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胡縣令迴來後的年後派人來和張五妮學習西瓜提前熟的技術和芽苗菜的技術。
當然同時來的還有一大車的賞賜,布匹占了大多數地方,然後有一些大的花瓶屏風等物件,還有一些首飾,最後才是金銀:黃金十兩,白銀千兩。
張五妮恭敬磕頭謝恩,心裏卻是腹誹不止:皇帝也太摳門了,才給了這麽點金銀。
你說你給我那麽多布幹什麽?我又穿不完。小氣。
等看熱鬧的人走後,她把好的布料和中等的布料給胡縣令和戶部官員一人一匹。
戶部留下兩人學習,這一下子就送出去了六匹布,送布她一點都不心疼,金銀她舍不得。
而胡縣令也從和她談話過後,開始長時間的在田間地頭跑,到處和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商量試驗,怎麽樣會是最佳種植法。
各個村莊去看大家的漚肥情況,老百姓看縣令這麽積極他們也都積極的參與。
有想法的都要付諸行動,農事生產的熱情異常的高漲。
而以張寨為中心的種紅薯也是馬到成功,但凡跟著張五妮種紅薯的人,光一茬紅薯就能掙一兩多銀子。
這是啥概念?
以前一年種兩茬,十畝地剩不了一兩銀子,現在是一茬一畝地就能掙一兩多銀子。
麥子在胡縣令帶人反複實驗琢磨後,畝產量也提高了兩百來斤,這又是什麽概念?
以前一年吃不了兩迴白麵,麥子都賣掉了。現在幾乎是天天吃白麵,麥子都留著吃紅薯留著賺錢。
三年的功夫,張五妮成了泉縣的知名人物。五年她和胡縣令讓泉縣所有家庭解決了溫飽問題。
當然了作為大本營的張寨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然後向著四周圍輻射發展。
當鄰縣發現泉縣的改變時,泉縣人均收入最低的地方,一年也能有二兩銀子的積蓄了。
但是胡縣令這個人低調,每年知府大人會請他們聚會。一是報告每個縣的生產賦稅什麽的,二是拉近一下彼此間的距離,大家交流一下心得。
但是胡縣令對於泉縣經濟飛速發展愣是一個字沒提,人家說難他也說難。其實按照他的想法是在那些同僚麵前嘚瑟嘚瑟。
張五妮提醒他,你要是說出去了咱這生意就不掙錢了。為啥呢?你同僚知道這粉條賺錢他要跟你學習你教不教?
胡縣令:“這個自然是教的,就算我不想教他們請了聖旨我也得教啊。”
張五妮:“所以咱要悶頭發財,以後他們發現了你就說不知道,反正咱把製作工藝已經上交朝廷了。”
胡縣令一聽在理,事關政績的事不能張揚。
現在人家知道了找來了,旁邊四個縣來了三個縣令。一進門就嗷嗷叫,說他陰險狡詐。
胡縣令麵帶笑容:“三位兄台,你們這是怎麽了?”
“怎麽了?你說怎麽了?姓胡的你跟我們裝傻是吧?”
界縣縣令跟他關係還行,兩個縣城離得近20來裏地,兩人會經常見麵聊天,說話也就不用斟酌。
胡縣令嗬嗬地撚著胡子:“田老兄,你這說的什麽話?我我怎麽裝傻了?”
田縣令啪一拍桌子:“姓胡的,你是不是說你治下的區域跟我們一樣入不敷出?”
胡縣令心裏一緊卻也得意,但是假裝什麽都不知道:“是呀,咱們都是一樣的。”
他語氣誠懇,田縣令都有點相信他了,但是事實擺在眼前他又怎麽能信呢?
“胡兄啊,你也別裝了,我們是打聽好了才來的。你們縣最人均收入都到一兩銀子了,你還跟我們說入不敷出?”
其中一個縣令單刀直入。
胡縣令假裝不知道,咬死不知道。人家把泉縣靠紅薯粉發家的事直接抖摟出來了。
胡縣令就說:我是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個村有人做那個生意。而且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栽紅薯,我哪知道人家掙這麽多銀子啊。
幾個人扒不出來他的實話,就開始打聽那個做生意的是誰?在哪裏住?
