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酷暑鏖戰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幾息的工夫,雙方剩餘的整條戰線都撞到了一起,漢軍因為兵少,右翼已經被朱雀軍包繞,可右翼一千五百長水營精兵絲毫沒有畏懼。
再重的包圍他們也不是沒經曆過。
長兵器互相僵持在中間,那就刀牌手向前翻滾滲透,短兵廝殺。
按道理來說,雙方都是全甲具,輕易不會被傷到。
但長水營士卒憋屈地發現,敵軍前排除了身上有一套筩袖甲,外麵似乎還套著一層鐵鍋?
而且自己手裏的精煉環首刀,廢了半天勁也砍不動敵軍,即便是使出全身力氣,將赤賊身前的那層鐵鍋劈開,裏頭也還有一層筩袖甲!
這幫赤賊,怎麽會有如此多的漢軍製式盔甲?
多虧了朱符和孫堅,交州原本就是邊境州,各個縣城武庫內都有不少祖傳的盔甲,古老者可以追溯到前漢前秦。之後孫堅又不遠千裏送了一波荊州盔甲,原本朱雀軍還隻能精銳穿筩袖甲,現在好了,人人都有鐵劄甲穿,甚至還有盈餘。
除此之外,赤賊手持短兵的,手裏的家夥不是刀也不是劍,而是一柄張牙舞爪的鐵錘,敲在身上,劄甲的甲頁根本抵擋不住,輕者皮開肉綻,重者直接碎骨斷筋。
朱雀軍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實力的對手,自家的頁錘經常揮空,被漢軍躲了過去,然後漢軍會用刀在朱雀軍腿部以下等沒有防護的部位,留下一道鮮血噴薄不止的傷口。
冷兵器格鬥,首先在勇氣足夠的情況下,一是雙拳難敵四手,人少難打人多,朱雀軍這邊人多,所以能靠配合壓製朱儁部。
二則是揮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若是你一直能保持強勢淩厲的攻擊,敵人也無暇反擊。
但前提是體力充足。
周榮已經累了,親手錘殺了不下四十名長水營精銳士卒,周榮渾身上下都被汗液浸透。
這天實在是太熱了,火辣的太陽高懸晴空正中,中午出戰,戰到現在,正是下午三四點鍾的時候,若是打一個雞蛋在雙方的甲頁上,不出幾息就能煎熟。
好在,雙方都是全甲精兵,這份酷熱被雙方共享。
越來越多的士卒倒下,他們不是倒在了敵軍的刀錘之下,而是在從盔甲的盆領和脖頸之間的間隙中升騰起來的熱浪給悶倒的。
中暑,大麵積的中暑。
朱雀軍的戰士更適應氣候,但他們夥食更好,體型更壯碩,體重噸位更大,釋放的熱量也更多,再加之劇烈運動,越來越多的朱雀軍戰士倒下了。
朱儁軍這邊則很幹脆,都是河洛健兒,哪裏經受過這種熏烤?漸漸地腳上也沒了力氣,手上的動作也慢了下來,眼前的層層赤賊,好似一下長出個三頭六臂,還不停地搖晃,下一秒,眼前的視線就變黑了。
朱雀軍是因怒興兵,被打擊了軟肋,不得不戰,朱儁憑什麽敢在秋老虎執掌的晌午出戰呢?
他有援軍,兩萬去執行殺光政策,早就殺紅了眼睛的輕裝兵已經快要趕到戰場的邊緣!
朱雀軍甲胄精良,朱儁早就見識過了,朱雀軍體型健碩,他也看到過了,自己同等的精兵不過七八千,而朱雀軍可能有兩萬,怎麽辦?
那就一起在烈焰升騰的煉獄之中,兌子吧!
