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同宣言》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少的孫權並不知道該如何治理好江東這片複雜土地,但好在文臣之首張昭,和武將之首的周瑜,都謹遵孫策的遺言,盡心盡力地輔佐孫權,這才讓江東的局勢逐漸安穩了下來。 可周瑜看似是武將之首,但手裏直接掌握的兵馬卻沒有多少,光有周瑜的支持,還不足以讓孫權掌握江東的槍杆子,孫權想坐穩江東之主的位子,恐怕還需要經曆一番明爭暗鬥。
河瑞元年(198年)冬,為了給先父報仇,也為了加強集權,孫權發動了對黃祖的討伐戰,在孫氏大軍頭孫賁的全力支持下,孫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在水戰中擊傷了黃祖,但未能攻取江夏的土地。
借著這次軍事上的勝利,孫權坐穩了江東之主的位置,曹操也順勢加封孫權為車騎將軍。
河瑞二年(199年)春,龍雀大將軍曹昂在燕山以北擊敗烏桓單於蹋頓的聯軍,降伏烏桓部族數萬,俘獲牛羊數十萬。
河瑞二年(199年)夏,曹昂麾下大將張遼,於白狼山陣斬蹋頓單於,俘獲烏桓、鮮卑部族十數萬,牛羊百萬,鮮卑烏桓諸部尊稱曹昂為聖人大單於,曹昂不受。
同月,遼東將軍公孫度遣使歸附,至此,北方悉服。
河瑞二年(199年)秋,在扶南本地人的幫助下,華府紅軍擒住遁入叢林的大漢扶南王範蔓,將其於阿育城外公審,明正典刑,扶南局勢徹底轉向安穩。
河瑞二年(199年)冬,大漢丞相曹操晉位魏公,加九錫,以龍雀大將軍曹昂為魏國世子,同時還假黃鉞,令曹昂坐鎮長安,總攬雍涼、並州、塞北大小一應事務。
曹氏的野心昭然若揭,令無數內心抱有一絲僥幸的漢室忠臣們無比悲涼。
曹操晉位魏公後,曹昂帳下原來得力的猛將,馬騰的兒子馬超,在一次宴會中酒後失言,出言譏諷曹昂不忠,曹昂並未當場發作,隻是讓馬超迴家醒酒。
但馬超一迴到府邸,心中頓生懼意,不敢繼續在長安停留,帶著親近的從弟馬岱連夜走武關道出逃,投奔駐守在南陽的左將軍劉備。
河瑞二年(199年)年底,紅軍三個主力軍從扶南轉移至交州,準備應對可能的南北大戰,隻在扶南留下一支後備編訓軍隊,同時開始新一輪的擴軍備戰。
河瑞三年(200年)年初,漢廷下詔,讓光祿勳劉備,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和車騎將軍孫權進京敘職,劉表、劉璋和孫權皆稱病不入,唯有劉備呈上一封言辭激烈的奏表,怒斥曹操為漢賊。
可惜從前能夠響應劉備的大臣們都去扶南自食其力了,否則也不至於讓劉備顯得如此孤立無助。
好在,華府的財神爺趙伯達出麵,四處商談斡旋,簽訂了一份五方諸侯平等參與,共同抗曹的同盟協定,組建起了反曹操統一戰線。
左翼戰場,益州牧劉璋坐擁巴蜀地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能獨自抵擋曹昂的兵鋒。
右翼戰場,孫權的江東強盛,擁兵十萬,守著江淮之險,也能獨自扛起一路。
唯有中路荊襄戰場,一片坦途,直麵許都,劉備缺錢少兵,劉表手下沒有堪用的大將,趙伯達提議由華府紅軍駐防荊襄,但劉表不鬆口。
讓紅軍進荊襄?那荊襄世族迴老家躬耕得了。
劉備倒是想讓華府紅軍駐防南陽,但後勤路線掌握在劉表手裏,華府自然也不願意,故而就隻能讓劉備擋在最前線,作為抗曹的第一道防線。
不過劉備也沒有怨言,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當抗曹的第一道防線,劉備早就習慣了。
劉備目前麾下大將有關張趙馬,五虎上將有其四,還有幾千身經百戰,戰鬥意誌和技戰術都極為突出的黃巾老卒,跟曹操拚一拚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韋恩一看這劉表死到臨頭了還這麽不情不願的,也暫時對這個反曹同盟失去了信心,不如幹脆驅狼吞虎,坐視曹操把這些擋路、添亂的阿貓阿狗們都滅掉,再讓紅軍出山,再去挽狂瀾於既倒。
河瑞三年(200年)年秋,曹操正式誓師南征,兵分三路,同時進軍。
西路由曹昂率領,統領胡漢大軍八萬,號稱二十萬,進攻漢中西川。
東路軍,曹操出人意料地交給了徐榮,都督臧霸、呂布等軍,起大軍八萬,號稱二十萬,討伐江東。
中路則由曹操親自指揮,集結中原、河北精銳步騎二十二萬,號稱四十萬,浩浩蕩蕩殺向荊襄。
八十萬曹軍動如雷霆,一時間,秦嶺-淮河這條宿命般的分界線上戰雲密布,沿線軍民,還有居住在更南方的百姓們,全都人心惶惶。
可在千裏之外的交州首府定海,完全是一幅截然相反的景象。
除了又是一年豐收進而喜氣洋洋,還因為定海今天還發生了一件理應舉世矚目的大事:
一輛蒸汽動力的收割機,和一輛蒸汽動力的耕地拖拉機,將在定海的村社裏開展公開測試。
此時,金黃的稻田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不隻有定海人圍觀,不少正在休假的外地人,從番禺、四會、高要乃至更遠的地方趕來,隻為一睹蒸汽機耕作的風采。
“孔明,沒想到你真舍得辭職啊,這拖拉機可有你不少心血在裏麵,不打算將它繼續完善改進下去了?”
