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早上7點,旭日東升,照亮了處於“封控”的臨海市東港區濱海鎮朝露佳苑小區,雖然道路上已經失去往日熱熱鬧鬧又熙熙攘攘的景象,卻已有一群身穿白衣的防疫人員和幾個身著紅馬甲的的居委、物業和保安隊誌願者在1號樓和2號樓門前同時忙碌起來了。


    你看,他們有的在拆開抗疫救援包,拿出做核酸檢測的材料,準備給居民做核酸檢測;有的坐在拉著警戒線的桌椅前,手拿紙和筆,準備做記錄;有的進入樓道去敲門叫人下樓做核酸檢測。還有一位婦女同誌,那就是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賽彌陀,作為誌願者,她正在用電喇叭在1號樓和2號樓的樓道旁的天井邊喊話:“樓上的居民們請注意了,被敲門的用戶,現在馬上下樓,開始做核酸檢測了!”


    聽到電喇叭的喊叫聲,居民們陸續走出樓道,人與人之間站立離開兩米的距離,自覺地排隊等候,依次做核酸檢測。


    快12點時,當28樓能下樓的居民都已經檢測得差不多了,白衣戰士和紅馬甲誌願者們都準備撤離,迴去用餐時,隻見老黨員,誌願者賽彌陀卻對青年黨員誌願者媳婦李愛村和中年黨員誌願者顧芳芳說:“愛村、芳芳,我和你們倆還不能走,今天差一點漏掉了兩個人沒有做核酸檢測,就是6號樓903室的一位臥床病人和17樓1804室的一位癱瘓老人。我們三人現在是不是可以一起去給他們做核酸檢測了吧?”


    愛村和芳芳馬上迴答說:“好的,保安隊長,那我們現在拿好檢測材料馬上就去。”


    於是,三位老中青黨員顧不得迴去吃飯,立即先後來到6號樓903室和17號樓1804室,為不能下樓的臥床病人和癱瘓老人分別做了核酸檢測。


    12點一刻,賽彌陀和李愛村才迴家吃飯。李愛村先進門,看到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就問:“老爸,你吃飯了沒?”我沒好氣地迴答:“我等你們婆媳倆吃飯都一個多小時了,菜和湯都熱了三次了,你們怎麽搞得這麽晚才迴來吃飯?”


    老婆賽彌陀笑嗬嗬地反問道:“誰叫我是黨員呐?你見過黨員比群眾先吃飯的麽?黨員就是要幹活在前,享受在後,你說對不對?”


    我一聽,無話可說。


    三個人正坐下來吃飯時,就聽得賽彌陀的手機響。她打開手機一看,在小區微信群裏,3號樓501室一位的老煙鬼周胖子在喊:“我的煙沒有了,哪位好心人家裏還有香煙?可不可以賣給我幾包啊?”可是,沒有人迴應。


    我連忙搶過老婆手機,用語音聊天跟他說:“周胖子,你別在群裏叫了,我雖然不抽煙,但我知道我兒子思民那裏還有一點存貨,你要什麽牌子的?要幾包?我吃好飯馬上聯係他,叫他下午給你送來行嗎? ”


    周胖子連忙迴答:“淘江湖,我要中華牌,三包夠了。”


    “好的,你稍等一會兒,一小時後,我讓思民把煙放在3號樓東麵的底樓樓梯裏,你自己下樓去拿吧。”


    “好的,謝謝你。也替我謝謝思民。”


    “謝什麽,周胖子,有困難找黨員誌願者,不用謝。隻要你能夠過過煙癮念頭,不在群裏瞎咋唿了就行。”


    “哎,淘江湖,話可不能這麽說,你和思民幫我忙,我理所應當謝你們的。”


    思民接到我的電話,在半小時裏,就借著來朝露佳苑小區送核酸檢測材料的功夫,把三包煙給了周胖子。他剛迴家,就聽到電話響,於是連忙拿起電話聽筒接聽,原來是小區裏12樓1203的孤老王伯伯打來的電話。原來,王伯伯糖尿病藥斷檔了,希望思民幫忙解決一下。思民叫王伯伯放心,下午就叫人去藥店幫忙搞定。王伯伯先謝了,思民說不用謝的,黨員誌願者幫助孤老解決困難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王伯伯說,小區裏有你們這些黨員誌願者,居民們真是放心又開心啊!


