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這迴太子沒追究,以後遇事想起來,難道不會有芥蒂麽?
兩人剛入宮,又都是心性單純之人,為了義氣不惜冒犯太子,可他們畢竟是要在宮中過一輩子的。
沈宜秋與兩位良娣交好,本是為了報上輩子雪中送炭的恩情,叫他們在這宮裏過得舒心些,誰知卻弄巧成拙。
這些念頭不能宣之於口,但眼角眉梢難免有憂色隱現,兩位良娣看在眼裏,認定了太子妃在為太子傷情,越發替她不值,卯足了勁要逗她開心。
太子近日不來,沈宜秋便留他們在承恩殿用晚膳,三人飲酒談笑,聯句行令,興致來了便披上狐裘去園中秉燭夜遊,有時候玩得晚了,沈宜秋索性叫他們宿在承恩殿中。
才數日光景,三人已有些相依為命的意思,宋六娘和王十娘都覺得與其費心費力去討好薄情的夫君,倒不如這樣悠哉遊哉地相伴到老。
不覺十幾日過去,轉眼已是十月廿一,第二天便是沈宜秋的生辰。
這是太子妃嫁入東宮以來的第一個生辰宴,太子身邊的大黃門來遇喜親自操持,雖有千頭萬緒,卻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是夜,來遇喜命小黃門將明日宴席要用的幾案、席簟、屏風、畫障、食器酒具等最後清點一遍,正檢查食單有無紕漏,便有小黃門來傳話,道太子叫他去長壽院。
來遇喜立即趕到長壽院,隻見太子正在廊下鍥而不舍地教小獵犬作揖賀壽,那狗兒隻是睜著滴溜溜的眼睛望著他手中肉脯,口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
太子竟然也沒有挪步,隻是不厭其煩地道:「日將軍,看好,像孤這般,做對就與你吃。」
來遇喜不覺失笑,快步走上前去行禮。
尉遲越摸了摸日將軍的腦袋,直起身對來遇喜道:「筵席都備妥了?」
來遇喜道:「請殿下放心。」
尉遲越在宮人端來的銅盆裏洗了手,一邊拭手一邊往殿中走,來遇喜跟了上去。
尉遲越走進殿中,屏退宮人,問來遇喜道:「你說實話,孤這份禮,娘子會喜歡麽?」
來遇喜知道這狗的來曆,也清楚太子費了多少力氣去訓它,便道:「殿下用心良苦,娘子定然感佩動容。」
尉遲越輕輕頷首:「沒錯,她會知道孤用心良苦,也會念孤的好。」
他頓了頓道:「可她看見這隻狗,不免想起不開心的往事,明日是她的生辰,孤隻想叫她開心,若是她不開心,念孤的好又有什麽用?」
來遇喜有些愕然,隨即暗暗歎息,他打小侍奉太子,何曾見他這般體察過另一個的心意?看來太子妃是真的入了他的心。
他思索片刻道:「殿下待娘子以誠,娘子定會明白殿下苦心。」
尉遲越苦笑了一下:「明日便是她生辰,再要尋什麽賀禮也晚了,隻能去庫中選一樣。」便是還有時間去外頭找,天下又有什麽能與蘭亭序匹敵呢?
