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朱雀兵士從兜裏掏出軍紀小冊子,各自聚攏一二十個敗兵,開始念道。


    俘虜們可沒見過這樣的事物,一個個都往前擠。


    “去去去,站開點,你們這幾個糙漢子,這可是蔡侯紙,莫要弄壞咯。”這群兵士多半也是參軍後才識得的字,對別的可能還磕磕碰碰,但對這本被當作啟蒙教材的軍紀軍規書,那再熟悉不過了。


    “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


    朗讀聲此起彼伏,加上又都是南海同鄉的鄉音,俘虜們都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還要舉手討論一番。


    龔勝滿意地巡視著,越行跟在後麵有些出神,他正琢磨著得多休沐幾日,才能補償這狗入的戰時調休。


    突然,一名俘虜舉手找到龔勝,先是一拱手,然後開口問道:“感謝將軍飯食,敢問將軍可是義軍否?”


    “當然,懲惡揚善,替天行道,我們朱雀軍向來如此。”龔勝肯定地答道。


    那俘虜聽後,立馬跪倒道:“草民秦四五,乃秦邑鄉人,家鄉豪族,秦誌一家,橫行鄉裏,欺壓良善,我爹因交不起口賦,就被此人活活打死,請將軍為草民做主。”


    這俘虜正是之前吃不安心的秦四五。


    龔勝剛想問問越行,秦邑鄉是不是已經清洗過了,卻見一直神遊天外的越行一個箭步衝到秦四五跟前,俯身把秦四五拉起,說道:“秦壯士快起來,別再跪了。


    我們朱雀軍掃蕩每個鄉裏,都會主持公道,惡行昭著的直接砍了,財產土地都由鄉親們均分,其餘的,我們也會把土財主多餘的浮財、土地,分給鄉親們,保證不會讓這幫壞家夥再為禍一方。


    別的地方我不清楚,但秦邑鄉是一個分了地的典型,正在通告全軍,那秦老太爺一家幾個作惡多端的男丁都被砍了,你家裏估計還分了不少田地。”


    秦四五淚流滿麵,還想再拜,但被越行托著下不去深,隻好擦著眼淚,苦道:“多謝將軍,朱雀軍是我家的恩人呐!但我家中還有老母,長弟幼妹,懇請將軍放我迴去安頓一二,三日之內,我必迴來,這條命都供將軍驅使,絕無二心!”


    周邊的俘虜聽到周邊鄉裏情況,也不顧什麽舉手了,當即交頭接耳起來,一傳十,十傳百,沒多久,就都知道了朱雀軍在幫他們鏟除惡霸,有些搶著去問越行自家情況,擠不進的,都拉著講解軍紀的戰士問。


    迴答都是大同小異:碰到惡事,絕不姑息,具體情況,得問友軍。


    有些朱雀戰士講起自家也是受了李大將軍的照顧,為了報恩參軍的,有的則是說參軍吃得更好,軍餉足,李弎還沒稱作朱雀大將軍時,就已經帶著人替天行道,安頓流民,一切製度,都仿照定海那邊來的。


    俘虜們也打開了話匣子,說起自身的經曆,總少不了一些鄉間反派,但像秦四五那樣被害死了親人的還是少數。


    南海畢竟人少地多,過不下去就逃去開荒,或是投奔山民,豪族也不敢盤剝過剩,都跑了,誰去他家當佃農呢?


    像是豪族害人性命的戲碼,聽說蒼梧那邊不少,蒼梧多山,且官府控製嚴格,黎庶被欺壓了也無處可逃,所以不少俘虜提議要朱雀軍往蒼梧打,但又有人說了,新來的蒼梧太守是車騎將軍的兒子,肯定是塊硬骨頭,不能蠻幹。


    在激烈的討論交流中,這些俘虜已經不自覺地將自己當成了朱雀軍的一員,後續事宜,自然是好辦。


    沒有牽掛的就直接改換門庭,到了李大將軍手下吃糧,吃好糧。


    想迴去看看的,約定幾日後再迴來。在司馬某指洛水放屁之前,漢人的承諾都是效力很足的。


    也有想迴去當農民,迴鄉的自不必說,想去朱雀軍新開辟的官田也有幾十個。


    於是一場低開高走的憶苦思甜大會,最終成功為朱雀軍轉化了五百多解放郡兵。


    這是第一場針對官軍的反正運動,給了韋恩這群預設大會流程的人很大的震撼。


    韋恩此時就和周榮等人站在校場邊緣圍觀,親眼看著龔勝一開始冷場,再到當兵吃好糧,以為差不多結束了,畢竟俘虜們基本願意換個能吃飽點地方繼續幹了。


    哪想他們聽到家鄉的變化,和那些惡霸劣紳的處置後,情緒那麽高漲。


    韋恩也不是沒想過用家鄉變化來吸引他們,但奈何鄉裏這邊壓根就分不下地,給不了他們實惠,故此就沒有放進預案裏。


    可他不知道,秦漢之人重情義,喜豪俠,朱雀軍僅僅是做了點微不足道的工作,卻還是讓這些人感恩戴德。


    “真是一群可愛的人。”韋恩感歎道。


    “卻要慘遭你的玩弄。”周榮嘲諷迴去,看樣子他還是有些不平。


    “那他們有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然後還能去幫助更多的人呢?”韋恩平靜道,見周榮不言語,於是繼續道:“按你們的辦法,隻會飼養一群巨嬰,一群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都分不清的巨嬰。


    得趁著這些人還聖質如初的時候,塑造一個集體記憶,一個集體印記,才能經得起以後的風吹雨打。


    你們之前覺得我應該親自出馬去收攏人心,我看沒必要。像越行那樣的同道,雖然毛病不少,但做事有原則,看不得百姓跪下,他們都是好同道,隨著他們的增加,我們的事業會越來越順暢的,完全不需要什麽個人崇拜來作為向心質點。


    明天我就去育種基地吧,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畝產兩百斤簡直愧對先賢。


    伯均你也不用陪著我了,那邊都是同道,安全得很,這邊打仗,還需要你的個人勇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