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不如說是戲如人生,台上的戲隻不過是把人生百態、世間萬物融聚在了那一方戲台之上,一句句極具韻味的唱腔,便是人生路上的一句句唿喊。
巴頌從未想過,在他聽著來自中國的戲曲,並因此深有感悟的時候,會被那震如雷響的警笛聲嚇得渾身一激靈,也讓他迅速扭頭看向僧寮的門口處。
最後反應過來的巴頌,抹了一把自己額頭上被驚出來的細密冷汗,最後隨手在僧袍上擦了擦,並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已經是十七歲的巴頌,似乎是在愉悅的心情之中,不在像那七年非人過往中那樣,整日都在提心吊膽的生活,深怕自己會被某個嫖客挑中。現在的他,在這兩年之中,自主的用自己的“單資”(寺廟裏給予僧人的薪酬)來改善夥食,所以可以見到巴頌的身形要比兩年前顯得健壯了許多。而且巴頌也正處於身體發育的年紀,就連身高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節節拔高。
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身高足有一米七的健壯小夥,愈加顯得秀氣的麵龐,也透露出了隻屬於年輕人的朝氣。值得一提的是,混天寺住持似乎並沒有想將巴頌送出寺廟的想法,而是任由其在寺廟當中繼續禮佛誦經等等。
巴頌從位置上站起來後,便走出了僧寮,直往寺廟門口走去。湊熱鬧,似乎是全人類共通的一點,不管是誰,隻要心底裏升起些許的好奇,就會抑製不住那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心。巴頌也是如此,而且以他在達拉鎮呆了這麽多年時間的記憶,從來就沒有聽到過這麽嘈雜繁亂的警笛聲!
“不是命案就是要打擊某個黑社會窩點。”巴頌如此想著,但好奇心也驅使著他三步並作兩步的來到了寺廟門口,而巴頌意外的發現,已經不再強迫他進行那肮髒齷齪的事情的住持,竟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門口。
巴頌雙手合十,上前拜了一個佛禮:“住持師父,中午好。”
也不知道是看的入神,還是在想什麽事情,住持竟是因為巴頌這一聲問候而肩頭一聳,但住持卻是微微測過臉來,迴應道:“中午好。”
說完之後,就繼續將目光投向那一列警車的車隊,刺耳的警笛聲在沒有了距離上的阻隔消散,更是讓人耳膜刺痛,巴頌忍不住揉了揉難受的耳朵,試圖能夠以此來緩解一下。
就在他歪過頭揉著耳朵時,眼神餘光不經意間便瞥見了住持臉上的表情。這是一種讓旁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隻見住持的眉頭微微挑動著,眼簾也是稍稍眯了一點,他的嘴角似乎是不可控的微微上揚了起來,露出了些許的泛黃牙齒。
如果是一個微表情專家來觀察的話,就能一眼看出,這就是一個人在做了某件事,並得逞之後才會露出的快意笑容。
可惜巴頌並沒有學習過微表情心理學,更不是什麽專家,所以他也隻是覺得有些奇怪而已,便沒有其他的想法了。最後,當警笛聲逐漸減小,直到隻能是微微可聽見的程度,巴頌和住持這才轉身,先後走進了寺廟的大門。
一句無話,兩人都迴到了各自的僧寮當中,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但不知道是因為什麽,當巴頌坐下來,打開桌上的一台收音機繼續聆聽中國戲曲時,隻覺得心中有些微微的發緊,並且剛剛做了一次深唿吸想要放鬆下來的心境,也因此而有了莫名的不安。
也許是那七年的經曆,讓巴頌有了胡思亂想的習慣,他忽然想起來剛剛在寺廟門口看見住持的那副表情,此刻竟是和這不安感聯係在了一起。
