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然間,迎著冷風的洛九衣感覺腦海裏突然前所未有地清醒。他的耳畔響起了師父雲遊子說過的話:「肯求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薩;能脫身牢籠外,便是大英雄。」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風雲際會,雲從龍,風從虎。潛龍不得有大作用,必得飛龍在天。嶽慎遠此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你小九兒與他二人,陰陽一闔一辭,發揚至善之性,創立太平之運!」
洛九衣如白玉般的耳垂已被凍成了血珠子,他卻不再覺得寒冷刺痛,反而隱隱感到有一團火焰在他心房裏冉冉上升,把他內心深處的寒冰融化開、煮成了沸水,連同全身的血液也開始沸騰,從腳底心一路升騰到頭頂百會穴。
翌日,眾人匯聚一堂、整裝待發。這次陳書賢清點了十數個精英弟子各自帶領一百五十名弟子分成小隊一起下山,他們也要加入山下的革命軍,共同抵抗外侵的敵國勢力、推翻腐朽的譚氏政權。
第七十三章 月泉曉澈
山有鳴沙之異,水有懸泉之神。
敦煌遺書載鳴沙山:「盛夏自鳴,人馬踐之,聲振數十裏,風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躋高峰,一齊蹙下,其沙吼聲如雷。」所謂鳴沙,並非自鳴,而是因人或駱駝沿著沙麵滑落而產生鳴響,發出好似演奏鍾鼓管弦樂般的隆隆聲響,遠聽如神聲仙樂,近聞似獸吼雷鳴。
敦煌鳴沙山地處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裏,為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過渡地帶。東枕敦煌莫高窟,西至黨河口,綿延不絕,一眼望不到頭。
紅黃藍白黑五色沙粒聚積成一座座沙丘沙山,有的形態如月牙兒,彎彎相連,有的像高聳金字塔,有稜有角,有的像金龍長蛇,延至天際,有的像整齊魚鱗,丘丘相接。
駝鈴聲聲。由二十餘峰駱駝組成的駝隊,載著來自中原的訪客,整齊列隊漫步在大漠之中。駱駝在沙漠間成之字形狀行進,陣陣駝鈴迴蕩在耳畔,駝掌踏在黃沙上帶起了片片揚沙,在沙漠裏留下了一排排凹陷的足跡。
「從前,此地並無鳴沙,亦無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雷音寺裏舉辦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裏燒香拜佛。當時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這一階段時,主持方丈端著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口。忽聽寺外一位外道術士高聲叫喊著,要與主持方丈鬥法比個高低……」
一個裹著雪白色棉麻鬥篷的纖細身影坐在駱駝背上,一開口聲音如同空穀黃鶯,如水似歌,婉轉悅耳,他伸出白皙的手指指著周圍廣袤如瀚海的大漠,為身後裹著玄色麻布鬥篷的中年男子講述著聽來的浪漫傳說。
玄色鬥篷裝男人鬢若刀裁、骨插邊庭,聲自丹田下發,悠遠而又洪亮:「月兒,你累不累?我抱著你吧?」
身前的白色身影頓了頓迴過頭來,雖是蒙著麵,一雙美目黑白分明清秀澄澈,微微透出一絲執拗:「不用,後麵都是生人,你說的什麽胡話呀,四爺!」
眼前的玄色身影正是霍四爺霍念臣,白色鬥篷裏的便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夏朧月。
霍念臣知道夏朧月臉皮子薄,不肯當著別人的麵跟他親近,心裏雖然不大舒服,但也不敢惹妻子不高興,隻好將話鋒一轉,道:「那道士跟住持鬥法鬥得如何?」
夏朧月瞥了他一眼,繼續講述道:「隻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
話頭一落,隻見狂風驟起,黃沙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夏朧月心頭一緊,剛想迴頭喊「霍郎」,就被狂風從駝背上裹起,卷到了半空中。還沒來得及喊救命,就掉進了沙塵暴的中央。他一顆心怦怦亂跳,既是擔心霍念臣的安危,又害怕自己這一下會命喪黃泉會死不瞑目。
一刻之前還是晴空萬裏,此時大風裹挾著沙塵形成了一堵近三十丈高的沙牆向他們逼近,遮天蔽日的沙塵轉瞬之間就將旅人與二十餘峰駝隊給吞沒了。
時間突然變得極其漫長,夏朧月時時刻刻都覺得自己踩在通向冥河的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會將他的一條小命給丟了。
「噗通」一聲他猝然撞在一堵結實的肉牆上,緊接著熟悉的懷抱將他牢牢地鎖緊,幾個騰空翻便攜著他整個身子穩穩落下,落在了一大塊岩石後方。他隻覺著自己不知所處的心髒這下子才沉迴了胸腔,恢復了跳動,他驚喜地轉頭看向身後:「霍郎!」
霍念臣噴出一口口中的黃沙,粗魯地用手掌抹了把臉,然後掏出懷裏的錦帕輕輕地替夏朧月擦了擦臉上發上的沙塵,擦幹淨後才開口道:「有人在搞事情,我們受到牽連了。」
忽然五尺外飛來一隻血淋淋的殘肢斷手,砸在他們身後。
「哇!死人啦!」夏朧月嚇得花容失色,伸出手緊緊地揪住霍念臣的衣襟:「情況是不是很糟糕?慎兒究竟有沒有出事啊?我好擔心啊。」
霍念臣握住他冰冷的手指,用堅定的眼神安慰他:「別怕,慎兒吉人自有天相,你忘了真人曾斷過他『骨節突峻而高聳,眼神清光而有威儀,輔骨豐滿直插天倉,揮師萬裏,威震疆場,耳白過麵,名載千秋萬世」的大貴之命?」
