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紅樓同人] 姑娘偏從末世來 作者:葉鸝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倒是皇後心思微動,笑著轉向皇上,眼睛卻瞥著惜春的反應:
「賈家那姑娘,今年是十五歲了吧——若是身在宮外,這會兒已經要開始議親了。」
皇上恍然,莫非惜春是想讓他給賈元春做媒?
這也不算個什麽大事兒,元春本就是國公府出身,雖然是嫡次子的女兒,畢竟也占個嫡字,要議親也不難。
但轉念一想,惜春既然提出要賞賜元春,而非給元春做媒,那應該是還有點別的深意。
隻是做媒,怕是還不夠。
皇上這般想著,眼珠微轉:
「這也有理,況且今日之事也是她受了委屈,朕是該賞點什麽——索性賞她個亭主之位,允她出宮議婚,如何?」
惜春愣了一下,越發堅定了心裏的判斷。
原著中皇上冊封元春,果然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另有目的。
不過現在皇上既然願意放元春出宮,這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反正事情都已經這也了,再差還能差到哪裏去。
轉念想一想——亭主是五品,那就跟賈政平級了,有點低。
她之前在賈母麵前還提到過,賈家將有一場富貴,這五品亭主食邑不過百戶,好像也未見得多富貴。
惜春在心裏琢磨著,她得跟皇上再商量商量。
便輕咳一聲,伸出兩根小指頭晃了晃。
皇上不明所以,還等著惜春開口,太後倒是悟了:
「皇帝小氣得很,惜春丫頭可是救了你的皇兒,皇帝就拿個五品亭主糊弄人,傳出去你的麵子往哪擱?」
其實五品也不算很低,畢竟賈政辛苦一生,到如今也就混個五品工部員外郎。
但太後總得給皇上留點臉麵,不是皇族求著惜春要寶貝,是惜春立的功勞太大,五品亭主不夠賞的。
——至於惜春事後會不會因為感念皇恩浩蕩,多給他們進貢幾個驗毒的金鈴鐺,那就是不相幹的事兒了。
第16章 給皇上送份祥瑞
皇上也明白過來,惜春這是在跟自己討價還價了,看著惜春支著短短嫩嫩的兩根小手指,還晃來晃去的,一時間真有幾分哭笑不得。
他貴為天子,從來隻有被別人求的份,還從未上趕著向人家討要什麽,更不必提和人討價還價了。
若是這事兒放在別人身上,皇上多半就要翻臉了,但看看眼前才五歲的小女孩,皇上自問是幹不出這事兒來:「母後說得有理,那就封為四品鄉主如何?」
惜春笑了笑,也伸出四根手指來勾了勾。
皇上悟了,在心底算一算,四顆鈴鐺倒是夠上皇、太後、他與皇後的,可那就沒別人的份了。
寶貝自然是越多越好,萬一丟了壞了的呢?不能這麽可丁可卯的。
不過他已將賞賜提了一提,這會兒也不好自己再上趕著,隻能看向上皇。
上皇輕咳一聲,配合道:
「皇上還是太過謹慎了,那賈元春本就是榮國公府出身,在宮裏也算勤謹,這件事裏又受了委屈,據朕看來,不如就封為正三品縣主吧!」
惜春依舊是伸著手指,這迴朝皇上比量了一個「八」,皇上在心裏算了算,也差不多了:
「還是父皇考慮得周到,兒臣謹遵鈞命,就封賈元春為三品華雲縣主,議親則交禮部承辦。」
按製,帝女封公主,親王女為郡主,因此縣主便是外姓非宗室女能得到的最高的封號了,再想進一步,必得有一位宗室貴親才可,惜春也知此事,並不打算更進一步。
一屋子人皆大歡喜,皇上鬆了口氣,示意一旁的夏守忠:
「帶小丫頭去禦花園逛一圈吧,看著點兒時辰,莫誤了出宮的時辰,惹得她家裏人擔心。」
夏守忠應命而去,皇上又看向周妃:
「此間事必,你也迴去看看皇兒吧。」
周妃應了聲是,告退了。
見四下無外人,上皇撚了撚鬍鬚,若有所思:
「賈家,這些年還真是出了不少稀罕事呢。」
先是賈敬這正經的寧國公嫡子不愛榮華富貴,一心尋仙問道,早早地把爵位給兒子襲了,又有賈寶玉這銜玉而誕的小子,如今還得加上惜春這小小年紀便得了道的神童——怎麽這等事,偏偏都落在賈家?
四王八公,哪一家不是戰功赫赫,怎麽唯獨賈家這麽支棱?
皇上也不解其意,更讓他迷惑的是,雖說同樣都是姓賈,這寧國府好像跟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有仇一般,當爹的早早辭官襲爵,當閨女的寧可給榮府裏的姐姐請封,也不給自己要一點賞賜。
反倒是榮府裏,於功名仕途之上一直甚是上心,尤其是榮府二房。
賈政是蒙恩賜了官位,因此沒有從科舉進身,他那早夭的長子賈珠卻是的的確確曾經進學,長女賈元春入宮為女史,次子賈寶玉又是銜玉而誕,好像生怕別人注意不到他們一般。
都是同一個祖宗,怎麽跑出這麽天懸地隔的兩府來?
不過,比起寧府來,皇上還是更在意榮府一些,原因也簡單,賈敬的爵位襲到賈珍身上,不過是個三等將軍,京裏頭一抓一大把,是典型的有勢無權,姻親也簡單,翻不出多大浪花來。
榮府這邊卻不一樣,別的不說,金陵四大家族的姻親,都是榮府聯絡著的。
兩相對照之下,皇上自然是更關注榮府這邊。
「賈家那姑娘,今年是十五歲了吧——若是身在宮外,這會兒已經要開始議親了。」
皇上恍然,莫非惜春是想讓他給賈元春做媒?