來遇喜道:「不知娘子喜歡什麽?奴將冊子拿來與殿下挑選?」
尉遲越沉吟片刻道:「不必了,你去取鑰匙開庫,孤自己進去挑。」
東宮藏庫中的燈亮了一夜。
翌日平旦,沈宜秋起身更衣洗漱,梳妝停當,便有宮人通稟,道來遇喜替太子殿下送生辰禮。
沈宜秋便即請他入內。
不一會兒,來遇喜指揮著十來個黃門將一套十八牒的檀木立屏抬入殿內。
屏風上罩著朱紅色寶相花紋織錦,看著喜氣洋洋。
來遇喜滿麵笑容,向太子妃行禮:「奴奉殿下之命為娘子上壽,恭賀娘子千秋,祝娘子貴體康健,福壽綿長。」
沈宜秋笑道:「有勞中官。」望了望碩大的屏風,不由有些憂心,太子挑東西的眼光實在不好說,他送的生辰禮,無論如何都得擺上一段時日,小件的東西便罷了,這麽個龐然大物,連視而不見都難。
上迴那螭龍屏風她至今記憶猶新,也不知這迴是什麽。
她心裏轉過無數念頭,麵上不顯,仍舊帶著得體的微笑。
來遇喜衝兩個小黃門點點頭,兩人往屏風兩旁一站,同時將錦緞揭下。
承恩殿眾人見這陣仗早就好奇那屏風上有什麽,此時俱都凝神屏息,一瞬不瞬地盯著。
錦緞滑落,巧奪天工的金銀平脫紫檀木框中鑲嵌著十八幅仕女畫。
這畫題雅俗共賞,宮人們也都認得,正是《列女傳》。
沈宜秋啞然失笑,尉遲越這輩子也不知怎麽了,總是和《列女傳》過不去。
不過這迴至少不是他親自潑墨揮毫,這屏風的畫技與那《列女傳》圖有天壤之別,一看便是宮廷中的珍藏。
她正發愁怎麽安置這寶貝,不經意間多看了一眼,忽然怔住。
這十八牒小列女屏風並無落款署名,但沈宜秋又怎會認不出自己外祖的手筆來。
時人畫人物多用「春蠶吐絲」法,線條如發絲般勻細,且仕女體態豐腴,麵短而豔。
而眼前這些仕女用的卻是蘭葉描兼蚯蚓描,線條富於變化,且這些仕女纖瘦飄逸,骨清神雋,頗有六朝遺意,是典型的「邵家樣」。
外祖父在宮中圖畫院貢職時間不長,但其畫作深得先帝喜愛,大部分畫作都隨先帝葬入皇陵,宮中剩下的並不多,這樣的整套屏風畫實屬難得。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衛姬和齊薑兩幅的運筆方向和筆勢,與其餘各幅皆有微小的差別,旁人或許注意不到,但沈宜秋自己是左利手,自然看得出來,作畫者也是左利手。
沈宜秋知道外祖父晚年身體不好,任務繁重時,母親便會替筆。
母親喜歡畫畫,出閣時的妝奩便是她從小到大的畫作。
後來去了靈州,她又畫了許多,朔方的山川、草木、牛羊、馬匹、街市……
兩人剛入宮,又都是心性單純之人,為了義氣不惜冒犯太子,可他們畢竟是要在宮中過一輩子的。
沈宜秋與兩位良娣交好,本是為了報上輩子雪中送炭的恩情,叫他們在這宮裏過得舒心些,誰知卻弄巧成拙。
這些念頭不能宣之於口,但眼角眉梢難免有憂色隱現,兩位良娣看在眼裏,認定了太子妃在為太子傷情,越發替她不值,卯足了勁要逗她開心。
太子近日不來,沈宜秋便留他們在承恩殿用晚膳,三人飲酒談笑,聯句行令,興致來了便披上狐裘去園中秉燭夜遊,有時候玩得晚了,沈宜秋索性叫他們宿在承恩殿中。
才數日光景,三人已有些相依為命的意思,宋六娘和王十娘都覺得與其費心費力去討好薄情的夫君,倒不如這樣悠哉遊哉地相伴到老。
不覺十幾日過去,轉眼已是十月廿一,第二天便是沈宜秋的生辰。
這是太子妃嫁入東宮以來的第一個生辰宴,太子身邊的大黃門來遇喜親自操持,雖有千頭萬緒,卻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是夜,來遇喜命小黃門將明日宴席要用的幾案、席簟、屏風、畫障、食器酒具等最後清點一遍,正檢查食單有無紕漏,便有小黃門來傳話,道太子叫他去長壽院。
來遇喜立即趕到長壽院,隻見太子正在廊下鍥而不舍地教小獵犬作揖賀壽,那狗兒隻是睜著滴溜溜的眼睛望著他手中肉脯,口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
太子竟然也沒有挪步,隻是不厭其煩地道:「日將軍,看好,像孤這般,做對就與你吃。」
來遇喜不覺失笑,快步走上前去行禮。
尉遲越摸了摸日將軍的腦袋,直起身對來遇喜道:「筵席都備妥了?」
來遇喜道:「請殿下放心。」
尉遲越在宮人端來的銅盆裏洗了手,一邊拭手一邊往殿中走,來遇喜跟了上去。
尉遲越走進殿中,屏退宮人,問來遇喜道:「你說實話,孤這份禮,娘子會喜歡麽?」
來遇喜知道這狗的來曆,也清楚太子費了多少力氣去訓它,便道:「殿下用心良苦,娘子定然感佩動容。」
尉遲越輕輕頷首:「沒錯,她會知道孤用心良苦,也會念孤的好。」
他頓了頓道:「可她看見這隻狗,不免想起不開心的往事,明日是她的生辰,孤隻想叫她開心,若是她不開心,念孤的好又有什麽用?」
來遇喜有些愕然,隨即暗暗歎息,他打小侍奉太子,何曾見他這般體察過另一個的心意?看來太子妃是真的入了他的心。
他思索片刻道:「殿下待娘子以誠,娘子定會明白殿下苦心。」
尉遲越苦笑了一下:「明日便是她生辰,再要尋什麽賀禮也晚了,隻能去庫中選一樣。」便是還有時間去外頭找,天下又有什麽能與蘭亭序匹敵呢?
