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知你如今是發達了,這點小事可不敢勞煩你。」
方硯知得了這樣一個軟釘子,也沒惱,隻是用手搔了搔後腦勺。他和沈舒年對視一眼,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淡淡的無可奈何。可阿飛畢竟是他們之前患難與共的朋友,他們兩個人都不想同他生了嫌隙。
方硯知一馬當先地跟在阿飛身後走了進去,索性他還有點良心,沒有在進門的一瞬間將關上門,否則方硯知那挺翹的鼻子必定不保。阿飛放下農具,抬眼一瞧,卻被屋子裏的整潔如新震驚了。
這是哪裏來的田螺姑娘,阿飛那不著調的想頭剛產生一秒,就被他無情地鎮壓了。他一沒文化二沒錢,這荒山野嶺裏也見不著蚌殼田螺,能有這樣好心替他收拾房子的人,十有八九是方硯知給他道歉來了。
第117章
阿飛也不知道自己在生氣什麽, 可是見方硯知來了幾天時間就著急要走,他就有些著急上火,恨不得將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老老實實地綁在身邊。
可是方硯知到底和他們這些粗人不同, 他們平日風裏來雨裏去得慣了, 可方硯知不同。從他剛在安慶村定居開始, 阿飛就瞧見了這樣一個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書生氣質的人呢。
或許是出於對文人墨客天然的吸引崇拜, 即使村子裏其他人都說方硯知是個爛賭成性的無知小人,整日裏就知道講些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他也沒有放棄這樣的討好與追隨。
雖然之乎者也養不活莊稼飽不了肚子, 可阿飛卻不在乎。他不屑地想, 隻會一畝三分地的裏營生總不能長久, 若是以後自己年老力弱,又怎麽能指望著田裏的莊稼過活呢。
所以他便格外喜歡方硯知,方硯知這人雖然平日裏小氣了些,刻薄了些,但是大體上還算得上是個好人。阿飛瞧過他擺攤代寫時的模樣, 隻覺得這樣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書法字體實在是好看極了,比書齋裏寫字最好看的先生還要好上幾分。
阿飛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可是心裏頭門清。這樣腹有詩書的人不可能一輩子守著安慶村過活, 自己同他打好了關係, 來日他若是飛黃騰達了, 少不了自己的好處。
所以在其他莊稼人或是唾棄或是鄙夷的目光裏,阿飛就成為了方硯知走哪兒跟哪兒的小尾巴。方硯知雖然有時候會皺著一張好看的臉煩他, 可到底沒有真正拒絕過他的請求。
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順順利利地過下去, 轉折卻措不及防地來了。方硯知無緣無故暈倒在了山裏, 迴來的時候雖然臉還是那張臉,可是性情卻變化了許多。阿飛說不上來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卻直觀地覺得方硯知同之前不太一樣了。
好歹人沒事就行,阿飛心寬體胖地想。或許人遭遇大變總會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過些時日就好了。可是讓阿飛難受的是,曾經再不耐煩再不高興都會讓自己跟在身後的方硯知,一連幾日都像是在刻意躲著自己。
阿飛不知道因為什麽導致了二人之間的這層隔閡,可是方硯知這幾日閉門養病,誰都不見,就連他也不得其法。望著那張熟悉的臉,阿飛在心底悄悄安慰自己道,或許硯知有什麽難言之隱,自己既然有耐心,便是等上一段時間又何妨。
一切都在阿飛的想法中順利地進行著,沒過幾天,方硯知果不其然地重新和他熱絡了起來。經此巨變,方硯知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穩重,更加文采斐然,身邊還多了一個自己從來不知道的所謂的朋友。
阿飛之前從來沒想到方硯知會有除了他以外的朋友,他以為自己是方硯知在這個村子裏唯一的好友。在所有人都看不起他的時候,隻有自己堅定不移地站在了他的身邊。可是當沈舒年出現時,阿飛才發現之前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他自以為是地一場幻夢。
沈舒年此人芝蘭玉樹,相貌端正,和方硯知站在一起時更是如詩如畫。阿飛望著他們言笑晏晏的身影,聽著他們吟詩作對的聲音,忽然覺得自己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好似一道永遠望不到頭的天塹。
阿飛之前從來不會有不自信這樣的情緒,村子裏都是莊稼人,誰也別瞧不起誰。除了方硯知,再也沒出過第二個能夠識文斷字的人才。跟在方硯知身後,阿飛恍恍惚惚覺得自己好似也成了個文化人,而不是一問三不知一看全不懂的地地道道的白丁。
可是沈舒年的出現,卻打破了他和方硯知這樣一種相伴跟隨的相處方式。從那之後,跟著方硯知形影不離的人再也不是他,而是那個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的沈舒年。阿飛之前從未聽方硯知聽起過,可是看他們之間的相處,隻覺得十年老友莫過於此。
一個兩個都是有共同語言的文化人,彼此交流都方便。和他們在一起時,阿飛總覺得自己插不上半句話,隻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他們對未來有著相同的期望。阿飛知道,他們的期望都是光明燦爛的,而不會和自己一樣,一生都賠在莊稼地裏。
久而久之,方硯知自己學得了一門製墨的技藝。他真是聰明,不僅能夠依靠這門手藝成功還清債款發家致富,甚至還能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可是吸血的家人如同附骨之疽,生生貼在方硯知的骨頭上,讓他幾乎動彈不得。
他這樣的人,絕對不能埋沒在田埂和鄰裏的閑話裏。阿飛下定決心想要幫方硯知一把,於是去外地發展的念頭是他親自告訴方硯知的,他希望他能夠有更好的出路。
