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時節,在荊襄地區乘船行舟,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


    天氣熱得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蒸籠之中,陽光像火焰一樣無情地炙烤著大地,密布的水網水澤不斷升騰著,空氣中彌漫著沉悶和燥熱的氣息。每一縷風都帶著熱浪,仿佛是從火爐裏吹出來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樹葉在烈日下無精打采地低垂著,就連兩岸的蟬鳴也顯得有些無力,可水麵上卻依舊是行船川流不息的熱鬧盛景。


    從初平元年,交州北伐軍路過荊襄開始,荊襄南北的貿易就再次繁盛了起來,北上的貨船滿載著食鹽、工具、家具、羽絨、香料、珍珠、琉璃、玳瑁、珊瑚等等數不盡的交州緊俏物,去賺取巨額利潤。


    但就食鹽這一項,華府有意識地開展價格戰,甩出300錢每石的價格,每年能供應荊襄四十萬石的數量,這還是防著荊襄人當倒爺的克製結果,每年的貿易額都在1.2億錢往上。


    看得西蜀和江東的鹽商目瞪口呆,自家船裏的粗鹽都準備賣四五百錢一石,更別說交州還有精裝的雪花鹽。


    為了避免血本無歸,這些商販無可奈何地,以兩百來錢的價格把鹽貨脫了手,就此狼狽地退出荊襄食鹽市場。


    更有甚者,有江東商販來找華府的商團,問這些食鹽可否銷到江東去,他們負責打開商路和零售,畫大餅說,兩家合夥,每年賺他兩個億。


    細問一番才知道,這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的吳郡朱氏,子弟朱治目前是孫堅手下的一員大將,和交州人也算有同袍之誼,於是雙方很快進入了細節敲定階段,全然忘了先前和華府的貿易衝突,還有江東四大家族之間,同氣連枝的情誼。


    沒辦法,利潤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絞繩也是願意買賣的。


    南下的船也不會空著,滿載著糧食……一般隻有糧食,隨著改良稻、雙季稻種植法、新式(貝蓋洛爾)堆肥法在大漢的推廣,長江兩岸幾大產糧區,西川、江漢、鄱陽、淮南和江東地區的糧食產量,普遍漲了一半。


    即便是華府控製不到的地方,也因此不知多養活了幾百萬、幾千萬人。


    多餘的糧食本地人也吃不完,西川的則販進南中、關中和雍涼地區,同時,蜀商和蜀地豪族也開始修繕和拓展上述運輸道路,以求降低成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原本沿長江東下的傳統商路,除了蜀錦和良木,已經幾乎沒有利潤可言了,倉庫裏成山的糧食也不能任由其爛掉,不如賣去缺糧的關中和西涼,那裏的糧價曾一度飆升到幾十萬錢,現在也是數萬錢每石,即便是路上損耗一半,也幾乎可以做到一本萬利,比釀成酒再去售賣還掙錢。


    當然,大部分蜀商暫時還不知道,董卓在關中發行的是粗製濫造的小錢,溢價很是嚴重,並且西涼兵手腳可不幹淨,等他們進了關中,就會見識到真正的亂世了。


    華東產糧區的餘糧,大多銷往北方,或者被釀成了酒,而荊襄的糧食,就正好上了交州迴程的空船。


    除了南下的運糧船,漢水江麵上還有南陽來的礦船,就連劉表麾下最頂尖的兩個智囊——蒯越和蒯良,也搞不清楚,華府要這些易碎的白石頭幹什麽嗎,所以也沒有為難華府南下運礦的船。


    隻是北上南陽的船隻,劉表手下必須嚴格檢查,人員隻限於運輸人員,船也必須要是空船,防止華府紅軍偷渡突襲,來一招假道滅虢。


    建寧守備冉春,就裝作是船隊的管事,隨著運礦船北上南陽,負責和孫堅接頭。


    “孫將軍,一路辛苦,在下乃華府建寧守備,冉春,奉我家君侯之命,特來接應。”


    冉春拱手施禮道。


    孫堅微微頷首,輕輕拱了一拱手道:


    “幸會,不知冉守備所帶軍士數量幾何?”


    孫堅也不知道守備是個什麽官職,華府向來如此,經常性地弄出些奇奇怪怪的名頭,孫堅已經習慣了。


    孫堅倒是知道建寧,臨湘南邊的一個亭,不過華府總不至於隻派一個小小的亭長來和自己聯絡吧?


    先前北伐,李弎不來,派個籍籍無名的“弟弟”李肆過來,已經讓孫堅有些不悅,覺得是華府小覷自己,好在和李肆相處也還算愉快,這事就算了。


    那李肆大小也是個破竹校尉,北伐軍的統帥,現在眼前的這個亭長算怎麽一迴事啊?


    “孫將軍兵將如林,勢如雷霆,故而在下未帶一兵一卒。”


    “那所帶糧秣幾何?”


    “南陽生產已經恢複,日漸富庶,孫將軍可自取之,此事如輕車駛熟路,故而在下未帶任何軍糧。”


    孫堅瞬間迴過神來,想起了和華府打交道的技巧,於是果斷地將主動權讓出,說道:


    “還請冉守備直言此行的任務。”


    “劉表沿途查得緊,春隻帶了些許藥丸,專治金瘡、化膿、腹瀉等諸多症狀。”


    孫堅聽聞,放下心來,鄭重一拱手道:“堅代麾下士卒謝過冉守備。”


    藥品也是孫堅軍隊裏急缺的,冉春此行,穿過重重險阻,不啻於雪中送炭。


    “同時在下還帶來了長沙蘇太守的信件,來詢問將軍進軍路線,蘇太守在長沙郡聚集了戰兵兩萬,同時聯絡了不少荊南豪強,準備和孫將軍南北夾擊荊襄。”


    “好,阿代不負我啊,我打算直取襄陽,拿了劉景升來問罪,為何要斷我軍歸路!”


    孫堅殺氣騰騰地說著,同時又問冉春道:


    “不知貴軍打算如何行動?”


    紅軍,那可是孫堅的師從對象之一,二者再度聯合,南北夾擊,不愁荊襄不下。


    “嶺南不幸,遭到了百年難遇的台風破壞,紅軍忙於救災,實在無暇北上;此外,交趾方麵,有南中蠻入寇,韋使君與周青海已經帶了一支軍隊親征南中而去,我軍實在是沒有餘力北上。”


    “這……”


    孫堅無語,好好的精銳部隊,拿去給黔首們救災?


    這算什麽事啊?


    可冉春話鋒又是一轉道:


    “當然,如果孫將軍先期能迅速攻下襄陽,拿住劉荊州和一眾荊襄首腦,那我軍也是可以從百忙之中抽出,協助孫將軍平定江夏黃祖、江陵蔡瑁和章陵蒯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