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好事成雙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低垂。
吳楚洵自將軍府宴罷,才施施然迴到吳府。
剛踏入院落,便見左東明匆匆而來,倒像是專門等他。
與此同時,子安與明月也帶著笑,迎上前來。
“少爺,你迴來啦!”
吳楚洵點頭,把手上的包裹遞給子安,叮囑道:“放我書桌上,小心些。”
子安聞言,趕緊雙手恭敬地接過,如同捧著稀世珍寶般,小心翼翼。
吳楚洵沒好氣道:“別裝了,裏麵是書,至於嗎?”
子安抬起頭,露出諂媚的笑容。
“嘿嘿,少爺最近出門都不帶我,這難得在家,我自然要好好表現。”
喲,這小家夥還學會話裏帶話了。
有長進。
不過對付子安,根本無需費腦子。
他笑眯眯地說:“好了,別這副模樣,明天讓明月給你加雞腿。”
明月在一旁掩嘴輕笑。
她屈了屈膝,與吳楚洵配合默契。
“少爺放心,明日定讓子安吃個夠,隻是別又像少爺那樣,吃完後滿院子跑就是了。”
子安聞言,立刻扭頭向吳楚洵告狀:“少爺,您瞧,您不在時,她們都欺負我。”
左東明在一旁替明月幫腔。
“是嗎?我怎麽總是聽某人說,明月姐姐,我想吃這個,還想吃那個……”
明月癡癡笑著。
子安將書房的燈點燃,放好東西走了出來。
他看向左東明,小臉控訴道:“左公子現在也不喜歡我了,我太可憐了!”
可無奈他那張臉細皮嫩肉,完全沒有讓人可憐的樣子。
眾人一陣好笑。
吳楚洵想了想,對明月道:“對了,平時裏武士達不在,你和朝露多去陪陪花子姑娘,若有需要,就去找我娘。”
明月含笑著點頭:“今日武哥不在,花子讓朝露陪著她一整天呢。”
武士達今日又去江家別院審問那些人了,吳楚洵自然知曉。
他誇了兩人幾句,便帶著左東明去了書房。
書房內。
吳楚洵正拆著書桌上的包裹。
左東明一臉若有所思,好奇地問道:“子安是不是比軒轅裕年長?”
吳楚洵拆著包裹,思忖片刻,迴道:“他們應該同年。”
左東明臉上露出嫌棄之色:“但子安可比小皇帝單純多了。”
語氣中透露出對皇帝的疏離和嫌棄,完全不像一個臣子對皇帝的態度。
吳楚洵聞言,心中納悶,不禁問道:“你以前對軒轅裕並無這般厭惡吧?”
左東明心頭一緊,不願深談此事,便岔開了話題。
他瞥了一眼吳楚洵手中的兵書,驚訝地詢問:“這是兵書嗎?”
“正是。”
吳楚洵點頭,臉上帶著一絲罕見的鄭重。
“這本書是耿將軍親自撰寫的,裏麵是他多年的治軍經驗,涉及練兵、治械、陣圖等多種內容,堪稱無價之寶。”
左東明以往在家中,便對這類書籍不感興趣,因而隻是草草地翻看了幾頁,便將其放迴。
他笑著走過去,正想像以前那樣坐進吳楚洵的懷裏,卻被吳楚洵伸手攔住,指著對麵的椅子,淡淡道:“坐那去。”
神色嚴肅,不像玩笑。
左東明用那雙幽怨的眼神看著他。
吳楚洵完全不為所動。
見吳楚洵真的開始與他保持距離,左東明隻得麵無表情地坐到對麵的椅子上。
他心中暗自懊惱,後悔上次衝動之下向吳楚洵表明心跡。
如今,連日常兄弟間的親近也被拒絕。
左東明看著桌上的兵書,總算記得他等吳楚洵所為何事了。
“對了,玉章哥哥,有個好消息,今日軒轅裕已經答應我,下旨封耿老將軍爵位了。”
他迫不及待地分享這一消息,但隻說結果,可不敢說出軒轅裕對他動手動腳的事。
雖然其中有他自己的故意配合,但他並不想讓玉章哥哥知曉。
左東明自我安慰,為了達到目的,用一些小手段應該不為過吧?
反正這小小的伎倆對他也沒什麽影響,隻是有些惡心罷了。
吳楚洵臉上果然露出驚喜之色。
他下午才與耿同光打賭,皇帝會封其爵位,沒想到這麽快就傳來了好消息。
吳楚洵細問原因,倒沒注意到左東明稱唿耿同光為耿老將軍。
這也是完全是被他誤導的。
左東明自然說了秋狩之事。
聽完,吳楚洵的唇邊流露出一抹輕蔑的冷笑。
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軒轅淩那樣的明君。
權力真的會腐蝕一個人嗎?
