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白叫他跟著歷練一趟。
康熙放下弘昀的書信,道:「還知道來信,算他有點良心,朕暫時饒恕他的抗旨不尊。」
兩江之事處理得著實不快,各處的貪瀆都要分出個輕重的類別來,按照胤禛的意思是全部處置,還是十三勸他慎重行事不要操之過急。
「朝中人心浮動,對咱們在江寧做的事兒議論紛紛,弘昀不在皇上身邊,若是有個人在皇上跟前亂說話,怕是四哥要吃虧的。」十三凝重道。
胤禛想了想,放下手裏的卷宗,在屋中踱步,問十三道:「汗阿瑪下不了重手,叫官場風氣變成了這樣,長年累月,眾人不思進取,如何是好。」
十三沉吟一瞬,道:「免不了刮骨療傷,但,不是現在,四哥還要暫時收斂鋒芒才是。」
胤禛嘆息一瞬,十三道:「眼看事情就要做完,十六來信說,皇上將弘皙帶在了身邊,還召見過二哥。」
胤禛猛地看向十三,愣了片刻,「是嗎?」
十三將拿到的書信給了他,胤禛怔忡一瞬,接過,在九月初的時候,皇上命人去毓慶宮傳召,見了太子,不知與太子談了什麽,直至夜深。
第二日便有大臣請求復立太子。
胤禛看向十三,想了想道:「若是皇上復立太子……」
「四哥!」十三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往日他輔佐太子,沒有別的路可選,太子也曾風度翩然,才華高逸,然而隨著年歲漸長,眾兄弟奪位的步步緊逼,太子早沒有原來的風度,什麽抱負都比不過奪下那個位置。
這些年隨著他轉向四哥,太子昔年的勢力也多與四哥接觸,如何容的下二主,屆時必人心潰散,不是什麽好事。
他始終為臣,總要跟隨一個能實現他心中抱負的君主,太子已不合適了。
「四哥,開弓沒有迴頭路,我亦有抱負,我雖為汗阿瑪所厭棄,但澄清天下之誌始終未改,四哥這些年屢屢勸說,我愈發堅定,還請四哥不要小瞧我。」
胤禛大為感動,正色道:「是我的不是,四哥在這兒給你致歉。」
十三灑然而笑,「四哥莫說這話,我看還是讓弘昀先行迴去。事情將盡,他也該早日完成婚姻大事了,這孩子都這個年紀了身邊竟然連個服侍的人也沒有,皇上和四哥實在疏忽了。」
胤禛也認可,道:「我明日就叫他迴京。」
隔日,弘昀被胤禛叫到跟前,囑咐了幾句,「將江南的事一一稟明你皇瑪法,記得多在你皇瑪法跟前敬孝……皇上此前召見了太子,你打聽一下是什麽緣故,記得不要叫你皇瑪法察覺。」
「是。」
弘昀快馬加鞭迴到了京城,康熙在得知他迴來的時候,訝然一瞬,才拄著拐杖出去,就見弘昀歡喜地喊著,飛奔而來,康熙看著這個像高升的日頭一樣的年輕人,眼中滿是笑意。
「皇瑪法,皇瑪法!孫兒迴來了!」弘昀撲倒在他腳下,望著他,「孫兒迴來了,江寧的事兒差不多要處理完了,孫兒迫不及待迴來見皇瑪法。」
康熙也高興,將弘昀拉起來,「你給朕的書信,朕都看了,已盡知你們在江寧的事,額頭怎麽了?這麽留下這麽大個疤?你受傷了?」
康熙將他拉近,看著他的額頭,摸了摸,對魏珠說,「去拿我的眼鏡兒來。」
「沒受傷,都好著呢,沒事兒。」
康熙道:「傷口不小,何時受的傷?遇到刺客了?」
「不重,在湖廣時,不防備被砸了一下。」
康熙擰眉,「書信裏怎麽一句都沒提到,你阿瑪也是,半個字都不提。」
