了。許攸,你與曹操是故友,此事交給你處理。若能成,計你頭功一件。”
許攸開心領命去兗州找曹操。曹操知道許攸來尋求結盟,已樂的合不攏嘴,半年前劉辯就告訴他,袁紹可能會來尋求他的幫助,如果來一定要答應幫助他,支持他與公孫瓚開戰。
曹操為了演得逼真,引許攸入套。先是故意假裝生氣,怨袁紹當初先背盟私下攻打魯陽,導致他不得不臣服小皇帝,自己的大兒子都交到皇帝那裏去了。在晾了許攸十日後,曹操不情願的接見了許攸。麵對許攸的提議和條件,曹操都是一臉的漠不在意。最後在許攸急切懇求下,說出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後,曹操裝出因以大局為重,才不情願同意結盟的表情,給了許攸一大批物資運迴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