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紅樓同人] 姑娘偏從末世來 作者:葉鸝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是找到陛下麵前,也是一樁麻煩事,倘若陛下抹不開臉說他不想賜婚,倒說兩家不合適可怎麽辦呢?那時候再做親,不成了抗旨不遵麽!」
賈母細細聽了,也覺得有道理,請皇上賜婚是有風險的,萬一皇上不願意賜婚,卻把原因推到兩家不般配上,這就是把事情弄死了,倒不如先讓薛妃寫信做媒去探探口風。
假如林如海願意呢,這就是兩廂情願的好事兒,也用不著皇上出麵。
假如林如海不願意,那時節再請皇上賜婚,也不怕把事情弄死了,說不準皇上看在薛妃省親的排場份兒上抹不開臉拒絕,當真同意了呢?那時候林如海就算是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了。
就算皇上不肯賜婚,那時候也沒損失了,反正林如海不同意在先的。
賈母思及此處,麵上表情漸漸平和,還帶了幾分笑影兒:
「還是薛妃娘娘思慮周全,到底是陛下跟前兒伺候的人,既然如此,那就全按薛妃娘娘的意思辦吧。」
……
從京城去揚州,再快的馬也要半個月才成,等揚州的迴信迴來,已經是十月份的事兒了。
看著林如海的迴信,賈母沉著臉冷笑。
雖然她也有過關於林如海拒絕婚事的猜想,但是當真看到林如海拒絕的話時,賈母發現,自己還真是不太能接受。
尤其是林如海還在信裏公然反對了賈母讓薛妃做媒的行為,在賈母看來,他這個藉口找得實在不太精明,薛妃再怎麽不濟,也是皇上的貴妃,林如海這樣看不起貴妃,難道是想與皇上作對嗎!
賈母深吸一口氣,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麽了。
既然林如海已經拒絕婚事,那就別怪她老人家幹點不留情麵的事了!
賈母當即往宮裏頭遞了求見的摺子,在下次入宮的時候跟薛寶釵說了這事兒。
其實薛寶釵到現在也不覺得,皇上真的會為賈家與林家賜婚,不過既然賈母鐵了心的要試一試,薛寶釵也就成全了她。
不過,去找皇上賜婚,薛寶釵還是不太敢,上次皇上在她麵前大發雷霆,還是讓她有些心有餘悸,生怕再觸怒了皇上,連累得自己妃位不保。
薛寶釵決定,還是換一位好脾氣的主子伺候去吧。
這些日子以來,皇上對她也不像從前那麽待見,省親之後固然是多看了她兩眼,但也就是那樣罷了,在這宮裏頭,有孩子的妃嬪也未見得能榮寵不衰,何況是她這種情況呢?
薛寶釵考慮了很久,最後將目光放到了太後的身上。
就像賈家把她當做宮裏的靠山一樣,她也得在宮裏為自己找一座靠山。
宮裏頭能被她靠住的人,其實並不多。
首先,能當她的靠山的人,身份地位一定要高過她,否則在她出事的時候,對方根本就保不住她,這個,就排除了大部分的人了。
餘下的人裏麵,皇上自然不做考慮,皇後也同她並不親近,上皇更不必提,當初處死她哥哥,還是他老人家的主意,倒是太後這裏,薛寶釵見過幾次,覺得老人家很好相處。
薛寶釵於是在這裏留了心,日日勤往太後宮裏跑,這些日子以來,太後對她的態度也算和氣,薛寶釵便打算找太後探探口風了。
太後聽了薛寶釵的話,倒是陷入了深思。
「榮國府那個哥兒,本宮倒是聽過,林如海的女兒又是誰,本宮卻沒什麽印象了。」
薛寶釵適時地遞上參茶,微微一笑:
「林大人求娶是的榮國府的嫡女,林家女兒同賈家那位哥兒是正經的姑舅親呢。」
太後點一點頭: 「原來如此,難怪賈家想著要做親,姑舅親之間總比外人多了解幾分。」
一麵接了參茶噙了一口,又抬頭問道:
「林家那邊兒可點了頭了?」
薛寶釵心頭一緊,太後既然問起了林家的態度,就是不想讓兩家的親事變成強扭的瓜,這事兒怕是要糟。
她定了定神,偷眼覷了太後一眼,看太後的模樣也就是隨口一問,似乎並不上心的樣子,心裏頓時有了計較。
「林大人那邊兒也已經給了迴信,所以賈府的老太君才想讓臣妾在宮裏求個賜婚的旨意,給兩家人一些體麵,說出去也好聽不是?」
——她又沒有說謊,林如海的確是給了迴信,隻不過是不同意的迴信而已,賈母也的確是為了體麵才想要賜婚的,畢竟如果要是不賜婚,那麽在林如海不同意的前提下,賈家派人過去強娶,麵子上的確也鬧得不好看不是?
薛寶釵在說出這話的時候,已經給自己找好了退路,如果要是太後真的怪罪下來,她就推脫說是賈母在她麵前撒謊便是。
反正賈母的確是為了這事兒找過她,也的確已經收到了林如海的迴信,誰又會真的相信,是她冒著欺君之罪去欺騙太後,而不是賈母在她麵前撒了謊,才導致她信以為真的呢?
如今她的確是與賈家結為一體了,但實話說,如今的賈家已經被她給掏空了,銀錢上再也拿不出什麽,若是論權勢,賈家還不如她舅舅王子騰呢,榮國府攛掇人告寧國府都告不明白,還想動她這位賢德妃?
