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


    春日晨曦微露,薄霧輕紗般繚繞於皇城之巔,金色陽光斑駁地吻上琉璃瓦,熠熠生輝。


    奉天殿巍峨矗立,殿堂中央擺放著皇帝禦座,兩側則是密密麻麻的考席。


    考生雲集,考席一直延伸至殿外丹墀。


    悠遠鍾鳴劃破晨空,宣告殿試大典正式啟動。


    太傅蘇琦,立於殿前,宣讀策論之題。


    “論當世稅法變革之雙刃劍,剖析其利與弊,兼論實施之可行與阻礙。”


    一語既出,滿座皆驚。


    這一題目直擊時弊,考驗著舉人們的治國理政之才。


    有人眉頭緊鎖,苦思冥想;


    有人則神色微動,直接奮筆疾書……


    沈玉在會試中被取中第十名,按考號,他的座位正在殿中。


    明明與眾人無異,同樣一襲精心裁剪的藍色貢緞長袍,腰間束以玉帶,腳踏黑緞朝靴,卻自成一派風流。


    他坐在那裏,便宛若春日暖陽下的一抹清輝,不經意間,便吸引了帝王與考官們的頻頻側目。


    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老臣,倒是沉穩如鬆,波瀾不驚。


    皇帝軒轅裕的目光卻獨獨鎖定了沈玉,心中暗自驚歎,世間竟有如此絕色。


    不輸於韃靼族那位祭司的異域風華,更添一份超脫塵世的雅致。


    肌膚如雪,眉目如畫,有種不分雌雄的陰柔之美。


    沈玉自然察覺到四周投射來的複雜目光。


    他神情自若,在心中打著腹稿,略一沉吟,提筆在手,文思泉湧。


    與此同時,右相秦宣的目光也落在沈玉身上。


    他心海翻湧,麵上盡力維持著慣有的冷靜。


    原本他隻是覺得沈玉長相俊美,可細細端詳間,卻察覺到一抹難以言喻的熟悉。


    直至目光觸及沈玉發間那枚略顯陳舊的玉簪時,秦宣心中頓時巨浪滔天,悲喜交加,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


    那,那是……


    殿試持續四個時辰之久,往昔皆是才子們自備幹糧,以備不時之需。


    有些舉子恐食物沾汙試卷,寧可忍饑挨餓,空著肚子答題。


    而此次殿試,皇上竟然給眾人準備了豐盛的食物,並讓宮人為其遮擋試卷,防止沾汙。


    眾舉子感激涕零,紛紛起身,恭恭敬敬地向那龍椅之上的九五之尊行以大禮。


    而秦宣則趁著眾人用膳間隙,以體恙為由,向軒轅裕請辭,


    此舉引得吳相大人側目,目光在他身上流連數迴,意味深長。


    秦宣離了皇城,步履匆匆返歸秦府。


    未幾,秦府仆從麵帶急色,駕馭馬車,風馳電掣般奔向城外。


    而秦府外,數道身影隱匿多時,見狀相視一笑,滿載喜悅,轉身疾奔,目標直指江家別院。


    等一天的殿試結束,軒轅裕迴了啟陽宮,吳楚洵也下了值。


    他在宮門外,望著沈玉隨眾舉子魚貫而出。


    人群中,沈玉光芒萬丈,如珠玉在側,讓人自慚形穢。


    兩人上了馬車後,吳楚洵未說話,隻一直含笑著盯著他看。


    沈玉在他麵前,神色間難掩生動之色,斜了他一眼,笑問:“看什麽呢?”


    吳楚洵迴以一笑,語帶深意:“自然是看未來的沈狀元,風采卓絕,無人能及。”


    沈玉頗有些無語地搖頭輕笑,“此次英才聚集,狀元之位,豈是輕易可圖。”


    或許是因為科舉終了,沈玉的神情間難得地流露出幾分輕鬆愜意。


    眉宇間不經意流露的風情,讓吳楚洵恍若迴到了兩人在南州共度的那段無憂時光。


    他忽而開口,聲音低沉:“沈玉!”


    沈玉抬眸,眸光清澈,疑惑道:“何事?”


    吳楚洵凝視著他那雙墨眸,輕聲道:“無事,隻是想喚一喚你的名字。”


    此言一出,馬車內的氣氛悄然間染上了幾分難以言喻的曖昧。


    沈玉微微垂首,嘴角輕抿,低語道:“你這人,還是這般……”


    話未說完,已是一臉無奈。


    吳楚洵緩緩靠近,試探性地勾起沈玉的一根手指,沈玉並未抗拒。


    隨後,他逐一將沈玉的其餘手指也輕輕勾起,最終將整個手掌包裹在自己的掌心之中。


    沈玉的手指修長潔白,與吳楚洵那寬大、骨節分明的手掌形成鮮明對比。


    兩者交纏,卻仿佛是天作之合,和諧至極。


    沈玉的睫毛輕輕顫動,臉頰微紅,不自然地偏過頭去,沉默不語。


    吳楚洵靜靜地摩挲著沈玉的手,兩人心中各自翻湧著複雜的思緒。


    片刻之後,吳楚洵輕咳一聲,不舍得鬆開手,將思緒拉迴現實。


    正色道:“秦相半途離宮,我猜他應是認出了你的發簪。”


    沈玉聞言,抬手將頭上的發簪輕輕取下。


    那發簪乃吳楚洵費心請能工巧匠仿照秦相之子所戴之物打造,刻意做舊後的成品。


    吳楚洵接過發簪,在手中掂量。


    這發簪並不繁複,但憑借武士達在京城五城兵馬司的人脈,不出一日便找到了原型的圖譜,連所用材質都一清二楚。


    “不愧是百年老店的手藝,連鑲嵌的玉石都是特意尋來的十幾年前京城風靡的白暖玉。”吳楚洵感歎道。


    他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弧度,“你做好準備,看著吧,那秦老狐狸必然會來找你。”


    沈玉身為大啟子民,尤其是江州這片土地上長大的大啟人,對秦宣勾結外敵的惡行自是義憤填膺。


    他與吳楚洵等人,為了他這全新的身份,已精心籌備月餘。


    此刻他沉穩應道:“放心,我明白。”


    吳楚洵將發簪替他插迴去,順手撫摸著那一頭順滑的烏發,心中微漾。


    口中卻道:“隻是,這怕是要讓沈家的二老受些不必要的委屈了。”


    沈玉那幽邃妙目漾著瑩瑩水光,抬眸看著他。


    “家父對倭寇之恨,不比我少。為了朝廷的清明,鏟除奸佞,這點個人犧牲,我們沈家甘願承受。”


    兩人距離極近,吳楚洵被這雙眼眸看得心神蕩漾,幾乎要沉醉其中。


    他深吸了一口氣,冷靜地移開了身體,心中暗罵自己定力不夠。


    沈玉如今走到這一步並不容易。


    他當初在南州的時候便已放手,希望這塊璀璨美玉,能無拘無束地馳騁於這天地間。


    他剛才竟然又想……


    唉,男人的劣根啊!


    吳楚洵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未曾留意到沈玉在察覺到他的微妙舉動後,眼底悄然掠過的一絲遺憾與複雜。


    殿試後第三日。


    捷報傳來。


    沈玉果然不負眾望,被皇帝欽點為狀元。


    【“好,那我就在京城,待君跨馬遊街之日。”】


    吳楚洵在大啟八年對沈玉的承諾,終於在大啟永嘉二年得以實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有嘉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有嘉魚並收藏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