他迴想起初次見到軒轅裕的情景,那時的小石頭還是一個純真善良、活潑機靈的少年。
與現在的皇帝判若兩人。
左東明繼續說道:“軒轅裕最終定會選擇在京郊舉辦秋狩,據說秦相一派都支持他。”
哼,秦相?
吳楚洵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他早安排人密切關注秦相的動態,看他究竟有何圖謀。
正在這時,青鬆在門外通報,稱吳相有請。
吳楚洵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示意左東明先行離去,然後隨著青鬆前往外書房。
外書房內。
吳相早已端坐於案前等他。
見到吳楚洵踏入書房,吳相笑著遞給他一個折子,神情是少有的外露。
這折子之上,乃是六部、內閣、左右相及聖駕親筆簽批的皇家政令。
往常乃是被吳相深鎖於金匱之中,非輕易示人。
吳楚洵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期待。
他緩緩展開,一字一句,細細品讀。
當讀到那關於科舉製度的改革時,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嘴角的笑意如春水初生。
最後竟忍不住激動地站了起來。
“爹,這是真的嗎?”
“以後的科舉考試將不再受戶籍限製,商戶也能參加科舉,並且還能異地寄籍暫居或附籍考試?”
吳楚洵急切地詢問,眼中滿是期許。
他再往下看,眼睛發亮。
“而且這不僅僅是試行,而是全國推廣?”
這套方案比他之前設想的要人性化得多,吳楚洵深感其精妙之處。
吳相笑得頗為自傲。
“我吳惟才要做的事,哪怕是十年、二十年,也總會辦成。”
吳楚洵難得沒有吐槽便宜爹,而是真心誠意地誇獎。
“這條政令不知會造福多少人,到時候天下英雄盡入朝廷彀中。”
“哈哈哈,天下英才,盡入我朝之彀中?吾兒此言甚妙!”
吳相朗聲大笑,眼中滿是欣慰之色。
他心中暗自感慨,兒子的轉變與身邊的朋友息息相關。
探花左東明之博學、將軍耿同光之英勇,皆對兒子有著深遠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吳相感歎道,“古人誠不欺我。”
吳楚洵可不知道便宜爹的感慨。
他再次審視這些政令,每一條政令都涉及國之大事。
如稅收之“均輸法”、治安之“保甲法”、民間借貸之“互市貸”等,皆是深思熟慮、匠心獨運之作。
吳楚洵眼中光芒四溢。
仿佛已經預見到了,不久的將來,大啟朝因這“玉章十政”的全麵推行,而迎來的巨變。
吳楚洵自將軍府宴罷,才施施然迴到吳府。
剛踏入院落,便見左東明匆匆而來,倒像是專門等他。
與此同時,子安與明月也帶著笑,迎上前來。
“少爺,你迴來啦!”
吳楚洵點頭,把手上的包裹遞給子安,叮囑道:“放我書桌上,小心些。”
子安聞言,趕緊雙手恭敬地接過,如同捧著稀世珍寶般,小心翼翼。
吳楚洵沒好氣道:“別裝了,裏麵是書,至於嗎?”
子安抬起頭,露出諂媚的笑容。
“嘿嘿,少爺最近出門都不帶我,這難得在家,我自然要好好表現。”
喲,這小家夥還學會話裏帶話了。
有長進。
不過對付子安,根本無需費腦子。
他笑眯眯地說:“好了,別這副模樣,明天讓明月給你加雞腿。”
明月在一旁掩嘴輕笑。
她屈了屈膝,與吳楚洵配合默契。
“少爺放心,明日定讓子安吃個夠,隻是別又像少爺那樣,吃完後滿院子跑就是了。”
子安聞言,立刻扭頭向吳楚洵告狀:“少爺,您瞧,您不在時,她們都欺負我。”
左東明在一旁替明月幫腔。
“是嗎?我怎麽總是聽某人說,明月姐姐,我想吃這個,還想吃那個……”
明月癡癡笑著。
子安將書房的燈點燃,放好東西走了出來。
他看向左東明,小臉控訴道:“左公子現在也不喜歡我了,我太可憐了!”
可無奈他那張臉細皮嫩肉,完全沒有讓人可憐的樣子。
眾人一陣好笑。
吳楚洵想了想,對明月道:“對了,平時裏武士達不在,你和朝露多去陪陪花子姑娘,若有需要,就去找我娘。”
明月含笑著點頭:“今日武哥不在,花子讓朝露陪著她一整天呢。”
武士達今日又去江家別院審問那些人了,吳楚洵自然知曉。
他誇了兩人幾句,便帶著左東明去了書房。
書房內。
吳楚洵正拆著書桌上的包裹。
左東明一臉若有所思,好奇地問道:“子安是不是比軒轅裕年長?”
吳楚洵拆著包裹,思忖片刻,迴道:“他們應該同年。”
左東明臉上露出嫌棄之色:“但子安可比小皇帝單純多了。”
語氣中透露出對皇帝的疏離和嫌棄,完全不像一個臣子對皇帝的態度。
吳楚洵聞言,心中納悶,不禁問道:“你以前對軒轅裕並無這般厭惡吧?”
