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雲煦澤召見,朱隆走進來,道:「王爺有何事吩咐?」
雲煦澤道:「本王打算招募八百甲士補充進親兵軍,若是將此事交給你,朱軍侯可有信心辦好?」
朱隆麵容嚴肅:「屬下自當盡力。」
雲煦澤對朱隆有些了解,他是個純粹的武官,有什麽說什麽,不會特意說好聽的奉承雲煦澤。
雲煦澤也不需要朱隆奉承,隻要他認真辦事就是。
「本王隻要精銳,你仔細盯著不要讓人渾水摸魚。」
朱隆問道:「王爺可有具體要求?」
雲煦澤搖頭:「本王不懂軍事,隻要朱軍侯隻要覺得合格就行,另外,郡衙肯定有高平百姓服兵役的記錄,你可以從中挑選。」
這種辦法可比朱隆派人到下麵縣城募兵容易多了,不過唯一的缺點是隻能從服役過的百姓中選,很可能錯過一些優秀的人才。
不過雲煦澤這次隻要八百人,這個辦法已經夠用,剩下的等今後再招募也不遲。
「諾。」
朱隆沒有多問。
募兵的事交給朱隆,雲煦澤很放心,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親兵的兵甲怎麽打造。
高平郡是沒有軍器司的,地方郡縣沒有打造兵甲的權利,地方兵的一切兵甲裝備都得由朝廷提供。
如今高平成了雲煦澤的封地,就變得有些不一樣。
藩王在封地的權利極大,除了沒有鑄幣權,其他的事基本上和朝廷沒什麽區別。
所以雲煦澤有資格建立軍器司。
現在的問題是他能不能建起軍器司,想要成功打造兵甲,工匠,原材料和設備缺一不可。
雲煦澤覺得他有必要去趟郡衙了。
......
高平郡衙
雲煦澤突然出現在衙門,郡衙的官員都有些慌,主事的竇林鑫不在,眾人一番推搡,決定由功曹趙明吉出麵接待雲煦澤。
功曹的職責是輔佐郡丞處理政務,在竇林鑫不在的時候,他確實有資格代替竇林鑫處理一些事情。
「下官趙明吉拜見王爺。」
雲煦澤坐在主位上,看著眼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問道:「趙明吉?你是趙家人?」
「迴王爺,正是。」
「聽說你們趙家可以和陵越人交易,本王很好奇你們是怎麽讓陵越人相信你們的?」
陵越人世代生活在山林中,他們很少出山,大康建國以來,官兵和陵越人發生過多次衝突,但陵越人熟悉地形,一發現不對勁就躲起來,再加上山中多瘴氣,官兵每次進攻都沒法取得太多成果,倒是讓陵越人和尋常百姓的關係越來越差。
在這種情況下,能和陵越人做生意的趙家就顯得特殊起來。
趙明吉有些遲疑:「王爺,下官家族對朝廷忠心耿耿......」
雲煦澤擺手:「本王並非興師問罪,確實很好奇。」
陵越人在陵州的處境很微妙,可以說他們隻是不服管教的蠻人,也可以說是興兵作亂的叛軍,所以在明麵上,陵州百姓都是對陵越人敬而遠之。
趙明吉稍稍放心,反正和陵越人接觸的不止他們一家,道:「迴王爺,先祖在戰亂時曾經躲進山裏避難,和陵越人相處過一段時間,因為這份淵源,一些陵越人部落對我們趙家還算信任。」
「陵越人雖然排斥和外人接觸,但他們久居山中,糧食並不多,他們需要有人幫他們購買糧食,我們和陵越人隻是各取所需。」
利益才是維持交情的法寶,趙家先祖和陵越人的淵源隻是給雙方提供了交易的基礎。
雲煦澤問道:「趙家和陵越人接觸時間長,想必很了解他們,趙功曹覺得有沒有可能不用武力就可以讓陵越人融入陵州?」
趙明吉搖頭:「絕不可能!陵越人和我們的風俗習慣完全不同,他們沒有統一的首領,隻有一個個部落,他們隻聽族長的。」
「而且因為朝廷攻打過他們,他們對外人尤其是官兵的敵意很深,他們無法真的信任朝廷。」
雲煦澤並未氣餒,道:「你剛才說他們缺糧食,陵越人是不是經常吃不飽?」
「是的,山中能耕種的土地更少,他們一般靠打獵為生,也會摘野果為食,但山中資源不多,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和我們交易。」
雲煦澤點點頭沒再問,想起自己來的目的,問道:「趙功曹,高平郡內可有鐵礦?」
「鐵礦?」
趙明吉目光閃了閃:「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何出此言?」
「因為鐵礦隻可能在山裏,高平郡內山林很多,但裏麵充斥著瘴氣,根本沒辦法進入,也就沒辦法探查山裏有沒有鐵礦,而且不解決陵越人,官府無法安心開採鐵礦。」
雲煦澤皺眉。
趙明吉看了眼雲煦澤,低聲道:「王爺如果想要鐵,其實可以和其他王爺交易。」
雲煦澤問道:「趙功曹可知誰的封地有鐵礦?」
「很多王爺封地都有鐵礦,隻是大多都是小型鐵礦,隻能自給自足,無法售賣,有能力賣鐵的隻有順王和雍王。」
大康建國之初為了緩解中央財政的壓力,下令將鹽鐵官營,在各個地方設立鹽官和鐵官,不允許百姓私自開採,同時加收鹽鐵稅。
