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開發呂宋與新武器
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 作者:雨城無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著,朱逢春讓人宣讀了這些人的罪狀,包括殺人、搶劫、強奸等。
每宣讀一條罪狀,台下的大明百姓就會發出一陣憤怒的唿聲。
宣讀完畢後,朱逢春說道:“根據大明律法,爾等將被處以極刑,可有遺言交代?”
西班牙人和土著聽了翻譯之言,皆求饒不止,但朱逢春毫無所動。他起身說道:“朕念爾等初犯,且有悔過之意,便給爾等一個機會。”
犯人們聽後,趕忙叩頭謝恩。
卻聽朱逢春接著道:“待會朕就讓人送你們去見上帝,如果祂能原諒你們所犯下的罪孽,就讓祂將你們複活,往後朕絕不再追究!”
罪犯們聽了都呆愣在那,還以為聽錯了。
很快他們就被士兵拖下去,然後用麻布袋一個個套在頭上,又強行摁倒在地。
“準備~行刑!”
士兵快步上前,將槍口抵在犯人腦後,隨著一聲令下扣動扳機。
啪!啪!啪!槍聲響成一片。
有些歐洲人驚奇地發現,明帝國士兵的槍口好像沒有冒出多少煙霧。
等了五分鍾,還是沒人活過來,朱逢春讓人宣布,這些人罪孽深重,並未獲得上帝的寬恕。
隨後拉出城去拿火燒了。
馬來土著們還真的以為上帝沒有原諒這些人,都在為沒有看到死人複活的場景感到惋惜。
隻有那些歐洲人表示今天又學到了,原來處決犯人還能這麽搞,跟他們當年燒女巫有的一拚。
公審大會結束後,朱逢春在營地中巡視了一番。
他原本希望大明來的官吏們能夠多參觀遊玩一下,也不枉此行。
不過當孫傳庭聽聞海軍陸戰隊要帶著鄭芝龍的手下去清剿各地莊園主,頓時按捺不住,強烈要求一同前往,他想要親眼見識一下先進火器戰鬥的場景。
朱逢春無奈之下,隻得讓人給他發放了一套防彈衣和頭盔。
畢竟那些莊園主都擁有槍支和奴隸,萬一孫傳庭有個閃失,後果不堪設想。
有了孫傳庭這個積極分子,其他人也無法安心遊玩了。
洪承疇也隻好帶人請命,希望能跟隨皇帝的兵馬一同出征,增長見識。
他們這次確實來得恰逢其時,不僅獲得了防彈衣和頭盔,朱逢春還特意囑咐給每人發放一套叢林蛙服和一把軍弩。
之所以不給他們手槍,可不是因為小氣,而是擔心走火會誤傷自己人。
此時的呂宋島正值 3 月,白天氣溫30度左右,氣候溫暖,降雨量較少,非常適合出兵。
士兵們押著俘虜正在清理戰場,貨船上卸下的工程車輛和機械設備堆滿了空地,他們正忙著騰出位置,以便後續的安裝工作。
接下來幾天,海外第一座基地礦場將在呂宋開工建設。
呂宋群島的地質構造和地理環境賦予了它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銅、金、銀、鐵、鉻、鎳等有色金屬。
其中,鎳礦儲量尤為豐富,總儲量約為 10.9 億噸。此外,在棉蘭老島還蘊藏著約 2000 萬噸銅和近 500 噸黃金,這在前期足以支撐海外的發展。
迴到營地,朱逢春命人將鄭芝龍喚來。
“鄭愛卿,朕現在有一事頗感為難,想與你商量一下。”
鄭芝龍心中一驚,“陛下折煞微臣了,有事請陛下盡管吩咐。”
朱逢春看著鄭芝龍誠惶誠恐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他知道鄭芝龍是個聰明人,也很會揣摩人的心思,所以才會故意這樣說。
“鄭愛卿,你也知道,如今呂宋島的局勢並不穩定。雖然我們打敗了西班牙人,但這裏仍有其他勢力可能會威脅到百姓的遷徙,尤其是當地的馬來土人和南邊信仰伊教的蘇祿人。
朕希望能在這裏盡快建立起生產基地,推動當地的開發和發展,這樣才能安置更多百姓。時間緊迫啊!”
鄭芝龍點了點頭,“陛下所言極是。那些土人倒還好說,找機會處理掉便是。不過蘇祿人原是我大明的藩屬國……”
朱逢春點了點頭,“這正是我要與你商量的事情。朕不歧視信仰伊教的人,但朕的子民絕不能往那些坑裏跳。把他們和蘇祿人放在一起,朕實在放心不下。而且,那裏還有很多海盜和土匪。
過些時日,朕會派車去開采島上的銅礦和金礦,你說會不會引起當地土著部落的不滿和反抗呢?”
