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娘方才見這婦人做張做致便窩了一肚子火,此時血氣上頭,一挑眉道:「娘娘慎言,抄漏經文乃是無心之失,宋良娣絕無不軌之心,妾可以對天起誓,以命擔保。」
郭賢妃本來也是危言聳聽,不過是見宋良娣膽子小,想嚇她一下,打的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主意,沒想到這王良娣竟頂撞於她,頓時動了真火:「不管有心還是無意,惹得佛祖不快,致我心疾,莫非還有假?」
王十娘臉若冰霜:「依妾愚見,佛祖斷不會那麽小心眼。」
郭賢妃知道她這是指桑罵槐說自己小心眼,越發惱羞成怒:「太子妃就是這麽教導你們的?不敬我倒罷了,不把太子殿下放在眼裏,我卻不能輕輕饒過。」
她尖聲道:「給我去佛堂裏跪著,直到佛祖原諒你們的過錯為止!」
她不能發作太子妃,罰兩個良娣跪上兩三個時辰卻無人能置喙,便是太子來了,也不能駁她的臉麵。
王十娘和宋六娘知在劫難逃,正要認罰,忽聽屏風外傳來腳步聲,宮人齊齊拜倒:「拜見太子妃娘娘。」
兩人眼睛一亮,旋即又擔心起來,生怕連累了太子妃。
正為難著,沈宜秋已經繞過屏風,向兩人望了一眼。
隻這一眼,宋六娘的眼淚便落了下來,無聲地叫了聲「阿姊」,王十娘提著的心也放迴了肚子裏。
沈宜秋不再看兩人,向郭賢妃行了個禮:「拜見賢妃娘娘,娘娘近來可安康?」
郭賢妃柳眉一豎:「我正要叫人去請太子妃,既然你來了,我倒要問問,這兩位良娣是怎麽迴事?」便將宋六娘抄錯經文、王十娘出言頂撞的「罪狀」曆數一番。
沈宜秋道:「是媳婦管教無方,待迴到東宮,我必定好好約束兩位良娣。」
說罷轉向兩人:「你們還不快向賢妃娘娘賠罪。」
郭賢妃抬手道:「不必同我賠罪,要賠罪去同佛祖賠。」
沈宜秋目光微動:「他們有過,說到底是我的不是,娘娘要他們跪多久?我替他們跪。」
兩位良娣一怔,心裏又暖又酸,眼淚奪眶而出。
郭賢妃一噎,她可以發落太子良娣,卻不能叫太子妃罰跪,一時間有些騎虎難下,癟癟嘴道:「太子妃身份尊貴,我哪裏受得起。便是佛祖降罪要我病死,也隻能生受了。」
沈宜秋道:「賢妃娘娘吉人天相,佛祖定會保佑娘娘長命百歲。」她這話倒也不假,上輩子張皇後死了,皇帝死了,尉遲越死了,她也死了,郭賢妃還活得好好的。
郭賢妃道:「太子妃不必虛言安慰,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不過是捱一日算一日罷了。」
她瞄了一眼沈宜秋的小腹:「也不知有沒有那個福分,熬到孫兒降世。」
那中年宮人行個禮道:「啟稟太子妃娘娘,賢妃娘娘自入秋以來舊疾頻頻發作,並非事出無因。」
沈宜秋對郭賢妃道:「不知娘娘舊疾發作,不曾入宮侍奉,還請見諒。」
郭賢妃冷笑:「豈敢勞動太子妃的大駕?」
說罷對那宮人歎息道:「天家不比尋常人家,我又不過是個嬪妾,哪敢叫太子妃侍奉湯藥,便是噓寒問暖也當不起。」
沈宜秋耐著性子與她說了半天,便是要等這句話。
她勾起嘴角道:「娘娘是太子殿下生母,媳婦理當侍疾,替殿下盡孝。」
此言一出,殿中眾人皆感意外,王十娘想說話,沈宜秋向她使了個眼色,微微搖頭,她立即會意,將話咽了迴去。
郭賢妃也委實意外,怔了怔道:「你肯留下侍疾?」
沈宜秋道:「這是媳婦分內之事。」
郭賢妃轉念一想,太子是她懷胎十月生下的,便是張皇後,也無法叫太子不認她這個阿娘,太子妃身份高又如何,侍奉婆母豈非天經地義?