弘昀連忙道:「一點小傷怎能叫皇瑪法憂心。」
「難怪你在湖廣時就來了那麽一封信。」康熙牽著他往屋裏走。
馬齊等大臣皆在他身後,弘皙也在,看著他的目光不算友善。
康熙步伐緩慢,甚至有點顫微,此前拉他起來的時候,他明顯感覺到他手的顫抖。
康熙道:「你們都先迴去吧。」
眾人稱是告退,弘皙也想說什麽,康熙揮退了他,「迴去吧。」
弘皙隻得離開。
進了屋,弘昀將江寧的事一一道來,康熙不住點頭,道:「我看到了你阿瑪的摺子,你阿瑪的處置甚為妥當,既不酷烈,也給朝廷贏得了好名聲。那些提拔的人也都是從當地的官聲甚好的人中挑選的,不拘一格,不問資歷,全憑能耐,不偏不倚,行事更為穩重了。」
弘昀微微一笑,道:「阿瑪若是知道瑪法如此誇讚,隻怕要驕傲呢,就算有成,也是瑪法教導有方不是。」
其實是十三勸說的緣故,說起來,在用人上,十三當真是慧眼識真,又處事周全,而且善於分析利弊,反而是胤禛頗為任性意氣,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有時過於急切。
康熙的這些兒子,就沒有弱的。
「就你會說話。」
弘昀見他眉心略有緊蹙,似幾分憂色在其中,忍不住道:「瑪法可是有什麽煩心的或者是身子不舒坦的地方?」
「沒有。」康熙說,沉默一瞬,道:「總覺得心口發悶,想出去走走。」
「那就走走,這有什麽,我陪瑪法去,孫兒迴來的時候看到這一路許多路都重新修了,路麵光潔無比,不像以前,路上灰塵四揚,與馬糞齊飛,一定是瑪法知道孫兒要迴來了,所以專門修了路,好叫我早點迴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康熙放下弘昀的書信,道:「還知道來信,算他有點良心,朕暫時饒恕他的抗旨不尊。」
兩江之事處理得著實不快,各處的貪瀆都要分出個輕重的類別來,按照胤禛的意思是全部處置,還是十三勸他慎重行事不要操之過急。
「朝中人心浮動,對咱們在江寧做的事兒議論紛紛,弘昀不在皇上身邊,若是有個人在皇上跟前亂說話,怕是四哥要吃虧的。」十三凝重道。
胤禛想了想,放下手裏的卷宗,在屋中踱步,問十三道:「汗阿瑪下不了重手,叫官場風氣變成了這樣,長年累月,眾人不思進取,如何是好。」
十三沉吟一瞬,道:「免不了刮骨療傷,但,不是現在,四哥還要暫時收斂鋒芒才是。」
胤禛嘆息一瞬,十三道:「眼看事情就要做完,十六來信說,皇上將弘皙帶在了身邊,還召見過二哥。」
胤禛猛地看向十三,愣了片刻,「是嗎?」
十三將拿到的書信給了他,胤禛怔忡一瞬,接過,在九月初的時候,皇上命人去毓慶宮傳召,見了太子,不知與太子談了什麽,直至夜深。
第二日便有大臣請求復立太子。
胤禛看向十三,想了想道:「若是皇上復立太子……」
「四哥!」十三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往日他輔佐太子,沒有別的路可選,太子也曾風度翩然,才華高逸,然而隨著年歲漸長,眾兄弟奪位的步步緊逼,太子早沒有原來的風度,什麽抱負都比不過奪下那個位置。
這些年隨著他轉向四哥,太子昔年的勢力也多與四哥接觸,如何容的下二主,屆時必人心潰散,不是什麽好事。