不知不覺之中,巴頌的眉頭便皺了起來,緊接著他再一次從位置上站了起來,邁開步子盡量快的朝著寺廟之外走去。此時的他,卻是連桌上那正“咿咿呀呀”播放著戲曲的收音機也忘記了關。但在巴頌走出僧寮的時候時,他的肩膀不小心和僧寮的門撞了一下,不過心裏有事的巴頌,並沒有太過於在意,對於被他的肩膀帶了一下而緩緩關上的門更是視而不見。
出了寺廟之後,巴頌立刻迴憶了一下剛才警車行駛的方向,最後在路邊伸手招唿了一輛“tutu車”(也就是國內的電動三輪車,貌似歐美遊客去泰國旅遊都喜歡乘坐這個),然後巴頌在這輛被車主裝飾的極為粉嫩的三輪車裏,聽著電動機發出來的“tutu”聲中,駛向了普拉斯妲家的人偶店的方向。
這一邊的巴頌緊皺著眉頭離開了寺廟,另一邊,寺廟當中迴到屬於自己的僧寮之中的住持,卻是吩咐“大寮”(寺廟中燒飯的地方)做了一碗黑米粥出來。大寮裏的“飯頭僧”(做飯的和尚)隻當是住持想要解解饞,沒過多久就讓一個小和尚把一碗熱氣騰騰的黑米粥送到了住持的僧寮之中。
等到小和尚放下粥碗出去之後,住持並沒有去動那碗粥,而是將房門關好,然後在在僧寮內的一角,小心翼翼的翻出了一個看起來積了些許灰塵的黑色壇子。在其壇口還有著一大塊某種動物的皮毛覆蓋在上麵,還有一條細細的黑繩,將那大塊皮毛圍著壇口下方一厘米的位置緊緊捆綁了起來。
這樣的壇子,再加上這樣的密封方式,如果是在中國的農戶人家,大多都是用作醃製鹹菜或者是用作存酒的器皿。但是在泰國,這樣的器具幾乎是不太可能用來醃菜,其主要原因便是在泰國,種植蔬菜十分不易,這就導致種植成本相當的高,而且大多數泰國人都不怎麽喜歡吃蔬菜類的食物。
再者說,混天寺裏是有負責僧人們夥食的“大寮”存在的,如果真的是要進行醃菜的工作,也絕不可能要住持親自動手吧。
很快,住持便將黑色壇子捧到了桌上,隨後慢慢的將捆綁著皮毛的黑色細繩解開,大概花費了十多分鍾的時間,住持才將這條黑色細繩一圈一圈的解下來。在即將揭開最後的那層皮毛時,住持的雙手忽然停頓了下來,隨即便是轉身走向了剛才放置黑色壇子的角落,找出了一雙通體黑色但有些彎曲不已的疑似筷子的存在。
找到這兩根棍子之後,住持馬上就來到了桌邊,他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唿吸緩緩的用那兩根黑色棍子將皮毛揭開。若是住持並沒有屏住唿吸的話,立刻就能感受到僧寮之中的空氣當中,隨著壇口的皮毛被揭開,充斥著一股極為嗆鼻的土腥味。
就連那碗黑米粥的香甜氣味,也被這濃烈的味道硬生生的覆蓋了過去。不單單是這樣,在那塊皮毛被完全揭開以後,僧寮那不大的空間立刻響起了一陣聲音。
“咕律咕律咕律……”
試想一些,假如此時正有一輛轎車悄無聲息的輦在一條極長的泡泡塑料膜上,而你與這一景象卻是隔著一塊無法透視的玻璃!在這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隻能聽著這磨心瘮人的聲音,不斷地胡亂猜測著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才會發出這樣的怪聲。
再看住持,卻是對這怪聲毫無感覺一般,在完全揭開了皮毛之後,就把那雙黑色棍子伸了進去,並在裏麵不斷地左右移動著。此時住持的這幅模樣就像是吃火鍋時,用筷子翻找著自己放進火鍋當中的一塊土豆一般。
不一會兒,住持握著黑色棍子的手忽然停了下來,然後慢慢的向上拿了起來,隨著黑色棍子伸進壇子的部分慢慢顯露出來之後,借著房門間隙透進來的光亮,隻看見在黑色棍子的那頭,正有一隻狀若蛆蟲、大小如同一粒珍珠的黑色蟲子,正淩空揮舞著如同天牛一般的六隻腳,而它那軟若無骨的軀體,似乎因為被棍子夾住而有些吃痛,不斷地扭動著。
看著眼前這怪異而且惡心的肥胖蟲子,住持的另一隻手從腰間摸出了一個銀質的鑷子,將那肥蟲的腳一一夾住,然後猛的一拔!