她頓覺腰板直了些:「太子妃一片孝心,我也不好拂了你的意。」
沈宜秋對宋六娘和王十娘道:「娘娘寬宏大量,不與你們計較,你們謝恩告退吧。」
郭賢妃為難兩位良娣本就是殺雞儆猴,究根結底,她看不過眼的是太子與太子妃感情綢繆,她留下侍疾,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太子不能寵幸妻子,便順了她的意——太子千方百計娶這沈氏女,又為她破天荒地頂撞自己,她怎麽也咽不下這口氣。
她當下懶得與兩個良娣計較,三言兩語便將他們打發了出去。
沈宜秋淺淺一笑,上輩子她因了尉遲越的緣故,真心將郭賢妃當作自家長輩,隻要她便宜病一犯,她便入宮請安,侍奉湯藥,不敢有一絲懈怠,郭賢妃見她軟弱可欺,便作威作福起來,料她不會向太子訴苦,便成心為難她,又當著宮人的麵冷言冷語譏刺她。
沈宜秋本不欲與她計較,若隻是為難她一人,她大不了當場針鋒相對頂迴去便罷了。
可她偏偏要拿她身邊的人開刀,那她就不能這麽輕輕放過了。
而且留下侍疾於她而言是一舉兩得,她終於可以獨占整張床,睡幾夜安穩覺,待她迴到東宮,說不定尉遲越能把抱她入睡的習慣改了。
她也不擔心郭賢妃在起居上難為她,畢竟她占著身份,郭賢妃無論如何不會在這上頭落人口實。
尉遲越在麟德殿與皇帝、王公、臣僚們飲宴,免不得多飲了幾杯,待夜闌席散,他被內侍攙扶著走到殿外,隻覺頭重腳輕,抬頭一看月亮,竟有四個之多。
來遇喜道:「殿下可要歇在蓬萊宮中?」
尉遲越捏了捏眉心,思索片刻,還是搖搖頭道:「不必,擺駕迴承恩殿。」
這會兒已過亥時,命婦的筵席散得早,他料想這會兒沈宜秋早已迴到東宮,便也沒著人去問。
他在馬車上小憩了一會兒,迴到東宮,酒意散了些許。
郭賢妃本來也是危言聳聽,不過是見宋良娣膽子小,想嚇她一下,打的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主意,沒想到這王良娣竟頂撞於她,頓時動了真火:「不管有心還是無意,惹得佛祖不快,致我心疾,莫非還有假?」
王十娘臉若冰霜:「依妾愚見,佛祖斷不會那麽小心眼。」
郭賢妃知道她這是指桑罵槐說自己小心眼,越發惱羞成怒:「太子妃就是這麽教導你們的?不敬我倒罷了,不把太子殿下放在眼裏,我卻不能輕輕饒過。」
她尖聲道:「給我去佛堂裏跪著,直到佛祖原諒你們的過錯為止!」
她不能發作太子妃,罰兩個良娣跪上兩三個時辰卻無人能置喙,便是太子來了,也不能駁她的臉麵。
王十娘和宋六娘知在劫難逃,正要認罰,忽聽屏風外傳來腳步聲,宮人齊齊拜倒:「拜見太子妃娘娘。」
兩人眼睛一亮,旋即又擔心起來,生怕連累了太子妃。
正為難著,沈宜秋已經繞過屏風,向兩人望了一眼。
隻這一眼,宋六娘的眼淚便落了下來,無聲地叫了聲「阿姊」,王十娘提著的心也放迴了肚子裏。
沈宜秋不再看兩人,向郭賢妃行了個禮:「拜見賢妃娘娘,娘娘近來可安康?」
郭賢妃柳眉一豎:「我正要叫人去請太子妃,既然你來了,我倒要問問,這兩位良娣是怎麽迴事?」便將宋六娘抄錯經文、王十娘出言頂撞的「罪狀」曆數一番。
沈宜秋道:「是媳婦管教無方,待迴到東宮,我必定好好約束兩位良娣。」
說罷轉向兩人:「你們還不快向賢妃娘娘賠罪。」
郭賢妃抬手道:「不必同我賠罪,要賠罪去同佛祖賠。」
沈宜秋目光微動:「他們有過,說到底是我的不是,娘娘要他們跪多久?我替他們跪。」
