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雁門雄關今猶在,不見當年楊六郎
讓你寫景區,你寫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狗都不能躺平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是負重前行嗎?”
“沒想到一個國家的命運要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來承擔。”
“真是悲哀啊。”
“可是,國家有什麽辦法呢。”
“隻可惜當時已經不是漢武帝的時代了啊。”
“本以為漢武帝之後必定會一路輝煌,但未曾想僅僅百年間,命運又改變了。”
看著昭君出塞的車馬遠去。
李程深深的向著他們遠去的方向鞠躬。
此刻,她不隻是那個擁有著落雁之姿的王昭君。
她隻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漢家女。
一個為了國家義無反顧的巾幗。
所以她值得後世子孫為她鞠躬。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隨著昭君的遠去,李程在關內吟誦著詩句為這位身負民族大義的奇女子送行。
“起筆亦有千岩競秀、萬壑爭輝之勢,寫的好啊。”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以極簡的文字,寫出了無窮的感慨,寫出了昭君生前死後的哀怨。”
“果然是精品。”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土,懷念故土的憂思。”
“這更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鄉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該死的李程。”
“本以為你是來讓我們燃一燃熱血的,沒想到你居然想騙我們的眼淚。”
畫麵逐漸隱去。
隨著白色的雲霧變成黃色的泥沙。
在屏幕中出現了四個字。
血淚雁門。
“?”
頓時彈幕中無盡的問號被敲了出來。
“什麽意思?”
“這是要悲傷到底?”
“血淚雁門?講故事,就好好講故事。”
“非要搞致鬱係?”
顯然,李程並不會因為彈幕的疑問就停止。
在畫麵中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宋代將軍出現在畫麵中。
他原本雪白的戰袍已經沾滿了鮮血。
在他的身後,一個年紀稍大的將軍被綁縛在身後。
他們的目標就是這雁門關。
而在距離白袍小將幾個身位的遠處,一個遼國打扮的將軍正在迫近。
白袍小將很著急,但遼國將領卻很從容。
他似乎就想要戲弄這個漢家將軍。
“喂,楊家裏就老六和老七沒有死在我刀下了。”
“你是哪個?”
不一會,遼國將領就追上了這個漢家將軍。
但這個漢將並沒有答話,他隻想快點迴到雁門關。
因為他答應了兄弟們,要把他背後的父親送迴家。
“這一段追逐的戲碼有點慘啊。”
“兄弟們我不敢看了!”
“朋友,好好看吧,這一段應該講的是楊家將的故事。”
“那個白袍小將應該就是楊六郎。”
“他正背著自己的父親。”
“他本身就武藝高強,但知道後麵就是殺害自己父親兄弟的仇人卻隻能一味的逃跑。”
“這種憋屈可能很難體會吧。”
畫麵中,遼國將領逼停了楊六郎。
他拋出收集到的武器兵刃,想要磨滅六郎楊延昭的信心。
但未曾想,這個做法卻激活了一個猛獸。
簡單的幾個迴合,那遼國將領就領了盒飯。
憤怒的六郎仰天大哭。
他一件件收起兄弟們的兵刃。
撫摸之間。
一個個泣血的畫麵不斷出現在鏡頭裏。
雖然死狀各異。
但均是異常慘烈。
正印證了標題,血淚雁門關。
收拾好兵刃,楊六郎怒目正對那遼國將領,冷厲的說。
“我是第六個,楊延昭。”
說完牽著馬,緩緩進入了雁門關。
“牛逼,我就說嘛。”
“楊老六那一招迴馬槍太特麽熱血了。”
“直接秒殺!”
“區區遼國雜碎能翻起什麽風浪?”
“迎接他們的隻有被滅一條路!”
“就是李程這畫麵搞的太過於慘烈了一些。”
“但是這確實真實存在過的。”
“兩宋雖然窩囊,但也不乏正男兒。”
“就像故事中的楊家將,那就是一直都在百姓中傳頌的故事。”
“說起他們,誰不豎起一個大拇指?”
