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康熙的商戶妻(清穿) 作者:周彼堯/快樂的鴨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3章
@無限好文,盡在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離新年不過將將十天的時間,康熙大封後宮。
貴妃佟氏晉封皇貴妃,晉永綏閣漢女李氏為貴妃,號「章怡」,居長春宮,其次便是鈕祜祿妃為貴妃,居永壽宮,晉惠宜德榮四嬪為妃,並協助皇貴妃管理後宮事務。
皇貴妃位尊,卻並無宮權,四妃有宮權,卻與皇貴妃相互製衡,隻能說不愧是康熙,帝王心術玩的一手好牌。
隻晉封之事,還是讓不少人大跌眼睛,其中鈕祜祿氏與惠宜德榮四妃,要嘛是家世顯赫不凡的,要嘛便是得寵生子的,最不濟的也是皇上後宮中的老人,晉封無可厚非。
隻有漢女李氏,朝中大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呀,便一躍成為後妃第二人,著實讓人好奇。
後宮中,才從永壽宮出來的明珠,走過甬道,便見前麵一道身影,瞧著應是今日與他同為持節使的張英才是。
隻是他們今日一日去鈕祜祿貴妃的永壽宮,一人去章怡貴妃的長春宮。
「張大人,張大人且慢。」
張英聽見身後有人唿喚,便停下來轉頭去看,瞧見是明珠,便一邊往前,一邊扭頭道:「原來是納拉大人。」
明珠快步走到他身邊,略微不滿的說道:「您走這麽快幹什麽?」
張英背著雙手,腰身有些彎曲,他頭也不抬的繼續往前,「南書房還有些事呢。」
明珠嘴巴微微抽動,他剛才光顧著想打聽那位李貴妃的事兒了,險些忘記這位乃是太子的師傅。
張英斜眼瞧了瞧明珠的臉色,便迎著風雪垂著眼默不啃聲的向前。
「誒,誒,張大人,這甬道還長,我們同路而行。」
這條出宮的甬道,兩邊是黃色的琉璃瓦與大紅色的宮牆,明珠見此時隻有他與張英兩人,身後的太監也知趣的掉在遠處,終是忍不住好奇問道,「張大人,這位李貴妃,您今日瞧著可知是什麽來頭。」
張英微白的眉毛稍挑,瞧了瞧漫天的風雪,還是閉著嘴,未開口迴應。
明珠年少有才,又出聲顯赫,受了張英的冷落也不動氣,反而低聲道:「也不知這位貴妃的出現,對太子,乃至是大阿哥,可會有什麽影響啊?」
明珠微微嘆息道,他扶持大阿哥,固然有家族因素,更多的卻是他扮演的身份,皇帝喜歡看,他自然要盡力去演,如今時間越長,他也就更身不由己,隻得老老實實的跟在大阿哥身邊。
張英聽了這話,終是站住腳,轉身凝重的看著明珠,拱手向幹清宮方向,「納拉大人,皇上禦極二十載,如今海清河晏,天下承平,聖上乃是百年未有的盛世明君,咱們能在當今天子麾下做臣子,乃是咱們的福氣,這心思還是多為百姓想想吧。」
張英敲打完後便搖了搖頭,徑直離去。
明珠臉上一陣青一陣紅,良久才低聲唾了一口,「這頑固的老頭子,呸。」
長春宮內,李含章一身朝服立在院內,一旁的春語及幾個宮女手上端著托盤,上麵擺放著貴妃寶冊、寶印,人人臉上帶著歡喜的笑顏,院內喜氣洋洋。
候嬤嬤眉眼間俱是笑意,「恭喜貴妃娘娘,娘娘大喜。」
頓時,院內的宮女太監齊身下跪,口中喊道:「恭喜貴妃娘娘,娘娘大喜!」