鄭芝龍想了想,覺得朱逢春說的也有道理,於是點頭道:“臣明白了,陛下是想讓他們……”
說著做了個手掌下切的手勢。
朱逢春笑了笑,“朕可是許了你大明的王爵,將來你也是大明的藩屬,行事豈能如此魯莽?”
鄭芝龍連忙點頭稱是,“陛下教訓的是,是臣考慮不周。”
朱逢春繼續說道:“這次的俘虜有 6000 有餘(加上俘獲的外國船隻),你可將他們盡量都收編了,高官厚祿也隨你許,隻要他們能把活幹好。”
鄭芝龍心中一喜,這可是擴充自己勢力的好機會,連忙應道:“臣遵旨,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朱逢春又道:“土人桀驁不馴,不事生產,且常常殺害漢人,他們便隨你處置。發賣也好、運往扶桑也罷,朕隻要他們不再出現在呂宋。”
鄭芝龍心中一驚,沒想到皇帝如此狠辣,但他也知道這是為了大明的利益,隻得硬著頭皮應道:“臣明白。”
朱逢春接著道:“蘇祿人畢竟是我大明藩屬,朕也不忍加害。你可遣人與其談判,朕要整個棉蘭老島,如果答應置換,或舉族搬走,朕定然不吝賞賜,錢貨皆可。
路費花銷由朕來承擔,哪怕是去天方或忽魯謨斯。若是死活不願搬,你就多找些人勸勸,直到他們願意為止。
還有,那些髒活累活多交給西洋人去辦,莫要沾你和下麵人的手。”
鄭芝龍聽了,心中不禁有些感動。他知道朱皇帝是個非常有遠見和魄力的人,他能夠做決策的時候還想著自己,說明對自己真的非常信任和重視。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盡快把人手培養起來,把礙事的人都勸走!”
朱逢春笑了笑,“如此甚好。朕會派人給你送一些新式火槍和火炮。雖然不及瀛洲兵,卻比西洋人要先進得多,也更適合在雨林中使用。如果有需要,朕還可以派教官教幫你教導士兵。”
每宣讀一條罪狀,台下的大明百姓就會發出一陣憤怒的唿聲。
宣讀完畢後,朱逢春說道:“根據大明律法,爾等將被處以極刑,可有遺言交代?”
西班牙人和土著聽了翻譯之言,皆求饒不止,但朱逢春毫無所動。他起身說道:“朕念爾等初犯,且有悔過之意,便給爾等一個機會。”
犯人們聽後,趕忙叩頭謝恩。
卻聽朱逢春接著道:“待會朕就讓人送你們去見上帝,如果祂能原諒你們所犯下的罪孽,就讓祂將你們複活,往後朕絕不再追究!”
罪犯們聽了都呆愣在那,還以為聽錯了。
很快他們就被士兵拖下去,然後用麻布袋一個個套在頭上,又強行摁倒在地。
“準備~行刑!”