夏朧月垂下眼睛,隱藏住心頭的不安,道:「貴不可言有什麽用?我就是怕他吃苦……」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風雲際會,雲從龍,風從虎。潛龍不得有大作用,必得飛龍在天。嶽慎遠此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你小九兒與他二人,陰陽一闔一辭,發揚至善之性,創立太平之運!」
洛九衣如白玉般的耳垂已被凍成了血珠子,他卻不再覺得寒冷刺痛,反而隱隱感到有一團火焰在他心房裏冉冉上升,把他內心深處的寒冰融化開、煮成了沸水,連同全身的血液也開始沸騰,從腳底心一路升騰到頭頂百會穴。
翌日,眾人匯聚一堂、整裝待發。這次陳書賢清點了十數個精英弟子各自帶領一百五十名弟子分成小隊一起下山,他們也要加入山下的革命軍,共同抵抗外侵的敵國勢力、推翻腐朽的譚氏政權。
第七十三章 月泉曉澈
山有鳴沙之異,水有懸泉之神。
敦煌遺書載鳴沙山:「盛夏自鳴,人馬踐之,聲振數十裏,風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躋高峰,一齊蹙下,其沙吼聲如雷。」所謂鳴沙,並非自鳴,而是因人或駱駝沿著沙麵滑落而產生鳴響,發出好似演奏鍾鼓管弦樂般的隆隆聲響,遠聽如神聲仙樂,近聞似獸吼雷鳴。
敦煌鳴沙山地處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裏,為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過渡地帶。東枕敦煌莫高窟,西至黨河口,綿延不絕,一眼望不到頭。
紅黃藍白黑五色沙粒聚積成一座座沙丘沙山,有的形態如月牙兒,彎彎相連,有的像高聳金字塔,有稜有角,有的像金龍長蛇,延至天際,有的像整齊魚鱗,丘丘相接。
駝鈴聲聲。由二十餘峰駱駝組成的駝隊,載著來自中原的訪客,整齊列隊漫步在大漠之中。駱駝在沙漠間成之字形狀行進,陣陣駝鈴迴蕩在耳畔,駝掌踏在黃沙上帶起了片片揚沙,在沙漠裏留下了一排排凹陷的足跡。
「從前,此地並無鳴沙,亦無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雷音寺裏舉辦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裏燒香拜佛。當時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這一階段時,主持方丈端著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口。忽聽寺外一位外道術士高聲叫喊著,要與主持方丈鬥法比個高低……」
一個裹著雪白色棉麻鬥篷的纖細身影坐在駱駝背上,一開口聲音如同空穀黃鶯,如水似歌,婉轉悅耳,他伸出白皙的手指指著周圍廣袤如瀚海的大漠,為身後裹著玄色麻布鬥篷的中年男子講述著聽來的浪漫傳說。
玄色鬥篷裝男人鬢若刀裁、骨插邊庭,聲自丹田下發,悠遠而又洪亮:「月兒,你累不累?我抱著你吧?」
身前的白色身影頓了頓迴過頭來,雖是蒙著麵,一雙美目黑白分明清秀澄澈,微微透出一絲執拗:「不用,後麵都是生人,你說的什麽胡話呀,四爺!」
眼前的玄色身影正是霍四爺霍念臣,白色鬥篷裏的便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夏朧月。
霍念臣知道夏朧月臉皮子薄,不肯當著別人的麵跟他親近,心裏雖然不大舒服,但也不敢惹妻子不高興,隻好將話鋒一轉,道:「那道士跟住持鬥法鬥得如何?」
夏朧月瞥了他一眼,繼續講述道:「隻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
話頭一落,隻見狂風驟起,黃沙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夏朧月心頭一緊,剛想迴頭喊「霍郎」,就被狂風從駝背上裹起,卷到了半空中。還沒來得及喊救命,就掉進了沙塵暴的中央。他一顆心怦怦亂跳,既是擔心霍念臣的安危,又害怕自己這一下會命喪黃泉會死不瞑目。
一刻之前還是晴空萬裏,此時大風裹挾著沙塵形成了一堵近三十丈高的沙牆向他們逼近,遮天蔽日的沙塵轉瞬之間就將旅人與二十餘峰駝隊給吞沒了。
時間突然變得極其漫長,夏朧月時時刻刻都覺得自己踩在通向冥河的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會將他的一條小命給丟了。
「噗通」一聲他猝然撞在一堵結實的肉牆上,緊接著熟悉的懷抱將他牢牢地鎖緊,幾個騰空翻便攜著他整個身子穩穩落下,落在了一大塊岩石後方。他隻覺著自己不知所處的心髒這下子才沉迴了胸腔,恢復了跳動,他驚喜地轉頭看向身後:「霍郎!」
霍念臣噴出一口口中的黃沙,粗魯地用手掌抹了把臉,然後掏出懷裏的錦帕輕輕地替夏朧月擦了擦臉上發上的沙塵,擦幹淨後才開口道:「有人在搞事情,我們受到牽連了。」
忽然五尺外飛來一隻血淋淋的殘肢斷手,砸在他們身後。
「哇!死人啦!」夏朧月嚇得花容失色,伸出手緊緊地揪住霍念臣的衣襟:「情況是不是很糟糕?慎兒究竟有沒有出事啊?我好擔心啊。」
霍念臣握住他冰冷的手指,用堅定的眼神安慰他:「別怕,慎兒吉人自有天相,你忘了真人曾斷過他『骨節突峻而高聳,眼神清光而有威儀,輔骨豐滿直插天倉,揮師萬裏,威震疆場,耳白過麵,名載千秋萬世」的大貴之命?」
夏朧月垂下眼睛,隱藏住心頭的不安,道:「貴不可言有什麽用?我就是怕他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