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百姓一眼望不到頭,馬車板車將整條街堵得滿滿當當,顧炎武靠在商號的大門旁,笑道:“一兩銀子一股,在江南富裕之地,一個尋常百姓一年收入十兩銀子便算是豐收了,沒想到永寧的百姓們竟然這麽踴躍,這二十萬股怕是用不了一天就能賣完了。”
“沒了趙家壓在頭上,百姓們剛剛分了田,交了夏稅之後剩下的糧食都歸百姓們自己,消滅趙家的時候又分了趙家的浮財……”侯俊铖連頭也沒抬,解釋道:“這段時間許多百姓跟著咱們幹活,我們發口糧,他們連吃飯都不用花錢,永寧又是個窮地方,百姓手裏的錢糧沒地方花,有些餘錢餘糧才是正常的。”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百姓們信任紅營!”顧炎武淡淡的笑著,朝街上的百姓一指:“輔明,你猜猜這些百姓之中清楚這股份一事的,有一成沒有?百姓如此信任紅營,莫說是入股什麽商號,便是讓他們捐款捐物,恐怕也會踴躍而來的。”
“百姓信任我們,但我們不能浪費了這種信任,不到萬不得已,能互惠互利就不要搞捐款那一套……”侯俊铖搖了搖頭,笑道:“日後商號辦起來,開始盈利了,我是真準備給這些參股的百姓們分紅的,要讓百姓知道,跟著紅營走就有肉吃。”
顧炎武皺了皺眉,語氣有些猶疑:“輔明,商道之艱、製鈔之難,老夫和邱知縣都與你說的很清楚了,但你對這商號的發展,還是這麽有信心。”
“我不是對這商號有信心,我是對紅營有信心!”侯俊铖微笑著答道:“為什麽工商難做?首先就是錢鈔混雜,銀子有銀毫子、碎銀、官錠、商錠,銅錢有康熙通寶、順治通寶,乃至於前明的永樂通寶都在使用,紙鈔有朝廷的寶鈔,有晉商的會票,有江南的號票,還有江西的堂票。”
“這些亂七八糟的錢鈔,價值各不相同,要做生意,單單是清算這些錢鈔都得費許多腦子,商戶自家都搞不清楚,更別說百姓了,還有許多奸商銀商專以摻假的劣銀劣鈔混雜其中,百姓商民也無力分辨,拿去買東西便隻能折價,中間的差價全給那些奸商賺走了。”
“其次便是高利貸,做生意嘛,有虧有賺,小本商家若是虧了本,大多是要借貸的,可他們能去哪裏借呢?隻能是那些豪商的票號錢莊了,可那些豪商巨賈是怎麽發家的?無商不奸嘛!
“放貸前好話說盡,利率多麽低廉,放貸之後便麵目猙獰,利滾利的榨錢,那些豪商巨賈背後誰沒有官麵上的關係?他們說是高利貸,哪家小商販敢否認?”
“還有朝廷和官府的苛捐雜稅,好比永新一地,針對商戶的捐稅就有酒肉捐、屠宰捐、護商捐、興學捐、皮貨捐等二十幾個捐稅,永新的知縣還算是‘鼓勵工商’的,這捐稅在江西都算是少的了。”
“可我們不一樣,成立這個商號就是為了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掃而空,用劣幣劣銀買東西?咱們的商號和集市裏隻收紅營鑄製的錢鈔!想放高利貸?四海商號有無息和低息貸款,層層收稅?咱們紅營治下趕集經商隻要交一次的稅,小攤小販總是虧本?四海商號也可以牽頭搞合作社,讓有技術的商販工匠加入,集眾人之力製造物美價廉的產品、搶占更多的市場,此所謂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規模。”
“四海商號實際上是給那些小商小販、小工坊主們一個托底,讓他們能夠在紅營治下順暢經商辦工、賺取到利益,隻要他們能夠走進來,興辦工商的路自然也就走通了!”侯俊铖冷笑幾聲:“小輩從一開始就沒指望有什麽大商大賈跑來咱們的根據地經商辦工,他們那些家夥,哪個不是依附於朝廷才能斂取大筆家財的?”
