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紅樓同人] 姑娘偏從末世來 作者:葉鸝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夫人始終還是存著些念頭,覺得薛寶釵絕非池中之物,早晚還是要飛上枝頭的,隻是宮裏的事她也說不明白,隻能寄希望於惜春。
惜春聽到此處,不由得笑了一聲,經此一事,薛寶釵或許會被提拔,但也就隻是如此而已了,雖說事情是忠順王自己胡塗,但一言不合就會出賣主子的奴才,隻怕也無人敢用,不過若是薛寶釵自己有造化,能夠在宮裏當上主子,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這般想著,惜春淡淡開口:「見到了,薛姑娘如今被分到延壽宮裏去伺候忠順王和甄太妃了,我昨兒進宮見著她,她還給我行禮呢。」
雖然忠順王垮台是早晚的事,但現在案子還沒有完全定論,她也不能就這麽大咧咧地把裏麵的所有細節都跟賈家的人說,隻能是有選擇地說一說。
反正她也沒有說謊話就是了。
王夫人張了張口,頓時有些尷尬,難道寶釵在宮裏真的是去當低等宮女了?惜春雖然出身國公府邸,自己身上卻並沒有封號,寶釵但凡有點身份,也不必朝她行禮,譬如宮裏的夏太監、戴內相,就從來不曾給惜春行禮,倒是惜春要向二人見禮,畢竟二人都是有品級的大太監。
賈母看了王夫人一眼,心裏頭很有些不太高興,這都是什麽節骨眼上了,王夫人不說問點跟自家有關的內容,且去問一些不相幹的人!
她在心底裏嘆了口氣,轉而去看惜春:
「這些日子,四丫頭往宮裏走得很勤,莫非是上頭遇到什麽難題了麽?」
這話一出口,惜春便不由得笑出了聲:
「老太太,這話您敢問,我卻不敢答,難題不難題的,橫豎也是上頭的事兒,不與咱們相幹,也自然有人樂意效勞,今日有難題,明日自然也會解決的,咱們在外麵又操什麽心呢?老太太您這麽大年紀了,還似小兒女一般打聽這個做什麽,莫非是怕我領了上頭的賞賜,不孝敬您老人家一點子麽!」
惜春這話雖是以玩笑的方式說出,但卻也間接響應了賈母想要知道的消息。
隻不過,這答覆並不是賈母想聽的就是了。
見惜春並沒有正麵迴答自己的問題,賈母心裏頭很有些不高興,要說惜春這丫頭,別的也都好,就是主意太正些!
先前在榮府裏頭住著還好,這些日子以來,因著皇上召見惜春的次數越來越多,她的架子也越來越大,連自己這個老太太的問話,她現在也敢推三阻四地不迴應了!
賈母不是不知道宮裏的事不該多打聽,可是這畢竟事關自家的安危存亡,誰家又能真的一點兒不關心?
在外人麵前謹慎一些也就罷了,難道對著自己家人也要如此防備?
看來,這寧府裏到底還是不中用了!
賈母這般想著,神情自然也就淡了下去,就在她打算讓惜春迴去的時候,外頭有婆子來稟告:
「大太太讓來跟老太太說一聲,大老爺打平安州迴來了,換了衣裳就來拜見老太太。」
第44章 歸來
惜春這些天一直圍著寧府跟皇宮打轉,還真不知道賈赦出門的事,因而也沒什麽反應。
但賈母顯然關切得很,雖然在兩個兒子之中,她偏疼賈政一些,但賈赦也是她親生的,正所謂兒行千裏母擔憂,賈赦這一去將近一個月,她自然也是會擔心的。
「知道了,這一路上還順當吧?事情可辦成了?」
「大老爺說,一路倒還平靜,沒什麽大事,事情能不能成大老爺沒說,隻是說銀子平準了,他這邊迴來之後還要再去走動走動。」
賈母聞言,點了點頭,也就讓婆子下去了。
一時間,屋子裏的人從等惜春變成了等賈赦,賈母趁這個空兒看了惜春一眼,意有所指:
「咱們這樣的人家,人情世故不可不講究,若是你一點不為旁人出力,旁人有好處難道就會想著你了?」
「就比如咱們這位大老爺,他不去跑這一趟,就能拿人家的幾千兩銀子不成?」
賈母說這話,意在敲打惜春,但她顯然沒想到,這話起到的完全是反效果,惜春聽說賈赦拿了人家幾千兩銀子,覺得自己頭都要大了。
她可還沒忘了,忠順王妃那句意有所指的話,如果忠順王妃不是在放狠話,而是真的知道些什麽的話,那賈家尤其是榮國府,背地裏幹出些什麽來可就真讓人害怕了。
這般想著,惜春索性來了個裝聾作啞,一句話不說,隻是等著賈赦過來,想看看能不能從他身上看出些什麽來。
大概是年紀大了,賈赦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從外麵進來:「給老太太請安。」
「快起來吧,坐著歇一會兒,你這一路著實辛苦了。」
賈母從前對賈赦態度淡淡,主要是因為在她眼裏,賈赦能耐不大,色心不小,比賈政這正人君子不知道差到哪裏去了,不過一碼歸一碼,賈赦這一去,著實是掙了不少銀子迴來,雖然這銀子也是擱在賈赦自個兒的腰包裏頭,但是能掙著銀子,還是值得高看一眼的。
賈赦謝過賈母,就在下人搬來的椅子上坐了,一麵又讓下人遞上一個托盤,上麵盛著許多小荷包,給賈母送過去:「平安州地處偏遠,荒涼得很,兒子此去也沒有什麽孝敬的,這裏麵是兒子在平安州時瞧見的小金錁子,花樣兒新鮮得很,有什麽『瓶錠薑山』、『大桔大利』,和咱們京城那些看絮煩了的不大一樣,老太太若是喜歡,留著賞人玩兒吧。」
惜春聽到此處,不由得笑了一聲,經此一事,薛寶釵或許會被提拔,但也就隻是如此而已了,雖說事情是忠順王自己胡塗,但一言不合就會出賣主子的奴才,隻怕也無人敢用,不過若是薛寶釵自己有造化,能夠在宮裏當上主子,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這般想著,惜春淡淡開口:「見到了,薛姑娘如今被分到延壽宮裏去伺候忠順王和甄太妃了,我昨兒進宮見著她,她還給我行禮呢。」
雖然忠順王垮台是早晚的事,但現在案子還沒有完全定論,她也不能就這麽大咧咧地把裏麵的所有細節都跟賈家的人說,隻能是有選擇地說一說。
反正她也沒有說謊話就是了。
王夫人張了張口,頓時有些尷尬,難道寶釵在宮裏真的是去當低等宮女了?惜春雖然出身國公府邸,自己身上卻並沒有封號,寶釵但凡有點身份,也不必朝她行禮,譬如宮裏的夏太監、戴內相,就從來不曾給惜春行禮,倒是惜春要向二人見禮,畢竟二人都是有品級的大太監。
賈母看了王夫人一眼,心裏頭很有些不太高興,這都是什麽節骨眼上了,王夫人不說問點跟自家有關的內容,且去問一些不相幹的人!