“我華夏兒女,就是什麽時候畏懼過挑戰,即使殘軀染血又如何?”
“不影響我殺賊!”
畫麵中李程在這個故事中全程無話。
因為他知道,對於男人來說身上的血那是勳章。
同情是沒有用的,對待英雄唯有敬佩罷了。
畫麵中以雁門關為分界。
左邊是染血的楊延昭,右邊的整潔的李程。
畫麵在此刻定格。
“唯有左邊的染血,才有了右邊的體麵。”
“李程是在說這個嗎?”
“應該是的,這畫麵太經典了,我要留下來做屏保。”
畫麵停頓了幾秒鍾之後,楊延昭化為金粉散去。
鏡頭來到了雁門關頭。
在關隘之上,將士們嚴陣以待。
在金光射下的時候,城關宛如一條巨龍,金色的鱗片閃閃發光。
而城下黑壓壓的敵軍好像烏雲,對峙著金龍。
此刻一行行金色的字體筆走龍蛇,在畫麵中緩緩打了出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一戰,楊字旌旗在風中始終飄揚。”
“這一戰,黑雲被金龍盡數壓製。”
“這一戰,楊家將大破遼軍十萬之眾!”
隨著城牆之上的將士一個個消散,在城牆之上就隻剩下了李程一人。
他緩緩播報著這一戰的戰績。
盡力告知著世人。
我漢家男兒從來都隻有熱血,沒有退縮。
緊接著,隨著一陣風起天邊的烏雲散去。
士兵們凱旋而歸。
隻不過在迴歸的隊伍中不止有大破遼軍的楊家將。
還有打的匈奴人膽寒的漢家軍!
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或許是慶幸自己還活著,或許是感慨能夠打敗敵軍。
或許是在為了能夠給自己的後人打出一個相對平穩的生活環境而欣喜。
李程緩緩走下雁門關,隨著他的腳步,雁門關的磚石也隨慢慢變的多了幾分風沙的摧殘。
“沒想到一個國家的命運要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來承擔。”
“真是悲哀啊。”
“可是,國家有什麽辦法呢。”
“隻可惜當時已經不是漢武帝的時代了啊。”
“本以為漢武帝之後必定會一路輝煌,但未曾想僅僅百年間,命運又改變了。”
看著昭君出塞的車馬遠去。
李程深深的向著他們遠去的方向鞠躬。
此刻,她不隻是那個擁有著落雁之姿的王昭君。
她隻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漢家女。
一個為了國家義無反顧的巾幗。
所以她值得後世子孫為她鞠躬。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隨著昭君的遠去,李程在關內吟誦著詩句為這位身負民族大義的奇女子送行。
“起筆亦有千岩競秀、萬壑爭輝之勢,寫的好啊。”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以極簡的文字,寫出了無窮的感慨,寫出了昭君生前死後的哀怨。”
“果然是精品。”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土,懷念故土的憂思。”
“這更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鄉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該死的李程。”
“本以為你是來讓我們燃一燃熱血的,沒想到你居然想騙我們的眼淚。”
畫麵逐漸隱去。
隨著白色的雲霧變成黃色的泥沙。
在屏幕中出現了四個字。
血淚雁門。
“?”
頓時彈幕中無盡的問號被敲了出來。
“什麽意思?”
“這是要悲傷到底?”
“血淚雁門?講故事,就好好講故事。”
“非要搞致鬱係?”
顯然,李程並不會因為彈幕的疑問就停止。
在畫麵中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宋代將軍出現在畫麵中。
他原本雪白的戰袍已經沾滿了鮮血。
在他的身後,一個年紀稍大的將軍被綁縛在身後。
他們的目標就是這雁門關。
而在距離白袍小將幾個身位的遠處,一個遼國打扮的將軍正在迫近。
白袍小將很著急,但遼國將領卻很從容。
他似乎就想要戲弄這個漢家將軍。
“喂,楊家裏就老六和老七沒有死在我刀下了。”
“你是哪個?”
