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帝寵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
舊年的陰霾似乎都被這春光一掃而空,宮廷之中也迎來了新的氣象。
如今,若問誰是新帝麵前的得意人?
答案並非大權在握的左右兩相,也不是深受帝王信任的禦前侍衛統領張秀義,或散騎常侍吳楚洵。
而是新近當紅的探花郎,翰林院編修——
左東明。
午後,陽光斜灑,為禦書房鍍上一層金黃。
左東明身著一襲淡雅青袍,步履從容地步入書房。
新帝軒轅裕端坐於書桌前,手捧一卷古籍。
“陛下,今日臣為您講解《大學》中的‘三綱領’與‘八條目’。”
左東明的聲音清澈悅耳,比軒轅裕在市井中聽過最好的簫聲還優美。
軒轅裕最愛聽他用這把嗓音來講課。
“左卿,你開始吧。”
左東明微微一笑,開始娓娓道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便是三綱領。陛下身為天子,更應明理明德,以親民之心治理天下,追求至善之境。”
軒轅裕聽得入神,不住地點頭:“左卿所言極是。那麽,八條目又是何意?”
“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左東明頓了一頓,繼續說道,“陛下如今雖年少,但應時刻銘記修身齊家之道,以身為範,方能治國平天下。”
軒轅裕聞言,臉上若有所思:“左卿真是博學多才,朕受益匪淺。”
左東明並未因帝王的誇獎而欣喜,隻是聲音更加柔和。
“陛下過譽了。臣不過是盡自己的本分,為陛下分憂解難。”
臣子與皇帝經筵侍講,自然是隻能站著。
軒轅裕抬頭打量著左東明。
隻見這人麵若凝脂,腰如束素,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這樣的人,曾經高不可攀,是他從小便需要仰望的存在。
軒轅裕打量著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左東明卻似未察覺到軒轅裕的目光,依舊專注地為新帝授課。
他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麵般溫暖人心,讓軒轅裕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左東明授完課,正準備告退,軒轅裕卻突然開口。
“左卿,今日講經甚是有趣,不若留下與朕一同品茶,如何?”
左東明微微一愣,隨即俯身作揖,恭敬道:“陛下抬愛,臣不勝榮幸。”
軒轅裕麵露喜色,即刻命宮人備下茶具與點心,引著左東明步入偏殿的茶室。
不一會兒,宮人便端來了上好的龍井茶和精致的糕點。
軒轅裕揮退了所有宮人,親自為左東明斟上一杯茶。
香氣四溢,滿室生香。
左東明起身致謝,卻被軒轅裕製止。
“私下裏不必拘禮,你是吳大哥的好友,自然也是朕的朋友。翰林院中的學士雖博學多才,但朕覺得,隻有你講的課最合朕心意,也最為有趣。”
兩人坐在偏殿的窗下,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桌上,將兩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頭與頭緊挨在一起。
軒轅裕拿起一塊桂花糕,遞給左東明道:“這是禦膳房新製的桃花酥,你嚐嚐看。”
左東明接過桃花酥,輕輕咬了一口,頓時滿口生香,不禁讚道:“果真好吃,禦膳房的廚藝果然名不虛傳。”
軒轅裕見得他歡心,不由得揚起嘴角。
他眼神一定,注意到左東明嘴角的一點碎屑,不假思索地便伸出手,輕輕為左東明拭去。
手指觸碰到那柔軟細膩的肌膚,刹那間,軒轅裕心中泛起一陣漣漪。
等他的視線對上左東明清冷如月的目光時,他迅速收迴手,略顯尷尬地解釋:“你……你那裏有桃花酥的碎屑。”
左東明忽爾一笑,那笑容如春風拂麵,比三月的桃花還要絢爛。
他輕聲道:“陛下剛才還說私下裏視我為友,現在又何必如此拘謹。
他一邊說著,一邊為軒轅裕續茶。
兩人的目光在茶煙繚繞中交匯,相視一笑。
夜色如墨。
吳楚洵的書房內,昏黃的燈光在窗欞上投下斑駁的剪影。
左東明悄然踏入,眼中閃爍著光彩。
“如何,探花郎,今日授課可還順利?”
