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無人再有異議,然後韋恩又請示已經懵了的劉協:


    “陛下覺得如何?”


    劉協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這裏頭還有他參與的份,董卓和曹操可從來不會詢問他的意見,莫非韋恩真的是個大忠臣?


    遲疑片刻後,劉協趕緊說道:


    “廢奴,朕讚成廢奴!”


    韋恩點點頭,繼續道:


    “聖諭已下,不可再改,我宣布,從現在起,大漢廢除奴隸製度!”


    緊接著,韋恩又公布了雇傭限製:每十畝宅邸,隻得雇傭一人,雇員待遇標準參照華府,違者論律處置。


    群臣敢怒不敢言,十畝地一個人?


    真就拿我們當莊稼養唄,這夠什麽?


    不過大家都是老油條,上有政策,朝臣就在心中思索下麵的對策。


    可韋恩卻不給他們機會,接著說:


    “華府向來雷厲風行,現在已經有軍隊挨家挨戶上門清查,膽敢反抗者,一律舉族流放南洋。”


    誰家不會反抗?


    對於那些守家之人,這紙廢奴令簡直莫名其妙,怎麽可能答應?


    隻要對方膽敢說一個不字,紅軍直接破家開戰,強攻府邸,強行解救奴隸,並且清點流放名單。


    於是乎,不斷有消息傳入朝堂,誰誰家裏反對廢奴,現已抄家完畢,等待上路,然後朝堂上的紅軍甲士就會把相應的朝臣給拖出去。


    一個接一個朝臣被拖走,大家都在心裏祈禱自家人千萬別抵抗,又忐忑下一個會輪到誰。


    城內的紅軍與民兵的配合行動很是迅速,在不斷的“繳械不殺”“你自由了”“收拾東西去扶南”的聲音中,整個許都有被肅清一空的趨勢,許都城內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可以對全副武裝的紅軍構成威脅。


    隨著時間一長,朝中大臣居然近乎被全員發配南洋!


    天子守國門算什麽,我大漢有士紳戍邊疆的傳統。


    留下的除了劉備這一係的盟友,外加些許小門小戶的寒門,竟然還有一個顯眼包——曹德。


    曹德在走之前就交代過家裏,說華府說什麽就是什麽,萬萬不要起爭執,所以曹府很幹脆地躺平任擺布,紅軍說啥就是啥,絕不給華府添一點麻煩。


    眼看朝堂清理得差不多了,韋恩向著傻眼的劉協一拱手:


    “陛下,朝中奸賊已悉數清除,還請陛下親政!”


    陛下,如何,我說一個月內讓你親政,不到一個月就做到了,我韋恩,不僅是忠臣,還是個能臣哩~


    親政?


    這就是夢寐以求的親政嗎?


    隻是朕的大臣都沒了,三公九卿隻剩一個光祿勳劉備,這政要怎麽親啊?


    難不成要事必躬親?


    劉協看著空空蕩蕩沒幾個人,隻餘一片狼藉的朝堂,半點沒有親政的喜悅。


    眼看韋恩把“矛頭”轉向劉協,劉備也不能再袖手旁觀,穿過混亂的朝堂,走到韋恩身邊,義無反顧地說道:


    “大司馬,欲將備發配何處啊?”


    韋恩疑惑道:


    “玄德公何出此言,你和那幫蟲豸能一樣嗎?”


    然後韋恩看著空空蕩蕩的朝堂也覺得確實不太好,沒了大臣的天子,確實有些難辦,於是韋恩開始封官:


    “升左將軍,光祿勳劉備為驃騎將軍,太尉,錄尚書事,假節!光祿勳長史關羽……”


    “備不能受!”


    劉備立刻打斷了韋恩,所有朝臣都被流放了,你劉備卻在升官?受了劉備以後還怎麽在大漢朝堂混?


    劉備可沒韋恩這麽大的家底,可以不在乎世人的想法。


    “那怎麽辦,朝堂沒人了,難道要讓陛下當光杆天子嗎?”


    “請大司馬收迴流放諸臣之令,廢奴令可以緩緩推行,治大國如烹小鮮,何況是全麵廢奴這種大事,還請大司馬三思。”


    韋恩沒有答應,思索片刻,忽然舉起右手食指,驚喜道:


    “有了!這樣,不如遷都壽春,請太傅袁公路主持朝政!太傅向來忠於王事,且帳下人才濟濟,定可組建起新的朝堂!”


    快,實在是太快了。


    韋恩一連串的大動作讓眾人應接不暇,華府人的雷厲風行也讓他們猝不及防。


    別說突然被發配南洋的袞袞諸公了,就算是早有準備的曹德、滿寵也沒有作出任何反應,手裏還有大軍的劉備,還隻是剛剛冒出“驅韋”的心思,壓根就沒來得及付諸行動。


    原本想著再謀劃幾天,思考幾天,結果韋恩又要遷都?


    劉備看了眼僅剩的一名二千石重臣——曹德,發現曹德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像是沒聽見韋恩在說什麽似的。


    沒辦法,劉備隻得再次站出來說:


    “大司馬,遷都事大,靡費甚多,還請三思。”


    韋恩疑惑道:


    “事大?哪裏大了,絕大多數大臣們都移民南洋了,剩下去壽春的加起來不過幾千人,我紅軍數十萬大軍轉戰幾千裏都不嫌麻煩,這算什麽?


    至於靡費,一切從簡好了,國家正值危難時期,陛下當厲行節儉,玄德公可知,我在定海就隻有一屋一床一桌乎?到了壽春,自有太傅安排,你我無需操心。


    吾意已決,即日出發!”


    韋恩必須準備跑路了,他在許都幹了這麽大的事,不能說成了眾矢之的吧,至少也是舉世皆敵了,想必曹操不介意借著天下世人的“萬眾一心”,上前來和自己較量一番。


    武關方向,有情報傳來,似乎是曹昂有意殺進南陽,斷韋恩的歸路。


    曹操的大軍,離許都也不遠,如果他知道韋恩搞了個大移民活動,有這麽多民眾需要護送,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能打韋恩軟肋的機會。


    打包了許都的數萬人口,外加抄了這些顯貴的家,再把天子劉協轉移至淮南,韋恩已經吃撐了。


    再靠著六千正規軍,和數萬民兵,去和曹軍主力作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那就是畫蛇添足,甚至可能得不償失。


    大權臣韋恩主持的第一次朝會就這樣血腥地開完了,也許這還會是韋恩的最後一次朝會,不過效果肯定是及其顯著的,以後《後漢書》可以這樣記載:


    大司馬韋恩除盡朝中屍位素餐之徒,將大政奉還於帝,奈何曹軍威逼過甚,為免帝再陷牢籠,大司馬遷都城於壽春……


    “大司馬不覺得做的太過分了嗎?敢問大司馬的底氣從何而來?”


    朝會結束後,韋恩把曹德找來,準備給曹操最後一個交代,希望這個交代,能讓曹操滿意,能讓他不給華府的後續行動添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