左東明心頭一緊,不願深談此事,便岔開了話題。
他瞥了一眼吳楚洵手中的兵書,驚訝地詢問:“這是兵書嗎?”
“正是。”
吳楚洵點頭,臉上帶著一絲罕見的鄭重。
“這本書是耿將軍親自撰寫的,裏麵是他多年的治軍經驗,涉及練兵、治械、陣圖等多種內容,堪稱無價之寶。”
左東明以往在家中,便對這類書籍不感興趣,因而隻是草草地翻看了幾頁,便將其放迴。
他笑著走過去,正想像以前那樣坐進吳楚洵的懷裏,卻被吳楚洵伸手攔住,指著對麵的椅子,淡淡道:“坐那去。”
神色嚴肅,不像玩笑。
左東明用那雙幽怨的眼神看著他。
吳楚洵完全不為所動。
見吳楚洵真的開始與他保持距離,左東明隻得麵無表情地坐到對麵的椅子上。
他心中暗自懊惱,後悔上次衝動之下向吳楚洵表明心跡。
如今,連日常兄弟間的親近也被拒絕。
左東明看著桌上的兵書,總算記得他等吳楚洵所為何事了。
“對了,玉章哥哥,有個好消息,今日軒轅裕已經答應我,下旨封耿老將軍爵位了。”
他迫不及待地分享這一消息,但隻說結果,可不敢說出軒轅裕對他動手動腳的事。
雖然其中有他自己的故意配合,但他並不想讓玉章哥哥知曉。
左東明自我安慰,為了達到目的,用一些小手段應該不為過吧?
反正這小小的伎倆對他也沒什麽影響,隻是有些惡心罷了。
吳楚洵臉上果然露出驚喜之色。
他下午才與耿同光打賭,皇帝會封其爵位,沒想到這麽快就傳來了好消息。
吳楚洵細問原因,倒沒注意到左東明稱唿耿同光為耿老將軍。
這也是完全是被他誤導的。
左東明自然說了秋狩之事。
聽完,吳楚洵的唇邊流露出一抹輕蔑的冷笑。
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軒轅淩那樣的明君。
權力真的會腐蝕一個人嗎?
他迴想起初次見到軒轅裕的情景,那時的小石頭還是一個純真善良、活潑機靈的少年。
與現在的皇帝判若兩人。
左東明繼續說道:“軒轅裕最終定會選擇在京郊舉辦秋狩,據說秦相一派都支持他。”
哼,秦相?
吳楚洵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他早安排人密切關注秦相的動態,看他究竟有何圖謀。
正在這時,青鬆在門外通報,稱吳相有請。
吳楚洵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示意左東明先行離去,然後隨著青鬆前往外書房。
外書房內。
吳相早已端坐於案前等他。
見到吳楚洵踏入書房,吳相笑著遞給他一個折子,神情是少有的外露。
這折子之上,乃是六部、內閣、左右相及聖駕親筆簽批的皇家政令。
往常乃是被吳相深鎖於金匱之中,非輕易示人。
吳楚洵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期待。
他緩緩展開,一字一句,細細品讀。
當讀到那關於科舉製度的改革時,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嘴角的笑意如春水初生。
最後竟忍不住激動地站了起來。
“爹,這是真的嗎?”
“以後的科舉考試將不再受戶籍限製,商戶也能參加科舉,並且還能異地寄籍暫居或附籍考試?”
吳楚洵急切地詢問,眼中滿是期許。
他再往下看,眼睛發亮。
“而且這不僅僅是試行,而是全國推廣?”
這套方案比他之前設想的要人性化得多,吳楚洵深感其精妙之處。
吳相笑得頗為自傲。
“我吳惟才要做的事,哪怕是十年、二十年,也總會辦成。”
吳楚洵難得沒有吐槽便宜爹,而是真心誠意地誇獎。
“這條政令不知會造福多少人,到時候天下英雄盡入朝廷彀中。”
“哈哈哈,天下英才,盡入我朝之彀中?吾兒此言甚妙!”
吳相朗聲大笑,眼中滿是欣慰之色。
他心中暗自感慨,兒子的轉變與身邊的朋友息息相關。
探花左東明之博學、將軍耿同光之英勇,皆對兒子有著深遠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吳相感歎道,“古人誠不欺我。”
吳楚洵可不知道便宜爹的感慨。
他再次審視這些政令,每一條政令都涉及國之大事。
如稅收之“均輸法”、治安之“保甲法”、民間借貸之“互市貸”等,皆是深思熟慮、匠心獨運之作。
吳楚洵眼中光芒四溢。
仿佛已經預見到了,不久的將來,大啟朝因這“玉章十政”的全麵推行,而迎來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