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與不幸隻一字之差,兩者都不可缺,都有用;死亡或者消失……是相對的——生命不過如此。站在梵高麵前,我不由自語:是的,生命不過如此。


    打著去西班牙旅行的旗號,卻又不肯放過鄰近的法國。買好巴黎往返廣州的機票後,站在家裏那張世界地圖麵前,手指從巴黎出發一直向南,劃向巴塞羅那之前,在法南阿維尼翁停了下來。雖然出發的時候是9月底,薰衣草早已過了花季,可是還是想在阿維尼翁停留,除了想看一眼普羅旺斯,最大的念想,便是梵高。至愛的那幅《星空》,據說便是梵高於1889年在阿維尼翁附近的聖雷米小鎮的聖保羅修道院畫的。1989年5月,36歲的荷蘭人梵高主動來到這個精神病院,養病的這一年多,他畫下了包括《星空》在內的148幅傳世作品。


    聖雷米真的隻是一個小小鎮,除了盛產葡萄酒和植物及花種子,這裏還遺留著無數歐洲中世紀的痕跡:是電影《達·芬奇密碼》中反複提及的郇山隱修會地址之一,引起廣泛爭議的性學巨著《索多瑪120天》的作者薩德,曾在此度過不知快樂與否的童年,更驚人的是,這裏還是寫下那部曾準確預言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上斷頭台等曆史事件的《諸世紀》的作者諾查丹瑪斯的故鄉……而現在,慕名來到聖雷米小鎮的,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梵高。


    從阿維尼翁出發,乘坐57路公車45分鍾後便可以抵達聖雷米。出發前因為要去買第二天晚上去巴塞羅那的夜間長途車票,光是尋找購票點就花去不少時間,再尋到57路公車站,已經是上午11點了,卻發現最近的一趟開往聖雷米的班車是在90分鍾之後。曾經想過不如放棄聖雷米,直接坐火車去當天的另一個目的地阿爾勒算了,可也隻是一閃念,就又對自己說:在梵高和《星空》麵前,還是執著些吧。


    是的,很多次我都想過,要去聖雷米看梵高畫過《星空》的修道院,要去阿爾勒那間露天咖啡館喝一杯咖啡,要去紐約大都市博物館看一眼《星空》的真跡。


    到聖雷米小鎮,已是這天中午1點多,因為計劃當晚要在阿爾勒住,一下公車便在車站尋找前往阿爾勒的公車信息。之前看過的窮遊錦囊的信息說,坐59路公車便可以前往阿爾勒。正在研究時刻表,一個當地大叔熱情地上前,指著59路公車時刻表的最末一行小字比劃著告訴我們,59路公車隻在周末發車,今天要去阿爾勒,隻能坐54路公車。再一看,當天最晚的班車是3點40分。也就是說,我們在聖雷米的時間,隻有兩個多小時。


    定定神,迅速走向旅遊辦公室,打算先拿張地圖,問問方向。辦公室在一處大樹茂盛的停車場邊,卻是大門緊閉,可能因為正是午餐時間,懶散的法國人便關了辦公室。隻得研究了一陣門口的地圖,然後沿著梵高大道一路向南。


    頂著9月的豔陽走向聖保羅修道院,路上幾乎不見行人,又想起之前做的功課,分明說走什麽什麽路便可以到達,而且一路都有梵高的作畫點的標示,可是眼下我們正走著的梵高大道,卻什麽都沒有,連周圍的房子似乎都空無一人,想想時間不多,不由得有些焦慮。漸漸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柏樹,是的,就是《星空》裏那株飄搖的神秘柏樹,我努力想要在正午的豔陽裏感受到畫麵的神秘與瘋狂,這柏樹應該就是最好的指引。


    終於,聖保羅修道院到了,正好,一輛旅行車也駛過來,滿車的金黃頭發和藍眼珠,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為梵高而來。