隻聽見六聲細小,隻能用黏軟來形容的聲音在住持的耳邊迴蕩著,再看那用來拔除肥蟲那六隻腳的鑷子,其上因為濺到一些了肥蟲體內的汁水,竟是緩緩的顯現出小小的焦黃色斑點!
最後,因為住持這一係列動作而耽擱了將近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桌上那碗原本冒著熱氣的黑米粥也已經涼了下來,表麵也浮起了一層膜狀物。所以住持用已經放在碗裏的調羹匙將其攪拌了一下,將那顯得奄奄一息的黑色肥蟲放置了進去,然後又微微攪動了一番。
看著眼前這碗全然沒有任何異樣的黑米粥,住持微微一笑,在隻有他獨自一人的僧寮之中,輕聲說了一句:“哼哼,等你喝下了這碗粥,我就不怕你不說出那蠱蟲的秘密了。”
可能是因為剛才那些動作,讓住持神經變得緊繃的緣故,讓他耗費了不少的體力,這讓他隨意的將那塊皮毛覆蓋在壇口,便沒在管它,而是坐在桌邊的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喘了口氣。
不過一分鍾的時間,住持便用那條黑色細繩將皮毛的邊緣捆綁了起來,就這樣放在了桌上,端著那碗黑米粥就走出了僧寮。
住持卻沒有注意到,壇口那塊皮毛的邊緣處,不知道是年久日長的緣故還是被黑色細繩緊勒的緣故,竟是破開了一個米粒大小的缺口,一縷縷壇中的腥氣,正緩緩從中流露出來!
巴頌從未想過,在他聽著來自中國的戲曲,並因此深有感悟的時候,會被那震如雷響的警笛聲嚇得渾身一激靈,也讓他迅速扭頭看向僧寮的門口處。
最後反應過來的巴頌,抹了一把自己額頭上被驚出來的細密冷汗,最後隨手在僧袍上擦了擦,並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已經是十七歲的巴頌,似乎是在愉悅的心情之中,不在像那七年非人過往中那樣,整日都在提心吊膽的生活,深怕自己會被某個嫖客挑中。現在的他,在這兩年之中,自主的用自己的“單資”(寺廟裏給予僧人的薪酬)來改善夥食,所以可以見到巴頌的身形要比兩年前顯得健壯了許多。而且巴頌也正處於身體發育的年紀,就連身高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節節拔高。
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身高足有一米七的健壯小夥,愈加顯得秀氣的麵龐,也透露出了隻屬於年輕人的朝氣。值得一提的是,混天寺住持似乎並沒有想將巴頌送出寺廟的想法,而是任由其在寺廟當中繼續禮佛誦經等等。
巴頌從位置上站起來後,便走出了僧寮,直往寺廟門口走去。湊熱鬧,似乎是全人類共通的一點,不管是誰,隻要心底裏升起些許的好奇,就會抑製不住那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心。巴頌也是如此,而且以他在達拉鎮呆了這麽多年時間的記憶,從來就沒有聽到過這麽嘈雜繁亂的警笛聲!