胡縣令也沒有隱瞞,還說你們這是冤枉我,我有好處的時候我都叫著你們的,是你們不跟著呀。
小麥增產的事我叫你們了吧?你們說的是瞎胡搞,怎麽可以聽一個小孩子的話。
栽種紅薯的事我也叫你們了,你們一樣不跟著呀。我說我們這邊有人收購,可你們不相信呀。
現在人家掙錢了,你們倒來怪我了,怪我怪的沒道理呀。
幾人無語了。
胡縣令說的的確是事實,但是這些縣令們一聽說出點子的是個十來歲的小丫頭,哪裏還能相信。
幾人耍無賴,你帶我們去找她我們就原諒你了。
胡縣令:“行吧,正好我也去看看,問問你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胡縣令悄悄讓人去通知張五妮,張五妮沒在城裏,她迴家去了,她二姐要嫁人了,她的迴去看看。
胡縣令這邊說要找她的時候,那邊張寨村來一輛馬車。
這輛馬車是從東邊來的,自從馬車進去泉縣境內,路就越來越寬敞平整了。
路兩邊的房屋,也從草房變成了瓦房、再到磚瓦房。
馬車內坐著兩個男人,二人邊看著外麵的景色邊聊天感歎。
“嘖嘖嘖,這個姓胡的心機真夠深的,咱們相鄰這麽近竟然沒有發現他的小動作。”
男人綢衣斯文,看著像是主導者,他是槐蔭縣令鄭通,和他一起的是王師爺。
王師爺嗬嗬笑:“大人,這也不能光怪人家,想當年人家也是通知過咱們的,是咱們嫌棄人家才……是吧。”
鄭縣令點頭:“所以這次我不能再傻了,他們去找老胡我去找那姑娘去。當年的小丫頭已經成大姑娘了,應該比以前更厲害了吧?”
王師爺:“大人,您真的要請那姑娘去咱們縣?”
鄭縣令點頭。
王師爺遲疑道:“可是……她會去嗎?這裏有她的家人產業,她能拋下這裏跟我們走嗎?”
鄭縣令沉思了好久後道:“凱德今年也該定親了,實在不行咱就求親。”
當然同時來的還有一大車的賞賜,布匹占了大多數地方,然後有一些大的花瓶屏風等物件,還有一些首飾,最後才是金銀:黃金十兩,白銀千兩。
張五妮恭敬磕頭謝恩,心裏卻是腹誹不止:皇帝也太摳門了,才給了這麽點金銀。
你說你給我那麽多布幹什麽?我又穿不完。小氣。
等看熱鬧的人走後,她把好的布料和中等的布料給胡縣令和戶部官員一人一匹。
戶部留下兩人學習,這一下子就送出去了六匹布,送布她一點都不心疼,金銀她舍不得。
而胡縣令也從和她談話過後,開始長時間的在田間地頭跑,到處和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商量試驗,怎麽樣會是最佳種植法。
各個村莊去看大家的漚肥情況,老百姓看縣令這麽積極他們也都積極的參與。
有想法的都要付諸行動,農事生產的熱情異常的高漲。
而以張寨為中心的種紅薯也是馬到成功,但凡跟著張五妮種紅薯的人,光一茬紅薯就能掙一兩多銀子。
這是啥概念?
以前一年種兩茬,十畝地剩不了一兩銀子,現在是一茬一畝地就能掙一兩多銀子。
麥子在胡縣令帶人反複實驗琢磨後,畝產量也提高了兩百來斤,這又是什麽概念?
以前一年吃不了兩迴白麵,麥子都賣掉了。現在幾乎是天天吃白麵,麥子都留著吃紅薯留著賺錢。
三年的功夫,張五妮成了泉縣的知名人物。五年她和胡縣令讓泉縣所有家庭解決了溫飽問題。
當然了作為大本營的張寨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然後向著四周圍輻射發展。
當鄰縣發現泉縣的改變時,泉縣人均收入最低的地方,一年也能有二兩銀子的積蓄了。
但是胡縣令這個人低調,每年知府大人會請他們聚會。一是報告每個縣的生產賦稅什麽的,二是拉近一下彼此間的距離,大家交流一下心得。
但是胡縣令對於泉縣經濟飛速發展愣是一個字沒提,人家說難他也說難。其實按照他的想法是在那些同僚麵前嘚瑟嘚瑟。
張五妮提醒他,你要是說出去了咱這生意就不掙錢了。為啥呢?你同僚知道這粉條賺錢他要跟你學習你教不教?