“相比於咱們的政策,那些大商大賈估計是更傾向於清廷這種苛捐雜稅眾多、野蠻生長全無法製的狀態,畢竟它們都是有後台的,苛捐雜稅催不到他們的身上,野蠻生長也更適合他們這些有錢有勢的家夥,他們是清廷掠奪商賈和工坊的先鋒和幫兇,和紅營天生就是對立的。”
“你心中有數就好!”顧炎武點了點頭,見侯俊铖心中已有了打算,也沒有繼續再勸說,轉移話題道:“黃晦木這軍報的樣刊你翻來翻去的看了好幾遍了,可還覺得滿意?”
“鷓鴣先生還覺得丟臉呢?這軍報他都不親自來送,那些士子自甘墮落,怪不到鷓鴣先生和南雷先生的身上……”侯俊铖玩笑一句,抖了抖手上的軍報:“大體是照著我的要求編纂的,文章用的都是白話,鷓鴣先生竟然還會畫小人圖,倒是個驚喜,不過這個內容嘛…..總覺得還是缺了一口氣。”
“經曆,是缺了經曆!”顧炎武直接點出了答案:“主筆的士子們都還年輕,富裕家庭出身,又少有遊曆,來了永寧就被拉到書局辦報,他們確實也用心去采訪和觀察紅營的將士和治下的村民百姓們,但終究是沒有親身經曆過他們的生活,對紅營施政布局的目的也不甚了解,寫出來的東西隻能是照本宣科。”
“第一版裏講紅營的政策,一字一句都改不得,照本宣科也就罷了,可第二版境內新聞,要講訓練作戰和工作突出的戰士、百姓、幹部的故事,樹立起榜樣,第三版的境外新聞,要揭露清廷的殘暴兇蠻和欺詐狡猾,展現百姓們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慘狀,他們就寫不出來了。”
“所以他們隻能好的就堆好詞、壞的就堆壞詞,詞藻看著華麗,內容卻是幹巴巴的,言之無物的東西,百姓們哪有興趣去看?”
“亭林先生說的不錯,是我著急了一些,還是得先讓他們下田下軍去幹一陣子活才行……”侯俊铖點點頭:“那就先把這份樣刊打迴去吧,軍報的事先暫停一下,讓主編寫手輪換著下田下軍,過段時間我就要領軍去永新了,讓鷓鴣先生先把大字報給趕出來吧。”
“沒了趙家壓在頭上,百姓們剛剛分了田,交了夏稅之後剩下的糧食都歸百姓們自己,消滅趙家的時候又分了趙家的浮財……”侯俊铖連頭也沒抬,解釋道:“這段時間許多百姓跟著咱們幹活,我們發口糧,他們連吃飯都不用花錢,永寧又是個窮地方,百姓手裏的錢糧沒地方花,有些餘錢餘糧才是正常的。”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百姓們信任紅營!”顧炎武淡淡的笑著,朝街上的百姓一指:“輔明,你猜猜這些百姓之中清楚這股份一事的,有一成沒有?百姓如此信任紅營,莫說是入股什麽商號,便是讓他們捐款捐物,恐怕也會踴躍而來的。”
“百姓信任我們,但我們不能浪費了這種信任,不到萬不得已,能互惠互利就不要搞捐款那一套……”侯俊铖搖了搖頭,笑道:“日後商號辦起來,開始盈利了,我是真準備給這些參股的百姓們分紅的,要讓百姓知道,跟著紅營走就有肉吃。”
顧炎武皺了皺眉,語氣有些猶疑:“輔明,商道之艱、製鈔之難,老夫和邱知縣都與你說的很清楚了,但你對這商號的發展,還是這麽有信心。”
“我不是對這商號有信心,我是對紅營有信心!”侯俊铖微笑著答道:“為什麽工商難做?首先就是錢鈔混雜,銀子有銀毫子、碎銀、官錠、商錠,銅錢有康熙通寶、順治通寶,乃至於前明的永樂通寶都在使用,紙鈔有朝廷的寶鈔,有晉商的會票,有江南的號票,還有江西的堂票。”
“這些亂七八糟的錢鈔,價值各不相同,要做生意,單單是清算這些錢鈔都得費許多腦子,商戶自家都搞不清楚,更別說百姓了,還有許多奸商銀商專以摻假的劣銀劣鈔混雜其中,百姓商民也無力分辨,拿去買東西便隻能折價,中間的差價全給那些奸商賺走了。”
“其次便是高利貸,做生意嘛,有虧有賺,小本商家若是虧了本,大多是要借貸的,可他們能去哪裏借呢?隻能是那些豪商的票號錢莊了,可那些豪商巨賈是怎麽發家的?無商不奸嘛!