“不是命案就是要打擊某個黑社會窩點。”巴頌如此想著,但好奇心也驅使著他三步並作兩步的來到了寺廟門口,而巴頌意外的發現,已經不再強迫他進行那肮髒齷齪的事情的住持,竟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門口。
巴頌雙手合十,上前拜了一個佛禮:“住持師父,中午好。”
也不知道是看的入神,還是在想什麽事情,住持竟是因為巴頌這一聲問候而肩頭一聳,但住持卻是微微測過臉來,迴應道:“中午好。”
說完之後,就繼續將目光投向那一列警車的車隊,刺耳的警笛聲在沒有了距離上的阻隔消散,更是讓人耳膜刺痛,巴頌忍不住揉了揉難受的耳朵,試圖能夠以此來緩解一下。
就在他歪過頭揉著耳朵時,眼神餘光不經意間便瞥見了住持臉上的表情。這是一種讓旁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隻見住持的眉頭微微挑動著,眼簾也是稍稍眯了一點,他的嘴角似乎是不可控的微微上揚了起來,露出了些許的泛黃牙齒。
如果是一個微表情專家來觀察的話,就能一眼看出,這就是一個人在做了某件事,並得逞之後才會露出的快意笑容。
可惜巴頌並沒有學習過微表情心理學,更不是什麽專家,所以他也隻是覺得有些奇怪而已,便沒有其他的想法了。最後,當警笛聲逐漸減小,直到隻能是微微可聽見的程度,巴頌和住持這才轉身,先後走進了寺廟的大門。
一句無話,兩人都迴到了各自的僧寮當中,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但不知道是因為什麽,當巴頌坐下來,打開桌上的一台收音機繼續聆聽中國戲曲時,隻覺得心中有些微微的發緊,並且剛剛做了一次深唿吸想要放鬆下來的心境,也因此而有了莫名的不安。
也許是那七年的經曆,讓巴頌有了胡思亂想的習慣,他忽然想起來剛剛在寺廟門口看見住持的那副表情,此刻竟是和這不安感聯係在了一起。
不知不覺之中,巴頌的眉頭便皺了起來,緊接著他再一次從位置上站了起來,邁開步子盡量快的朝著寺廟之外走去。此時的他,卻是連桌上那正“咿咿呀呀”播放著戲曲的收音機也忘記了關。但在巴頌走出僧寮的時候時,他的肩膀不小心和僧寮的門撞了一下,不過心裏有事的巴頌,並沒有太過於在意,對於被他的肩膀帶了一下而緩緩關上的門更是視而不見。
出了寺廟之後,巴頌立刻迴憶了一下剛才警車行駛的方向,最後在路邊伸手招唿了一輛“tutu車”(也就是國內的電動三輪車,貌似歐美遊客去泰國旅遊都喜歡乘坐這個),然後巴頌在這輛被車主裝飾的極為粉嫩的三輪車裏,聽著電動機發出來的“tutu”聲中,駛向了普拉斯妲家的人偶店的方向。
這一邊的巴頌緊皺著眉頭離開了寺廟,另一邊,寺廟當中迴到屬於自己的僧寮之中的住持,卻是吩咐“大寮”(寺廟中燒飯的地方)做了一碗黑米粥出來。大寮裏的“飯頭僧”(做飯的和尚)隻當是住持想要解解饞,沒過多久就讓一個小和尚把一碗熱氣騰騰的黑米粥送到了住持的僧寮之中。
等到小和尚放下粥碗出去之後,住持並沒有去動那碗粥,而是將房門關好,然後在在僧寮內的一角,小心翼翼的翻出了一個看起來積了些許灰塵的黑色壇子。在其壇口還有著一大塊某種動物的皮毛覆蓋在上麵,還有一條細細的黑繩,將那大塊皮毛圍著壇口下方一厘米的位置緊緊捆綁了起來。
這樣的壇子,再加上這樣的密封方式,如果是在中國的農戶人家,大多都是用作醃製鹹菜或者是用作存酒的器皿。但是在泰國,這樣的器具幾乎是不太可能用來醃菜,其主要原因便是在泰國,種植蔬菜十分不易,這就導致種植成本相當的高,而且大多數泰國人都不怎麽喜歡吃蔬菜類的食物。
