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197年)七月,袁術接受漢帝劉協禪讓,登基稱帝,建國號為梁,改元黃初,封劉協為安樂公。


    東漢,亡了,享國一百七十二年。


    此時,大漢衛將軍曹操剛剛結束了第一次對袁紹的征伐。


    前年秋冬之際,曹操派徐榮領偏師圍住困守朝歌的審配,自己親率大軍殺向袁紹主力所在的巨鹿,同時讓曹昂領龍雀軍走西邊的南河縣,曹純領虎豹騎走界橋、光宗一帶的古戰場,發起一個鉗形攻勢,企圖將袁紹十數萬野戰主力全部圍殲在巨鹿。


    不出意外的,袁紹在巨鹿之戰中大敗,在曹軍的鐵騎衝陣之下,落馬受傷,昏迷不醒,在顏良文醜等忠臣猛將的拚死保護下,僅剩萬餘人退至渤海老巢。


    之後曹操分兵掃蕩河北,並且和河北世家經過多次以“華府威脅論”為主題的深入交流後,兩家決定一同給袁紹一個體麵。


    曹操這邊付出的代價就是,長子曹昂納河北第一大財閥甄氏之女甄宓為妾,次子曹丕娶清河崔氏女為妻。


    之後,袁紹傷重去世,袁紹殘部開城投降,曹操厚待袁紹家室,河北平定。


    不久,右將軍呂布前往曹操駐地求見,一進大帳就單膝跪倒,口唿略有改動的經典:


    “布飄零半生,隻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布願拜為主公!”


    呂布沒有傻乎乎地認義父,畢竟他比曹昂年紀大,曹昂又是曹氏集團雷打不動的繼承人,呂布可不會頭鐵到去染指曹氏的繼承權。


    曹操自然是樂壞了,一邊和呂布稱兄道弟,一邊笑道:


    “我得奉先,如得一鳳凰,何愁天下不定?”


    原本曹操是想一鼓作氣,北征一波草原,正好順手消耗一下袁家的河北軍和呂布的並州軍這兩股新投靠的雜牌軍,結果袁術居然篡位了?


    大漢,亡了?


    這讓曹操猶豫了起來,袁術背後有韋恩和孫策,去打吧,曹操怕打不過;如果要穩定內部,收攏漢家舊臣的人心吧,曹操又怕落個不忠的罵名。


    曹操這輩子權臣隻當了兩三年,前有開啟亂世的大將軍何進和暴烈殘忍的太師董卓還有韋恩這個“大公無私”的大司馬,和“忠心可鑒”的大梁皇帝袁術做襯托,曹操這屆大漢掌舵人的名聲已經被世人抬到了t1級別,僅次於蕭何曹參!


    所以曹操現在還比較愛惜羽毛,想繼續發揮這個優勢。


    好在,曹操沒有為難多久,南邊的反應就傳出來了。


    韋恩的態度很奇怪,隻說了一句自己是大漢忠良,就沒有其他動作了。


    就連華府裏麵大大小小的報紙,也沒有明確對袁術喊打喊殺的,甚至很多報紙直接拿此事當成一則笑話來報道。


    這讓曹操覺得很冤,當初自己不過是在徐州殺了幾萬十幾萬反抗曹軍的黔首,華府的報紙就恨不得把自己給碎屍萬段,挫骨揚灰,現在大漢亡了,你們就這反應?


    曹操隻能歸咎於韋恩現在還在南洋,抽不開身,所以要在輿論上麻痹別人。


    倒是孫策很果決,早就苦於地盤太小,從而垂涎淮南之地的孫策,當即和袁術決裂,並且號召天下諸侯勤王,同時親領大軍準備攻打袁術。


    另外,劉備聯合劉表、劉璋幾個宗室諸侯,也拉起聯軍,準備進攻袁術。


    這麽看來,袁術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曹操於是放下疑心,決定分兵。


    虎步關右,橫掃隴西,光複陰山,威服河西的曹昂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威望,能夠壓服呂布的部下還有河北士族,再加上賈詡在身邊拾漏補缺,讓曹昂坐鎮河北,調集河北各方力量,出征塞外,收服草原,不是問題。


    於是曹操不管大漢覆滅的事實,宣布安樂公劉協仍然為天子,自己要南下壽春將天子解救出來,光複漢室!


    同時任命曹昂為冀州牧,都督冀並幽諸軍事,總攬河北一應事務。


    曹操還是決定把呂布帶在身邊,隻是把張遼帶著部分並州軍劃給曹昂,呂布沒有異議,並且還親自擔任曹軍南下的開路先鋒。


    就在孫策和梁軍在淮南一帶廝殺時,曹軍鐵騎星夜南奔,留守的梁軍猝不及防,壽春失守,袁術自焚而亡,大梁建國不到一年,隨即覆滅,享國一年。


    可安樂公劉協也在混亂中不見了蹤影。


    於是曹操擁立劉協和伏皇後的長子劉導為新帝,將都城遷迴許都,定年號為河瑞。


    河瑞元年(198年)秋,袁術篡位的混亂局麵基本過去,結果就是曹操三興炎漢,自領大漢丞相,孫策拿下淮南,收降袁軍,三劉同盟匆匆集結了軍隊,徒耗了許多糧草……


    期間一整年,華府都沒有針對袁術篡位一事做過什麽大動作。


    一來,華府主導農會在荊南四郡鋪開,方興未艾,荊南集團積極對抗,明明暗暗的衝突不斷,華府的大量精力投入其中。


    有了農會這一基層組織,華府才真正地開始了掌控荊南的進程,並且驚訝地發現,荊南人口居然不下四百萬,已經超過了青州一整個州,而華府此時的總人口也才一千二百萬,荊南四郡真是一塊烹製已久的大肥肉。


    二來,新的扶南王範蔓那也出了問題。


    範蔓奪得王位後,他的一個兒子舊習不改,繼續習慣性地欺男霸女。


    要是以前,阿育城的百姓受了欺負沒地說理去,隻能默默忍受著。


    可現在不一樣啊,現在紅軍來了,在扶南懲惡揚善,闖下好大名聲,流傳起來,就成了“如有不平事,出門找紅軍”。


    和荊南百姓類似的,扶南百姓受了土皇帝欺負,也鼓起勇氣去找紅軍求助。


    坐鎮扶南的韋恩麵臨兩個選擇,要麽為了桶蘸讓雙方達成和解,要麽為了扶南百姓,把那個範家小王子繩之以法。


    怎麽選?


    當然選擇把小王子給辦了啊,華府現在多硬氣,如果有個排行榜,華府就是世界第一“列強”,自然不會相忍為國,弄個厚待阿方醉酒外交官的事。


    更何況,扶南屬於大漢國內,雖然當時大漢已經亡了。


    但這不妨礙華府執法。


    當韋恩要求範蔓把小王子交出來的時候,範蔓過敏了。


    在華府底下呆久了,範蔓也發現了華府的真麵目,從而整日提心吊膽。


    終於這一天,禍事來了,範蔓認為這是華府對自己過河拆橋的前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