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紅樓同人] 賈璉夫婦求生日常 作者:灰白菜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璉也是對王熙囑咐了再囑咐,臨行前又將媳婦、閨女抱了又抱,親了又親,這才依依不捨的去跟賈母等長輩辭了行,帶著兩個小廝去了。
他一走,王熙的生活頓時變的空落落起來,好在有兩個糰子每日讓她忙個不停,又有黛玉、迎春相伴,這才淡化了些許相思之情。
轉眼十天就過去了,寶釵的大選結果也出來了,果然不出賈璉曾經所料的那般——落選了!
寶釵再堅強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聽到結果後便閉門不出,誰也不肯見了,七八天後,就傳出其病了一場的消息。
黛玉和迎春聽說後就相攜著去探望,一進門就見寶釵正與寶玉緊挨著坐在炕上,手捧著寶玉的那塊兒玉在看,而一旁她的大丫鬟鶯兒則正笑著道:
「我聽二爺玉上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是一對兒!」
黛玉/迎春……
「哪有的事?胡說什麽,還不去倒茶!」
寶釵見黛玉兩個進來也不尷尬,邊朝著鶯兒嗔怪道,邊笑著站起身往炕上讓著黛玉兩個,黛玉和迎春見了就笑著拉著她的手問候其可大安了,彼此親親熱熱的說起話來。
寶玉見了也忙跟著湊了上來,臊皮著臉問黛玉:
「林妹妹怎麽最近也不愛過來這邊玩兒了?倒是難得見你一迴。」
黛玉聞言便敷衍道:「最近忙著幫嫂嫂看孩子呢。」
又故作好奇的問寶釵:「剛我們進來渺乎著聽見什麽一對兒的,不知說的什麽?!」
寶玉…急忙想將話題岔過去,本能的不想讓黛玉知道剛才他們的談話內容,但,一旁的鶯兒卻又笑嘻嘻的插嘴道:
「正說到我們姑娘項圈上的字跟寶玉那塊兒玉上的像是一對兒呢!」
黛玉聽了就譏誚的瞅了鶯兒一眼,這才朝著寶釵笑道:「是麽?那我和迎姐姐倒要見識見識了!」
寶釵聞言就道:「你別聽她說,不過是舊時有人給了兩句吉利話,鏨上了,要不然沉甸甸的戴著有什麽趣兒?」
說著就極坦然的將扣子解了,將罩衫下戴的瓔珞摘了下來,遞到了黛玉手裏。
黛玉就捧了與迎春一同去看,果然見那項圈兩邊各鏨著四個字,合成兩句吉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迎春見了就稀奇道:「果然跟寶玉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對上了,倒是巧了。」
那鶯兒聽了就又笑道:「可不是,當年這兩句話是個癩頭和尚送的,說是讓鏨在金器上才有效…」
寶釵不等她說完,就又朝其嗔道:「不去倒茶!」
鶯兒這才閉了嘴,低頭去了。
寶釵便瞅著她的背影嘆了口氣,無奈的搖頭笑道:「這丫頭都被我給慣壞了,囉嗦起來就沒個完。」
黛玉聽了隻扭頭拿著炕上寶釵做的針線看,並不接聲,一旁的迎春則好心勸道:
「我這句話寶姐姐聽了可別惱,雖說寶姐姐仁厚,但像咱們這樣的人家,規矩禮儀卻是最重要的,隻自家人在時跳脫些倒無妨,當著外人時,奴僕們的一舉一動代表的也同樣是主家的氣派,可不能大意了!」
寶釵……
論被一個一向凡事不管,萬事不問,自己的丫鬟婆子都管不住之人教訓是種什麽體驗?
寶釵的體驗就是:你還好意思我呢?!
但迎春話說的既句句在理,又滿臉的真誠,雖寶釵仍然覺得她是在嘲笑她的丫鬟沒規矩,或者嘲笑她們薛家不會管教下人,但也找不到證據…
因此也不好反駁,隻能低頭應了幾句諾,這才轉移了話題,說起旁的來。
片刻後,薛姨媽便進來留飯,寶玉聞言立刻積極的響應起來,巴不得與黛玉能同桌吃頓飯,再暢談一會兒子才好,奈何黛玉卻拉著迎春起身告辭道:
「想必這會兒萱姐兒和茂哥兒也快醒了,嫂嫂一人看不過來,我們就不叨擾姨媽了,等改日再聚吧!」
前些日子,賈璉臨走前,才將冥思苦想許久的兩個孩子的名字定下來,都是按著賈家這輩的草字頭排的序,取得乃是「椿萱並茂」中的萱、茂二字,已經請示了長輩,並正式填在了族譜裏。
薛姨媽見黛玉二人執意要走,又苦留一陣無果後,便也隨她們去了,隻抱著寶玉哄道:
「我的兒,你就別走了!你不是說你珍大嫂子家糟的鵝掌好吃麽,今兒個正好嚐嚐姨媽家的!」
寶玉本因著黛玉走了也沒興致再待下去,聽了薛姨媽的話後這才好了些,又想著黛玉雖走了,到底還有寶姐姐陪著,才又重新樂嗬起來,笑道:「那鵝掌需要配著酒才好!」
薛姨媽聞言立刻道:「有!有!今日保證沒人管你,姨媽陪著你喝個夠!」
一旁的李嬤嬤……
王熙這邊…
話說黛玉與迎春從寶釵處迴轉迴來,便跟王熙說起在寶釵處所見之事來,王熙聽了就笑道:
「這倒是巧了,你們剛走,周瑞家的便代薛姨媽給你們姊妹一人送了兩支宮花來,閑聊中也說起那寶釵服用的『冷香丸』來,亦說是個癩頭和尚給的海上仙方,且配起來十分的艱難,
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
還要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幹,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等這四樣水都集齊了,才能調和而成!【注1】
他一走,王熙的生活頓時變的空落落起來,好在有兩個糰子每日讓她忙個不停,又有黛玉、迎春相伴,這才淡化了些許相思之情。
轉眼十天就過去了,寶釵的大選結果也出來了,果然不出賈璉曾經所料的那般——落選了!