方硯知得了這樣一個軟釘子,也沒惱,隻是用手搔了搔後腦勺。他和沈舒年對視一眼,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淡淡的無可奈何。可阿飛畢竟是他們之前患難與共的朋友,他們兩個人都不想同他生了嫌隙。
方硯知一馬當先地跟在阿飛身後走了進去,索性他還有點良心,沒有在進門的一瞬間將關上門,否則方硯知那挺翹的鼻子必定不保。阿飛放下農具,抬眼一瞧,卻被屋子裏的整潔如新震驚了。
這是哪裏來的田螺姑娘,阿飛那不著調的想頭剛產生一秒,就被他無情地鎮壓了。他一沒文化二沒錢,這荒山野嶺裏也見不著蚌殼田螺,能有這樣好心替他收拾房子的人,十有八九是方硯知給他道歉來了。
第117章
阿飛也不知道自己在生氣什麽, 可是見方硯知來了幾天時間就著急要走,他就有些著急上火,恨不得將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老老實實地綁在身邊。
可是方硯知到底和他們這些粗人不同, 他們平日風裏來雨裏去得慣了, 可方硯知不同。從他剛在安慶村定居開始, 阿飛就瞧見了這樣一個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書生氣質的人呢。
或許是出於對文人墨客天然的吸引崇拜, 即使村子裏其他人都說方硯知是個爛賭成性的無知小人,整日裏就知道講些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他也沒有放棄這樣的討好與追隨。
雖然之乎者也養不活莊稼飽不了肚子, 可阿飛卻不在乎。他不屑地想, 隻會一畝三分地的裏營生總不能長久, 若是以後自己年老力弱,又怎麽能指望著田裏的莊稼過活呢。
所以他便格外喜歡方硯知,方硯知這人雖然平日裏小氣了些,刻薄了些,但是大體上還算得上是個好人。阿飛瞧過他擺攤代寫時的模樣, 隻覺得這樣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書法字體實在是好看極了,比書齋裏寫字最好看的先生還要好上幾分。
阿飛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可是心裏頭門清。這樣腹有詩書的人不可能一輩子守著安慶村過活, 自己同他打好了關係, 來日他若是飛黃騰達了, 少不了自己的好處。
所以在其他莊稼人或是唾棄或是鄙夷的目光裏,阿飛就成為了方硯知走哪兒跟哪兒的小尾巴。方硯知雖然有時候會皺著一張好看的臉煩他, 可到底沒有真正拒絕過他的請求。
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順順利利地過下去, 轉折卻措不及防地來了。方硯知無緣無故暈倒在了山裏, 迴來的時候雖然臉還是那張臉,可是性情卻變化了許多。阿飛說不上來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卻直觀地覺得方硯知同之前不太一樣了。
好歹人沒事就行,阿飛心寬體胖地想。或許人遭遇大變總會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過些時日就好了。可是讓阿飛難受的是,曾經再不耐煩再不高興都會讓自己跟在身後的方硯知,一連幾日都像是在刻意躲著自己。
阿飛不知道因為什麽導致了二人之間的這層隔閡,可是方硯知這幾日閉門養病,誰都不見,就連他也不得其法。望著那張熟悉的臉,阿飛在心底悄悄安慰自己道,或許硯知有什麽難言之隱,自己既然有耐心,便是等上一段時間又何妨。
一切都在阿飛的想法中順利地進行著,沒過幾天,方硯知果不其然地重新和他熱絡了起來。經此巨變,方硯知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穩重,更加文采斐然,身邊還多了一個自己從來不知道的所謂的朋友。
阿飛之前從來沒想到方硯知會有除了他以外的朋友,他以為自己是方硯知在這個村子裏唯一的好友。在所有人都看不起他的時候,隻有自己堅定不移地站在了他的身邊。可是當沈舒年出現時,阿飛才發現之前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他自以為是地一場幻夢。
沈舒年此人芝蘭玉樹,相貌端正,和方硯知站在一起時更是如詩如畫。阿飛望著他們言笑晏晏的身影,聽著他們吟詩作對的聲音,忽然覺得自己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好似一道永遠望不到頭的天塹。
阿飛之前從來不會有不自信這樣的情緒,村子裏都是莊稼人,誰也別瞧不起誰。除了方硯知,再也沒出過第二個能夠識文斷字的人才。跟在方硯知身後,阿飛恍恍惚惚覺得自己好似也成了個文化人,而不是一問三不知一看全不懂的地地道道的白丁。
可是沈舒年的出現,卻打破了他和方硯知這樣一種相伴跟隨的相處方式。從那之後,跟著方硯知形影不離的人再也不是他,而是那個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的沈舒年。阿飛之前從未聽方硯知聽起過,可是看他們之間的相處,隻覺得十年老友莫過於此。
一個兩個都是有共同語言的文化人,彼此交流都方便。和他們在一起時,阿飛總覺得自己插不上半句話,隻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他們對未來有著相同的期望。阿飛知道,他們的期望都是光明燦爛的,而不會和自己一樣,一生都賠在莊稼地裏。
久而久之,方硯知自己學得了一門製墨的技藝。他真是聰明,不僅能夠依靠這門手藝成功還清債款發家致富,甚至還能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可是吸血的家人如同附骨之疽,生生貼在方硯知的骨頭上,讓他幾乎動彈不得。
他這樣的人,絕對不能埋沒在田埂和鄰裏的閑話裏。阿飛下定決心想要幫方硯知一把,於是去外地發展的念頭是他親自告訴方硯知的,他希望他能夠有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