他始終為臣,總要跟隨一個能實現他心中抱負的君主,太子已不合適了。
「四哥,開弓沒有迴頭路,我亦有抱負,我雖為汗阿瑪所厭棄,但澄清天下之誌始終未改,四哥這些年屢屢勸說,我愈發堅定,還請四哥不要小瞧我。」
胤禛大為感動,正色道:「是我的不是,四哥在這兒給你致歉。」
十三灑然而笑,「四哥莫說這話,我看還是讓弘昀先行迴去。事情將盡,他也該早日完成婚姻大事了,這孩子都這個年紀了身邊竟然連個服侍的人也沒有,皇上和四哥實在疏忽了。」
胤禛也認可,道:「我明日就叫他迴京。」
隔日,弘昀被胤禛叫到跟前,囑咐了幾句,「將江南的事一一稟明你皇瑪法,記得多在你皇瑪法跟前敬孝……皇上此前召見了太子,你打聽一下是什麽緣故,記得不要叫你皇瑪法察覺。」
「是。」
弘昀快馬加鞭迴到了京城,康熙在得知他迴來的時候,訝然一瞬,才拄著拐杖出去,就見弘昀歡喜地喊著,飛奔而來,康熙看著這個像高升的日頭一樣的年輕人,眼中滿是笑意。
「皇瑪法,皇瑪法!孫兒迴來了!」弘昀撲倒在他腳下,望著他,「孫兒迴來了,江寧的事兒差不多要處理完了,孫兒迫不及待迴來見皇瑪法。」
康熙也高興,將弘昀拉起來,「你給朕的書信,朕都看了,已盡知你們在江寧的事,額頭怎麽了?這麽留下這麽大個疤?你受傷了?」
康熙將他拉近,看著他的額頭,摸了摸,對魏珠說,「去拿我的眼鏡兒來。」
「沒受傷,都好著呢,沒事兒。」
康熙道:「傷口不小,何時受的傷?遇到刺客了?」
「不重,在湖廣時,不防備被砸了一下。」
康熙擰眉,「書信裏怎麽一句都沒提到,你阿瑪也是,半個字都不提。」
弘昀連忙道:「一點小傷怎能叫皇瑪法憂心。」
「難怪你在湖廣時就來了那麽一封信。」康熙牽著他往屋裏走。
馬齊等大臣皆在他身後,弘皙也在,看著他的目光不算友善。
康熙步伐緩慢,甚至有點顫微,此前拉他起來的時候,他明顯感覺到他手的顫抖。
康熙道:「你們都先迴去吧。」
眾人稱是告退,弘皙也想說什麽,康熙揮退了他,「迴去吧。」
弘皙隻得離開。
進了屋,弘昀將江寧的事一一道來,康熙不住點頭,道:「我看到了你阿瑪的摺子,你阿瑪的處置甚為妥當,既不酷烈,也給朝廷贏得了好名聲。那些提拔的人也都是從當地的官聲甚好的人中挑選的,不拘一格,不問資歷,全憑能耐,不偏不倚,行事更為穩重了。」
弘昀微微一笑,道:「阿瑪若是知道瑪法如此誇讚,隻怕要驕傲呢,就算有成,也是瑪法教導有方不是。」
其實是十三勸說的緣故,說起來,在用人上,十三當真是慧眼識真,又處事周全,而且善於分析利弊,反而是胤禛頗為任性意氣,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有時過於急切。
康熙的這些兒子,就沒有弱的。
「就你會說話。」
弘昀見他眉心略有緊蹙,似幾分憂色在其中,忍不住道:「瑪法可是有什麽煩心的或者是身子不舒坦的地方?」
「沒有。」康熙說,沉默一瞬,道:「總覺得心口發悶,想出去走走。」
「那就走走,這有什麽,我陪瑪法去,孫兒迴來的時候看到這一路許多路都重新修了,路麵光潔無比,不像以前,路上灰塵四揚,與馬糞齊飛,一定是瑪法知道孫兒要迴來了,所以專門修了路,好叫我早點迴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