朱儁眼看雙方陣線都將崩潰,當即下令,大旗一揮,兩千餘三河騎士衝鋒,去穩住快要崩潰的右翼陣線。
一直等候的三河騎士們,擦了一把汗,然後飛身上馬,揚起馬鞭,催動胯下戰馬開始走快步,繞到戰線右翼後,分出兩百騎監視朱雀軍的騎兵,然後剩下兩千餘戰馬襲步衝鋒,直插朱雀軍左翼側麵。
李弎老早就在左翼布置了應對,那是兩千在戰線後等待休息的戰士,每個人背後都豎著一把雙手持握的漢軍斬馬劍,全都是從孫堅手裏繳獲來的。
眼見三河騎士衝來,坐鎮中軍的李弎急忙抽調出陷入近戰的弩兵,調轉方向,朝三河騎士射出了一波箭雨,隻來得及射出一波。
但是效果拔群,兩百多三河騎士中箭墜馬,其前鋒也減弱了衝擊速度。
朱雀軍的斬馬劍士,披掛整齊,前幾排都是鬆散的隊形,方便揮砍和輾轉騰挪,後麵幾排則拍成了密集的牆陣,以此保證,不會有任何一匹馬從他們陣中穿過,除非他們被敵軍鑿穿。
東漢騎兵的單邊軟製馬鐙和馬鞍高橋化程度不夠,給了包括朱雀軍斬馬劍士在內的全天下斬馬劍士底氣。現在的騎士拚殺都很難借助馬力,因為那樣的話,他們自己也會受不住反作用力而摔下馬,所以三河騎士基本都是使一柄內刃馬刀,靠劈砍殺傷,唯有身強力壯並且敏捷性還強的,才能在馬上用馬槊。
可這些精銳,大部分都被熏死在了橫浦關內,或者在麵對朱雀軍沿路的遊擊騷擾中損耗殆盡。
故此,當第一層斬馬劍士和三河騎士對撞時,雙方都沒有什麽戰果,有些斬馬劍士躲避不及,亦或是躲了這個沒躲過另一個,被砍飛了頭顱,有些三河騎士則被劈斷了馬腿,高速之中向前急墜落馬,丟了性命。
就這樣互相消耗了三層,剩餘的劍士和騎士們撞到了一團,終究是馬的質量大,朱雀軍這邊當即被撞死上百劍士,但他們不能躲避,因為他們身後就是同袍的後背。
馬也不傻,看著前麵密集的人群,自己也會減速,奈何周圍都是騎士,轉不了向,所以隻能往前撞去了,把第一排的鐵甲劍士撞飛之後,不少戰馬也直接哀鳴一聲,癱倒在地,後排的朱雀軍劍士一擁而上,和失去了最大武器——速度的三河騎士血戰到了一塊。
朱煒和朱盈此時是萬分後悔的,他們壓根就沒想到這群劍士壓根不怕死,導致左右騎營兩千騎兵悉數被黏在了這裏,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廝殺,三河騎士們雖然盔甲不如赤賊劍士精良,但個頂個的武藝高強,未必就不能殺穿。
若是一對一捉對廝殺,那確實如此,但占據兵力優勢的朱雀軍豈能讓他們得逞?
一直在林子裏躲太陽的李肆和石敏學出動了。
再重的包圍他們也不是沒經曆過。
長兵器互相僵持在中間,那就刀牌手向前翻滾滲透,短兵廝殺。
按道理來說,雙方都是全甲具,輕易不會被傷到。
但長水營士卒憋屈地發現,敵軍前排除了身上有一套筩袖甲,外麵似乎還套著一層鐵鍋?
而且自己手裏的精煉環首刀,廢了半天勁也砍不動敵軍,即便是使出全身力氣,將赤賊身前的那層鐵鍋劈開,裏頭也還有一層筩袖甲!
這幫赤賊,怎麽會有如此多的漢軍製式盔甲?
多虧了朱符和孫堅,交州原本就是邊境州,各個縣城武庫內都有不少祖傳的盔甲,古老者可以追溯到前漢前秦。之後孫堅又不遠千裏送了一波荊州盔甲,原本朱雀軍還隻能精銳穿筩袖甲,現在好了,人人都有鐵劄甲穿,甚至還有盈餘。
除此之外,赤賊手持短兵的,手裏的家夥不是刀也不是劍,而是一柄張牙舞爪的鐵錘,敲在身上,劄甲的甲頁根本抵擋不住,輕者皮開肉綻,重者直接碎骨斷筋。
朱雀軍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實力的對手,自家的頁錘經常揮空,被漢軍躲了過去,然後漢軍會用刀在朱雀軍腿部以下等沒有防護的部位,留下一道鮮血噴薄不止的傷口。
冷兵器格鬥,首先在勇氣足夠的情況下,一是雙拳難敵四手,人少難打人多,朱雀軍這邊人多,所以能靠配合壓製朱儁部。
二則是揮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若是你一直能保持強勢淩厲的攻擊,敵人也無暇反擊。
但前提是體力充足。
周榮已經累了,親手錘殺了不下四十名長水營精銳士卒,周榮渾身上下都被汗液浸透。
這天實在是太熱了,火辣的太陽高懸晴空正中,中午出戰,戰到現在,正是下午三四點鍾的時候,若是打一個雞蛋在雙方的甲頁上,不出幾息就能煎熟。
好在,雙方都是全甲精兵,這份酷熱被雙方共享。
越來越多的士卒倒下,他們不是倒在了敵軍的刀錘之下,而是在從盔甲的盆領和脖頸之間的間隙中升騰起來的熱浪給悶倒的。
中暑,大麵積的中暑。
朱雀軍的戰士更適應氣候,但他們夥食更好,體型更壯碩,體重噸位更大,釋放的熱量也更多,再加之劇烈運動,越來越多的朱雀軍戰士倒下了。
朱儁軍這邊則很幹脆,都是河洛健兒,哪裏經受過這種熏烤?漸漸地腳上也沒了力氣,手上的動作也慢了下來,眼前的層層赤賊,好似一下長出個三頭六臂,還不停地搖晃,下一秒,眼前的視線就變黑了。
朱雀軍是因怒興兵,被打擊了軟肋,不得不戰,朱儁憑什麽敢在秋老虎執掌的晌午出戰呢?