“放貸前好話說盡,利率多麽低廉,放貸之後便麵目猙獰,利滾利的榨錢,那些豪商巨賈背後誰沒有官麵上的關係?他們說是高利貸,哪家小商販敢否認?”
“還有朝廷和官府的苛捐雜稅,好比永新一地,針對商戶的捐稅就有酒肉捐、屠宰捐、護商捐、興學捐、皮貨捐等二十幾個捐稅,永新的知縣還算是‘鼓勵工商’的,這捐稅在江西都算是少的了。”
“可我們不一樣,成立這個商號就是為了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掃而空,用劣幣劣銀買東西?咱們的商號和集市裏隻收紅營鑄製的錢鈔!想放高利貸?四海商號有無息和低息貸款,層層收稅?咱們紅營治下趕集經商隻要交一次的稅,小攤小販總是虧本?四海商號也可以牽頭搞合作社,讓有技術的商販工匠加入,集眾人之力製造物美價廉的產品、搶占更多的市場,此所謂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規模。”
“四海商號實際上是給那些小商小販、小工坊主們一個托底,讓他們能夠在紅營治下順暢經商辦工、賺取到利益,隻要他們能夠走進來,興辦工商的路自然也就走通了!”侯俊铖冷笑幾聲:“小輩從一開始就沒指望有什麽大商大賈跑來咱們的根據地經商辦工,他們那些家夥,哪個不是依附於朝廷才能斂取大筆家財的?”
“相比於咱們的政策,那些大商大賈估計是更傾向於清廷這種苛捐雜稅眾多、野蠻生長全無法製的狀態,畢竟它們都是有後台的,苛捐雜稅催不到他們的身上,野蠻生長也更適合他們這些有錢有勢的家夥,他們是清廷掠奪商賈和工坊的先鋒和幫兇,和紅營天生就是對立的。”
“你心中有數就好!”顧炎武點了點頭,見侯俊铖心中已有了打算,也沒有繼續再勸說,轉移話題道:“黃晦木這軍報的樣刊你翻來翻去的看了好幾遍了,可還覺得滿意?”
“鷓鴣先生還覺得丟臉呢?這軍報他都不親自來送,那些士子自甘墮落,怪不到鷓鴣先生和南雷先生的身上……”侯俊铖玩笑一句,抖了抖手上的軍報:“大體是照著我的要求編纂的,文章用的都是白話,鷓鴣先生竟然還會畫小人圖,倒是個驚喜,不過這個內容嘛…..總覺得還是缺了一口氣。”
“經曆,是缺了經曆!”顧炎武直接點出了答案:“主筆的士子們都還年輕,富裕家庭出身,又少有遊曆,來了永寧就被拉到書局辦報,他們確實也用心去采訪和觀察紅營的將士和治下的村民百姓們,但終究是沒有親身經曆過他們的生活,對紅營施政布局的目的也不甚了解,寫出來的東西隻能是照本宣科。”
“第一版裏講紅營的政策,一字一句都改不得,照本宣科也就罷了,可第二版境內新聞,要講訓練作戰和工作突出的戰士、百姓、幹部的故事,樹立起榜樣,第三版的境外新聞,要揭露清廷的殘暴兇蠻和欺詐狡猾,展現百姓們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慘狀,他們就寫不出來了。”
“所以他們隻能好的就堆好詞、壞的就堆壞詞,詞藻看著華麗,內容卻是幹巴巴的,言之無物的東西,百姓們哪有興趣去看?”
“亭林先生說的不錯,是我著急了一些,還是得先讓他們下田下軍去幹一陣子活才行……”侯俊铖點點頭:“那就先把這份樣刊打迴去吧,軍報的事先暫停一下,讓主編寫手輪換著下田下軍,過段時間我就要領軍去永新了,讓鷓鴣先生先把大字報給趕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