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笑了笑,隻覺得沈舒年身上那股長大後就再沒出現了的孩子氣漸漸迴來了些許。看來在外麵的這些日子,他怕是很高興的。
「少爺交代的事情,我都懂的。」王叔一一應了下來,而後對沈舒年說道,「少爺還有什麽話要對老爺說嗎?」
想到自己和方硯知的關係,沈舒年覺得這件事情自己怕是得當麵跟自家老爺子說。他笑著搖了搖頭,心裏頭有了打算:「王叔,我沒什麽可交代的了。」
他朝王叔眨了眨眼,笑著和他討饒道:「等之後迴了京城,老爺子要拿我開刀的時候,王叔你可得看著咱們之間的情分上,替我拉一把啊。」
第121章
待到沈舒年從自家王叔處迴去的時候, 半道上正好碰上了來找他的蘇眠家的小廝。那小廝走進朝他行了個禮,迎著沈舒年往前走:「我家老爺迴來了,正邀著公子前去呢。」
沈舒年心中忽然鬆了口氣, 蘇眠作為揚州城內德高望重的老人, 有他作保, 硯知的處境想必會好上許多。他對著小廝點點頭, 讓他帶路前行。
蘇眠在自家的候客廳等著沈舒年,桌上的茶水他喝了幾口就焦躁地放了下來。他心神不寧
, 看哪兒都不太痛快。等到沈舒年遙遙走來時, 蘇眠的內心才慢慢沉靜了下來。
「伯父。」沈舒年撩起衣擺邁過門檻, 衝著高台上坐著的人喊了一聲。蘇眠見他進來, 也從台上快步下來,伸手將沈舒年迎入一旁的座椅上。
「你小子就知道惹禍了來找伯父。」蘇眠不贊同地皺了皺眉,見沈舒年眉間幾分疲憊,又不自覺地放軟了語氣,「嘴上稱唿一次喊得比一次好聽, 可是你這心啊,可有半分在你伯父身上?」
沈舒年羞赧地低下了頭,眉眼卻輕輕抬起, 小心翼翼地覷著蘇眠的臉色:「伯父別打趣我了, 我是真有十萬火急的大事兒。」
「能有什麽大事兒。」沈舒年來了, 蘇眠這一路上懸著的心終於慢慢放了下來。他從門房小廝的口中將沈舒年到訪的緣由聽了個七七八八,不過是商賈人家慣用的醃臢技巧, 沈舒年倒真情實感地為人擔憂了。
「伯父, 硯知被衙門裏帶走了。」沈舒年抬起頭來, 望著蘇眠的眼睛,卻在長輩那無波古井般沉靜的眼神裏漸漸冷靜了下來。他慢慢放低了自己的音量, 用一種最簡潔明了的話語表達著自己的擔心:「硯知是被冤枉的,我擔心他在裏麵會吃虧。」
「不過是一些商賈人家看不慣他生意紅火使出來的構陷手段。」蘇眠「刷」得一聲將自己的摺扇展開,在麵前搖了一搖,對沈舒年說道,「隻要查清楚了是哪家同行報的官,又是哪家同行造的謠,事情不就迎刃而解了。」
「伯父,硯知隻是一個普通的手藝人,又怎能以一己之力去向官府證明自己的清白呢。」沈舒年話頭說到了這個,隻得將自己的來意全盤托出,「所以我此次登門前來,就是希望伯父在官府那邊言語幾句。」
「我知道這或許會為難伯父,可是我現在沒有辦法。」沈舒年愧疚地低下了頭,但凡有一絲一毫的解決方法,他也不希望依靠他人援手,「伯父德高望重,由您出麵,硯知的處境該是會好上許多。」
蘇眠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麵前這個長身玉立的青年,沈舒年少時的模樣他早已記不太清了,此時此刻卻依稀能在眉眼之中瞧見他那曾經的風采。
沈舒年小時候乖巧地過分,從來沒有讓自家長輩操心。每迴他到好友家暫居時,總喜歡逗弄逗弄這個粉雕玉琢的小糰子,看他奶氣聲聲地喊自己伯父。