再者說,混天寺裏是有負責僧人們夥食的“大寮”存在的,如果真的是要進行醃菜的工作,也絕不可能要住持親自動手吧。
很快,住持便將黑色壇子捧到了桌上,隨後慢慢的將捆綁著皮毛的黑色細繩解開,大概花費了十多分鍾的時間,住持才將這條黑色細繩一圈一圈的解下來。在即將揭開最後的那層皮毛時,住持的雙手忽然停頓了下來,隨即便是轉身走向了剛才放置黑色壇子的角落,找出了一雙通體黑色但有些彎曲不已的疑似筷子的存在。
找到這兩根棍子之後,住持馬上就來到了桌邊,他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唿吸緩緩的用那兩根黑色棍子將皮毛揭開。若是住持並沒有屏住唿吸的話,立刻就能感受到僧寮之中的空氣當中,隨著壇口的皮毛被揭開,充斥著一股極為嗆鼻的土腥味。
就連那碗黑米粥的香甜氣味,也被這濃烈的味道硬生生的覆蓋了過去。不單單是這樣,在那塊皮毛被完全揭開以後,僧寮那不大的空間立刻響起了一陣聲音。
“咕律咕律咕律……”
試想一些,假如此時正有一輛轎車悄無聲息的輦在一條極長的泡泡塑料膜上,而你與這一景象卻是隔著一塊無法透視的玻璃!在這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隻能聽著這磨心瘮人的聲音,不斷地胡亂猜測著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才會發出這樣的怪聲。
再看住持,卻是對這怪聲毫無感覺一般,在完全揭開了皮毛之後,就把那雙黑色棍子伸了進去,並在裏麵不斷地左右移動著。此時住持的這幅模樣就像是吃火鍋時,用筷子翻找著自己放進火鍋當中的一塊土豆一般。
不一會兒,住持握著黑色棍子的手忽然停了下來,然後慢慢的向上拿了起來,隨著黑色棍子伸進壇子的部分慢慢顯露出來之後,借著房門間隙透進來的光亮,隻看見在黑色棍子的那頭,正有一隻狀若蛆蟲、大小如同一粒珍珠的黑色蟲子,正淩空揮舞著如同天牛一般的六隻腳,而它那軟若無骨的軀體,似乎因為被棍子夾住而有些吃痛,不斷地扭動著。
看著眼前這怪異而且惡心的肥胖蟲子,住持的另一隻手從腰間摸出了一個銀質的鑷子,將那肥蟲的腳一一夾住,然後猛的一拔!
隻聽見六聲細小,隻能用黏軟來形容的聲音在住持的耳邊迴蕩著,再看那用來拔除肥蟲那六隻腳的鑷子,其上因為濺到一些了肥蟲體內的汁水,竟是緩緩的顯現出小小的焦黃色斑點!
最後,因為住持這一係列動作而耽擱了將近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桌上那碗原本冒著熱氣的黑米粥也已經涼了下來,表麵也浮起了一層膜狀物。所以住持用已經放在碗裏的調羹匙將其攪拌了一下,將那顯得奄奄一息的黑色肥蟲放置了進去,然後又微微攪動了一番。
看著眼前這碗全然沒有任何異樣的黑米粥,住持微微一笑,在隻有他獨自一人的僧寮之中,輕聲說了一句:“哼哼,等你喝下了這碗粥,我就不怕你不說出那蠱蟲的秘密了。”
可能是因為剛才那些動作,讓住持神經變得緊繃的緣故,讓他耗費了不少的體力,這讓他隨意的將那塊皮毛覆蓋在壇口,便沒在管它,而是坐在桌邊的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喘了口氣。
不過一分鍾的時間,住持便用那條黑色細繩將皮毛的邊緣捆綁了起來,就這樣放在了桌上,端著那碗黑米粥就走出了僧寮。
住持卻沒有注意到,壇口那塊皮毛的邊緣處,不知道是年久日長的緣故還是被黑色細繩緊勒的緣故,竟是破開了一個米粒大小的缺口,一縷縷壇中的腥氣,正緩緩從中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