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誘書齋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東漢士大夫的規矩,諸葛亮今年十六歲了,自幼聰穎好學,外加常年的顛沛流離,寄人籬下,讓這個實際年齡隻有十四的青少年有著遠超他這個年紀的智慧。
可諸葛亮還是不明白,坐在他身前的這位,大漢朝江南地區最有權勢的同齡人,為什麽會找上他。
雖然諸葛亮承認,他確實對韋恩放在他麵前的一排彈來彈去的金屬擺球沒有抵抗力,也很快領會了韋恩所說的“動量守恆”是為何意,同時也按捺不住去實驗驗證的衝動。
但是,韋恩居然想讓諸葛亮遠赴交州求學進修?
“韋使君,實在抱歉,父母在,不遠遊,亮之叔父,養我教我,亮唯願隨侍左右,於叔父膝下盡孝。”諸葛亮果斷謝絕了韋恩的邀請。
韋恩勸著:
“大好青年,當誌在四方,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終子雲弱冠係虜請長纓,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孔明困於豫章的一方書齋,錯過的是天下的廣闊天空,失之的是宇宙間的至理真言,你真的不會覺得遺憾嗎?”
“韋使君就這麽肯定你們的學說就是至理真言嗎?”諸葛亮反駁道。
韋恩說道:
“以後不好說,至少現在,我們所有的理論都是可以檢驗、重複的,我們把一季水稻的產量從畝產五石提升到十石以上,我們以華南邊境一隅,煉出了全天下最多的鐵,煉出了全天下最多的鹽,造出了最多最好的船,也培育出最多的文明之人,其中緣由,孔明難道不好奇嗎?”
諸葛亮當然好奇,可他不能承認,隻好開辟新戰場:
“敢問使君之誌。”
“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我再說三遍,就連關中婦孺都怕是已經聽到耳朵起繭了,孔明為何還要裝傻充愣?”
“使君欲效仿王莽不成?”說完孝,諸葛亮又準備祭出忠這張底牌。
“王莽,刻舟求劍之輩,一心合乎周禮,在他看來,世界萬物是靜止的,隻能在現有的一畝三分地上折騰,就好比螺螄殼裏做道場。
而我們華府認為事物是永恆變化的,人類是需要進步的,所以我們研究怎樣讓地裏長出更多的糧食,發明更省力的機械,所以我們誌在讓每一個人不做文盲,我們已經打破了螺螄殼,孔明還要把自己關迴殼子裏嗎?”
停下了激動的言辭,韋恩看著依舊不答應的諸葛亮,心中再生一計:又是孝,這麽喜歡孝的話,那就拿孝來治你吧。
誰曾想,韋恩自鳴得意的計謀,正中諸葛亮的下懷。
第二天,諸葛玄把諸葛亮喊來書房,跟他提了去華府上學一事,詢問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嘴上說著全憑叔父安排,實際心裏已經樂開花了:
不枉自己在韋恩麵前提那麽多忠孝,韋恩終於領會了正確的邀請方式。華府總是顧及太多個人的想法,可很多事情都是父母才能決定的,華府總是和世俗慣例反著來,怎麽能得到天下才俊的投效呢?
