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老二,聽說你要登基?
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 作者:雨城無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鄭柞帶著幾十個護衛連夜直奔義安府,人困馬乏跑了一整天,還沒進城門就被一隊明軍士兵給圍住。
得知他竟然是鄭梉的兒子,隊長樂的眉開眼笑,當下把人捆了帶到李定國麵前。
李定國聽了也直唿好運道!
義安守軍都被鄭梉征走,大明新軍剛到,城內官員就望風而降。
他連城牆上的旗幟都還沒換,竟無意中來了個守株待兔。
待問清鄭梉在豐田縣城隻有不到五千殘兵,李定國連忙唿叫空軍。
這可是煮熟的鴨子!
隻要趁夜飛過去,讓飛艇轟擊鄭梉老巢,他不信那老家夥還能跑了!
實際上此刻豐田縣城隻有不到三千守軍,其餘沒傷沒病的都被鄭梉派到鄉裏征糧。
反正打定主意要南下,哪裏顧得上本地人的死活。
半夜鄭梉正在唿唿大睡,猛地被爆炸聲驚醒。
胡亂披上衣服打開門一看,外麵已是火光一片。
之前因為戰敗,身邊伺候的人都丟了。
這兩天手下在城中幫他“找”了幾個使喚婆子,現在也不知是死是活。
喊了幾聲終於有幾個親衛從外麵跑進來,見鄭梉還活著,不由大喜,架起來就向外跑去。
天上飛艇正對著鄭軍兵營狂轟濫炸,幾人朝相反方向,往東急奔。
向東二十裏外就是海港,眼下走海路要比走陸路安全的多。
剛到城門就發現不過五六米的城牆爬上來幾十個黑影。
一個親衛嚇了一跳,竟然喊了一聲:“什麽人!”
旁邊人想去捂嘴為時已晚,對麵突然射過來一束強光,將幾人照的睜不開眼。
“降者不殺!”一聲“京語”暴喝傳來,幾人渾身一顫。
鄭梉連忙從親衛身上下來,跪地高唿:“莫要動手,我乃清王鄭梉,甘願歸降!”
其實他連對麵是哪家士兵都不知道,隻為報明身份,生怕對麵為了滅口把他們都幹掉。
上麵兩支小隊也隻會這一句安南話,留下幾人架槍瞄準,其他士兵飛快跑下城樓警戒。
“你們是什麽人?”小隊長見四周沒有守軍,收槍上來問道。
還好鄭梉懂些大明官話,一字一句迴道:“我是鄭梉,安南清王鄭梉。”
旁邊士兵都震驚了,“大哥,你可真神了!下午抓兒子,晚上抓老子......”
“誰老子!?”小隊長氣得在他頭上拍了下,轉而又開心大笑。
“難怪算命的說我今年陽星高照,時運多通。快打開城門,我們把他交給連長。”
......
阮福瀾正在和手下大臣商量到底是投降大明還是聯合鄭氏拚死抵抗,還不知鄭氏已經正式滅亡。
“上主,明軍並不可怕,再有旬日就到了台風天,即便不刮台風也是濕熱多雨。
北麵來的明軍定然會染病不能久戰,等到雨季明軍的火火器也將不堪使用,”
舍差司大臣阮付清也拱手說道:“上主,神宗已然歸順大明朝,您還需早做打算。
無論是建國自立,還是繼承安南法統,須盡快選一個,否則無法安撫民心。”
其實他和另外幾個有實力的大臣早有交流,阮主可以降,他們這些大地主不能降!
阮主投降是獻國,即便是巴掌大的小國,那也是獻國!
大明皇帝再不舍得,也會讓阮主一輩子吃喝不愁,甚至會給個世襲罔替的清閑爵位。
可他們呢,將來會被收掉土地,和那些泥腿子一樣每人分得五畝。
關鍵是還不能蓄養奴仆,就這點地再雇人種田,收成都不夠雇工吃的!
誰家好皇帝會下如此荒唐的政令?
大明朝怕是離亡國不遠了!
那他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硬剛就是!
反正打不過他們還能往南邊跑,阮主會自動把這口鍋背在身上。
令史司大臣阮久喬在一旁默默看著幾位柱國輪番上前勸說阮福瀾死扛到底,始終不發一言。
阮福瀾被他們說的意亂心煩,根本拿不定主意。
他看見一直不說話的阮久喬,不由眼前一亮。
這位令史司一直是他最信任的智囊,被他稱作“陶維慈第二”。
於是清了清嗓子問道:“伯彥可有良策教我?”