後來沈舒年漸漸長大,再沒有了小時候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搗蛋氣勢。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沈舒年漸漸變得陰鬱,也不再愛笑了,眉眼中化不去的憂愁如有實質般縈繞在他的身上,好似京城裏四方的天四麵的牆困住了他嚮往自由的理想。
沈舒年心裏的想法從沒對沈家老爺子說過,卻對自己這個伯父掏心掏肺地交代了個徹底。所以當沈舒年有一天悄無聲息地從京城離家出走時,蘇眠心中雖詫異,卻並不覺得意外。
直到後來沈舒年來到揚州城,再度和自己這個伯父取得聯繫時,蘇眠心裏頭既歡喜又心疼。
他歡喜沈舒年這段時間的遊歷,或許能夠在山水之間找到真正的心安處,又心疼他從小在錦衣玉食的錦繡堆裏養出來的一個貴公子,過得這些時光的粗茶淡飯粗布麻衣的苦日子。
那天沈舒年帶著方硯知來到自己麵前,蘇眠便看得出來,沈舒年這段時日或許過得是很開心的。京城裏眉目間散不去的陰鬱早已被一種恬淡適從所取代,就連那目光都悄悄柔和了下來。
蘇眠活了大半輩子,察言觀色的本領早已運用得如火純情。沈舒年和方硯知不過才剛及弱冠,怎麽比得上他這麽一個在江南的繁華裏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狐狸。
所以隻消慢慢瞧上幾眼,蘇眠便能從沈舒年望向方硯知的目光中,那所蘊含著的情愫裏知道,在沈舒年的心裏頭,方硯知恐怕不僅僅隻是一個普通朋友這麽簡單。
他端起桌上的茶盞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時悠悠對沈舒年說道:「舒年,你老老實實告訴伯父。」蘇眠仔細斟酌著自己的用詞,「你對那方硯知,是不是好的有些過分了。」
「伯父何出此言?」沈舒年的臉色剎那間白了一瞬,這自然沒有逃過蘇眠的眼睛。他直勾勾地盯著沈舒年,不讓他在自己麵前有一絲一毫逃避的餘地。
「少爺交代的事情,我都懂的。」王叔一一應了下來,而後對沈舒年說道,「少爺還有什麽話要對老爺說嗎?」
想到自己和方硯知的關係,沈舒年覺得這件事情自己怕是得當麵跟自家老爺子說。他笑著搖了搖頭,心裏頭有了打算:「王叔,我沒什麽可交代的了。」
他朝王叔眨了眨眼,笑著和他討饒道:「等之後迴了京城,老爺子要拿我開刀的時候,王叔你可得看著咱們之間的情分上,替我拉一把啊。」
第121章
待到沈舒年從自家王叔處迴去的時候, 半道上正好碰上了來找他的蘇眠家的小廝。那小廝走進朝他行了個禮,迎著沈舒年往前走:「我家老爺迴來了,正邀著公子前去呢。」
沈舒年心中忽然鬆了口氣, 蘇眠作為揚州城內德高望重的老人, 有他作保, 硯知的處境想必會好上許多。他對著小廝點點頭, 讓他帶路前行。
蘇眠在自家的候客廳等著沈舒年,桌上的茶水他喝了幾口就焦躁地放了下來。他心神不寧
, 看哪兒都不太痛快。等到沈舒年遙遙走來時, 蘇眠的內心才慢慢沉靜了下來。
「伯父。」沈舒年撩起衣擺邁過門檻, 衝著高台上坐著的人喊了一聲。蘇眠見他進來, 也從台上快步下來,伸手將沈舒年迎入一旁的座椅上。
「你小子就知道惹禍了來找伯父。」蘇眠不贊同地皺了皺眉,見沈舒年眉間幾分疲憊,又不自覺地放軟了語氣,「嘴上稱唿一次喊得比一次好聽, 可是你這心啊,可有半分在你伯父身上?」
沈舒年羞赧地低下了頭,眉眼卻輕輕抬起, 小心翼翼地覷著蘇眠的臉色:「伯父別打趣我了, 我是真有十萬火急的大事兒。」
「能有什麽大事兒。」沈舒年來了, 蘇眠這一路上懸著的心終於慢慢放了下來。他從門房小廝的口中將沈舒年到訪的緣由聽了個七七八八,不過是商賈人家慣用的醃臢技巧, 沈舒年倒真情實感地為人擔憂了。
