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愛,“爭強好勝”其實是一種天性。孩子入學後,即使家長不說什麽,他們都會產生對分數的追求,對名次的渴望。麵對卷子,他們每個人都會盡全力表現出最好的自己,絕沒有一個孩子明明會做,卻故意做錯,故意讓自己拿不好的成績。


    家長要建立這樣一種信心: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中知道,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而是為了自己學會。他不對分數斤斤計較,才會最終獲得好成績。


    這是個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別要求孩子考100分——聽起來像個悖論,但它真正成立。


    家長引導孩子麵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後的喜悅。


    我絕不因為分數的高低興奮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興,我也正常表達高興;考不好,孩子可能會有些沮喪,我就告訴她“沒考好,正好可以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夠好,要是老師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會的,雖然得了高分但不能發現自己的問


    題,那不也很遺憾嘛。”這樣說能引導她踏實下來,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


    “昨天你還有一道題不會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會了,變成了100分!”


    我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毅力等等——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績,才是在各種考試中勝出的決定性條件。


    考好了不獎勵


    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迴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鶩、腳踏實地的狀態。我們一直很注意在各方麵鼓勵圓圓,但隻給她精神鼓勵,幾乎沒動用過物質獎勵。在學習上更是執行“不獎勵”政策。


    我在另一篇文章《隻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裏講到,我們給圓圓的獎勵就是經常在一個小本子上記下她值得表揚的事情,畫朵小紅花。即使這樣的“畫餅充饑”,也沒拿它用作學習方麵的激勵,小本中沒有一朵小紅花是因為考試成績好得到的。


    采取“考好了不獎勵”的政策,當然也有“考壞了不批評”的政策配套。就是說,在我們這裏,她考好考壞都是正常的,不會因為她考好了我們就興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氣失望,相關的獎懲當然更沒有。


    並非我們內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學習成績,作為父母,我們也強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學習成績,但這種願望一直是鎖在心裏,轉化到日常細節的處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經常把它表露在言語和表情上。


    家長們也許擔心不在學習方麵提醒或刺激,孩子就會不好好學習,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就當下的社會生活來說,考試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孩子周圍根本不缺少“分數場”。從一上學開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績非常重要。家長什麽都不用說,孩子也會盡力去拿一個好成績。縱使家長沒有獎勵,好成績本身也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快樂,已足以形成激勵作用。


    家長在成績上的淡然,恰是對社會、學校過度渲染成績現象的平衡,把孩子拉迴到踏實的學習心態中,防止他在學習中有壓力或變得虛浮起來。


    在我們的體會中,家長不渲染考試,不強化分數,會讓孩子在考試方麵心理一直比較坦然,使他的學習注意力不被分散,學習中沒有壓力,不但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從長遠的時間裏來看更能促進學習進步。


    圓圓的學習成績基本上一直令我們滿意,每到學期末我們翻看她的成績冊時,總是感到非常愉快。放假了,我們可能會帶她去買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隻是因為這衣服好看,並且此時應該給她買一件了,我們絕不把她的考試成績和這件衣服聯係起來。


    考試成績本身就是獎勵,父母合上成績冊時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悅,就已經足夠激勵孩子再接再厲了。


    一位媽媽告訴我,她用了很多辦法來激勵孩子。孩子考好了帶他去遊樂場,買名牌運動鞋,吃西餐,甚至許諾說要考到某個程度就帶他出國旅遊。可每種辦法隻能用一兩次,然後就沒效了,所以孩子的學習一直沒什麽起色。


    這位母親似乎用了很多辦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實隻有一種,那就是物質刺激,區別隻是獎品不同。


    人對獎品的熱愛程度取決於他在這方麵的欠缺和需求程度。從物質貧困年代走來的家長們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質刺激,這是供應短缺時代遺留的觀念。


    就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在物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質獎勵並不能真正刺激他們的熱情。即使能帶來一些動力,也是階段性的,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而學習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


    物質獎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會產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它轉移了孩子的學習目的。


    一個孩子如果為了一雙旱冰鞋而去學習,他在學習上就開始變得功利了。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取得好成績,可一旦得到了這雙鞋,對學習就會懈怠。庸俗獎勵隻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使孩子不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作目的,卻把學習當作一個手段,真正的目標丟失了。


    其次,它敗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


    學習最需要的是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和踏實的學習態度,這是保持好成績的根本動力和根本方法。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迴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鶩、腳踏實地的狀態。


    第三,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


    任何考試都有變數,誰也不能保證在每一次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如果一個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雙旱冰鞋,家長說如果考試能進班內前十名就給他買。結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長就說等到下次考試進了前十名再買。家長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孩子由於和家長有言在先,也會答應下次爭取進前十名,但他心裏會不由自主地對下次考試憂心忡忡。他下次進入了前十名,會有暫時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長一定會在新一輪考試中有新的條件提出來。每一次考試都是個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會有挫敗感。不知不覺,他變得反感學習、憎恨考試了。


    在孩子的學習上使用激勵手段,一定要考慮方式和學習之間的內在關係,不要讓這兩者形成衝突。同樣是買旱冰鞋,如果換個做法,則效果會好得多。


    家長如果在孩子考試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雙旱冰鞋,並且準備給他買的話,最好在考試前什麽也不說,也不對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當孩子拿迴第十二名這個成績時,讚賞地對孩子說:不錯,都快進入前十名了。然後轉移話題,問他是不是想買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時間去玩了。