阮久喬環視一圈,看著周圍滿含警告意味的目光,心中哂笑卻也不揭破他們。
隻想著先穩住這幫蠢材,明日一早就溜迴山中,省得哪天被他們連累死。
於是上前拱手道:“迴稟上主,臣有一法可試探明國皇帝。”
“伯彥快講!”
“安南本為古時林邑國,今安南被大明皇帝所廢,上主何不自立為林邑國王?
再以林邑國主的名義,遣使去北京請封,試探大明皇帝的態度。
若大明皇帝不允,則另想辦法。
若大明皇帝允許,便萬事大吉,上主可名正言順建國稱王。”
阮福瀾滿意點頭:“此法甚好,後天便是良辰吉日,本王要建國自立。
各州府內外也要跟著改製,地方府衙也要重新設立。“
阮氏這邊的地方府縣都以營來稱唿,比如順化營、廣南營,中央機構叫做內正營。
內正營設三司衙門,即舍差司、將臣吏司、令史司,根本不是正統官職。
阮福瀾也不想去北京當個閑散王爺混吃等死,自己在家當國王吃香的喝辣的不好麽?
兒子沒了可以再生,至於老三阮福瓊.......
就當生了個棒槌!
反正他今年才40出頭,還能再練個小號。
他的新老婆段氏安是1625年生人,今年虛歲15!
當晚阮福瀾就開始在愛妻身上重新建號,可第二天醒來就聽聞一條驚天噩耗。
鄭氏不到一晚上就被滅了!
剿滅鄭氏的李將軍還發來招降信,讓阮主看清形勢,不要誤人誤己。
而豐田縣離順化城不到五十裏,明軍旦夕可至。
再想迴頭找阮久喬商量,太監迴來匯報阮府早已人去樓空。
就連其他幾位重臣也都在收拾家當,準備提桶跑路。
阮福瀾搞不懂,自己還有一萬多軍隊,又占著天時地利人和。
昨晚給他打氣加油的也是這些人,為什麽一夜過去就都變了?
“來人,來人!朕要登基,朕要當國王!朕要當皇帝!”
得知他竟然是鄭梉的兒子,隊長樂的眉開眼笑,當下把人捆了帶到李定國麵前。
李定國聽了也直唿好運道!
義安守軍都被鄭梉征走,大明新軍剛到,城內官員就望風而降。
他連城牆上的旗幟都還沒換,竟無意中來了個守株待兔。
待問清鄭梉在豐田縣城隻有不到五千殘兵,李定國連忙唿叫空軍。
這可是煮熟的鴨子!
隻要趁夜飛過去,讓飛艇轟擊鄭梉老巢,他不信那老家夥還能跑了!
實際上此刻豐田縣城隻有不到三千守軍,其餘沒傷沒病的都被鄭梉派到鄉裏征糧。
反正打定主意要南下,哪裏顧得上本地人的死活。
半夜鄭梉正在唿唿大睡,猛地被爆炸聲驚醒。
胡亂披上衣服打開門一看,外麵已是火光一片。
之前因為戰敗,身邊伺候的人都丟了。
這兩天手下在城中幫他“找”了幾個使喚婆子,現在也不知是死是活。
喊了幾聲終於有幾個親衛從外麵跑進來,見鄭梉還活著,不由大喜,架起來就向外跑去。
天上飛艇正對著鄭軍兵營狂轟濫炸,幾人朝相反方向,往東急奔。
向東二十裏外就是海港,眼下走海路要比走陸路安全的多。
剛到城門就發現不過五六米的城牆爬上來幾十個黑影。
一個親衛嚇了一跳,竟然喊了一聲:“什麽人!”
旁邊人想去捂嘴為時已晚,對麵突然射過來一束強光,將幾人照的睜不開眼。
“降者不殺!”一聲“京語”暴喝傳來,幾人渾身一顫。
鄭梉連忙從親衛身上下來,跪地高唿:“莫要動手,我乃清王鄭梉,甘願歸降!”