士兵快步上前,將槍口抵在犯人腦後,隨著一聲令下扣動扳機。
啪!啪!啪!槍聲響成一片。
有些歐洲人驚奇地發現,明帝國士兵的槍口好像沒有冒出多少煙霧。
等了五分鍾,還是沒人活過來,朱逢春讓人宣布,這些人罪孽深重,並未獲得上帝的寬恕。
隨後拉出城去拿火燒了。
馬來土著們還真的以為上帝沒有原諒這些人,都在為沒有看到死人複活的場景感到惋惜。
隻有那些歐洲人表示今天又學到了,原來處決犯人還能這麽搞,跟他們當年燒女巫有的一拚。
公審大會結束後,朱逢春在營地中巡視了一番。
他原本希望大明來的官吏們能夠多參觀遊玩一下,也不枉此行。
不過當孫傳庭聽聞海軍陸戰隊要帶著鄭芝龍的手下去清剿各地莊園主,頓時按捺不住,強烈要求一同前往,他想要親眼見識一下先進火器戰鬥的場景。
朱逢春無奈之下,隻得讓人給他發放了一套防彈衣和頭盔。
畢竟那些莊園主都擁有槍支和奴隸,萬一孫傳庭有個閃失,後果不堪設想。
有了孫傳庭這個積極分子,其他人也無法安心遊玩了。
洪承疇也隻好帶人請命,希望能跟隨皇帝的兵馬一同出征,增長見識。
他們這次確實來得恰逢其時,不僅獲得了防彈衣和頭盔,朱逢春還特意囑咐給每人發放一套叢林蛙服和一把軍弩。
之所以不給他們手槍,可不是因為小氣,而是擔心走火會誤傷自己人。
此時的呂宋島正值 3 月,白天氣溫30度左右,氣候溫暖,降雨量較少,非常適合出兵。
士兵們押著俘虜正在清理戰場,貨船上卸下的工程車輛和機械設備堆滿了空地,他們正忙著騰出位置,以便後續的安裝工作。
接下來幾天,海外第一座基地礦場將在呂宋開工建設。
呂宋群島的地質構造和地理環境賦予了它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銅、金、銀、鐵、鉻、鎳等有色金屬。
其中,鎳礦儲量尤為豐富,總儲量約為 10.9 億噸。此外,在棉蘭老島還蘊藏著約 2000 萬噸銅和近 500 噸黃金,這在前期足以支撐海外的發展。
迴到營地,朱逢春命人將鄭芝龍喚來。
“鄭愛卿,朕現在有一事頗感為難,想與你商量一下。”
鄭芝龍心中一驚,“陛下折煞微臣了,有事請陛下盡管吩咐。”
朱逢春看著鄭芝龍誠惶誠恐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他知道鄭芝龍是個聰明人,也很會揣摩人的心思,所以才會故意這樣說。
“鄭愛卿,你也知道,如今呂宋島的局勢並不穩定。雖然我們打敗了西班牙人,但這裏仍有其他勢力可能會威脅到百姓的遷徙,尤其是當地的馬來土人和南邊信仰伊教的蘇祿人。
朕希望能在這裏盡快建立起生產基地,推動當地的開發和發展,這樣才能安置更多百姓。時間緊迫啊!”
鄭芝龍點了點頭,“陛下所言極是。那些土人倒還好說,找機會處理掉便是。不過蘇祿人原是我大明的藩屬國……”
朱逢春點了點頭,“這正是我要與你商量的事情。朕不歧視信仰伊教的人,但朕的子民絕不能往那些坑裏跳。把他們和蘇祿人放在一起,朕實在放心不下。而且,那裏還有很多海盜和土匪。
過些時日,朕會派車去開采島上的銅礦和金礦,你說會不會引起當地土著部落的不滿和反抗呢?”
鄭芝龍想了想,覺得朱逢春說的也有道理,於是點頭道:“臣明白了,陛下是想讓他們……”
說著做了個手掌下切的手勢。
朱逢春笑了笑,“朕可是許了你大明的王爵,將來你也是大明的藩屬,行事豈能如此魯莽?”
鄭芝龍連忙點頭稱是,“陛下教訓的是,是臣考慮不周。”
朱逢春繼續說道:“這次的俘虜有 6000 有餘(加上俘獲的外國船隻),你可將他們盡量都收編了,高官厚祿也隨你許,隻要他們能把活幹好。”
鄭芝龍心中一喜,這可是擴充自己勢力的好機會,連忙應道:“臣遵旨,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朱逢春又道:“土人桀驁不馴,不事生產,且常常殺害漢人,他們便隨你處置。發賣也好、運往扶桑也罷,朕隻要他們不再出現在呂宋。”
鄭芝龍心中一驚,沒想到皇帝如此狠辣,但他也知道這是為了大明的利益,隻得硬著頭皮應道:“臣明白。”
朱逢春接著道:“蘇祿人畢竟是我大明藩屬,朕也不忍加害。你可遣人與其談判,朕要整個棉蘭老島,如果答應置換,或舉族搬走,朕定然不吝賞賜,錢貨皆可。
路費花銷由朕來承擔,哪怕是去天方或忽魯謨斯。若是死活不願搬,你就多找些人勸勸,直到他們願意為止。
還有,那些髒活累活多交給西洋人去辦,莫要沾你和下麵人的手。”
鄭芝龍聽了,心中不禁有些感動。他知道朱皇帝是個非常有遠見和魄力的人,他能夠做決策的時候還想著自己,說明對自己真的非常信任和重視。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盡快把人手培養起來,把礙事的人都勸走!”
朱逢春笑了笑,“如此甚好。朕會派人給你送一些新式火槍和火炮。雖然不及瀛洲兵,卻比西洋人要先進得多,也更適合在雨林中使用。如果有需要,朕還可以派教官教幫你教導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