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以後都沒有藥了
重生末世,從苟在防空洞開始 作者:自古寂寞誰如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雨衣先不穿,不然路上得熱死。
大家都穿了寬鬆的長袖衣服和長褲,戴著大草帽。
這草帽還是李唯一原來囤的,預備賣給登山客的。
極熱不止溫度高,太陽光和紫外線的強度也是平時的好幾倍,容易曬傷。
還是李建軍背著王嘉華,到了山下,陳未從空間拿出幾輛共享單車的,李唯一馱著王嘉華,李建軍帶著陳小芸。
陳未的空間已經公開了,這次除了個人隨身帶個小包,裝雨衣和隨身小物件,就是背八一的登山包了。
舍不得女兒吃苦,陳未自己背起來。
八一養了10幾天,體重迴來不少,大幾十斤的分量。
還好陳未身體經過強化,不然背著騎車走上十幾公裏,又是這麽熱的天氣,普通人得虛脫。
天色微亮,太陽還沒從地平線上露頭。
不斷上升的溫度,讓夜裏的露水蒸騰而起,化作一陣陣白霧,慢慢升向天空。
十來天沒下山,原來道路上汙泥被太陽曬得邦邦硬,跟石頭一樣。
人走還行,騎車就顛簸得厲害,後來實在不行,幹脆都下車走路。
還是李建軍背起了王嘉華,反而走得快了些。
王嘉華沒說話,不過她發紅眼角看得出,因為自己拖累了大家,心裏不是滋味。
隻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跟李唯一一樣,她也總是習慣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別人的感受之後去考慮。
都是好人。
陳未有點後悔,還是欠考慮了,沒想過交通工具問題。
上一世,城裏形勢複雜,李唯一帶著大家吃完了便利店的補給,就在山上和周圍的郊區找東西。
中間為了給幾個隊員找家人,還另外組織了小隊去了外地。
都是走著,靠雙腿。
陳未也有點思維定式了,沒考慮過交通工具的問題。
早知道,早幾天至少應該把空間裏的大解放拿出來,自己和李建軍研究一下,練練手。
現在肯定來不及了,那古老的解放汽車,能不能發動都是問題。
而且以前可沒有方向盤助力,沒有電控火花塞,全靠左手和右手。
不練習,肯定開不動。
還有cbd收集來的古董車,也不知道能不能開,這些日子也忘記了試驗一下。
陳未心裏絮絮叨叨,也沒法跟別人說,憋屈得很。
快八點的時候,走到了協和醫院的門口。
一路上,偶爾能看到有人出來活動,都是試圖尋找有用物資的人。
官方的小隊仍然遵守上班時間,不到8點不會出動。
幾輪酸雨過後,路上的各種殘骸更加稀少了,連原來郊外路上依稀可見的骨骼,也融化在酸雨裏,或者流走,或者滲入土壤。
建築外牆的塗料都被腐蝕掉了,加上原來市政綠化的樹木花草,統統被酸雨碳化,城市裏到處黑漆漆的,仿佛剛經曆了一場大火。
醫院門口堆著拒馬,拒馬上纏繞著鐵絲網。
有兩個持槍的子弟兵守衛。
不讓進去,5人費了一番口舌,怎麽說都不行。
要有通行證,不然不給進。
等了老半天,好容易看到一個熟悉的護工,陳未偷偷給人家塞了根火腿腸,拜托他給吳詩雨醫生帶個話。
太陽升到了半空,陽光熾熱,好在子弟兵站崗的位置有遮陽傘。
子弟兵隻是堅守原則,不讓進門,5人在擠在旁邊蹭陰涼卻沒有驅趕。
反而站崗小夥子聽說王嘉華的病,還特意往傘外站了站,給讓出了更多乘涼的空間。
陳未不由感慨,末世前看抖音,有人去英國旅遊,靠近白金漢宮的衛兵想拍個照,都被大聲嗬斥。
外國儀仗隊,碰到地上摔倒的小孩,是直接踩過去的。
就這,都有人洗,說是人家紀律嚴明。
可惜了,末世了,再也迴不去了。
“老李!”一聲清脆喊聲響起。
就看到吳詩雨一手舉在額頭前麵遮擋著陽光,一手拎著個塑料袋往門口小步快跑而來。
十幾天不見,她身上的白大褂更加陳舊了,表麵還殘留著大片大片的汙漬。
臉色看起來也很不好,皮膚暗沉,頭發油乎乎的,明顯看得出糾纏打結的痕跡。
吳詩雨來到眾人跟前,也躲進了遮陽傘的陰影裏。
抬眼一看五人,不由得心裏一震。
老李家這幾個人的氣色未免也太好了一些。
一個個滿麵紅光,就連重病纏身的王嘉華,看起來也是麵色紅潤,完全沒有自己想象中的臉色枯槁,形銷骨立的樣子。
最讓人震驚的是那個陳未身後背著一個登山包,包口露著一隻狗頭,吐著長長的舌頭,哈哈哈喘著氣。
現在這個時候,還能養寵物?