    在來到聖雷米之前,梵高其實生活在鄰近的阿爾勒,在那裏他與高更生活在一起,並在一次爭吵中割下自己的大半隻耳朵送給了一位妓女。在日漸狂躁的發病期和當地人的抗議聲中,梵高來到這座由12世紀奧古斯丁修道院改建的精神病院養病,偶爾他被允許在鄉間散步,很多時候被關在修道院的花園裏。可是他似乎樂在其中,在給他一生中唯一的知己、藝術讚助人、他的弟弟提奧的信中,他這樣描述著這裏:“荒蕪的花園裏種著一些大鬆樹,樹下的牧草長得又高又亂,中間混著各種雜草,這些足夠我畫的了,然而我還沒有出去作畫。聖雷米周圍的風景非常美麗,我將要在各個地方走走並作畫。”


    一走進聖保羅,梵高與他的畫便無所不在,甚至在從梵高大道走向修道院門口的那條小道,兩邊的橄欖樹林間,也掛著梵高作品的複製品。啊,聖雷米的橄欖樹,曾經在一百多年前被梵高熱情激昂的畫筆反複地描繪過。


    梵高的自畫像、聖保羅醫院花園、罌粟地、麥田、村舍、鳶尾花、農人……而那幅《星空》便懸掛在進入修道院拱廊大門對麵的花牆上。燥熱豔的正午的陽光下,我微眯著眼睛,看著這幅複製品上無數次看過的深深的藍、黑色火舌般的柏樹、旋渦樣的天空、昏黃的月亮與眾多的星星。而聖雷米教堂細長的尖頂被誇張地變了形,在這幅畫作的誕生地,在與畫麵完全不同的陽光下,對梵高生活於此的一切,竟是覺得,根本無從想象。


    聖保羅修道院是完全屬於梵高的,當年他給提奧的信裏就寫道,“我在一幅習作中畫了兩顆黃色的白楊樹,背景是山脈和這裏的公園,秋天的景致令它看起來更加樸素自然,也更加有家的感覺。”修道院中庭的小花園很美,透過圓形拱頂看過去,覺得內外就像一個人的熾熱昂揚與逃避現世的兩麵。先是要經過一間小小商店,認真地挑了一隻馬克杯,竟是沒有《星空》。想來全世界如同我一樣摯愛《星空》的人太多了,便隻得退其次挑了另外一隻“巴旦杏樹枝的花”,淡雅溫柔的藍與月光一樣美好的杏花,竟有一種日式的東方禪意。再沿著掛滿梵高作品的樓梯上到二樓,那裏有一間梵高當年的臥室,窄窄的單人床,一張小桌子,這個小小的房間也成為他筆下的風景,透過那麵小窗望去,正是聖雷米無邊無際的田野與丘陵。


    坐上去往阿爾勒的公車,一路法南秋天的田園,怎麽看都是梵高。那一大片幹枯的向日葵,一棵棵挺立著枝幹,低垂著花盤,像垂下頭的戰敗士兵。想著這樣一個一生窮困潦倒的畫家,一百多年後,無數的人們從四麵八方地趕來,就隻是為了看看這個他曾經生活不過兩年的地方,忽然覺得有些蒼涼。來到聖雷米,心底就一直在響著那首大家都愛的美國歌手唐·馬克林(don mclean)為梵高寫下的《星夜》(starry night),歌聲悠揚地似乎在星空下反複叩問著: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ired to say to me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they did m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


    歌聲裏,我反複想著,現在,我和我們,真的能夠完全懂得他了嗎?


    在我們前排,有個台灣來的建築師小吳,他一個人背包一直在法南晃蕩,今天一大早從阿維尼翁到聖雷米,也是因為沒有弄懂54和59路公車的關係,一直等到現在。他當晚還要迴阿維尼翁,在阿爾勒的時間就非常有限了,不過,他豁達地說,旅行就是這樣,隨時都有意外。我們笑起來,可不就是這樣,他在聖雷米呆了足夠多的時間,甚至還爬上一座小山畫了幅速寫,而我們卻在聖雷米匆匆而過,好在,沒有錯過梵高的聖保羅修道院。


    我們在阿爾勒下車,尋到旅遊辦公室拿了地圖,便揚手告別。他趕著要去看古羅馬競技場,還要算著時間,去趕最後的火車迴阿維尼翁。我們在路口略略猶豫一下,便對著路口便能看到的那座教堂走去——到阿爾勒最大的目的,就是想去梵高筆下那幅著名的《夜晚露天咖啡館》裏的咖啡館看看。