來遇喜道:「不知娘子喜歡什麽?奴將冊子拿來與殿下挑選?」
尉遲越沉吟片刻道:「不必了,你去取鑰匙開庫,孤自己進去挑。」
東宮藏庫中的燈亮了一夜。
翌日平旦,沈宜秋起身更衣洗漱,梳妝停當,便有宮人通稟,道來遇喜替太子殿下送生辰禮。
沈宜秋便即請他入內。
不一會兒,來遇喜指揮著十來個黃門將一套十八牒的檀木立屏抬入殿內。
屏風上罩著朱紅色寶相花紋織錦,看著喜氣洋洋。
來遇喜滿麵笑容,向太子妃行禮:「奴奉殿下之命為娘子上壽,恭賀娘子千秋,祝娘子貴體康健,福壽綿長。」
沈宜秋笑道:「有勞中官。」望了望碩大的屏風,不由有些憂心,太子挑東西的眼光實在不好說,他送的生辰禮,無論如何都得擺上一段時日,小件的東西便罷了,這麽個龐然大物,連視而不見都難。
上迴那螭龍屏風她至今記憶猶新,也不知這迴是什麽。
她心裏轉過無數念頭,麵上不顯,仍舊帶著得體的微笑。
來遇喜衝兩個小黃門點點頭,兩人往屏風兩旁一站,同時將錦緞揭下。
承恩殿眾人見這陣仗早就好奇那屏風上有什麽,此時俱都凝神屏息,一瞬不瞬地盯著。
錦緞滑落,巧奪天工的金銀平脫紫檀木框中鑲嵌著十八幅仕女畫。
這畫題雅俗共賞,宮人們也都認得,正是《列女傳》。
沈宜秋啞然失笑,尉遲越這輩子也不知怎麽了,總是和《列女傳》過不去。
不過這迴至少不是他親自潑墨揮毫,這屏風的畫技與那《列女傳》圖有天壤之別,一看便是宮廷中的珍藏。
她正發愁怎麽安置這寶貝,不經意間多看了一眼,忽然怔住。
這十八牒小列女屏風並無落款署名,但沈宜秋又怎會認不出自己外祖的手筆來。
時人畫人物多用「春蠶吐絲」法,線條如發絲般勻細,且仕女體態豐腴,麵短而豔。
而眼前這些仕女用的卻是蘭葉描兼蚯蚓描,線條富於變化,且這些仕女纖瘦飄逸,骨清神雋,頗有六朝遺意,是典型的「邵家樣」。
外祖父在宮中圖畫院貢職時間不長,但其畫作深得先帝喜愛,大部分畫作都隨先帝葬入皇陵,宮中剩下的並不多,這樣的整套屏風畫實屬難得。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衛姬和齊薑兩幅的運筆方向和筆勢,與其餘各幅皆有微小的差別,旁人或許注意不到,但沈宜秋自己是左利手,自然看得出來,作畫者也是左利手。
沈宜秋知道外祖父晚年身體不好,任務繁重時,母親便會替筆。
母親喜歡畫畫,出閣時的妝奩便是她從小到大的畫作。
後來去了靈州,她又畫了許多,朔方的山川、草木、牛羊、馬匹、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