他們那個山上的便利店,物資是多充沛啊?
而且幾人看起來,非常整潔,看來山上的水源也充足,還是幹淨的水。
有那麽一刹那,吳詩雨心裏產生了動搖,那天李家幾個人走的時候,自己沒趕上跟他們道別。
後來在工位上發現了陳未給留的字條,是石鼓山上一個便利店的地址。
寫得詳細,從哪裏走,第幾個路口拐彎。
當時自己還沒往心裏去,想著個人再怎麽有準備,也不能跟國家力量比。
醫院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再怎麽困難,一線醫護的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
結果別說洗澡了,最近已經縮減到每天就供應500毫升水了,裝在塑料飲料瓶裏,第二天還要迴收空瓶子。
吃的每天就一個飯團,有的時候是米飯,中間包個話梅。
有時候幹脆是黏糊糊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吃完了一會就餓,燒心燒肺。
甚至有幾次,自己都考慮過要不讓葛主任占點便宜算了,隻是每次一看到葛主任亮得要淌油的腦袋,就惡心地打消了念頭。
自己都想的是啥,吳詩雨出了會神,馬上注意到對方幾個人看著自己的詫異眼神。
定了定神,打消雜念,把手上的塑料袋遞給李唯一。
“老李,現在情況有點不同了。”吳詩雨的語氣裏充滿意興蕭索和無能為力。
“官方新出了醫院的管理製度,現在醫院不能自主收治病人,要管委會批準。”
“醫療資源要集中使用,很快我們也要搬到官方新成立的庇護所裏去了,人員和能用的設備,藥物都要搬去。”
“我提前聽到一點風聲,就趕緊趁著沒全麵收緊的時候,給王大姐又拿了兩個療程的藥。”
“這幾天就想你們要趕快來,要是你們再遲來兩天,這藥我都沒機會交給你們。”
吳詩雨說著,咬了咬嘴唇,憔悴的臉上,有點黯淡的眼光裏充滿歉意。
“不好意思,以後都沒有藥了。”
大家都穿了寬鬆的長袖衣服和長褲,戴著大草帽。
這草帽還是李唯一原來囤的,預備賣給登山客的。
極熱不止溫度高,太陽光和紫外線的強度也是平時的好幾倍,容易曬傷。
還是李建軍背著王嘉華,到了山下,陳未從空間拿出幾輛共享單車的,李唯一馱著王嘉華,李建軍帶著陳小芸。
陳未的空間已經公開了,這次除了個人隨身帶個小包,裝雨衣和隨身小物件,就是背八一的登山包了。
舍不得女兒吃苦,陳未自己背起來。
八一養了10幾天,體重迴來不少,大幾十斤的分量。
還好陳未身體經過強化,不然背著騎車走上十幾公裏,又是這麽熱的天氣,普通人得虛脫。
天色微亮,太陽還沒從地平線上露頭。
不斷上升的溫度,讓夜裏的露水蒸騰而起,化作一陣陣白霧,慢慢升向天空。
十來天沒下山,原來道路上汙泥被太陽曬得邦邦硬,跟石頭一樣。
人走還行,騎車就顛簸得厲害,後來實在不行,幹脆都下車走路。
還是李建軍背起了王嘉華,反而走得快了些。
王嘉華沒說話,不過她發紅眼角看得出,因為自己拖累了大家,心裏不是滋味。
隻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跟李唯一一樣,她也總是習慣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別人的感受之後去考慮。
都是好人。
陳未有點後悔,還是欠考慮了,沒想過交通工具問題。
上一世,城裏形勢複雜,李唯一帶著大家吃完了便利店的補給,就在山上和周圍的郊區找東西。
中間為了給幾個隊員找家人,還另外組織了小隊去了外地。
都是走著,靠雙腿。
陳未也有點思維定式了,沒考慮過交通工具的問題。
早知道,早幾天至少應該把空間裏的大解放拿出來,自己和李建軍研究一下,練練手。
現在肯定來不及了,那古老的解放汽車,能不能發動都是問題。
而且以前可沒有方向盤助力,沒有電控火花塞,全靠左手和右手。
不練習,肯定開不動。
還有cbd收集來的古董車,也不知道能不能開,這些日子也忘記了試驗一下。
陳未心裏絮絮叨叨,也沒法跟別人說,憋屈得很。
