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激戰結束,雙方各自損失兩三千人。


    對於孫堅那邊,可以說這點損失是不痛不癢的,但胡軫可無法忍受,戰後一度揚言要處斬呂布、李傕二人,還是眾將求情,胡軫這才作罷,留下了呂、李二人的性命以後戴罪立功。


    胡軫的所作所為惹得眾將非常不滿,但大家又不敢發作,胡軫是涼州豪強出身,當年帶著家底投奔董卓,雙方意氣相投,共約生死,名為君臣,實為兄弟。


    所以如果哪個不長眼的將領真的死在了胡軫手裏,那也隻能挑一口上好的棺材埋了,別的就不必多想。


    第一次孫胡大戰之後,新成縣連下了三天大雨,雙方相安無事,可孫堅軍卻等來了李肆的支援。


    李肆帶著三千龍騎和三千民兵,直接將大營紮在最為靠前、最為突出的位置,距離其他營寨至少五裏遠,可謂是孤懸在外,讓胡軫忍不住想要去攻打。


    ……


    銀月如盤,高懸於天,三十步內,分毫畢現。


    北伐軍的大營周邊溝壑縱橫,都是北伐軍指戰員和友軍們一起,趁著雨天泥濘趕工出來的,隻留出了一條十步寬的大道,貫通前後兩門。


    營內燈火通明,紅旗招展,其耀眼程度,仿佛能與天上的皓月爭輝。


    胡軫這次是傾巢而出,經過幾天的偵查,胡軫已經探清了北伐軍大營的虛實。


    周邊的溝壑寬度,正好處在弓弩射程的邊際,留出一條寬敞的大道,很像是一個陷阱。


    但北伐軍大營的營門日夜不閉,且夜間也點滿了燈,亮如白晝,略微登高就很輕易地看清內裏的虛實:兵士五六千,營盤內無甚稀奇,除了木頭樁子和柵欄多了一點外,不像是有埋伏的樣子。


    寨牆不守,轉而去營盤內修低矮的小柵欄,這天下焉有如此奇特的紮營方式?


    於是乎,不止胡軫想打一打,就連對胡軫有意見的將領們也覺得可以一試。


    交州軍確實裝備好,可用度如此奢華,戒備如此鬆弛,覺得光靠這些能唬住西涼鐵騎,未免也太不拿這些西涼兵將放眼裏了。


    胡軫便讓華雄引西涼騎兵五千為先鋒,呂布、李傕二人戴罪立功,合領騎兵五千為後援,胡軫親率兩萬步騎跟進。


    華雄一路上馬銜枚,人銜草,沒有受到任何阻礙,原野上的那團燈光就是最好的路標。一直潛行到離轅門口隻有五十步遠的位置,華雄所部都還沒有被發現。


    懷著忐忑的心情,華雄下令全軍上馬,放開韁繩疾馳到敵軍大營。


    人馬具甲的華雄一騎當先,飛速衝入轅門,剛進來就發現了驚慌失措而四散逃離的交州兵,華雄取下弓箭一射,箭矢未能穿透交州兵身上的鎧甲,插在他的後背上,隨那個交州兵一起遠去了蹤影。


    營內有一條寬闊的道路,路兩旁有一排低矮的木柵欄,正如先前在營外了望的一樣,但隔得近了華雄才發現,小柵欄背後的木樁之間,有幾層如同漁網一般孔隙細小的網子掛在上麵,周邊燈火照耀之下,還泛著微光,為這枯燥的營寨增添了一番風味。


    華雄不疑有他,見順利地殺進了交州軍的大營,華雄當即吩咐身後的一千騎兵們殺進去分頭縱火,而華雄自己則拉著韁繩,緩緩地沿著道路巡視。


    還是太詭異了,柵欄和“漁網”將營盤劃分得井井有條,可卻不見路邊有開口可以進去。


    正當華雄想要下馬,自行查看一下這些柵欄和“漁網”到底有什麽奇特之處時,卻忽聽得一聲戰馬的悲鳴還有騎士倒地的慘叫聲。


    原來是一名西涼騎兵想要躍馬飛過這些柵欄“漁網”,進到那些營帳之間去放火,沒想到戰馬剛剛越過柵欄,一腳踏進了漁網的孔隙之間,當即被網子上頭的金屬倒刺給紮得後腿一蹬,悲鳴著將騎士甩下馬,然後自己的前腿還掛在網子上,被紮得鮮血直流。