胡縣令:“這個自然是教的,就算我不想教他們請了聖旨我也得教啊。”
張五妮:“所以咱要悶頭發財,以後他們發現了你就說不知道,反正咱把製作工藝已經上交朝廷了。”
胡縣令一聽在理,事關政績的事不能張揚。
現在人家知道了找來了,旁邊四個縣來了三個縣令。一進門就嗷嗷叫,說他陰險狡詐。
胡縣令麵帶笑容:“三位兄台,你們這是怎麽了?”
“怎麽了?你說怎麽了?姓胡的你跟我們裝傻是吧?”
界縣縣令跟他關係還行,兩個縣城離得近20來裏地,兩人會經常見麵聊天,說話也就不用斟酌。
胡縣令嗬嗬地撚著胡子:“田老兄,你這說的什麽話?我我怎麽裝傻了?”
田縣令啪一拍桌子:“姓胡的,你是不是說你治下的區域跟我們一樣入不敷出?”
胡縣令心裏一緊卻也得意,但是假裝什麽都不知道:“是呀,咱們都是一樣的。”
他語氣誠懇,田縣令都有點相信他了,但是事實擺在眼前他又怎麽能信呢?
“胡兄啊,你也別裝了,我們是打聽好了才來的。你們縣最人均收入都到一兩銀子了,你還跟我們說入不敷出?”
其中一個縣令單刀直入。
胡縣令假裝不知道,咬死不知道。人家把泉縣靠紅薯粉發家的事直接抖摟出來了。
胡縣令就說:我是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個村有人做那個生意。而且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栽紅薯,我哪知道人家掙這麽多銀子啊。
幾個人扒不出來他的實話,就開始打聽那個做生意的是誰?在哪裏住?
胡縣令也沒有隱瞞,還說你們這是冤枉我,我有好處的時候我都叫著你們的,是你們不跟著呀。
小麥增產的事我叫你們了吧?你們說的是瞎胡搞,怎麽可以聽一個小孩子的話。
栽種紅薯的事我也叫你們了,你們一樣不跟著呀。我說我們這邊有人收購,可你們不相信呀。
現在人家掙錢了,你們倒來怪我了,怪我怪的沒道理呀。
幾人無語了。
胡縣令說的的確是事實,但是這些縣令們一聽說出點子的是個十來歲的小丫頭,哪裏還能相信。
幾人耍無賴,你帶我們去找她我們就原諒你了。
胡縣令:“行吧,正好我也去看看,問問你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胡縣令悄悄讓人去通知張五妮,張五妮沒在城裏,她迴家去了,她二姐要嫁人了,她的迴去看看。
胡縣令這邊說要找她的時候,那邊張寨村來一輛馬車。
這輛馬車是從東邊來的,自從馬車進去泉縣境內,路就越來越寬敞平整了。
路兩邊的房屋,也從草房變成了瓦房、再到磚瓦房。
馬車內坐著兩個男人,二人邊看著外麵的景色邊聊天感歎。
“嘖嘖嘖,這個姓胡的心機真夠深的,咱們相鄰這麽近竟然沒有發現他的小動作。”
男人綢衣斯文,看著像是主導者,他是槐蔭縣令鄭通,和他一起的是王師爺。
王師爺嗬嗬笑:“大人,這也不能光怪人家,想當年人家也是通知過咱們的,是咱們嫌棄人家才……是吧。”
鄭縣令點頭:“所以這次我不能再傻了,他們去找老胡我去找那姑娘去。當年的小丫頭已經成大姑娘了,應該比以前更厲害了吧?”
王師爺:“大人,您真的要請那姑娘去咱們縣?”
鄭縣令點頭。
王師爺遲疑道:“可是……她會去嗎?這裏有她的家人產業,她能拋下這裏跟我們走嗎?”
鄭縣令沉思了好久後道:“凱德今年也該定親了,實在不行咱就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