    一百多年過去了,它還在。


    是的,它還在,還是黃色的外牆,黃色的太陽蓬,甚至在旁邊當年梵高畫畫的角度,還立著一幅《夜晚露天咖啡座》的複製品,供遊人們在相同的角度拍照。我們穿過教堂和教堂前的廣場,來到古羅馬圓形劇場遺址。古羅馬競技場就在旁邊,我們不急,便先去找到酒店,那些安靜的來自中世紀的小巷啊,每一個拐角都是那樣迷人。然後我們走出來,很容易就找到了那間咖啡館。和梵高的畫不同的是,座位多了許多,並且牆麵上,醒目地噴上了梵高咖啡(van?gogh café)的字樣。想一想,決定還是就著這天最後的夕陽先逛逛阿爾勒,沒想到,這一逛就在阿爾勒的古老小巷裏迷了路,索性就朝覺得最迷人的小巷深處走去。


    天色暗下來,又想起梵高的另一幅畫《隆河的星夜》,畫的就是阿爾勒隆河邊的星空夜景,便在地圖上努力尋找正在的位置。終於尋到了正確的方向,走到隆河邊,正趕上最後一抹夕陽消失在地平線。然後,黑夜正式來臨,那幅《星空》的原型,就在我們麵前。這一刻,我才突然想到,《星空》、《夜晚露天咖啡座》以及《隆河的星夜》,其實都有著類似的星空,甚至筆觸都差不多,星星都有著昏黃、迷離的光芒。我就是因為這個而愛著它們嗎?就是因為這愛,才不顧一切地跑到這裏來?說是尋找梵高,不如說是想尋找與梵高內心類似的瘋狂與沉鬱?隻是,我一直努力將這瘋狂與沉鬱掩飾著,並且掩飾得很好。


    這天的晚餐在河邊的一間餐廳,坐在戶外,越來越覺得冷,疲累。迴酒店時又路過那間咖啡館,卻隻是深深地看了一眼。


    第二天早晨,我們先是去了古羅馬競技場和圓形劇院,陽光把前夜的冷與乏都曬透了。再次經過那間梵高咖啡館,便決定要在這裏午餐。這天是我的生日,我便一廂情願地覺得,因為和梵高在一起,這個生日便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坐在近路邊的位置,看很多的遊人走來走去,還有一個台灣的團隊,導遊認真地向團員們介紹著這間咖啡館。忽然想起了廣州的鄰居李大姐,她也是台灣人,也是梵高迷,也愛《星空》。我們便不由自主地成了朋友,覺得唯有愛梵高,愛星空,才是活在這個蕪雜塵世的最純粹的安慰。


    這個下午,在阿爾勒隨意逛著,想去看阿拉伯浴場,便跟著地圖走過去,到了一看,昨晚的餐廳竟然就在旁邊。此刻的隆河一派明麗,曾在梵高筆下的大橋變得繁忙。夜晚的隆河寧靜神秘,那才是我迷戀的梵高。


    這次旅行,在巴黎三天的遊蕩中結束。直到站在奧賽美術館裏,看到梵高的自畫像、梵高的房間、梵高的橄欖樹、梵高的聖保羅、梵高的隆河星空……我才明白,作為一個非美術狂熱分子的我,為什麽一定要吵著來這個美術館。除了想看看這個火車站改建的美術館之外,其實是為了向這次旅行告別。剛來時馬不停蹄地趕到阿爾勒聖雷米去尋找梵高,又在西班牙沉醉了半個月,在安達盧西亞的熱烈絢爛麵前還開著玩笑說梵高好像已經離得好遠了,卻不想在旅行的最後一天,竟又一次站在了梵高麵前。關於梵高的一切又真實地迴來了,之前的尋找也有了更多的意義,或者說,有了一個最完美愉悅的結局。


    看過梵高之後,無法抵擋的困意湧了上來。我們坐在美術館的長椅上放肆地打了一個小盹,然後就毫不留戀地離開了。我又在附近的紀念品小店裏買到了一隻星空的發夾。


    梵高說過,幸福與不幸隻一字之差,兩者都不可缺,都有用;死亡或者消失……是相對的——生命不過如此。站在梵高麵前,我不由自語:是的,生命不過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我在路上遇見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敏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敏兒並收藏讓我在路上遇見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