    隨後,思民聯係了在鎮裏開車的表哥大龍,叫他幫忙跑一趟藥店,為孤老王伯伯購買兩個療程的糖尿病藥,送到朝露佳苑小區門衛處。


    半小時後,小區門衛打電話問思民:“思民同誌,糖尿病的藥到了,送到哪裏?”


    思民迴答:“直接送到12樓1203的孤老王伯伯家裏。”


    小區門衛說:“好的,我們馬上送過去。”


    不一會兒,思民就接到了孤老王伯伯的電話:“思民啊,藥品收到了,你們青年黨員誌願者辦事效率真高,速度真快,謝謝你了。”


    中年黨員誌願者顧芳芳住在6號樓502室,飯後正在看一會兒電視,突然,聽得樓下有一位男青年在不停地叫著:“喂,居民同誌們,有誰在樓道門口外麵,看到我804室訂購的大米和蔬菜包裹嗎?”“剛剛快遞員說,我網上訂購的大米和蔬菜包裹已經到小區裏了,可是,現在門口外麵沒有我804室的這個包裹。是不是誰拿錯了包裹?“就是前幾天小區群裏在網上訂購的大米和蔬菜包,有訂購過的居民看一下,有沒有拿錯的?”


    可是,一時也沒有人迴應。於是,那個男青年還在繼續大聲喊著。顧芳芳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立刻關閉電視,一骨碌地拿好手機,帶好口罩、手套下樓來。看到那個男青年就問:“你是幾樓幾室的?”


    這個男青年迴答:“我是8樓804室的戶主,我要找我的快遞包裹,可是沒有找到。你能幫我找一找嗎?”


    顧芳芳說:“可以,你把群裏原先訂購的單子給我看看。”


    男青年連忙打開微信群原來的訂單,給顧芳芳看。


    顧芳芳從頭看到尾,再從尾看到頭,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男青年是8樓804室的,還有一位老大爺是18樓804室的,兩個人同時訂購了大米和蔬菜。是不是老大爺拿錯了呢?對,去問一下18樓804室的老大爺,不就清楚了嗎?


    顧芳芳對男青年說:“你跟我上18樓去看看。”


    男青年莫名其妙地跟著顧芳芳來到18樓804室敲門,開門的正是那位老大爺。


    顧芳芳問老大爺:“大爺你的大米蔬菜包拿到了嗎?”


    老大爺迴答:“我拿到了,有什麽問題嗎?”


    男青年忙問:“你拿到了幾包大米,幾包蔬菜?”


    老大爺迴答:“我拿了兩個包裹,不知道裏麵是大米還是蔬菜。你們自己進門來看看吧。”


    顧芳芳和男青年走進去,打開兩個包裹一看,每個包裹裏都有大米包裹和蔬菜包裹。但是,一個包裹寫的是:18號樓804室,另一個包裹寫的是:8號樓804室。


    事情已經很清楚:老大爺主要是沒有看清楚樓層和室號。他以為一個是蔬菜包裹,另一個是大米包裹,所以一起拿了迴家。老大爺這時也看清楚了,一個包裹寫的是:18號樓804室,另一個包裹寫的是:8號樓804室。連忙跟男青年說了聲:“對不起,我沒有看清楚樓層和室號,錯拿了你的包裹,請你原諒。”


    男青年說:“算了,看錯拿錯我也有過,沒關係。”


    顧芳芳對男青年說:“好了,現在可以拿迴你的包裹了。”


    男青年說:“謝謝你,黨員誌願者同誌。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還在樓下幹著急呢!”


    晚飯後,三位黨員誌願者又不顧一上午的疲勞,來到物業後門,開始和居委的同誌一起,分發安徽給臨海市東港區濱海鎮“封控”的小區居民送來的救災物資。賽彌陀負責把那些包裹拆包整理,一份一份地分堆;李愛村負責把分堆物品一個一個裝入馬甲袋;顧芳芳負責在每個馬甲袋上用記號筆書寫居民住戶的樓號、樓層、室號。


    為了小區居民在“封控”期間能夠度過難關,他們每天晚上都要和那些白衣天使一起,一直忙碌到夜11點半,甚至12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家。今天晚上也不例外,已經快12點了,他們還在小區28樓從上到下分發物資,還在5樓敲門呢!


    這正是:一個黨員一麵旗,三個黨員一行旗;每當居民有難時,先鋒模範見風姿;小區黨員所在處,紅色旗幟正飄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肩背鑰匙串的包租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奶黃紅豆餅的苟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奶黃紅豆餅的苟澤並收藏肩背鑰匙串的包租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