    這就是北伐軍設置的鐵絲網,由於木樁打得緊,那戰馬無論如何掙紮,都沒辦法掙脫下來,隻是在身上增添一道道血肉模糊的刮痕。


    看樣子交州軍不是疏忽大意,而是早有準備,華雄醒悟過來,立刻下令收兵。


    埋伏在道路兩旁鐵絲網後麵的北伐軍戰士,一見西涼騎兵要撤,趕緊從掩體後麵探出身子,將手裏的弓弩箭矢一股腦地傾瀉出去。


    受到突襲的西涼騎兵驚慌著,爭先恐後地往轅門外衝去,可後麵圍在華雄身邊的親兵拔刀大聲嗬斥這些擁擠的騎兵道:“華將軍在此,爾等還不速速讓開道,讓將軍先走!”


    聽到主將的大名,那些往前擠的騎兵隻好打馬到道路兩側,去和埋伏的交州兵互相對射,從而掩護中間的華雄快速出營。


    華雄還在暗自慶幸,幸好自己謹慎,沒有悶著頭往大營裏麵殺,此次夜襲,淺嚐輒止,折損不足千騎,自己也能全須全尾地撤出去,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轅門就在眼前,隻要再抽一馬鞭華雄就能逃出生天,可這時華雄胯下駿馬,突然感受到馬蹄之下的大地隆起,還沒反應過來蹄下這片土地到底發生了何等變化時,火光與熱浪撕碎了駿馬的肚子,並且連人帶馬一同被掀起三四丈高。


    火光與熱浪過後,這群護衛華雄的騎兵們也東倒西歪地躺在地上,有些殘肢斷臂還飛了出去,掛在路邊的鐵絲網上,華雄自己則兩條大腿已不知去向,剩下一個被烏漆麻黑的盔甲所包裹的上半身,隨意地躺倒在硝煙裏。


    這是埋伏在轅門口的北伐軍戰士,眼見華雄要跑,算著時間提前點燃了埋在轅門底下的炸藥包,正好一次爆炸就把這些奪路而逃的騎兵給留了下來。


    其餘沒有被爆炸波及的西涼騎兵也不好受,胯下戰馬幾乎無一例外地受驚亂跑,並且向著遠離爆炸點的方向,也就是遠離轅門,向著大營內部亂跑。


    此時如何能夠再向內衝?


    西涼騎士們趕緊手忙腳亂地拉韁繩,可戰馬們怎麽也不聽使喚,一些果決的騎士隻得絕望地跳下馬,想趁亂破開鐵絲網,混進營帳之間,然後再想辦法逃出去,而更多的西涼騎士則被戰馬帶向了死亡的深淵。


    北伐軍戰士抓住時機,用弓弩將這些方寸大亂的騎士給挨個射殺,那些跳馬逃生的騎士,用盡全身力氣都砍不開鐵絲網,被趕來的北伐軍戰士射死在鐵絲網前。


    還沒有進入大營內的西涼騎士被這爆炸嚇得不敢前往救援,轅門處升起的一團煙霧,沒有哪個西涼騎士敢壯著膽子上前查看一二。


    正當這些騎士躊躇不前時,營內的北伐軍將士解決了突入的千餘騎兵,然後登上寨牆,將弓弩對準聚集在營外大道上的西涼騎兵。


    西涼騎兵實在是聚得太緊密了,寨牆之上的北伐軍戰士都不需要怎麽瞄準,隻管對著印象中的前門大道一通射擊,西涼騎兵頓時隻留下一具具屍骨,匆匆狼狽逃竄。


    因為隻有一條通道,這四千騎兵前隊要調頭跑路,幾百步外的後隊則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雙方就這樣活生生地在路上堵了半刻鍾,為北伐軍將士的箭下增添了不少亡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