好在諸葛亮隻是南下求學,並不是出仕,不然真得好好斟酌一番。
諸葛亮就此踏上了南下求學的道路,不過他也不能例外,先得過入學考試,才能上中學,相信以孔明之才,明年一定可以正式入學的。
揚州戰役基本告一段落,除了孫策的主力部隊還在丹陽郡和劉繇、嚴白虎等人死磕外,江東其他地區,都進入到了戰後生產恢複階段。
此次戰役,紅軍水陸並進,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在一個月內就攻占了整個豫章郡,整個會稽郡,和半個吳郡,都是開發程度不低的膏腴之地。
尤其是豫章郡,粗略地估計一番人口數量,大概在兩百萬往上,在整個大漢都能爭一爭人口前五。這就是“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底蘊,在雲夢澤還沒被完全開發之前,豫章才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外加會稽和半個吳郡帶來的百萬人口,華府需要直接負責的人口數量來到了九百萬,暴漲百分之五十,可謂是鯨吞三郡。
同時也把華府數年積累的幹部儲備給消耗一空,所以一兩年內,華府都不會在領土擴張上有什麽大動作,而一旦消化完江東的兩個半郡,華府的目標將會成倍地增大。
……
建安元年四月,劉備大敗夏侯惇,接連攻占彭城、沛國,於碭山敗於汝南太守夏侯淵,退守相縣。
建安元年六月,孫策擊破劉繇,直轄領地擴充到整個丹陽郡,廬江南部,九江南部和吳郡北部,同時自表為揚州牧。
建安元年八月,陶謙病逝,臨終前上表朝廷,推薦豫州刺史劉備接任徐州牧一職,未等朝廷迴複,徐州人皆以劉備為主,陶謙的丹陽嫡係隻猶豫了一日,便認了劉備的這個繼承者。
建安元年十月,袁紹帳下的大將呂布,於右北平郡擊破公孫度所部,困守易京的公孫瓚徹底孤立無援,遂舉家自焚,袁紹就此攻滅公孫瓚,占下河北。緊接著袁紹又派出外甥高幹,為主,呂布為輔,掃蕩太行,攻略並州。
建安元年十二月,大漢朝廷麵對天下時局的變幻,作出了新的官職調動。
原時空裏,如果是最強諸侯袁紹挾了天子,情況會是什麽樣的呢?曹操在這個位麵實踐了,他不需要和任何其他朝堂派係作出政治上的妥協,反倒可以借助華府煽動出來的主流民意,把他們屈身事董的政治汙點利用起來,肆意清洗,畢竟曹操自己手裏一堆有背景的人才還等著上位呢。
於是乎,封官許爵一事,曹操能獨斷專行。
先是將二袁的官職對調,尊崇老大哥袁紹為大將軍,都督冀幽並諸軍事,以示友好,讓袁術任太傅,並且招袁術迴朝就職。
袁術是真有可能迴朝的,畢竟孫策的翅膀硬了,袁術有些管控不住,而他自己嫡係部隊的實力也不足以爭霸天下,不如迴朝養望,在太傅的尊位之上安度一段時日。
畢竟袁術目前的所作所為,在士人眼裏,是妥妥的忠心王事,至於多少地方百姓被袁術給折騰垮了,他們不關心。
如果袁術不迴朝,那曹操還有妙招。
可諸葛亮還是不明白,坐在他身前的這位,大漢朝江南地區最有權勢的同齡人,為什麽會找上他。
雖然諸葛亮承認,他確實對韋恩放在他麵前的一排彈來彈去的金屬擺球沒有抵抗力,也很快領會了韋恩所說的“動量守恆”是為何意,同時也按捺不住去實驗驗證的衝動。
但是,韋恩居然想讓諸葛亮遠赴交州求學進修?
“韋使君,實在抱歉,父母在,不遠遊,亮之叔父,養我教我,亮唯願隨侍左右,於叔父膝下盡孝。”諸葛亮果斷謝絕了韋恩的邀請。
韋恩勸著:
“大好青年,當誌在四方,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終子雲弱冠係虜請長纓,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孔明困於豫章的一方書齋,錯過的是天下的廣闊天空,失之的是宇宙間的至理真言,你真的不會覺得遺憾嗎?”
“韋使君就這麽肯定你們的學說就是至理真言嗎?”諸葛亮反駁道。
韋恩說道:
“以後不好說,至少現在,我們所有的理論都是可以檢驗、重複的,我們把一季水稻的產量從畝產五石提升到十石以上,我們以華南邊境一隅,煉出了全天下最多的鐵,煉出了全天下最多的鹽,造出了最多最好的船,也培育出最多的文明之人,其中緣由,孔明難道不好奇嗎?”
諸葛亮當然好奇,可他不能承認,隻好開辟新戰場:
“敢問使君之誌。”
“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我再說三遍,就連關中婦孺都怕是已經聽到耳朵起繭了,孔明為何還要裝傻充愣?”
“使君欲效仿王莽不成?”說完孝,諸葛亮又準備祭出忠這張底牌。
“王莽,刻舟求劍之輩,一心合乎周禮,在他看來,世界萬物是靜止的,隻能在現有的一畝三分地上折騰,就好比螺螄殼裏做道場。
而我們華府認為事物是永恆變化的,人類是需要進步的,所以我們研究怎樣讓地裏長出更多的糧食,發明更省力的機械,所以我們誌在讓每一個人不做文盲,我們已經打破了螺螄殼,孔明還要把自己關迴殼子裏嗎?”