這樣一來,朝廷收入增加了,但百姓賦稅更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雲煦澤道:「本王打算招募八百甲士補充進親兵軍,若是將此事交給你,朱軍侯可有信心辦好?」
朱隆麵容嚴肅:「屬下自當盡力。」
雲煦澤對朱隆有些了解,他是個純粹的武官,有什麽說什麽,不會特意說好聽的奉承雲煦澤。
雲煦澤也不需要朱隆奉承,隻要他認真辦事就是。
「本王隻要精銳,你仔細盯著不要讓人渾水摸魚。」
朱隆問道:「王爺可有具體要求?」
雲煦澤搖頭:「本王不懂軍事,隻要朱軍侯隻要覺得合格就行,另外,郡衙肯定有高平百姓服兵役的記錄,你可以從中挑選。」
這種辦法可比朱隆派人到下麵縣城募兵容易多了,不過唯一的缺點是隻能從服役過的百姓中選,很可能錯過一些優秀的人才。
不過雲煦澤這次隻要八百人,這個辦法已經夠用,剩下的等今後再招募也不遲。
「諾。」
朱隆沒有多問。
募兵的事交給朱隆,雲煦澤很放心,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親兵的兵甲怎麽打造。
高平郡是沒有軍器司的,地方郡縣沒有打造兵甲的權利,地方兵的一切兵甲裝備都得由朝廷提供。
如今高平成了雲煦澤的封地,就變得有些不一樣。
藩王在封地的權利極大,除了沒有鑄幣權,其他的事基本上和朝廷沒什麽區別。
所以雲煦澤有資格建立軍器司。
現在的問題是他能不能建起軍器司,想要成功打造兵甲,工匠,原材料和設備缺一不可。
雲煦澤覺得他有必要去趟郡衙了。
......
高平郡衙
雲煦澤突然出現在衙門,郡衙的官員都有些慌,主事的竇林鑫不在,眾人一番推搡,決定由功曹趙明吉出麵接待雲煦澤。
功曹的職責是輔佐郡丞處理政務,在竇林鑫不在的時候,他確實有資格代替竇林鑫處理一些事情。
「下官趙明吉拜見王爺。」
雲煦澤坐在主位上,看著眼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問道:「趙明吉?你是趙家人?」
「迴王爺,正是。」
「聽說你們趙家可以和陵越人交易,本王很好奇你們是怎麽讓陵越人相信你們的?」
陵越人世代生活在山林中,他們很少出山,大康建國以來,官兵和陵越人發生過多次衝突,但陵越人熟悉地形,一發現不對勁就躲起來,再加上山中多瘴氣,官兵每次進攻都沒法取得太多成果,倒是讓陵越人和尋常百姓的關係越來越差。
在這種情況下,能和陵越人做生意的趙家就顯得特殊起來。
趙明吉有些遲疑:「王爺,下官家族對朝廷忠心耿耿......」
雲煦澤擺手:「本王並非興師問罪,確實很好奇。」
陵越人在陵州的處境很微妙,可以說他們隻是不服管教的蠻人,也可以說是興兵作亂的叛軍,所以在明麵上,陵州百姓都是對陵越人敬而遠之。
趙明吉稍稍放心,反正和陵越人接觸的不止他們一家,道:「迴王爺,先祖在戰亂時曾經躲進山裏避難,和陵越人相處過一段時間,因為這份淵源,一些陵越人部落對我們趙家還算信任。」
「陵越人雖然排斥和外人接觸,但他們久居山中,糧食並不多,他們需要有人幫他們購買糧食,我們和陵越人隻是各取所需。」
利益才是維持交情的法寶,趙家先祖和陵越人的淵源隻是給雙方提供了交易的基礎。
雲煦澤問道:「趙家和陵越人接觸時間長,想必很了解他們,趙功曹覺得有沒有可能不用武力就可以讓陵越人融入陵州?」
趙明吉搖頭:「絕不可能!陵越人和我們的風俗習慣完全不同,他們沒有統一的首領,隻有一個個部落,他們隻聽族長的。」
「而且因為朝廷攻打過他們,他們對外人尤其是官兵的敵意很深,他們無法真的信任朝廷。」
雲煦澤並未氣餒,道:「你剛才說他們缺糧食,陵越人是不是經常吃不飽?」
「是的,山中能耕種的土地更少,他們一般靠打獵為生,也會摘野果為食,但山中資源不多,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和我們交易。」
雲煦澤點點頭沒再問,想起自己來的目的,問道:「趙功曹,高平郡內可有鐵礦?」
「鐵礦?」
趙明吉目光閃了閃:「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何出此言?」
「因為鐵礦隻可能在山裏,高平郡內山林很多,但裏麵充斥著瘴氣,根本沒辦法進入,也就沒辦法探查山裏有沒有鐵礦,而且不解決陵越人,官府無法安心開採鐵礦。」
雲煦澤皺眉。
趙明吉看了眼雲煦澤,低聲道:「王爺如果想要鐵,其實可以和其他王爺交易。」
雲煦澤問道:「趙功曹可知誰的封地有鐵礦?」
「很多王爺封地都有鐵礦,隻是大多都是小型鐵礦,隻能自給自足,無法售賣,有能力賣鐵的隻有順王和雍王。」
大康建國之初為了緩解中央財政的壓力,下令將鹽鐵官營,在各個地方設立鹽官和鐵官,不允許百姓私自開採,同時加收鹽鐵稅。
這樣一來,朝廷收入增加了,但百姓賦稅更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