吳楚洵的聲音帶著笑意,溫潤悅耳。
左東明會試後,便一直沒有搬離吳府,不是他不想,而是江氏實在太過熱情。
極力挽留著他住下,真真是把左東明當半個兒子養著。
左東明在京城早已沒有了家人,再加上有自己的小心思,也就順勢住了下來。
聞言,他麵上露出一絲小傲嬌,哪還有半點在新帝麵前的溫文爾雅。
吳楚洵慵懶地靠在椅子上,眼神悠遠疏淡,看得左東明心中一動。
他走上前,跳進吳楚洵的懷裏,找了個舒適的位置靠著。
吳楚洵好笑地揉揉他的頭。
探花郎內心裏還是那個需要人疼的半大小孩。
左東明靠在吳楚洵寬闊的懷裏,隻覺無比溫馨,那是他久未感受到的溫暖。
他握著吳楚洵修長的手指把玩著,腦中卻想著今日軒轅裕看他的眼神。
左東明眼中閃過一絲沉思,輕聲道:“如今陛下每隔三日便召我去侍講,我覺得他已經足夠信任我了。”
“還差遠了!”
吳楚洵任他小手做怪,聲音低沉。
“新帝自小在民間孤兒院長大,曆經磨難,看盡了人情冷暖,他的防備心很強,講的再好,也就是師徒之誼。遠非君臣之間的信任。”
左東明聽後,默然沉思。
吳楚洵見狀,微笑著伸出手,輕輕捏了捏他的耳垂。
左東明的耳垂微紅,顯得分外可愛。
吳楚洵停下手,凝視著左東明,認真道:“新帝聰明絕頂,人情世故比你更通透。你要贏得他的信任,必須展現出你的真誠。”
其實,要按吳楚洵對小石頭的了解,他雖聰明但內心卻也藏著自卑。
張秀義的為人和經曆,注定不可能教導小石頭更多的帝王之術。
他被秦宣等人趕鴨子上架,天天麵對朝廷上那些老狐狸。
能不受他們擺布,便已做得足夠好了。
誰讓他是“正統”血脈的皇位繼承人呢!
就注定了朝臣們對他抱有極大的期望,那他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吳楚洵眼底劃過一抹諷刺的涼意。
“但我認為,你身上這孤高清雅的氣質正是新帝所欣賞的。他潛意識裏定然就喜歡那種與自己不同的特質。”
左東明聽得心中一動。
“你們年齡相仿,新帝對你的防備心不會太強。”
吳楚洵繼續說道,“所以,你隻要保持自己的本性,不要刻意去迎合他,讓他看到你在朝堂上能夠給他帶來他的價值就行。”
左東明問:“那是什麽價值呢?”
吳楚洵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探花郎,聽說你會好幾種草原語,是嗎?”
左東明逆著燭光,睫毛垂下的暗影落在眼裏。
他靠在吳楚洵懷裏,揚起頭,眸光清亮,微微勾起了唇角。
舊年的陰霾似乎都被這春光一掃而空,宮廷之中也迎來了新的氣象。
如今,若問誰是新帝麵前的得意人?
答案並非大權在握的左右兩相,也不是深受帝王信任的禦前侍衛統領張秀義,或散騎常侍吳楚洵。
而是新近當紅的探花郎,翰林院編修——
左東明。
午後,陽光斜灑,為禦書房鍍上一層金黃。
左東明身著一襲淡雅青袍,步履從容地步入書房。
新帝軒轅裕端坐於書桌前,手捧一卷古籍。
“陛下,今日臣為您講解《大學》中的‘三綱領’與‘八條目’。”
左東明的聲音清澈悅耳,比軒轅裕在市井中聽過最好的簫聲還優美。
軒轅裕最愛聽他用這把嗓音來講課。
“左卿,你開始吧。”
左東明微微一笑,開始娓娓道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便是三綱領。陛下身為天子,更應明理明德,以親民之心治理天下,追求至善之境。”
軒轅裕聽得入神,不住地點頭:“左卿所言極是。那麽,八條目又是何意?”
“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左東明頓了一頓,繼續說道,“陛下如今雖年少,但應時刻銘記修身齊家之道,以身為範,方能治國平天下。”
軒轅裕聞言,臉上若有所思:“左卿真是博學多才,朕受益匪淺。”
左東明並未因帝王的誇獎而欣喜,隻是聲音更加柔和。
“陛下過譽了。臣不過是盡自己的本分,為陛下分憂解難。”
臣子與皇帝經筵侍講,自然是隻能站著。
軒轅裕抬頭打量著左東明。
隻見這人麵若凝脂,腰如束素,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這樣的人,曾經高不可攀,是他從小便需要仰望的存在。
軒轅裕打量著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左東明卻似未察覺到軒轅裕的目光,依舊專注地為新帝授課。
他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麵般溫暖人心,讓軒轅裕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左東明授完課,正準備告退,軒轅裕卻突然開口。
“左卿,今日講經甚是有趣,不若留下與朕一同品茶,如何?”