她在心底裏嘆了口氣,轉而去看惜春:
「這些日子,四丫頭往宮裏走得很勤,莫非是上頭遇到什麽難題了麽?」
這話一出口,惜春便不由得笑出了聲:
「老太太,這話您敢問,我卻不敢答,難題不難題的,橫豎也是上頭的事兒,不與咱們相幹,也自然有人樂意效勞,今日有難題,明日自然也會解決的,咱們在外麵又操什麽心呢?老太太您這麽大年紀了,還似小兒女一般打聽這個做什麽,莫非是怕我領了上頭的賞賜,不孝敬您老人家一點子麽!」
惜春這話雖是以玩笑的方式說出,但卻也間接響應了賈母想要知道的消息。
隻不過,這答覆並不是賈母想聽的就是了。
見惜春並沒有正麵迴答自己的問題,賈母心裏頭很有些不高興,要說惜春這丫頭,別的也都好,就是主意太正些!
先前在榮府裏頭住著還好,這些日子以來,因著皇上召見惜春的次數越來越多,她的架子也越來越大,連自己這個老太太的問話,她現在也敢推三阻四地不迴應了!
賈母不是不知道宮裏的事不該多打聽,可是這畢竟事關自家的安危存亡,誰家又能真的一點兒不關心?
在外人麵前謹慎一些也就罷了,難道對著自己家人也要如此防備?
看來,這寧府裏到底還是不中用了!
賈母這般想著,神情自然也就淡了下去,就在她打算讓惜春迴去的時候,外頭有婆子來稟告:
「大太太讓來跟老太太說一聲,大老爺打平安州迴來了,換了衣裳就來拜見老太太。」
第44章 歸來
惜春這些天一直圍著寧府跟皇宮打轉,還真不知道賈赦出門的事,因而也沒什麽反應。
但賈母顯然關切得很,雖然在兩個兒子之中,她偏疼賈政一些,但賈赦也是她親生的,正所謂兒行千裏母擔憂,賈赦這一去將近一個月,她自然也是會擔心的。
「知道了,這一路上還順當吧?事情可辦成了?」
「大老爺說,一路倒還平靜,沒什麽大事,事情能不能成大老爺沒說,隻是說銀子平準了,他這邊迴來之後還要再去走動走動。」
賈母聞言,點了點頭,也就讓婆子下去了。
一時間,屋子裏的人從等惜春變成了等賈赦,賈母趁這個空兒看了惜春一眼,意有所指:
「咱們這樣的人家,人情世故不可不講究,若是你一點不為旁人出力,旁人有好處難道就會想著你了?」
「就比如咱們這位大老爺,他不去跑這一趟,就能拿人家的幾千兩銀子不成?」
賈母說這話,意在敲打惜春,但她顯然沒想到,這話起到的完全是反效果,惜春聽說賈赦拿了人家幾千兩銀子,覺得自己頭都要大了。
她可還沒忘了,忠順王妃那句意有所指的話,如果忠順王妃不是在放狠話,而是真的知道些什麽的話,那賈家尤其是榮國府,背地裏幹出些什麽來可就真讓人害怕了。
這般想著,惜春索性來了個裝聾作啞,一句話不說,隻是等著賈赦過來,想看看能不能從他身上看出些什麽來。
大概是年紀大了,賈赦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從外麵進來:「給老太太請安。」
「快起來吧,坐著歇一會兒,你這一路著實辛苦了。」
賈母從前對賈赦態度淡淡,主要是因為在她眼裏,賈赦能耐不大,色心不小,比賈政這正人君子不知道差到哪裏去了,不過一碼歸一碼,賈赦這一去,著實是掙了不少銀子迴來,雖然這銀子也是擱在賈赦自個兒的腰包裏頭,但是能掙著銀子,還是值得高看一眼的。
賈赦謝過賈母,就在下人搬來的椅子上坐了,一麵又讓下人遞上一個托盤,上麵盛著許多小荷包,給賈母送過去:「平安州地處偏遠,荒涼得很,兒子此去也沒有什麽孝敬的,這裏麵是兒子在平安州時瞧見的小金錁子,花樣兒新鮮得很,有什麽『瓶錠薑山』、『大桔大利』,和咱們京城那些看絮煩了的不大一樣,老太太若是喜歡,留著賞人玩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