「伯父, 硯知被衙門裏帶走了。」沈舒年抬起頭來, 望著蘇眠的眼睛,卻在長輩那無波古井般沉靜的眼神裏漸漸冷靜了下來。他慢慢放低了自己的音量, 用一種最簡潔明了的話語表達著自己的擔心:「硯知是被冤枉的,我擔心他在裏麵會吃虧。」
「不過是一些商賈人家看不慣他生意紅火使出來的構陷手段。」蘇眠「刷」得一聲將自己的摺扇展開,在麵前搖了一搖,對沈舒年說道,「隻要查清楚了是哪家同行報的官,又是哪家同行造的謠,事情不就迎刃而解了。」
「伯父,硯知隻是一個普通的手藝人,又怎能以一己之力去向官府證明自己的清白呢。」沈舒年話頭說到了這個,隻得將自己的來意全盤托出,「所以我此次登門前來,就是希望伯父在官府那邊言語幾句。」
「我知道這或許會為難伯父,可是我現在沒有辦法。」沈舒年愧疚地低下了頭,但凡有一絲一毫的解決方法,他也不希望依靠他人援手,「伯父德高望重,由您出麵,硯知的處境該是會好上許多。」
蘇眠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麵前這個長身玉立的青年,沈舒年少時的模樣他早已記不太清了,此時此刻卻依稀能在眉眼之中瞧見他那曾經的風采。
沈舒年小時候乖巧地過分,從來沒有讓自家長輩操心。每迴他到好友家暫居時,總喜歡逗弄逗弄這個粉雕玉琢的小糰子,看他奶氣聲聲地喊自己伯父。
後來沈舒年漸漸長大,再沒有了小時候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搗蛋氣勢。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沈舒年漸漸變得陰鬱,也不再愛笑了,眉眼中化不去的憂愁如有實質般縈繞在他的身上,好似京城裏四方的天四麵的牆困住了他嚮往自由的理想。
沈舒年心裏的想法從沒對沈家老爺子說過,卻對自己這個伯父掏心掏肺地交代了個徹底。所以當沈舒年有一天悄無聲息地從京城離家出走時,蘇眠心中雖詫異,卻並不覺得意外。
直到後來沈舒年來到揚州城,再度和自己這個伯父取得聯繫時,蘇眠心裏頭既歡喜又心疼。
他歡喜沈舒年這段時間的遊歷,或許能夠在山水之間找到真正的心安處,又心疼他從小在錦衣玉食的錦繡堆裏養出來的一個貴公子,過得這些時光的粗茶淡飯粗布麻衣的苦日子。
那天沈舒年帶著方硯知來到自己麵前,蘇眠便看得出來,沈舒年這段時日或許過得是很開心的。京城裏眉目間散不去的陰鬱早已被一種恬淡適從所取代,就連那目光都悄悄柔和了下來。
蘇眠活了大半輩子,察言觀色的本領早已運用得如火純情。沈舒年和方硯知不過才剛及弱冠,怎麽比得上他這麽一個在江南的繁華裏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狐狸。
所以隻消慢慢瞧上幾眼,蘇眠便能從沈舒年望向方硯知的目光中,那所蘊含著的情愫裏知道,在沈舒年的心裏頭,方硯知恐怕不僅僅隻是一個普通朋友這麽簡單。
他端起桌上的茶盞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時悠悠對沈舒年說道:「舒年,你老老實實告訴伯父。」蘇眠仔細斟酌著自己的用詞,「你對那方硯知,是不是好的有些過分了。」
「伯父何出此言?」沈舒年的臉色剎那間白了一瞬,這自然沒有逃過蘇眠的眼睛。他直勾勾地盯著沈舒年,不讓他在自己麵前有一絲一毫逃避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