一時間,整個長春宮盡隻有她一人站立,李含章一一掃過跪下的人的顱頂,看著她們臣服恭敬的神情,這種睥睨天下的感覺讓人很是舒坦,難怪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沉迷權勢。
「都起來吧,」李含章微微抬手。
候嬤嬤站起身來,上前扶著李含章,「娘娘,今日是您的大喜,宮中奴才們還需要些賞賜才是。」
這是歷來的慣例,宮中小主們都是懂的,隻因著這位小主似乎是民間來的,她才多說一句。
李含章穿著花盆底,身上的朝服又長又重,頭上的朝冠壓著脖子生痛,聽了候嬤嬤的話,便往正殿走去,從前這些事都是雪鳶打理,李含章並不管的,她便道:「嬤嬤自己瞧著辦就是。」
一進正殿,入目的便是那地屏寶座,頭上高懸康熙禦筆親題「琅嬛福地」,左右有簾帳相隔,左右擺放著銅龜、銅鶴各一對。
進了正殿不停,李含章向西進了梢間,便迫不及待要換上常服了,從前她隻覺著旗裝繁瑣複雜,不似漢服飄逸靈動,如今等穿過這朝服之後,隻覺得從前頗為嫌棄的宮裝,也是可以接受的。
春語合併幾個丫鬟上前,卸下朝冠,候嬤嬤上前解開複雜精美的披掛,「娘娘這身朝服是皇上下旨,讓內務府連夜趕工做出來,上麵的朝珠都是從皇上私庫裏選的好東西出來呢。」
李含章笑了笑,沒有開口。
等換上了一身緋色宮裝,瞬間感覺渾身上下輕鬆了不少,候嬤嬤上前給她揉捏著雙酸脹的脖頸,「今兒是宮裏各位娘娘的好日子,也不知皇上今日會歇在何處。」
李含章坐在榻上,右手放在榻上的小案上,酸脹的脖頸被嬤嬤兩隻手揉捏著,閉著眼睛享受著,默默聽著候嬤嬤的話。
候嬤嬤見狀,又瞟了瞟窗外站在的幾人,才柔聲開口,「娘娘,門外是內務府分過來的太監總管劉有求合著幾個小太監,娘娘可要叫進來說說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43章
@無限好文,盡在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離新年不過將將十天的時間,康熙大封後宮。
貴妃佟氏晉封皇貴妃,晉永綏閣漢女李氏為貴妃,號「章怡」,居長春宮,其次便是鈕祜祿妃為貴妃,居永壽宮,晉惠宜德榮四嬪為妃,並協助皇貴妃管理後宮事務。
皇貴妃位尊,卻並無宮權,四妃有宮權,卻與皇貴妃相互製衡,隻能說不愧是康熙,帝王心術玩的一手好牌。
隻晉封之事,還是讓不少人大跌眼睛,其中鈕祜祿氏與惠宜德榮四妃,要嘛是家世顯赫不凡的,要嘛便是得寵生子的,最不濟的也是皇上後宮中的老人,晉封無可厚非。
隻有漢女李氏,朝中大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呀,便一躍成為後妃第二人,著實讓人好奇。
後宮中,才從永壽宮出來的明珠,走過甬道,便見前麵一道身影,瞧著應是今日與他同為持節使的張英才是。
隻是他們今日一日去鈕祜祿貴妃的永壽宮,一人去章怡貴妃的長春宮。
「張大人,張大人且慢。」
張英聽見身後有人唿喚,便停下來轉頭去看,瞧見是明珠,便一邊往前,一邊扭頭道:「原來是納拉大人。」
明珠快步走到他身邊,略微不滿的說道:「您走這麽快幹什麽?」
張英背著雙手,腰身有些彎曲,他頭也不抬的繼續往前,「南書房還有些事呢。」
明珠嘴巴微微抽動,他剛才光顧著想打聽那位李貴妃的事兒了,險些忘記這位乃是太子的師傅。