兩位良娣一怔,心裏又暖又酸,眼淚奪眶而出。
郭賢妃一噎,她可以發落太子良娣,卻不能叫太子妃罰跪,一時間有些騎虎難下,癟癟嘴道:「太子妃身份尊貴,我哪裏受得起。便是佛祖降罪要我病死,也隻能生受了。」
沈宜秋道:「賢妃娘娘吉人天相,佛祖定會保佑娘娘長命百歲。」她這話倒也不假,上輩子張皇後死了,皇帝死了,尉遲越死了,她也死了,郭賢妃還活得好好的。
郭賢妃道:「太子妃不必虛言安慰,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不過是捱一日算一日罷了。」
她瞄了一眼沈宜秋的小腹:「也不知有沒有那個福分,熬到孫兒降世。」
那中年宮人行個禮道:「啟稟太子妃娘娘,賢妃娘娘自入秋以來舊疾頻頻發作,並非事出無因。」
沈宜秋對郭賢妃道:「不知娘娘舊疾發作,不曾入宮侍奉,還請見諒。」
郭賢妃冷笑:「豈敢勞動太子妃的大駕?」
說罷對那宮人歎息道:「天家不比尋常人家,我又不過是個嬪妾,哪敢叫太子妃侍奉湯藥,便是噓寒問暖也當不起。」
沈宜秋耐著性子與她說了半天,便是要等這句話。
她勾起嘴角道:「娘娘是太子殿下生母,媳婦理當侍疾,替殿下盡孝。」
此言一出,殿中眾人皆感意外,王十娘想說話,沈宜秋向她使了個眼色,微微搖頭,她立即會意,將話咽了迴去。
郭賢妃也委實意外,怔了怔道:「你肯留下侍疾?」
沈宜秋道:「這是媳婦分內之事。」
郭賢妃轉念一想,太子是她懷胎十月生下的,便是張皇後,也無法叫太子不認她這個阿娘,太子妃身份高又如何,侍奉婆母豈非天經地義?
她頓覺腰板直了些:「太子妃一片孝心,我也不好拂了你的意。」
沈宜秋對宋六娘和王十娘道:「娘娘寬宏大量,不與你們計較,你們謝恩告退吧。」
郭賢妃為難兩位良娣本就是殺雞儆猴,究根結底,她看不過眼的是太子與太子妃感情綢繆,她留下侍疾,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太子不能寵幸妻子,便順了她的意——太子千方百計娶這沈氏女,又為她破天荒地頂撞自己,她怎麽也咽不下這口氣。
她當下懶得與兩個良娣計較,三言兩語便將他們打發了出去。
沈宜秋淺淺一笑,上輩子她因了尉遲越的緣故,真心將郭賢妃當作自家長輩,隻要她便宜病一犯,她便入宮請安,侍奉湯藥,不敢有一絲懈怠,郭賢妃見她軟弱可欺,便作威作福起來,料她不會向太子訴苦,便成心為難她,又當著宮人的麵冷言冷語譏刺她。
沈宜秋本不欲與她計較,若隻是為難她一人,她大不了當場針鋒相對頂迴去便罷了。
可她偏偏要拿她身邊的人開刀,那她就不能這麽輕輕放過了。
而且留下侍疾於她而言是一舉兩得,她終於可以獨占整張床,睡幾夜安穩覺,待她迴到東宮,說不定尉遲越能把抱她入睡的習慣改了。
她也不擔心郭賢妃在起居上難為她,畢竟她占著身份,郭賢妃無論如何不會在這上頭落人口實。
尉遲越在麟德殿與皇帝、王公、臣僚們飲宴,免不得多飲了幾杯,待夜闌席散,他被內侍攙扶著走到殿外,隻覺頭重腳輕,抬頭一看月亮,竟有四個之多。
來遇喜道:「殿下可要歇在蓬萊宮中?」
尉遲越捏了捏眉心,思索片刻,還是搖搖頭道:「不必,擺駕迴承恩殿。」
這會兒已過亥時,命婦的筵席散得早,他料想這會兒沈宜秋早已迴到東宮,便也沒著人去問。
他在馬車上小憩了一會兒,迴到東宮,酒意散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