他有援軍,兩萬去執行殺光政策,早就殺紅了眼睛的輕裝兵已經快要趕到戰場的邊緣!
朱雀軍甲胄精良,朱儁早就見識過了,朱雀軍體型健碩,他也看到過了,自己同等的精兵不過七八千,而朱雀軍可能有兩萬,怎麽辦?
那就一起在烈焰升騰的煉獄之中,兌子吧!
朱儁眼看雙方陣線都將崩潰,當即下令,大旗一揮,兩千餘三河騎士衝鋒,去穩住快要崩潰的右翼陣線。
一直等候的三河騎士們,擦了一把汗,然後飛身上馬,揚起馬鞭,催動胯下戰馬開始走快步,繞到戰線右翼後,分出兩百騎監視朱雀軍的騎兵,然後剩下兩千餘戰馬襲步衝鋒,直插朱雀軍左翼側麵。
李弎老早就在左翼布置了應對,那是兩千在戰線後等待休息的戰士,每個人背後都豎著一把雙手持握的漢軍斬馬劍,全都是從孫堅手裏繳獲來的。
眼見三河騎士衝來,坐鎮中軍的李弎急忙抽調出陷入近戰的弩兵,調轉方向,朝三河騎士射出了一波箭雨,隻來得及射出一波。
但是效果拔群,兩百多三河騎士中箭墜馬,其前鋒也減弱了衝擊速度。
朱雀軍的斬馬劍士,披掛整齊,前幾排都是鬆散的隊形,方便揮砍和輾轉騰挪,後麵幾排則拍成了密集的牆陣,以此保證,不會有任何一匹馬從他們陣中穿過,除非他們被敵軍鑿穿。
東漢騎兵的單邊軟製馬鐙和馬鞍高橋化程度不夠,給了包括朱雀軍斬馬劍士在內的全天下斬馬劍士底氣。現在的騎士拚殺都很難借助馬力,因為那樣的話,他們自己也會受不住反作用力而摔下馬,所以三河騎士基本都是使一柄內刃馬刀,靠劈砍殺傷,唯有身強力壯並且敏捷性還強的,才能在馬上用馬槊。
可這些精銳,大部分都被熏死在了橫浦關內,或者在麵對朱雀軍沿路的遊擊騷擾中損耗殆盡。
故此,當第一層斬馬劍士和三河騎士對撞時,雙方都沒有什麽戰果,有些斬馬劍士躲避不及,亦或是躲了這個沒躲過另一個,被砍飛了頭顱,有些三河騎士則被劈斷了馬腿,高速之中向前急墜落馬,丟了性命。
就這樣互相消耗了三層,剩餘的劍士和騎士們撞到了一團,終究是馬的質量大,朱雀軍這邊當即被撞死上百劍士,但他們不能躲避,因為他們身後就是同袍的後背。
馬也不傻,看著前麵密集的人群,自己也會減速,奈何周圍都是騎士,轉不了向,所以隻能往前撞去了,把第一排的鐵甲劍士撞飛之後,不少戰馬也直接哀鳴一聲,癱倒在地,後排的朱雀軍劍士一擁而上,和失去了最大武器——速度的三河騎士血戰到了一塊。
朱煒和朱盈此時是萬分後悔的,他們壓根就沒想到這群劍士壓根不怕死,導致左右騎營兩千騎兵悉數被黏在了這裏,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廝殺,三河騎士們雖然盔甲不如赤賊劍士精良,但個頂個的武藝高強,未必就不能殺穿。
若是一對一捉對廝殺,那確實如此,但占據兵力優勢的朱雀軍豈能讓他們得逞?
一直在林子裏躲太陽的李肆和石敏學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