張英斜眼瞧了瞧明珠的臉色,便迎著風雪垂著眼默不啃聲的向前。
「誒,誒,張大人,這甬道還長,我們同路而行。」
這條出宮的甬道,兩邊是黃色的琉璃瓦與大紅色的宮牆,明珠見此時隻有他與張英兩人,身後的太監也知趣的掉在遠處,終是忍不住好奇問道,「張大人,這位李貴妃,您今日瞧著可知是什麽來頭。」
張英微白的眉毛稍挑,瞧了瞧漫天的風雪,還是閉著嘴,未開口迴應。
明珠年少有才,又出聲顯赫,受了張英的冷落也不動氣,反而低聲道:「也不知這位貴妃的出現,對太子,乃至是大阿哥,可會有什麽影響啊?」
明珠微微嘆息道,他扶持大阿哥,固然有家族因素,更多的卻是他扮演的身份,皇帝喜歡看,他自然要盡力去演,如今時間越長,他也就更身不由己,隻得老老實實的跟在大阿哥身邊。
張英聽了這話,終是站住腳,轉身凝重的看著明珠,拱手向幹清宮方向,「納拉大人,皇上禦極二十載,如今海清河晏,天下承平,聖上乃是百年未有的盛世明君,咱們能在當今天子麾下做臣子,乃是咱們的福氣,這心思還是多為百姓想想吧。」
張英敲打完後便搖了搖頭,徑直離去。
明珠臉上一陣青一陣紅,良久才低聲唾了一口,「這頑固的老頭子,呸。」
長春宮內,李含章一身朝服立在院內,一旁的春語及幾個宮女手上端著托盤,上麵擺放著貴妃寶冊、寶印,人人臉上帶著歡喜的笑顏,院內喜氣洋洋。
候嬤嬤眉眼間俱是笑意,「恭喜貴妃娘娘,娘娘大喜。」
頓時,院內的宮女太監齊身下跪,口中喊道:「恭喜貴妃娘娘,娘娘大喜!」
一時間,整個長春宮盡隻有她一人站立,李含章一一掃過跪下的人的顱頂,看著她們臣服恭敬的神情,這種睥睨天下的感覺讓人很是舒坦,難怪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沉迷權勢。
「都起來吧,」李含章微微抬手。
候嬤嬤站起身來,上前扶著李含章,「娘娘,今日是您的大喜,宮中奴才們還需要些賞賜才是。」
這是歷來的慣例,宮中小主們都是懂的,隻因著這位小主似乎是民間來的,她才多說一句。
李含章穿著花盆底,身上的朝服又長又重,頭上的朝冠壓著脖子生痛,聽了候嬤嬤的話,便往正殿走去,從前這些事都是雪鳶打理,李含章並不管的,她便道:「嬤嬤自己瞧著辦就是。」
一進正殿,入目的便是那地屏寶座,頭上高懸康熙禦筆親題「琅嬛福地」,左右有簾帳相隔,左右擺放著銅龜、銅鶴各一對。
進了正殿不停,李含章向西進了梢間,便迫不及待要換上常服了,從前她隻覺著旗裝繁瑣複雜,不似漢服飄逸靈動,如今等穿過這朝服之後,隻覺得從前頗為嫌棄的宮裝,也是可以接受的。
春語合併幾個丫鬟上前,卸下朝冠,候嬤嬤上前解開複雜精美的披掛,「娘娘這身朝服是皇上下旨,讓內務府連夜趕工做出來,上麵的朝珠都是從皇上私庫裏選的好東西出來呢。」
李含章笑了笑,沒有開口。
等換上了一身緋色宮裝,瞬間感覺渾身上下輕鬆了不少,候嬤嬤上前給她揉捏著雙酸脹的脖頸,「今兒是宮裏各位娘娘的好日子,也不知皇上今日會歇在何處。」
李含章坐在榻上,右手放在榻上的小案上,酸脹的脖頸被嬤嬤兩隻手揉捏著,閉著眼睛享受著,默默聽著候嬤嬤的話。
候嬤嬤見狀,又瞟了瞟窗外站在的幾人,才柔聲開口,「娘娘,門外是內務府分過來的太監總管劉有求合著幾個小太監,娘娘可要叫進來說說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