    這樣就把考了第十二名這個“劣勢”說成一個優勢(“快進前十名了”),後麵又緊跟了去買旱冰鞋這件讓孩子期待的事——考試成績和買旱冰鞋這兩件事就沒有一點衝突,孩子在這兩件事間建立了良好的條件反射,想到“學習”時會伴有愉快的情緒體驗。


    無論家長心裏想什麽,你給孩子的感覺一定要讓他覺得簡單愉快。給他旱冰鞋,並不是因為他進入了前十名,隻是因為他喜歡輪滑運動;給他一百元,並不是因為他數學得了一百分,隻是因為他想去買周傑倫新出的歌曲——不要無故拒絕也不要隨意獎勵,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學習有關的條件。


    另有一種情況要注意。我見過一位家長,她不用金錢等物質的東西來獎勵孩子,她用“時間”來獎勵。她12歲的兒子喜歡上網,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學習。她後來想辦法,規定兒子每次考試,隻要有一門課85分以上,就獎勵2個小時上網時間。


    這個想法從表麵上看來有道理,既可以讓孩子努力學習,又能滿足他的上網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時似乎見到了效果,孩子有幾門課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約獎勵了孩子“時間”。孩子很高興。但時間一長,孩子並沒有像設想中的那樣“85分以上”越來越多,卻是越來越少了,而上網的願望一直沒少。為這事又和她發生著越來越多的衝突。這個獎勵方案宣告失敗。


    分析這這位母親的獎勵方法,其實和前麵提到的物質獎勵一樣,製造的都是對立的購買關係。孩子最缺的是時間,那麽就讓他用成績來購買。時間在這裏就成了物質的變種。問題是這種購買關係經常因為“學習”這方麵的原因不能實現,或實現得不夠令人滿足,孩子不能獲得充分的玩遊戲的時間,內心就會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讓他的成績更不如意,他獲得的時間就更少,然後學習就表現得更差——事情進入惡性循環。


    這位媽媽問我怎麽辦,我想想說,一般來說孩子玩遊戲也是一種必需,能讓他玩就盡量讓他玩,不要隨便奪走孩子的一種愛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無度了,影響了正常學習,你可以讓玩遊戲和另一個他想得到的東西對立起來,讓玩遊戲成為他獲得那個東西的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也許會抵消他對遊戲的興趣。


    比如,他現在特別想買一輛800元的山地自行車,你就告訴他,每上一次網,他可以賺到10元錢,什麽時間賺夠錢了,就去買車子。


    這裏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氣中不要表現出對遊戲的厭惡,把這當作孩子正常的愛好來看待。這樣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網,一次上四個小時,在這種政策下他可能變成一天上四次網,每次上一個小時。賺到800元需要上機80次,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實現的——就是說在設計上要稍有難度,無論用什麽來做“獎品”,不要讓他輕易得到——上機80次,怎麽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這個過程中你還不斷用山地車刺激他,讓他覺得這個過程比較漫長,覺得上網變成了一項任務。


    對孩子來說,一旦覺得某件事情是任務,他就會同時有苦役感。這樣做下來,到他終於買上山地車時,遊戲的興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傷。如果過一段時間他對遊戲的興趣又起來了,你可以按這樣的思路設計下一個“獎勵”。注意在整個過程中不要讓孩子察覺你的真實意圖。


    我想我這個“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聽到了,可能會讓他覺得是個餿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應該是樂意接受這個方法的——沒有痛苦地減輕了網癮,減少了和家長的衝突,他的生命成長中因此減少了一些損害。這對他當下及未來可能都是重要的。這應該是個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現問題的思路。


    還要提醒家長們的是,純粹的口頭獎勵也不要過分。


    兒童隻有在對自己的能力不確信的情況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讚美和肯定來穩固他的自信。無論在什麽事情上,隻要孩子已形成較為確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經常去誇他,否則他會感到做作和廉價,反而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


    比如圓圓第一次縫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誠地表揚她,當她已經縫到第四件時,我就不再需用“你縫得真好”這樣的話誇獎她。我說“你的針腳縫得更均勻了,邊線縫得比上一件還直”。這樣的表揚話她聽起來就比較真實,能帶來成就感。


    表揚的話說得過頭了,不如不說。家長對孩子真誠的欣賞有各種表現的渠道,除了直接的誇獎,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表達出來。不打擊孩子和不過度表揚孩子,意義其實差不多,都是家長不去擾亂孩子的自我認知。


    在發展孩子各種良好品行習慣中,胡亂獎勵不會對孩子的飛翔產生助力,卻會成為掛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塊。“考好了不獎勵”正是為了避免給孩子幫倒忙。


    采取“考好了不獎勵”的政策,當然也有“考壞了不批評”的政策配套。就是說,在我們這裏,她考好考壞都是正常的,不會因為她考好了我們就興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氣失望,相關的獎懲當然更沒有。


    家長在成績上的淡然,恰是對社會、學校過度渲染成績現象的平衡,把孩子拉迴到踏實的學習心態中,防止他在學習中有壓力或變得虛浮起來。


    庸俗獎勵隻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使孩子不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作目的,卻把學習當作一個手段,真正的目標丟失了。


    對孩子來說,一旦覺得某件事情是任務,他就會同時有苦役感。


    兒童隻有在對自己的能力不確信的情況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讚美和肯定來穩固他的自信。無論在什麽事情上,隻要孩子已形成較為確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經常去誇他,否則他會感到做作和廉價,反而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