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想著法地折騰人,以便延緩家長對他的逼迫。他先要媽媽喂飯,讓爸爸和奶奶出去站門外;媽媽剛喂兩口,讓媽媽出去,要爸爸進來喂。一頓飯就這樣讓三個大人走馬燈似地不停地出出進進。他每頓飯都在提條件,不斷創新著折騰人的方法。把自家人折騰完後,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某個玩具,就要求馬上給他也買那個玩具,否則不吃飯,第二天買都不行。他的父母就向別的小朋友借玩具,可每個玩具拿到手上一小會兒就厭倦了,就要換新的,他父母就不停地向別的小朋友借玩具。有的小朋友不願把玩具給他,小男孩就更變本加厲地以不吃飯來要挾父母,他的父母於是厚著臉給別的小朋友做思想工作。而小男孩拿到父母討來的玩具,不得不張嘴吃飯時,宛如對手中的玩具有仇,趁大人不提防,就要扔到地上,所以他總是攪得病房不得安寧,惹得別的孩子大哭。等我們這個病室裏的玩具他都玩過一遍後,他父母就開始到隔壁兒童病房給他找玩具,又惹得別的房間的孩子大哭。


    我終於忍不住對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生病期間胃口不好,不想吃飯是正常的,大人不也這樣嗎?強求孩子吃飯可能對他反而不好,順其自然比較好。這位媽媽不愛聽我這樣說,她說,她兒子平時就不好好吃飯,正是因為不好好吃飯,身體素質差,才經常生病。現在生了病,想恢複就得吃飯啊,要不哪兒來抵抗力呢。


    她的兒子看起來確實麵黃肌瘦的。我憂心忡忡地想,他們一直這樣做下去,孩子不但胃口好不起來,道德品質恐怕也要被損壞了。


    吃是人的一種天性,它怎麽可能需要費那麽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


    許多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發愁的家長不去思考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我國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哪裏聽說有不好好吃飯的?那個時候家裏孩子多,哪個孩子需要追著喂飯?隻要有吃的,哪個孩子被餓著了?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九十年代以後,生活越來越好,為什麽孩子們會不約而同地厭食?


    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問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麽有那麽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也不少”——這句話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欲被當下物質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


    不是現在出生的孩子天性變了,是父母都有精力來做反天性的事了。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製”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麽,該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發展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麵如果經常幹涉孩子,事情就會變糟。“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頂牛的本能。吃什麽要是吃得不高興,下次見了就討厭……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欲,使之長期得不到複原。”我在一所小學見到一個五年級小男孩,他奶奶是某農業科學院的食品研究專家,在行業裏很有名氣。後來有一次和男孩的媽媽聊天,聽她說她家每天晚上都做八個菜一個湯,每周的菜譜都是孩子的奶奶精心製定的,主要是根據孩子的發育來考慮,而保姆燒菜的手藝也不錯。我們可以想象這種家庭條件下培養出的孩子,他的身體應該是健康出眾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和同學們比,長得又瘦又小,像個缺吃少喝的小難民;而且性情古怪,脾氣暴躁,學習成績也不太好。她媽媽說起孩子就愁得要命。


    通過和她聊天,我了解到她家庭中一些生活細節後,覺得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他們用心地把菜譜製定得非常科學,生活中對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除了吃什麽有規定,哪樣東西吃夠多少也有規定。孩子吃不到製定的標準,家長就不肯罷休,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完成任務”。他們的方法如果用於生產一架機器或培育一株玉米,肯定會成功,可惜麵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孩子。


    當我試圖勸這位媽媽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要過分追求“標準化操作”,不要在飯桌上逼迫孩子時,當媽的立即搖頭說,孩子太會耍花招,有幾天說如果家長不因為吃飯嘮叨教訓他,他就好好吃;結果他一筷子隻夾一根菜,一根菜放嘴裏嚼半天,一頓飯下來,其實隻吃了很少的一點。這位家長突然忿忿地說:“我們現在都不管他了”。


    可從她接下來的話我才聽明白,所謂“不管”,隻是換了管的方式,每頓飯都給孩子單獨盛出一大碗,不管他吃多長時間,都必須吃完——媽媽覺得自己已做得很夠意思,不再像以前那樣總因為吃飯和孩子發生衝突了。但令她氣憤的是,孩子居然有時能把這碗飯一直吃到睡覺。


    我還是想勸說這位家長,讓她替孩子著想一下,體會一下自己不想吃飯別人硬塞的感覺,建議她不要那樣和孩子天天頂牛,允許孩子少吃一些。這位家長立即反駁說,他是個男孩子,個子長不高怎麽辦,全家人為這個著急死了,不多吃些怎麽能長個子呢!


    我能理解她的著急,就不死心地想讓她明白,孩子的情緒和進食有很大關係,隻有先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才能解決進食問題,而厭食的根源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吃飯太斤斤計較了。


    這位媽媽對我的話沒有興趣,在言語間表示我不懂得食品營養,不知道一個長身體的孩子每天需要哪些營養,必須達到多少量。她認為婆婆在這方麵比誰都懂,覺得不需要別人指點。


    在這樣的家長麵前,我黔驢技窮了。


    有一天,我在學校午餐時觀察了一下男孩。他的飯盒裏隻要了很少的東西,幾乎沒吃一口,整個午餐時間他隻是做樣子,用勺子拔拉幾下飯,但沒有一口送進嘴裏。到別的同學吃飯結束後,他把所有的飯倒進垃圾桶,走出食堂。他班主任說這個孩子幾乎天天這樣,從不吃學校的飯。以前向他家長反映過,家長就要求老師盯著他吃飯,並流露出對老師的責怪。老師要關照全班學生,怎麽可能天天盯著他吃飯,所以現在也不對他家長講這迴事了。


