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漢魏隴西會戰與鄴城樸刀之夜的落幕,曹魏勢力已經被華漢兩家推著趕著驅出了華夏核心區。


    幸得諸葛丞相力排眾議,帶著新近大敗的漢軍堅定的頑強作戰,最終力挽狂瀾,集中兵力於關中平原西部戰勝曹魏後,接受原曹魏勢力的大量輸誠,第四大漢(第三是曹操從袁術手裏重建的)


    一口氣吞下關中、涼州、並州和河北部分土地。


    麵對勢力突然暴增的第四大漢,華府也加快了進軍的腳步,優先從水路占下關鍵節點——三門峽、塘沽港、遼東港等地,堵住大漢的擴張腳步,震懾本地的豪強,然後再向內建立臨時自治政府。


    而此時,在華府人民不辭辛勞地搜山檢海之下,每一個華南部落全數被找出,並且通行了華府的律令。


    終於,華南大區域完成變革,每日的同道增加數量達到了3個,並且同道們身體機能大幅度提升,達到本位麵的頂峰,人均巔峰關張趙,隻可惜紅軍的火器已經開始普及了。


    雖說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快又準,但是,同樣一把槍在一個普通人手裏,或者是力量、敏捷突出的小超人手裏,使用的效果完全不同。


    隻是當前這個效果吧,同道們心裏有些不舒服,總覺得大集體1.0這是在搞血統論,希望以後的大集體2.0、3.0能迭代改進。


    其實說是血統論也不嚴謹,畢竟大集體同道們的後代都是普通人,大集體同道的身體機能天賦不會通過血脈傳承。


    而同道們身體再一次加強以後,每次戰場上、生產上、救災中帶頭衝鋒,或是組織先鋒隊的時候,效果也能更好一點,對於同道們來說也能更安全一點。


    共和4年(203年)春,華府正式和第四大漢決裂,稱唿長安政府為第四(偽)漢政權,同時建立華夏人民共和國,設立一京——首都定海,兩直轄市——雒陽和建康。


    以後預定的直轄市還有江戶、北平、伊犁、淡馬錫……


    跟第四大漢的建立有所不同,華國沒有像大漢那樣祭天,而是祭拜了二十三年以來為了解放事業而犧牲的烈士。


    除此之外,華國還多了一些第四大漢沒有的東西,比如國歌《我的祖國》。


    比如每人都發了一枚的國印,一枚圓印,中間是四個大字,“天下大同”,周圍圍了一圈小字上半邊是“將變革進行到底”,下半邊是“世界人民大團結”。


    國印發出的時候引起了天下不小的震蕩,大漢這邊痛罵華國禮樂崩壞,而華國人則感歎現在的機械化加工精度。


    還有新生的華國國旗,因為少了幾個階層,所以沒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而是借鑒了中華蘇維埃的國旗,一麵紅旗之上兩條麥穗拱衛著一個地球,鐮錘標誌居於正中,立於地球之上,而“華夏人民共和國”幾個大字,則按一條半弧排列在麥穗和星球之上。


    國家雖然現在才成立,但是中央政府一直都在運行,所以對於華府的日常並沒有什麽大的影響。


    華府目前還在落實一項政策。


    明麵上是各級退休委員進入基層,加強引領地方民主建設,暗地裏還有將新加入的同道充入各行各業基層,“自發”地進行大大小小的繼續變革活動,充實地方“治安戰”力量。


    目前退休的委員都不是大集體同道,有可能退到基層以後會迷失方向,但這也是大本營的用意所在,麵臨挑戰的不隻是這些老委員,基層該如何麵對退休的官僚,同樣也是個考驗。


    期間也許會出亂子,但華府現在正處於朝氣蓬勃的向上期,一些小亂子靠著自身前進的慣性也能趟過去,更何況還有新加入的同道在基層“通風報信”,局勢不至於失控。


    而等到一二十年之後,大批退休的大集體同道下到基層,跟“潛伏”在群眾之間的同道裏應外合,兩股永遠新鮮的血液一交融,不愁華國以後會變質。


    至於說現在退休的委員願不願意下基層,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這些第一代的委員們依舊飽含著熱情,他們從無到有建立起了這個新世界,也必將用盡一生來保護它。


    而這些委員們都至少是五六十歲了,也沒有孩子需要帶,近乎無拘無束,或是一個人,或是老兩口去到基層,正是發揮餘熱,綻放人生第二春的好時光。


    至於說基層一些保障條件可能比不上城鎮,這點華府從一開始就盡量平衡過了,而且,基層人民吃的“苦”,委員們作為人民代表,也當仁不讓地要吃。


    對於華府這一舉動,自治區還有偽漢那邊的文人大肆攻訐華府苛待功臣,讓人心寒。


    華府這邊的報紙則說:


    “跟基層百姓過一樣的生活,這也能叫苛待?舊文人還在自覺高人一等,而華府的知識分子早就和全體百姓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萬一真的是苛待的話,那隻能證明各委員會委員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沒能把基層的生活水平提升上來,自食其果之後,也應奮起直追,繼續努力……”


    “沒想到咱們自治區裏的那些舊文人舊士族還敢跳出來?他們是誤以為華府的民主也有他們的一份嗎?哈哈哈……”


    沒有大戰可打以後,韋恩便把精力放在了監察委員會上,看到河北、河南那些遺民跟著第四偽漢政權的筆杆子們一起搖旗呐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來。


    牟融說道:


    “既然他們心甘情願地站到人民的對立麵上去,那就要讓他們明白何為對舊階層的轉正。”


    為了加強監察委員會的戰鬥力,韋恩把“我們時代的雷鋒+郭開貞”牟融招來大本營。


    牟融十幾歲就能辯倒一眾佛學大師,踩著他們成為新一代佛學代表,而在弱冠年紀,接觸了有華府特色的大同理想之後,又能在交州駁倒一眾留學生,連可以舌戰群儒的諸葛亮都隻能甘拜下風。


    雖然說諸葛亮也許是問心有愧,但毋庸置疑的是,牟融這樣的人才,簡直就是專門為聞逗而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