這也不算個什麽大事兒,元春本就是國公府出身,雖然是嫡次子的女兒,畢竟也占個嫡字,要議親也不難。
但轉念一想,惜春既然提出要賞賜元春,而非給元春做媒,那應該是還有點別的深意。
隻是做媒,怕是還不夠。
皇上這般想著,眼珠微轉:
「這也有理,況且今日之事也是她受了委屈,朕是該賞點什麽——索性賞她個亭主之位,允她出宮議婚,如何?」
惜春愣了一下,越發堅定了心裏的判斷。
原著中皇上冊封元春,果然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另有目的。
不過現在皇上既然願意放元春出宮,這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反正事情都已經這也了,再差還能差到哪裏去。
轉念想一想——亭主是五品,那就跟賈政平級了,有點低。
她之前在賈母麵前還提到過,賈家將有一場富貴,這五品亭主食邑不過百戶,好像也未見得多富貴。
惜春在心裏琢磨著,她得跟皇上再商量商量。
便輕咳一聲,伸出兩根小指頭晃了晃。
皇上不明所以,還等著惜春開口,太後倒是悟了:
「皇帝小氣得很,惜春丫頭可是救了你的皇兒,皇帝就拿個五品亭主糊弄人,傳出去你的麵子往哪擱?」
其實五品也不算很低,畢竟賈政辛苦一生,到如今也就混個五品工部員外郎。
但太後總得給皇上留點臉麵,不是皇族求著惜春要寶貝,是惜春立的功勞太大,五品亭主不夠賞的。
——至於惜春事後會不會因為感念皇恩浩蕩,多給他們進貢幾個驗毒的金鈴鐺,那就是不相幹的事兒了。
第16章 給皇上送份祥瑞
皇上也明白過來,惜春這是在跟自己討價還價了,看著惜春支著短短嫩嫩的兩根小手指,還晃來晃去的,一時間真有幾分哭笑不得。
他貴為天子,從來隻有被別人求的份,還從未上趕著向人家討要什麽,更不必提和人討價還價了。
若是這事兒放在別人身上,皇上多半就要翻臉了,但看看眼前才五歲的小女孩,皇上自問是幹不出這事兒來:「母後說得有理,那就封為四品鄉主如何?」
惜春笑了笑,也伸出四根手指來勾了勾。
皇上悟了,在心底算一算,四顆鈴鐺倒是夠上皇、太後、他與皇後的,可那就沒別人的份了。
寶貝自然是越多越好,萬一丟了壞了的呢?不能這麽可丁可卯的。
不過他已將賞賜提了一提,這會兒也不好自己再上趕著,隻能看向上皇。
上皇輕咳一聲,配合道:
「皇上還是太過謹慎了,那賈元春本就是榮國公府出身,在宮裏也算勤謹,這件事裏又受了委屈,據朕看來,不如就封為正三品縣主吧!」
惜春依舊是伸著手指,這迴朝皇上比量了一個「八」,皇上在心裏算了算,也差不多了:
「還是父皇考慮得周到,兒臣謹遵鈞命,就封賈元春為三品華雲縣主,議親則交禮部承辦。」
按製,帝女封公主,親王女為郡主,因此縣主便是外姓非宗室女能得到的最高的封號了,再想進一步,必得有一位宗室貴親才可,惜春也知此事,並不打算更進一步。
一屋子人皆大歡喜,皇上鬆了口氣,示意一旁的夏守忠:
「帶小丫頭去禦花園逛一圈吧,看著點兒時辰,莫誤了出宮的時辰,惹得她家裏人擔心。」
夏守忠應命而去,皇上又看向周妃:
「此間事必,你也迴去看看皇兒吧。」
周妃應了聲是,告退了。
見四下無外人,上皇撚了撚鬍鬚,若有所思:
「賈家,這些年還真是出了不少稀罕事呢。」
先是賈敬這正經的寧國公嫡子不愛榮華富貴,一心尋仙問道,早早地把爵位給兒子襲了,又有賈寶玉這銜玉而誕的小子,如今還得加上惜春這小小年紀便得了道的神童——怎麽這等事,偏偏都落在賈家?
四王八公,哪一家不是戰功赫赫,怎麽唯獨賈家這麽支棱?
皇上也不解其意,更讓他迷惑的是,雖說同樣都是姓賈,這寧國府好像跟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有仇一般,當爹的早早辭官襲爵,當閨女的寧可給榮府裏的姐姐請封,也不給自己要一點賞賜。
反倒是榮府裏,於功名仕途之上一直甚是上心,尤其是榮府二房。
賈政是蒙恩賜了官位,因此沒有從科舉進身,他那早夭的長子賈珠卻是的的確確曾經進學,長女賈元春入宮為女史,次子賈寶玉又是銜玉而誕,好像生怕別人注意不到他們一般。
都是同一個祖宗,怎麽跑出這麽天懸地隔的兩府來?
不過,比起寧府來,皇上還是更在意榮府一些,原因也簡單,賈敬的爵位襲到賈珍身上,不過是個三等將軍,京裏頭一抓一大把,是典型的有勢無權,姻親也簡單,翻不出多大浪花來。
榮府這邊卻不一樣,別的不說,金陵四大家族的姻親,都是榮府聯絡著的。
兩相對照之下,皇上自然是更關注榮府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