不一會,遼國將領就追上了這個漢家將軍。
但這個漢將並沒有答話,他隻想快點迴到雁門關。
因為他答應了兄弟們,要把他背後的父親送迴家。
“這一段追逐的戲碼有點慘啊。”
“兄弟們我不敢看了!”
“朋友,好好看吧,這一段應該講的是楊家將的故事。”
“那個白袍小將應該就是楊六郎。”
“他正背著自己的父親。”
“他本身就武藝高強,但知道後麵就是殺害自己父親兄弟的仇人卻隻能一味的逃跑。”
“這種憋屈可能很難體會吧。”
畫麵中,遼國將領逼停了楊六郎。
他拋出收集到的武器兵刃,想要磨滅六郎楊延昭的信心。
但未曾想,這個做法卻激活了一個猛獸。
簡單的幾個迴合,那遼國將領就領了盒飯。
憤怒的六郎仰天大哭。
他一件件收起兄弟們的兵刃。
撫摸之間。
一個個泣血的畫麵不斷出現在鏡頭裏。
雖然死狀各異。
但均是異常慘烈。
正印證了標題,血淚雁門關。
收拾好兵刃,楊六郎怒目正對那遼國將領,冷厲的說。
“我是第六個,楊延昭。”
說完牽著馬,緩緩進入了雁門關。
“牛逼,我就說嘛。”
“楊老六那一招迴馬槍太特麽熱血了。”
“直接秒殺!”
“區區遼國雜碎能翻起什麽風浪?”
“迎接他們的隻有被滅一條路!”
“就是李程這畫麵搞的太過於慘烈了一些。”
“但是這確實真實存在過的。”
“兩宋雖然窩囊,但也不乏正男兒。”
“就像故事中的楊家將,那就是一直都在百姓中傳頌的故事。”
“說起他們,誰不豎起一個大拇指?”
“我華夏兒女,就是什麽時候畏懼過挑戰,即使殘軀染血又如何?”
“不影響我殺賊!”
畫麵中李程在這個故事中全程無話。
因為他知道,對於男人來說身上的血那是勳章。
同情是沒有用的,對待英雄唯有敬佩罷了。
畫麵中以雁門關為分界。
左邊是染血的楊延昭,右邊的整潔的李程。
畫麵在此刻定格。
“唯有左邊的染血,才有了右邊的體麵。”
“李程是在說這個嗎?”
“應該是的,這畫麵太經典了,我要留下來做屏保。”
畫麵停頓了幾秒鍾之後,楊延昭化為金粉散去。
鏡頭來到了雁門關頭。
在關隘之上,將士們嚴陣以待。
在金光射下的時候,城關宛如一條巨龍,金色的鱗片閃閃發光。
而城下黑壓壓的敵軍好像烏雲,對峙著金龍。
此刻一行行金色的字體筆走龍蛇,在畫麵中緩緩打了出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一戰,楊字旌旗在風中始終飄揚。”
“這一戰,黑雲被金龍盡數壓製。”
“這一戰,楊家將大破遼軍十萬之眾!”
隨著城牆之上的將士一個個消散,在城牆之上就隻剩下了李程一人。
他緩緩播報著這一戰的戰績。
盡力告知著世人。
我漢家男兒從來都隻有熱血,沒有退縮。
緊接著,隨著一陣風起天邊的烏雲散去。
士兵們凱旋而歸。
隻不過在迴歸的隊伍中不止有大破遼軍的楊家將。
還有打的匈奴人膽寒的漢家軍!
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或許是慶幸自己還活著,或許是感慨能夠打敗敵軍。
或許是在為了能夠給自己的後人打出一個相對平穩的生活環境而欣喜。
李程緩緩走下雁門關,隨著他的腳步,雁門關的磚石也隨慢慢變的多了幾分風沙的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