左東明微微一愣,隨即俯身作揖,恭敬道:“陛下抬愛,臣不勝榮幸。”
軒轅裕麵露喜色,即刻命宮人備下茶具與點心,引著左東明步入偏殿的茶室。
不一會兒,宮人便端來了上好的龍井茶和精致的糕點。
軒轅裕揮退了所有宮人,親自為左東明斟上一杯茶。
香氣四溢,滿室生香。
左東明起身致謝,卻被軒轅裕製止。
“私下裏不必拘禮,你是吳大哥的好友,自然也是朕的朋友。翰林院中的學士雖博學多才,但朕覺得,隻有你講的課最合朕心意,也最為有趣。”
兩人坐在偏殿的窗下,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桌上,將兩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頭與頭緊挨在一起。
軒轅裕拿起一塊桂花糕,遞給左東明道:“這是禦膳房新製的桃花酥,你嚐嚐看。”
左東明接過桃花酥,輕輕咬了一口,頓時滿口生香,不禁讚道:“果真好吃,禦膳房的廚藝果然名不虛傳。”
軒轅裕見得他歡心,不由得揚起嘴角。
他眼神一定,注意到左東明嘴角的一點碎屑,不假思索地便伸出手,輕輕為左東明拭去。
手指觸碰到那柔軟細膩的肌膚,刹那間,軒轅裕心中泛起一陣漣漪。
等他的視線對上左東明清冷如月的目光時,他迅速收迴手,略顯尷尬地解釋:“你……你那裏有桃花酥的碎屑。”
左東明忽爾一笑,那笑容如春風拂麵,比三月的桃花還要絢爛。
他輕聲道:“陛下剛才還說私下裏視我為友,現在又何必如此拘謹。
他一邊說著,一邊為軒轅裕續茶。
兩人的目光在茶煙繚繞中交匯,相視一笑。
夜色如墨。
吳楚洵的書房內,昏黃的燈光在窗欞上投下斑駁的剪影。
左東明悄然踏入,眼中閃爍著光彩。
“如何,探花郎,今日授課可還順利?”
吳楚洵的聲音帶著笑意,溫潤悅耳。
左東明會試後,便一直沒有搬離吳府,不是他不想,而是江氏實在太過熱情。
極力挽留著他住下,真真是把左東明當半個兒子養著。
左東明在京城早已沒有了家人,再加上有自己的小心思,也就順勢住了下來。
聞言,他麵上露出一絲小傲嬌,哪還有半點在新帝麵前的溫文爾雅。
吳楚洵慵懶地靠在椅子上,眼神悠遠疏淡,看得左東明心中一動。
他走上前,跳進吳楚洵的懷裏,找了個舒適的位置靠著。
吳楚洵好笑地揉揉他的頭。
探花郎內心裏還是那個需要人疼的半大小孩。
左東明靠在吳楚洵寬闊的懷裏,隻覺無比溫馨,那是他久未感受到的溫暖。
他握著吳楚洵修長的手指把玩著,腦中卻想著今日軒轅裕看他的眼神。
左東明眼中閃過一絲沉思,輕聲道:“如今陛下每隔三日便召我去侍講,我覺得他已經足夠信任我了。”
“還差遠了!”
吳楚洵任他小手做怪,聲音低沉。
“新帝自小在民間孤兒院長大,曆經磨難,看盡了人情冷暖,他的防備心很強,講的再好,也就是師徒之誼。遠非君臣之間的信任。”
左東明聽後,默然沉思。
吳楚洵見狀,微笑著伸出手,輕輕捏了捏他的耳垂。
左東明的耳垂微紅,顯得分外可愛。
吳楚洵停下手,凝視著左東明,認真道:“新帝聰明絕頂,人情世故比你更通透。你要贏得他的信任,必須展現出你的真誠。”
其實,要按吳楚洵對小石頭的了解,他雖聰明但內心卻也藏著自卑。
張秀義的為人和經曆,注定不可能教導小石頭更多的帝王之術。
他被秦宣等人趕鴨子上架,天天麵對朝廷上那些老狐狸。
能不受他們擺布,便已做得足夠好了。
誰讓他是“正統”血脈的皇位繼承人呢!
就注定了朝臣們對他抱有極大的期望,那他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吳楚洵眼底劃過一抹諷刺的涼意。
“但我認為,你身上這孤高清雅的氣質正是新帝所欣賞的。他潛意識裏定然就喜歡那種與自己不同的特質。”
左東明聽得心中一動。
“你們年齡相仿,新帝對你的防備心不會太強。”
吳楚洵繼續說道,“所以,你隻要保持自己的本性,不要刻意去迎合他,讓他看到你在朝堂上能夠給他帶來他的價值就行。”
左東明問:“那是什麽價值呢?”
吳楚洵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探花郎,聽說你會好幾種草原語,是嗎?”
左東明逆著燭光,睫毛垂下的暗影落在眼裏。
他靠在吳楚洵懷裏,揚起頭,眸光清亮,微微勾起了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