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裏加急戰報,如狂風驟雨般,席卷京城。


    韃靼首領阿達慶,背信棄義,公然撕毀盟約,率其三十萬精銳南下,兵鋒直指漠南,意圖不軌。


    朝野震動,人心惶惶。


    “報——韃靼首領阿達慶已連下蒼州十四座城池,勢如破竹!”


    “報——韃靼十萬鐵騎壓陣,斬殺我軍三萬將士!”


    “報——鄭總兵率兵迎戰韃靼親王阿爾土罕,當場斬殺阿爾土罕,殺敵一萬!”


    “報——夏州失守!”


    “報……!”


    戰報頻傳,正極殿內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向來溫和仁愛的君王,此刻端坐皇座之上,麵沉如水。


    朝堂之上,以敬文昌為首的文官仍主張以和為貴。


    他們堅持認為,韃靼此次進犯,不過是阿達慶為了鞏固自身地位而進行的一場政治遊戲。


    敬文昌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韃靼此舉不過是為了鞏固首領之位,給其國內貴族看的一出戲。我們不防讓鄭總兵固守漠北,再派遣使者前往韃靼,與其談判,避免更多的傷亡。”


    左都督江誠這次沒有再炮轟敬文昌。


    他隻是麵無表情地站出來,聲音洪亮,猶如戰鼓擂動:“放屁,陛下,韃靼犯我邊境,非戰不可!若是求和,我大啟威嚴何在?若不給他們狠狠教訓,以後那些外族誰都能來我們臉上踩一踩!”


    殿中有的文臣見江誠又要開啟炮轟模式,立即眼觀鼻,鼻觀心的當個擺設。


    老一輩的勳爵和武將們麵色嚴峻,紛紛出列附和江誠,主張讓鄭總兵改防禦為攻,主動出兵抵抗。


    隨著武將們的唿聲越來越高漲,朝堂之上彌漫著一股濃烈的戰意。


    皇帝緩緩站起站起身,目光如炬,聲音鏗鏘有力:“朕乃大啟之君,豈能讓外敵在我疆土上肆意妄為?朕決定,禦駕親征,親臨邊境督戰,征討韃靼!”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嘩然一片。


    眾臣神色慌張,紛紛出列勸阻。


    群臣皆道:“陛下千金之軀,坐不垂堂,豈可與那戎狄一般見識!”


    皇帝雙目含威,不容置喙:“韃靼多年來屢犯我邊境,出爾反爾,朕已忍無可忍。既然他們自尋死路,朕便成全他們!”


    冕旒下,皇帝眼光似寒星。


    褪去那往日的溫和,整個人散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


    “眾卿聽令,半個月後,朕將親率二十萬大軍,出征韃靼!”


    任朝廷如何風雲詭譎,京都的百姓們卻是一片祥和安寧。


    臘月十二,正是吳家公子吳楚洵加冠的大日子。


    吳家上下,從老到少,都為了這一天忙碌著。


    吳家門前熱鬧非凡。


    小狼崽的禮物早早就送到了,是一把別致的手、倉,滿滿都是心意。


    這個日子對於整個吳家而言,都是個大日子。


    遠在東北三省盯著變法的吳相,也提前趕了迴來。


    一直在韻天書院,跟著蘇琦學習的親弟弟,吳芮,也在春闈備考的關鍵時候,迴來參加長兄的加冠禮。


    可見這冠禮的重要性。


    好友們更是一個不落,連吳觀都偷偷跑來送了禮,然後秒變“小慫包”溜走。


    南州的外祖父也是大手筆,豪華大禮送上,還帶來了沈玉和盧琰的賀禮。


    連一向深居簡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張秀義,也讓武士達帶來禮物,是一件金絲軟甲。


    即便張秀義未提及,吳楚洵也知道這份禮物的貴重,一時心中五味雜陳。


    在吳家所有親族見證下,吳相在宗廟中給吳楚洵行完了加冠禮。


    至此,吳楚洵在大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了。


    禮成後,吳相賜字:玉章。


    可把吳楚洵雷得不清。


    他心中腹誹,吳相對大啟的改革已入魔了,連變法的名字都用到了兒子頭上。


    不過江氏私下告知,玉章是早在他年幼時,吳相便為他選好的字。


    一時間,吳楚洵有些莫名羨慕。


    原身真幸福,有一對愛他至極的父母。


    吳相忙完了他的束冠禮,便被皇帝急召入宮,商討出兵事宜。


    皇帝要禦駕親征,作為親衛的吳楚洵自然清楚。


    原本他是想擺爛躺平,但如今心境已然變化。


    連便宜爹貴為丞相也有舉步維艱之時,何況他一個小小親衛。


    小狼崽在南蠻搞事,他就配合著攪亂這京都的風雲!


    吳楚洵約見了王行之等人,隻道:“兄弟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


    等到加冠後第二日,皇帝又把他留在宮中。


    吳楚洵跟著宮人去了啟陽宮。


    一路上思緒翩躚。


    皇帝要禦駕親征,這時不應該忙成狗嗎?


    竟還有心思找他辦事?


    他一腳剛要邁進寢宮大門,突然一頓。


    宮門邊一側站著一個當值的小太監,正朝他淺笑。


    那左邊沒有眉毛的眼睛中閃著微光。


    吳楚洵也勾了勾唇,兩人無聲地對視一眼。


    他朝小太監微微頷首,方才進了寢宮。


    進去後,才知道,小皇帝百忙中,竟然特意為他題了一幅字畫,作為他加冠的賀禮。


    那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畫作。


    畫中青山層巒疊嶂,綠意盎然,山下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而過。


    河岸旁,一棵桃樹亭亭玉立,花瓣粉紅嬌嫩,樹下一白衣少年,玉樹臨風,輪廓和氣質與吳楚洵有七分相似。


    畫的左邊,皇帝親手題了一幅字,上書:


    “青山綠水隱仙蹤,忘卻紅塵萬縷空。


    若得閑來與君隱,逍遙天地任浮沉。”


    完全不像是一位醉心權勢的皇帝能寫出來的詩。


    或許,也隻有在這張畫作中,才得以窺見君王內心的一個角落。


    吳楚洵用手指輕觸著宣紙上的詩詞,難掩心中動容。


    “玉章,朕的字畫可還拿得出手?”


    皇帝自從知道他的字後,私下更喜如此喚他。


    那一雙鳳眸中有著軒轅淩自己也未察覺的情愫和向往。


    吳楚洵心中對他滿心的嫌惡,在這一刻,莫名生出些別樣滋味在心頭。


    他慢慢將字畫卷好,看著皇帝,嘴角微揚,道:“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及冠禮了。”


    皇帝見他真心喜歡,臉上才露出些自傲的神色。


    吳楚洵將畫作小心地放在桌上,心中思忖著如何才能讓皇帝同意,帶上他一起去漠北。


    剛轉身,皇帝的身軀便貼了上來。


    隻見皇帝鳳眸輕挑,沉黑的眼底翻湧著濃濃的欲色,手輕輕撫上了他的胸膛。


    口中喃喃低語:“玉章,玉章!”


    吳楚洵:……


    片刻之後,便隻留下一室的銷魂醉魄。


    時光匆匆。


    半個月的光陰轉瞬即逝。


    大啟八年十二月末。


    皇帝軒轅淩集結軍隊,親率京營二十萬精銳,一千門佛郎機大炮,四萬特備武剛車,運糧約三十萬石,隨大軍出發。


    劍指漠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有嘉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有嘉魚並收藏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