快八點的時候,走到了協和醫院的門口。
一路上,偶爾能看到有人出來活動,都是試圖尋找有用物資的人。
官方的小隊仍然遵守上班時間,不到8點不會出動。
幾輪酸雨過後,路上的各種殘骸更加稀少了,連原來郊外路上依稀可見的骨骼,也融化在酸雨裏,或者流走,或者滲入土壤。
建築外牆的塗料都被腐蝕掉了,加上原來市政綠化的樹木花草,統統被酸雨碳化,城市裏到處黑漆漆的,仿佛剛經曆了一場大火。
醫院門口堆著拒馬,拒馬上纏繞著鐵絲網。
有兩個持槍的子弟兵守衛。
不讓進去,5人費了一番口舌,怎麽說都不行。
要有通行證,不然不給進。
等了老半天,好容易看到一個熟悉的護工,陳未偷偷給人家塞了根火腿腸,拜托他給吳詩雨醫生帶個話。
太陽升到了半空,陽光熾熱,好在子弟兵站崗的位置有遮陽傘。
子弟兵隻是堅守原則,不讓進門,5人在擠在旁邊蹭陰涼卻沒有驅趕。
反而站崗小夥子聽說王嘉華的病,還特意往傘外站了站,給讓出了更多乘涼的空間。
陳未不由感慨,末世前看抖音,有人去英國旅遊,靠近白金漢宮的衛兵想拍個照,都被大聲嗬斥。
外國儀仗隊,碰到地上摔倒的小孩,是直接踩過去的。
就這,都有人洗,說是人家紀律嚴明。
可惜了,末世了,再也迴不去了。
“老李!”一聲清脆喊聲響起。
就看到吳詩雨一手舉在額頭前麵遮擋著陽光,一手拎著個塑料袋往門口小步快跑而來。
十幾天不見,她身上的白大褂更加陳舊了,表麵還殘留著大片大片的汙漬。
臉色看起來也很不好,皮膚暗沉,頭發油乎乎的,明顯看得出糾纏打結的痕跡。
吳詩雨來到眾人跟前,也躲進了遮陽傘的陰影裏。
抬眼一看五人,不由得心裏一震。
老李家這幾個人的氣色未免也太好了一些。
一個個滿麵紅光,就連重病纏身的王嘉華,看起來也是麵色紅潤,完全沒有自己想象中的臉色枯槁,形銷骨立的樣子。
最讓人震驚的是那個陳未身後背著一個登山包,包口露著一隻狗頭,吐著長長的舌頭,哈哈哈喘著氣。
現在這個時候,還能養寵物?
他們那個山上的便利店,物資是多充沛啊?
而且幾人看起來,非常整潔,看來山上的水源也充足,還是幹淨的水。
有那麽一刹那,吳詩雨心裏產生了動搖,那天李家幾個人走的時候,自己沒趕上跟他們道別。
後來在工位上發現了陳未給留的字條,是石鼓山上一個便利店的地址。
寫得詳細,從哪裏走,第幾個路口拐彎。
當時自己還沒往心裏去,想著個人再怎麽有準備,也不能跟國家力量比。
醫院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再怎麽困難,一線醫護的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
結果別說洗澡了,最近已經縮減到每天就供應500毫升水了,裝在塑料飲料瓶裏,第二天還要迴收空瓶子。
吃的每天就一個飯團,有的時候是米飯,中間包個話梅。
有時候幹脆是黏糊糊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吃完了一會就餓,燒心燒肺。
甚至有幾次,自己都考慮過要不讓葛主任占點便宜算了,隻是每次一看到葛主任亮得要淌油的腦袋,就惡心地打消了念頭。
自己都想的是啥,吳詩雨出了會神,馬上注意到對方幾個人看著自己的詫異眼神。
定了定神,打消雜念,把手上的塑料袋遞給李唯一。
“老李,現在情況有點不同了。”吳詩雨的語氣裏充滿意興蕭索和無能為力。
“官方新出了醫院的管理製度,現在醫院不能自主收治病人,要管委會批準。”
“醫療資源要集中使用,很快我們也要搬到官方新成立的庇護所裏去了,人員和能用的設備,藥物都要搬去。”
“我提前聽到一點風聲,就趕緊趁著沒全麵收緊的時候,給王大姐又拿了兩個療程的藥。”
“這幾天就想你們要趕快來,要是你們再遲來兩天,這藥我都沒機會交給你們。”
吳詩雨說著,咬了咬嘴唇,憔悴的臉上,有點黯淡的眼光裏充滿歉意。
“不好意思,以後都沒有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