寶釵再堅強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聽到結果後便閉門不出,誰也不肯見了,七八天後,就傳出其病了一場的消息。
黛玉和迎春聽說後就相攜著去探望,一進門就見寶釵正與寶玉緊挨著坐在炕上,手捧著寶玉的那塊兒玉在看,而一旁她的大丫鬟鶯兒則正笑著道:
「我聽二爺玉上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是一對兒!」
黛玉/迎春……
「哪有的事?胡說什麽,還不去倒茶!」
寶釵見黛玉兩個進來也不尷尬,邊朝著鶯兒嗔怪道,邊笑著站起身往炕上讓著黛玉兩個,黛玉和迎春見了就笑著拉著她的手問候其可大安了,彼此親親熱熱的說起話來。
寶玉見了也忙跟著湊了上來,臊皮著臉問黛玉:
「林妹妹怎麽最近也不愛過來這邊玩兒了?倒是難得見你一迴。」
黛玉聞言便敷衍道:「最近忙著幫嫂嫂看孩子呢。」
又故作好奇的問寶釵:「剛我們進來渺乎著聽見什麽一對兒的,不知說的什麽?!」
寶玉…急忙想將話題岔過去,本能的不想讓黛玉知道剛才他們的談話內容,但,一旁的鶯兒卻又笑嘻嘻的插嘴道:
「正說到我們姑娘項圈上的字跟寶玉那塊兒玉上的像是一對兒呢!」
黛玉聽了就譏誚的瞅了鶯兒一眼,這才朝著寶釵笑道:「是麽?那我和迎姐姐倒要見識見識了!」
寶釵聞言就道:「你別聽她說,不過是舊時有人給了兩句吉利話,鏨上了,要不然沉甸甸的戴著有什麽趣兒?」
說著就極坦然的將扣子解了,將罩衫下戴的瓔珞摘了下來,遞到了黛玉手裏。
黛玉就捧了與迎春一同去看,果然見那項圈兩邊各鏨著四個字,合成兩句吉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迎春見了就稀奇道:「果然跟寶玉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對上了,倒是巧了。」
那鶯兒聽了就又笑道:「可不是,當年這兩句話是個癩頭和尚送的,說是讓鏨在金器上才有效…」
寶釵不等她說完,就又朝其嗔道:「不去倒茶!」
鶯兒這才閉了嘴,低頭去了。
寶釵便瞅著她的背影嘆了口氣,無奈的搖頭笑道:「這丫頭都被我給慣壞了,囉嗦起來就沒個完。」
黛玉聽了隻扭頭拿著炕上寶釵做的針線看,並不接聲,一旁的迎春則好心勸道:
「我這句話寶姐姐聽了可別惱,雖說寶姐姐仁厚,但像咱們這樣的人家,規矩禮儀卻是最重要的,隻自家人在時跳脫些倒無妨,當著外人時,奴僕們的一舉一動代表的也同樣是主家的氣派,可不能大意了!」
寶釵……
論被一個一向凡事不管,萬事不問,自己的丫鬟婆子都管不住之人教訓是種什麽體驗?
寶釵的體驗就是:你還好意思我呢?!
但迎春話說的既句句在理,又滿臉的真誠,雖寶釵仍然覺得她是在嘲笑她的丫鬟沒規矩,或者嘲笑她們薛家不會管教下人,但也找不到證據…
因此也不好反駁,隻能低頭應了幾句諾,這才轉移了話題,說起旁的來。
片刻後,薛姨媽便進來留飯,寶玉聞言立刻積極的響應起來,巴不得與黛玉能同桌吃頓飯,再暢談一會兒子才好,奈何黛玉卻拉著迎春起身告辭道:
「想必這會兒萱姐兒和茂哥兒也快醒了,嫂嫂一人看不過來,我們就不叨擾姨媽了,等改日再聚吧!」
前些日子,賈璉臨走前,才將冥思苦想許久的兩個孩子的名字定下來,都是按著賈家這輩的草字頭排的序,取得乃是「椿萱並茂」中的萱、茂二字,已經請示了長輩,並正式填在了族譜裏。
薛姨媽見黛玉二人執意要走,又苦留一陣無果後,便也隨她們去了,隻抱著寶玉哄道:
「我的兒,你就別走了!你不是說你珍大嫂子家糟的鵝掌好吃麽,今兒個正好嚐嚐姨媽家的!」
寶玉本因著黛玉走了也沒興致再待下去,聽了薛姨媽的話後這才好了些,又想著黛玉雖走了,到底還有寶姐姐陪著,才又重新樂嗬起來,笑道:「那鵝掌需要配著酒才好!」
薛姨媽聞言立刻道:「有!有!今日保證沒人管你,姨媽陪著你喝個夠!」
一旁的李嬤嬤……
王熙這邊…
話說黛玉與迎春從寶釵處迴轉迴來,便跟王熙說起在寶釵處所見之事來,王熙聽了就笑道:
「這倒是巧了,你們剛走,周瑞家的便代薛姨媽給你們姊妹一人送了兩支宮花來,閑聊中也說起那寶釵服用的『冷香丸』來,亦說是個癩頭和尚給的海上仙方,且配起來十分的艱難,
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
還要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幹,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等這四樣水都集齊了,才能調和而成!【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