徐庶也正好在休假,先前也陰差陽錯地和諸葛亮成了好友,如今正好和諸葛亮一起來見證蒸汽機在定海的第一戰。
諸葛亮輕輕一笑,說道:
“多我一個隻是進度快了些,少我一個也不少,蒸汽機在瓊崖的鐵礦場,鋼鐵廠,還有鴻基的煤礦場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和同事們把它搬到農業機械上,隻不過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罷了。”
“我是真覺得你那所謂的扶龍之術著實不好,你不覺得你的才智用在機械發明上更加海闊天空嗎?你也知道,拖拉機鉚上幾塊鋼板會是什麽東西,所謂的真龍之主難不成能抵擋這種鋼鐵戰車不成?”
徐庶還想挽留這名同樣是留學華府,同樣有著大誌向的至交好友。
可二人正交流著,突然人群的注意力從那兩台新奇的機器上轉移了,人們爭相傳閱今天的《黎庶日報》,報紙上沒有其他內容,通篇都是一則宣言。
等到諸葛亮拿到手中後,匆匆掃過,就苦笑著對徐庶說道:
“元直,你瞧,你覺得我不走行嗎?”
徐庶看著報紙上的內容,越看越覺得心緒激蕩:
一個理想,大同主義的共同理想,在九州大地上遊蕩。
為了對這個理想進行神聖的圍剿,曹家的屠夫,校事府的密探,中原的忠犬走狗,荊襄的二道販子,河北的老鴇龜公,河西塞北的馬匪,江東的奸商,巴蜀的老財主,一切的反動勢力都聯合起來……
河瑞元年(198年)冬,為了給先父報仇,也為了加強集權,孫權發動了對黃祖的討伐戰,在孫氏大軍頭孫賁的全力支持下,孫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在水戰中擊傷了黃祖,但未能攻取江夏的土地。
借著這次軍事上的勝利,孫權坐穩了江東之主的位置,曹操也順勢加封孫權為車騎將軍。
河瑞二年(199年)春,龍雀大將軍曹昂在燕山以北擊敗烏桓單於蹋頓的聯軍,降伏烏桓部族數萬,俘獲牛羊數十萬。
河瑞二年(199年)夏,曹昂麾下大將張遼,於白狼山陣斬蹋頓單於,俘獲烏桓、鮮卑部族十數萬,牛羊百萬,鮮卑烏桓諸部尊稱曹昂為聖人大單於,曹昂不受。
同月,遼東將軍公孫度遣使歸附,至此,北方悉服。
河瑞二年(199年)秋,在扶南本地人的幫助下,華府紅軍擒住遁入叢林的大漢扶南王範蔓,將其於阿育城外公審,明正典刑,扶南局勢徹底轉向安穩。
河瑞二年(199年)冬,大漢丞相曹操晉位魏公,加九錫,以龍雀大將軍曹昂為魏國世子,同時還假黃鉞,令曹昂坐鎮長安,總攬雍涼、並州、塞北大小一應事務。
曹氏的野心昭然若揭,令無數內心抱有一絲僥幸的漢室忠臣們無比悲涼。
曹操晉位魏公後,曹昂帳下原來得力的猛將,馬騰的兒子馬超,在一次宴會中酒後失言,出言譏諷曹昂不忠,曹昂並未當場發作,隻是讓馬超迴家醒酒。
但馬超一迴到府邸,心中頓生懼意,不敢繼續在長安停留,帶著親近的從弟馬岱連夜走武關道出逃,投奔駐守在南陽的左將軍劉備。
河瑞二年(199年)年底,紅軍三個主力軍從扶南轉移至交州,準備應對可能的南北大戰,隻在扶南留下一支後備編訓軍隊,同時開始新一輪的擴軍備戰。
河瑞三年(200年)年初,漢廷下詔,讓光祿勳劉備,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和車騎將軍孫權進京敘職,劉表、劉璋和孫權皆稱病不入,唯有劉備呈上一封言辭激烈的奏表,怒斥曹操為漢賊。
可惜從前能夠響應劉備的大臣們都去扶南自食其力了,否則也不至於讓劉備顯得如此孤立無助。
好在,華府的財神爺趙伯達出麵,四處商談斡旋,簽訂了一份五方諸侯平等參與,共同抗曹的同盟協定,組建起了反曹操統一戰線。
左翼戰場,益州牧劉璋坐擁巴蜀地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能獨自抵擋曹昂的兵鋒。