    看著那孩子瘦小的身體、目光裏的飄忽不定和不時流露的敵意,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遺憾。家長對孩子充滿了期望,不僅希望他學習成績好,將來能上名牌大學;也希望他心理健康,能生活得幸福;同時還希望他身體健康,長得高高大大,外表出眾。可單是吃飯這一件事,弄不對了,對這方方麵麵就不知有多大的破壞作用。從吃飯這件事再猜測這個孩子的家長在另一些事上的做法,恐怕也是刻板而缺少對孩子理解的。唉,如果那樣的話,他們的許多希望,恐怕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如同在學習問題上我對那些幹涉過多的家長們說“不要管孩子”,往往會遭到這些家長的反感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對那些斤斤計較的父母們說“不要管”的話,同樣也會遭到人家的白眼。“不管”在許多父母那裏真是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原因在於他們不認為自己的“管”是多餘的,也不相信這叫“幹涉”,他們堅信這叫關心和指導。所以,如果有人讓他不要“管”孩子,就如同讓他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和權利一樣難以接受。


    可事實是,如同在學習問題上越“管”越壞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同孩子鬥狠比強,父母沒有不敗的”如何讓孩子有正常的食欲?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家長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強迫不焦慮,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多少。孩子某一天胃口大開,什麽都想吃,某一天卻什麽都不想吃,這都正常。從一開始你就隻是注意食品的營養搭配,把應該給孩子吃的東西拿上桌子,但他吃哪一種,吃多少隻是自己的事,那麽孩子就不會出現厭食的情況,你在這件事上就做得又簡單又成功了。


    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斯巴克先生在這方麵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具體指導,歸納他的指導,有如下內容:


    第一,家長改變態度。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淡,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第二,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複。家長要有耐心,這份耐心不是來自你強壓焦慮的暫時的鎮靜,而應該來自你正確認識後徹底的坦然。孩子的恢複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隻是由明處強迫變成躲在暗處盯梢,到一定時間終於忍不住又去嘮叨孩子,那麽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第三,不要在各種食物間劃杠杠,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那個沒營養要少吃。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對於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比如不要對愛吃肉而不愛吃菜的孩子說“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給你吃肉”。這樣的話隻能讓他更討厭吃菜。不妨把話反過來說,“必須吃完肉才給你吃菜”,這樣倒可能刺激他對菜的興趣。


    第四,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孩子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給孩子喂飯上,隻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爛攤子”上就可以了。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欲,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有的三、四歲的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家長不喂他就不吃,喂就吃幾口。這種情況要立即改變,告訴孩子以後自己吃飯。如果他不肯,就餓幾頓,肯定餓不著,壞毛病幾天就改了。


    第五,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挾父母。


    2008年4月,我看到湖南某地方電視台一檔育兒節目,談孩子不吃飯怎麽辦的問題。


    電視中小男孩大約有五、六歲,家長特別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此都很發愁。


    電視台請某大學一位教授支招,教授給出了一個“玻璃球治療法”。就是準備一個罐子和二十顆玻璃球,罐裏先放十顆玻璃球,孩子哪天吃得好就加一顆,不好就減一顆。當時孩子急於去買一張《奧特曼》光盤,但必須瓶裏攢夠二十顆才可以去買。


    電視台把這當作好方法呈現給觀眾——可這是個典型的“餿主意”,是一種畸形的誘惑——它讓孩子把吃飯當成一種功利行為,教孩子拿吃飯來和家長討價還價。節目沒交代操作後效果如何,但我可以斷定,它最多隻有一個短期“效果”,即延續到《奧特曼》買迴家。接下來家長當然可以再利用孩子的新需求,向孩子提出吃飯要求。但孩子沒有那麽大毅力,他不會堅持的,他會很快厭倦和家長玩這種“遊戲”。


    這個方法不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厭食問題,反而讓孩子在以後玻璃球總是難以攢夠的挫敗中,更加痛恨吃飯這個事。


    有的家長並不逼迫孩子,但經常有不良語言暗示,也會導致孩子厭食或偏食。


    我的一個朋友,她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總是一臉焦慮地當著孩子的麵向別人抱怨說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多次提醒她不要這樣說,即使想說,也要背著孩子,別讓孩子聽到了。但她一直不在意,或者是形成了習慣,總不自覺地當著孩子的麵嘮叨孩子不愛吃飯這類話。她的孩子現在已十多歲了,胃口一直不好。


    我還聽另一個朋友說,她兒子小時候原本是喜歡吃羊肉的,但她丈夫不喜歡吃羊肉。後來有兩次家裏做了羊肉,孩子正要吃時,爸爸無意中提醒說“那是羊肉”,言外之意是“你肯定自己會吃嗎?”孩子在這種口氣中捕捉到了父親對羊肉的排斥,感覺到父親的口氣是說“那東西挺難吃的”,以後就再也不肯吃一口羊肉了。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不愛吃飯或不愛吃某種東西時,你千萬不要說出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訓他,也不要急於找替代品。就裝作不知道,該讓他吃什麽,就把什麽東西拿來;甚至要找機會故意用語言來暗示他很喜歡吃這個。比如當著不愛喝牛奶的孩子的麵對別人說,我兒子什麽都愛吃,不挑食,一口氣可以喝下一大杯牛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