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還是快快過河吧。”糜竺勸劉備道。


    劉備不為所動,隻是靜靜的站在站在新野城的渡口上看著身邊不斷登船渡河的百姓們,目送著一條條小船劃到對岸再劃迴來。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曹軍轉瞬就至,還請主公先行渡河!”諸葛亮也勸道:


    “雲長將軍已經前往南郡,尋公子劉琦,控製住入蜀的通道,漢升將軍也已經去鄖陽武當駐防,修築防禦工事,大公子也已經控製住了上庸和房縣,新野前線也有張翼德、馬孟起、趙子龍三位大將負責掩護,萬事俱備,隻差主公西渡淯水。”


    “不必再勸了,當時是我忽視了曹軍在桐柏山可能的突破,才導致今天南陽局勢的糜爛,我不能丟下南陽百姓先走,我要看著這些毀家紆難都要追隨我的南陽百姓都渡了河我再走!”劉備堅定地說道。


    “主公若是渡河,那才會讓百姓萬無一失,翼德將軍三人,才能毫無顧忌地和曹軍周旋,如果主公始終處在一個危險的地方,前線大將遊擊作戰便總是會顧慮後方,如此反倒將百姓至於危難之地。”諸葛亮說道。


    “曹軍也不一定會直接向新野撲來吧,孔明,你先前不是說曹軍很有可能直接去襄陽?襄陽更有價值,拿下了劉景升,便拿住了整個荊襄集團,曹操的中路攻勢,便成功了一大半。”劉備依舊心存僥幸地說道。


    諸葛亮迴答道:


    “亮在定海的時候,曾研究過曹軍和紅軍幾乎所有的戰例,若是曹子修或韋子萊領兵,那他們肯定會直奔襄陽,擒賊先擒王,畢竟就襄陽現在的城防水平而言,已經是非常落後了。


    一座所謂的堅城在他們眼裏根本算不的什麽,曹操其實也類似,但是,曹操他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主公在哪,曹操就會打向哪,主公,你才是曹操一直不變的首要目標!”


    “哈哈,那照你孔明這麽說,我若是躲到海洋上去了,曹賊是不是也會放著中原的花花世界不要,而一直追到海洋上去?”劉備依舊不聽勸,但他的樂觀精神還是鼓舞了周邊的人,仿佛戰局崩潰的這一邊不是他們。


    這時,一名抱著嬰兒的婦女不慎落水,劉備趕忙親自上前幫助營救,踩在淺灘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把人撈起,然後攙扶到渡船上。


    忙完之後,劉備迴過頭看著愁眉不展的諸葛亮說道:


    “不如這樣,孔明你南下去催一催紅軍,看他們什麽時候到。百姓渡河的速度確實有些慢了,現在也是急需援軍的時候。”


    見勸不動劉備,諸葛亮無奈隻好南下,去催一催韋恩,快點過來支援。


    ……


    “啊哈哈,德珪吾弟,一別數十載你我二人終於重逢啦!”曹操抱著蔡瑁興奮的說道。


    “唉,敗軍之將羞於見孟德公了。”蔡瑁臉上全是掩飾不住的尷尬。


    “你我二人自幼相交,說這些作甚?到了我這還能虧待你不成?”曹操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友一樣閑談著。


    麵對曹操的拉攏,蔡瑁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背主求榮,終究是不好的。”


    “背主求榮不好,那你背叛大漢,跟著割據自立的劉景升又算什麽?”曹操的聲音突然起來。


    蔡瑁有些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正氣凜然的大漢魏公,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劉表確實是割據自立了,也算一定程度上背叛了大漢,但你曹操,也有資格說這些?上一個大漢國公還是安漢公,還是王莽!


    但是看在曹操80萬大軍的份上,蔡瑁也隻能繼續唯唯諾諾。


    “德珪本應該有更廣闊的天地供你施展,何必困於荊襄一隅?”


    “孟德公的意思是?”


    “德珪還請幫我一個忙,去襄陽勸降,你的兵也可以全部帶迴去,我相信你。”


    麵對曹操毫無保留的信任,蔡瑁還是有些感動的,隻是他依舊有一絲顧慮:


    “紅軍就在背後盯著呢,劉景升怕是沒這個膽子投降。”


    “《大同宣言》德珪難道沒看過嗎?華府焉能容下你們君臣?韋恩小兒在此事上坑了你們一把,先跟你們結盟,然後才發的《大同宣言》,將你們批得一文不值,讓你們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如此陰險小人,怎能讓天下人信服?”曹操譏笑道。


    “受教了!瑁這就去襄陽勸一勸劉景升!”


    ……


    砰砰砰!


    雲夢澤圍獵區內,槍聲大作,驚起一群又一群不知名的水鳥和野鴨子四散飛離。


    這是紅軍正在進行一場燧發槍和弩箭的比試。


    “看樣子,燧發槍的射程還更吃虧。”旁觀了許久的韋恩說道。


    目前華府紅軍裝備的這一批燧發槍性能還不夠理想,未能全麵替換弓弩,尤其是能夠連發的元戎連弩。


    “鉛彈的氣動外形不好,現在我們能拉膛線,但子彈還沒找到合適的製作工藝,這批燧發槍先湊合用著吧,至少破甲能力很實用。”周榮說道。


    因為是過渡產品,所有不可能全麵換裝,華府紅軍目前還是以弓弩為主,燧發槍是戰術性武器,專門對付敵軍的重甲散兵。


    大本營預計全麵換裝的武器是後裝栓動步槍,這個才是在性能上遠遠把弓弩甩開的武器。


    不過留在後方的兩個軍,則已經按照全火器的模式開始改編整訓,拉到前線作戰的六個軍,還是以穩妥熟練的老戰術為主。


    這時,一名通訊兵來到韋恩近前,報告道:


    “指導員,總指揮,劉備軍的軍師將軍諸葛亮來訪。”


    “他怎麽來了?現在前線不正打仗嗎?”韋恩疑惑道。


    “興許是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隻能當個信使吧,我記得出使東吳,舌戰群雄的就是他吧,還真是沒改變什麽。”周榮感歎道。


    等到諸葛亮過來,這才說明此行的目的:


    前線兵敗如山倒,還請韋恩速速發兵。


    “玄德公有三萬人,劉景升有二十萬人,加一起怕是不比曹操少,怎麽剛開打就頂不住了?”韋恩表示不理解,聽說劉備連五虎上將都湊齊了,幾乎是全明星陣容,怎麽會輸得這麽快呢?


    “問題不在左將軍,劉景升那二十萬人不堪一擊,且荊襄集團有降曹的傾向,大司馬如果去晚了,恐怕事情會糟糕到難以挽迴。”諸葛亮解釋道。


    哦,韋恩聽明白了,聯軍輸了備沒輸,至於諸葛亮說事情會難以挽迴?


    才怪。


    荊襄集團投降了才好啊,省得怪華府清算隊友,曹孟德真是大大滴好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