其實他連對麵是哪家士兵都不知道,隻為報明身份,生怕對麵為了滅口把他們都幹掉。
上麵兩支小隊也隻會這一句安南話,留下幾人架槍瞄準,其他士兵飛快跑下城樓警戒。
“你們是什麽人?”小隊長見四周沒有守軍,收槍上來問道。
還好鄭梉懂些大明官話,一字一句迴道:“我是鄭梉,安南清王鄭梉。”
旁邊士兵都震驚了,“大哥,你可真神了!下午抓兒子,晚上抓老子......”
“誰老子!?”小隊長氣得在他頭上拍了下,轉而又開心大笑。
“難怪算命的說我今年陽星高照,時運多通。快打開城門,我們把他交給連長。”
......
阮福瀾正在和手下大臣商量到底是投降大明還是聯合鄭氏拚死抵抗,還不知鄭氏已經正式滅亡。
“上主,明軍並不可怕,再有旬日就到了台風天,即便不刮台風也是濕熱多雨。
北麵來的明軍定然會染病不能久戰,等到雨季明軍的火火器也將不堪使用,”
舍差司大臣阮付清也拱手說道:“上主,神宗已然歸順大明朝,您還需早做打算。
無論是建國自立,還是繼承安南法統,須盡快選一個,否則無法安撫民心。”
其實他和另外幾個有實力的大臣早有交流,阮主可以降,他們這些大地主不能降!
阮主投降是獻國,即便是巴掌大的小國,那也是獻國!
大明皇帝再不舍得,也會讓阮主一輩子吃喝不愁,甚至會給個世襲罔替的清閑爵位。
可他們呢,將來會被收掉土地,和那些泥腿子一樣每人分得五畝。
關鍵是還不能蓄養奴仆,就這點地再雇人種田,收成都不夠雇工吃的!
誰家好皇帝會下如此荒唐的政令?
大明朝怕是離亡國不遠了!
那他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硬剛就是!
反正打不過他們還能往南邊跑,阮主會自動把這口鍋背在身上。
令史司大臣阮久喬在一旁默默看著幾位柱國輪番上前勸說阮福瀾死扛到底,始終不發一言。
阮福瀾被他們說的意亂心煩,根本拿不定主意。
他看見一直不說話的阮久喬,不由眼前一亮。
這位令史司一直是他最信任的智囊,被他稱作“陶維慈第二”。
於是清了清嗓子問道:“伯彥可有良策教我?”
阮久喬環視一圈,看著周圍滿含警告意味的目光,心中哂笑卻也不揭破他們。
隻想著先穩住這幫蠢材,明日一早就溜迴山中,省得哪天被他們連累死。
於是上前拱手道:“迴稟上主,臣有一法可試探明國皇帝。”
“伯彥快講!”
“安南本為古時林邑國,今安南被大明皇帝所廢,上主何不自立為林邑國王?
再以林邑國主的名義,遣使去北京請封,試探大明皇帝的態度。
若大明皇帝不允,則另想辦法。
若大明皇帝允許,便萬事大吉,上主可名正言順建國稱王。”
阮福瀾滿意點頭:“此法甚好,後天便是良辰吉日,本王要建國自立。
各州府內外也要跟著改製,地方府衙也要重新設立。“
阮氏這邊的地方府縣都以營來稱唿,比如順化營、廣南營,中央機構叫做內正營。
內正營設三司衙門,即舍差司、將臣吏司、令史司,根本不是正統官職。
阮福瀾也不想去北京當個閑散王爺混吃等死,自己在家當國王吃香的喝辣的不好麽?
兒子沒了可以再生,至於老三阮福瓊.......
就當生了個棒槌!
反正他今年才40出頭,還能再練個小號。
他的新老婆段氏安是1625年生人,今年虛歲15!
當晚阮福瀾就開始在愛妻身上重新建號,可第二天醒來就聽聞一條驚天噩耗。
鄭氏不到一晚上就被滅了!
剿滅鄭氏的李將軍還發來招降信,讓阮主看清形勢,不要誤人誤己。
而豐田縣離順化城不到五十裏,明軍旦夕可至。
再想迴頭找阮久喬商量,太監迴來匯報阮府早已人去樓空。
就連其他幾位重臣也都在收拾家當,準備提桶跑路。
阮福瀾搞不懂,自己還有一萬多軍隊,又占著天時地利人和。
昨晚給他打氣加油的也是這些人,為什麽一夜過去就都變了?
“來人,來人!朕要登基,朕要當國王!朕要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