右翼戰場,孫權的江東強盛,擁兵十萬,守著江淮之險,也能獨自扛起一路。
唯有中路荊襄戰場,一片坦途,直麵許都,劉備缺錢少兵,劉表手下沒有堪用的大將,趙伯達提議由華府紅軍駐防荊襄,但劉表不鬆口。
讓紅軍進荊襄?那荊襄世族迴老家躬耕得了。
劉備倒是想讓華府紅軍駐防南陽,但後勤路線掌握在劉表手裏,華府自然也不願意,故而就隻能讓劉備擋在最前線,作為抗曹的第一道防線。
不過劉備也沒有怨言,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當抗曹的第一道防線,劉備早就習慣了。
劉備目前麾下大將有關張趙馬,五虎上將有其四,還有幾千身經百戰,戰鬥意誌和技戰術都極為突出的黃巾老卒,跟曹操拚一拚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韋恩一看這劉表死到臨頭了還這麽不情不願的,也暫時對這個反曹同盟失去了信心,不如幹脆驅狼吞虎,坐視曹操把這些擋路、添亂的阿貓阿狗們都滅掉,再讓紅軍出山,再去挽狂瀾於既倒。
河瑞三年(200年)年秋,曹操正式誓師南征,兵分三路,同時進軍。
西路由曹昂率領,統領胡漢大軍八萬,號稱二十萬,進攻漢中西川。
東路軍,曹操出人意料地交給了徐榮,都督臧霸、呂布等軍,起大軍八萬,號稱二十萬,討伐江東。
中路則由曹操親自指揮,集結中原、河北精銳步騎二十二萬,號稱四十萬,浩浩蕩蕩殺向荊襄。
八十萬曹軍動如雷霆,一時間,秦嶺-淮河這條宿命般的分界線上戰雲密布,沿線軍民,還有居住在更南方的百姓們,全都人心惶惶。
可在千裏之外的交州首府定海,完全是一幅截然相反的景象。
除了又是一年豐收進而喜氣洋洋,還因為定海今天還發生了一件理應舉世矚目的大事:
一輛蒸汽動力的收割機,和一輛蒸汽動力的耕地拖拉機,將在定海的村社裏開展公開測試。
此時,金黃的稻田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不隻有定海人圍觀,不少正在休假的外地人,從番禺、四會、高要乃至更遠的地方趕來,隻為一睹蒸汽機耕作的風采。
“孔明,沒想到你真舍得辭職啊,這拖拉機可有你不少心血在裏麵,不打算將它繼續完善改進下去了?”
徐庶也正好在休假,先前也陰差陽錯地和諸葛亮成了好友,如今正好和諸葛亮一起來見證蒸汽機在定海的第一戰。
諸葛亮輕輕一笑,說道:
“多我一個隻是進度快了些,少我一個也不少,蒸汽機在瓊崖的鐵礦場,鋼鐵廠,還有鴻基的煤礦場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和同事們把它搬到農業機械上,隻不過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罷了。”
“我是真覺得你那所謂的扶龍之術著實不好,你不覺得你的才智用在機械發明上更加海闊天空嗎?你也知道,拖拉機鉚上幾塊鋼板會是什麽東西,所謂的真龍之主難不成能抵擋這種鋼鐵戰車不成?”
徐庶還想挽留這名同樣是留學華府,同樣有著大誌向的至交好友。
可二人正交流著,突然人群的注意力從那兩台新奇的機器上轉移了,人們爭相傳閱今天的《黎庶日報》,報紙上沒有其他內容,通篇都是一則宣言。
等到諸葛亮拿到手中後,匆匆掃過,就苦笑著對徐庶說道:
“元直,你瞧,你覺得我不走行嗎?”
徐庶看著報紙上的內容,越看越覺得心緒激蕩:
一個理想,大同主義的共同理想,在九州大地上遊蕩。
為了對這個理想進行神聖的圍剿,曹家的屠夫,校事府的密探,中原的忠犬走狗,荊襄的二道販子,河北的老鴇龜公,河西塞北的馬匪,江東的奸商,巴蜀的老財主,一切的反動勢力都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