……
等惜春知道賜婚的懿旨的時候,這旨意已經被榮國府敲鑼打鼓地送到林家去了,換句話說,全京城都已經知道了。
和這消息幾乎是前後腳來的,便是皇上宣她入宮的消息。
賈母細細聽了,也覺得有道理,請皇上賜婚是有風險的,萬一皇上不願意賜婚,卻把原因推到兩家不般配上,這就是把事情弄死了,倒不如先讓薛妃寫信做媒去探探口風。
假如林如海願意呢,這就是兩廂情願的好事兒,也用不著皇上出麵。
假如林如海不願意,那時節再請皇上賜婚,也不怕把事情弄死了,說不準皇上看在薛妃省親的排場份兒上抹不開臉拒絕,當真同意了呢?那時候林如海就算是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了。
就算皇上不肯賜婚,那時候也沒損失了,反正林如海不同意在先的。
賈母思及此處,麵上表情漸漸平和,還帶了幾分笑影兒:
「還是薛妃娘娘思慮周全,到底是陛下跟前兒伺候的人,既然如此,那就全按薛妃娘娘的意思辦吧。」
……
從京城去揚州,再快的馬也要半個月才成,等揚州的迴信迴來,已經是十月份的事兒了。
看著林如海的迴信,賈母沉著臉冷笑。
雖然她也有過關於林如海拒絕婚事的猜想,但是當真看到林如海拒絕的話時,賈母發現,自己還真是不太能接受。
尤其是林如海還在信裏公然反對了賈母讓薛妃做媒的行為,在賈母看來,他這個藉口找得實在不太精明,薛妃再怎麽不濟,也是皇上的貴妃,林如海這樣看不起貴妃,難道是想與皇上作對嗎!
賈母深吸一口氣,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麽了。
既然林如海已經拒絕婚事,那就別怪她老人家幹點不留情麵的事了!
賈母當即往宮裏頭遞了求見的摺子,在下次入宮的時候跟薛寶釵說了這事兒。
其實薛寶釵到現在也不覺得,皇上真的會為賈家與林家賜婚,不過既然賈母鐵了心的要試一試,薛寶釵也就成全了她。
不過,去找皇上賜婚,薛寶釵還是不太敢,上次皇上在她麵前大發雷霆,還是讓她有些心有餘悸,生怕再觸怒了皇上,連累得自己妃位不保。
薛寶釵決定,還是換一位好脾氣的主子伺候去吧。
這些日子以來,皇上對她也不像從前那麽待見,省親之後固然是多看了她兩眼,但也就是那樣罷了,在這宮裏頭,有孩子的妃嬪也未見得能榮寵不衰,何況是她這種情況呢?
薛寶釵考慮了很久,最後將目光放到了太後的身上。
就像賈家把她當做宮裏的靠山一樣,她也得在宮裏為自己找一座靠山。
宮裏頭能被她靠住的人,其實並不多。
首先,能當她的靠山的人,身份地位一定要高過她,否則在她出事的時候,對方根本就保不住她,這個,就排除了大部分的人了。
餘下的人裏麵,皇上自然不做考慮,皇後也同她並不親近,上皇更不必提,當初處死她哥哥,還是他老人家的主意,倒是太後這裏,薛寶釵見過幾次,覺得老人家很好相處。
薛寶釵於是在這裏留了心,日日勤往太後宮裏跑,這些日子以來,太後對她的態度也算和氣,薛寶釵便打算找太後探探口風了。
太後聽了薛寶釵的話,倒是陷入了深思。
「榮國府那個哥兒,本宮倒是聽過,林如海的女兒又是誰,本宮卻沒什麽印象了。」
薛寶釵適時地遞上參茶,微微一笑:
「林大人求娶是的榮國府的嫡女,林家女兒同賈家那位哥兒是正經的姑舅親呢。」
太後點一點頭: 「原來如此,難怪賈家想著要做親,姑舅親之間總比外人多了解幾分。」
一麵接了參茶噙了一口,又抬頭問道:
「林家那邊兒可點了頭了?」
薛寶釵心頭一緊,太後既然問起了林家的態度,就是不想讓兩家的親事變成強扭的瓜,這事兒怕是要糟。
她定了定神,偷眼覷了太後一眼,看太後的模樣也就是隨口一問,似乎並不上心的樣子,心裏頓時有了計較。
「林大人那邊兒也已經給了迴信,所以賈府的老太君才想讓臣妾在宮裏求個賜婚的旨意,給兩家人一些體麵,說出去也好聽不是?」
——她又沒有說謊,林如海的確是給了迴信,隻不過是不同意的迴信而已,賈母也的確是為了體麵才想要賜婚的,畢竟如果要是不賜婚,那麽在林如海不同意的前提下,賈家派人過去強娶,麵子上的確也鬧得不好看不是?
薛寶釵在說出這話的時候,已經給自己找好了退路,如果要是太後真的怪罪下來,她就推脫說是賈母在她麵前撒謊便是。
反正賈母的確是為了這事兒找過她,也的確已經收到了林如海的迴信,誰又會真的相信,是她冒著欺君之罪去欺騙太後,而不是賈母在她麵前撒了謊,才導致她信以為真的呢?
如今她的確是與賈家結為一體了,但實話說,如今的賈家已經被她給掏空了,銀錢上再也拿不出什麽,若是論權勢,賈家還不如她舅舅王子騰呢,榮國府攛掇人告寧國府都告不明白,還想動她這位賢德妃?
……
等惜春知道賜婚的懿旨的時候,這旨意已經被榮國府敲鑼打鼓地送到林家去了,換句話說,全京城都已經知道了。
和這消息幾乎是前後腳來的,便是皇上宣她入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