停下了激動的言辭,韋恩看著依舊不答應的諸葛亮,心中再生一計:又是孝,這麽喜歡孝的話,那就拿孝來治你吧。
誰曾想,韋恩自鳴得意的計謀,正中諸葛亮的下懷。
第二天,諸葛玄把諸葛亮喊來書房,跟他提了去華府上學一事,詢問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嘴上說著全憑叔父安排,實際心裏已經樂開花了:
不枉自己在韋恩麵前提那麽多忠孝,韋恩終於領會了正確的邀請方式。華府總是顧及太多個人的想法,可很多事情都是父母才能決定的,華府總是和世俗慣例反著來,怎麽能得到天下才俊的投效呢?
好在諸葛亮隻是南下求學,並不是出仕,不然真得好好斟酌一番。
諸葛亮就此踏上了南下求學的道路,不過他也不能例外,先得過入學考試,才能上中學,相信以孔明之才,明年一定可以正式入學的。
揚州戰役基本告一段落,除了孫策的主力部隊還在丹陽郡和劉繇、嚴白虎等人死磕外,江東其他地區,都進入到了戰後生產恢複階段。
此次戰役,紅軍水陸並進,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在一個月內就攻占了整個豫章郡,整個會稽郡,和半個吳郡,都是開發程度不低的膏腴之地。
尤其是豫章郡,粗略地估計一番人口數量,大概在兩百萬往上,在整個大漢都能爭一爭人口前五。這就是“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底蘊,在雲夢澤還沒被完全開發之前,豫章才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外加會稽和半個吳郡帶來的百萬人口,華府需要直接負責的人口數量來到了九百萬,暴漲百分之五十,可謂是鯨吞三郡。
同時也把華府數年積累的幹部儲備給消耗一空,所以一兩年內,華府都不會在領土擴張上有什麽大動作,而一旦消化完江東的兩個半郡,華府的目標將會成倍地增大。
……
建安元年四月,劉備大敗夏侯惇,接連攻占彭城、沛國,於碭山敗於汝南太守夏侯淵,退守相縣。
建安元年六月,孫策擊破劉繇,直轄領地擴充到整個丹陽郡,廬江南部,九江南部和吳郡北部,同時自表為揚州牧。
建安元年八月,陶謙病逝,臨終前上表朝廷,推薦豫州刺史劉備接任徐州牧一職,未等朝廷迴複,徐州人皆以劉備為主,陶謙的丹陽嫡係隻猶豫了一日,便認了劉備的這個繼承者。
建安元年十月,袁紹帳下的大將呂布,於右北平郡擊破公孫度所部,困守易京的公孫瓚徹底孤立無援,遂舉家自焚,袁紹就此攻滅公孫瓚,占下河北。緊接著袁紹又派出外甥高幹,為主,呂布為輔,掃蕩太行,攻略並州。
建安元年十二月,大漢朝廷麵對天下時局的變幻,作出了新的官職調動。
原時空裏,如果是最強諸侯袁紹挾了天子,情況會是什麽樣的呢?曹操在這個位麵實踐了,他不需要和任何其他朝堂派係作出政治上的妥協,反倒可以借助華府煽動出來的主流民意,把他們屈身事董的政治汙點利用起來,肆意清洗,畢竟曹操自己手裏一堆有背景的人才還等著上位呢。
於是乎,封官許爵一事,曹操能獨斷專行。
先是將二袁的官職對調,尊崇老大哥袁紹為大將軍,都督冀幽並諸軍事,以示友好,讓袁術任太傅,並且招袁術迴朝就職。
袁術是真有可能迴朝的,畢竟孫策的翅膀硬了,袁術有些管控不住,而他自己嫡係部隊的實力也不足以爭霸天下,不如迴朝養望,在太傅的尊位之上安度一段時日。
畢竟袁術目前的所作所為,在士人眼裏,是妥妥的忠心王事,至於多少地方百姓被袁術給折騰垮了,他們不關心。
如果袁術不迴朝,那曹操還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