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駙馬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當南方剛剛北風初起時,京都的天地間已悄然鋪展開今冬的初雪。
大啟皇城,紅牆白雪。
宮牆內的柳樹被雪裝點成了玉樹瓊枝,銀裝素裹,如詩美卷。
大啟皇帝軒轅淩靜坐在禦花園的澄瑞亭中,目光如炬,凝視著天空中紛飛的雪花。
不遠處,幾名女子踏雪而來。
為首的佳人麵容宛若桃花,眼眸似秋水般深邃。
一身紅色大氅將她襯托得雍容華貴,翠玉珠釵點綴其間,每一步都流露出風華絕代的氣質。
美人行至皇帝麵前,屈膝行禮,聲音如絲如縷:“臣妾,參見陛下。”
她低垂眼瞼,自然未察覺皇帝在看見她時,眼中那一閃而過的淡漠。
待她起身,軒轅淩已溫柔地將她拉至身邊,輕聲細語:“天氣漸冷,貴妃還是迴屋去吧,莫讓寒氣傷了身子。”
鄭貴妃眼中波光流轉,輕啟朱唇:“聽聞陛下今日未用午膳,臣妾心中甚是擔憂。”
軒轅淩眉頭微皺,沉聲道:“近日韃靼人頻繁滋擾邊境,讓朕不甚擔憂。”
皇家人都生得好看。
軒轅淩的眉目更是精致如畫,此時皺起眉來,讓人忍不住想要撫平他的憂思。
鄭貴妃依偎在他懷裏,柔聲安慰:“陛下放心,今年天象異常,我父親早已做好防禦準備,加之陛下在邊境重新組建衛所,屯兵無數,定能讓韃靼人知難而退。”
鄭貴妃的父親鄭壽輝,乃是漠北重鎮的總兵,手握邊軍二十萬,是皇帝一手提拔的忠臣良將。
軒轅淩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過鄭貴妃的玉顏,緩緩道:“有鄭總兵在,朕自是安心。”
那手指漸漸遊移至紅唇之上,挑逗著鄭貴妃的小舌,引得她臉頰微紅,吐露出淡淡的幽蘭香氣。
鄭貴妃愛慕地凝視著眼前的郎君。
他雖貴為一國之君,但在她麵前卻總是溫柔體貼,二人濃情蜜意,羨煞旁人。
唯一的遺憾便是她進宮三年,仍未能為皇室延續血脈。
不過,陛下除了中宮的皇長子外,也隻有一位公主。
她倒也知道,此事急不得。
鄭貴妃溫順地含著皇帝的手指,任由他挑逗,她把這視為二人之間的情趣。
然而,她並未察覺,周圍的宮人正相互交換著微妙的眼神。
隻有被皇帝輕視的人,才會不顧場合地如此輕佻,失了規矩。
待皇帝收迴手指,鄭貴妃才從迷蒙中迴過神來。
她想起自己的另一個目的,嬌聲對皇帝撒嬌道:“陛下,臣妾聽聞明日您要與皇後娘娘共赴周家別莊,不知臣妾是否也有幸一同前往?”
軒轅淩微微一怔,隨後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對,這是朕與皇後早已約好的。”
見皇帝並未直接同意,鄭貴妃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但隨即又恢複嬌媚之態:“聽聞那別莊的溫泉四季不息,還有滿山的寒梅盛開,臣妾實在想去見識一番。”
軒轅淩臉上閃過一絲冷笑。
方才還在關懷自己飲食的貴妃,如今卻隻想著遊玩享樂。
他偏過頭,眼神雖溫柔,但聲音已帶著幾分疏離:“那是國舅的別莊,專為皇後娘娘準備的家宴,你若真喜歡梅花,改日朕陪你去禦苑賞花便是。”
鄭貴妃聽出了皇帝的拒絕,心中不滿,但麵上仍維持著嬌嗔的模樣:“陛下如今都不疼臣妾了。”
話音剛落,她便被拉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
隻見皇帝的眼神逐漸變得深邃,在她耳邊低語道:“那朕現在就好好來疼你。”
“唔……”
不一會兒,亭中便隻剩下女子的嬌喘聲與雪花飄落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雪越下越大。
“咯吱咯吱……”
馬車緩緩停在了國舅周家別莊的寬闊門前,厚厚的雪層被車輪軋出深深的轍印。
吳楚洵率先下車,眼前的景象讓他眼前一亮。
滿山銀裝素裹,宛如仙境。
點點紅梅點綴在白雪之間,散發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好一個周家別莊。
周家下人熱情地迎了上來。
吳楚洵環顧四周,見幾位好友早已下車,各自穿著鮮豔無比的衣物,在雪中格外顯眼。
“我靠,你們這是要去選美嗎?”
吳楚洵瞪大了眼。
軒轅昭今日穿了一襲鮮紅色的錦袍,上麵繡著金色的雲紋,腰間束著黑色玉帶,整個人仿佛一隻行走的火雞。
周明則選擇了一件藍色的長袍,領口和袖口鑲有白色的狐狸毛,頭戴白色貂皮帽,既貴氣又不失低調。
王行之更是誇張。
身穿紫色錦緞長袍,繡著金牡丹,外披黃色貂皮披風,毛色鮮亮,手上的寶石玉手套更是炫目。
唯一讓吳楚洵稍微順眼些的便是胖子楊慶奎。
他那身紫色錦袍頗為低調,但腰帶勒得太緊,使得他整個人看起來像個胖茄子。
吳楚洵轉身就跑,實在不想與這幾人為伍,太丟臉了。
因是私宴,並未有外臣。
皇帝的禦駕僅帶了一百名鑾儀衛隨行。
周家人早已在外恭候。
吳楚洵與幾位好友則站在眾人之後,打醬油湊數。
皇帝的目光似乎能穿透人群,他不經意間向後掃了一眼,仿佛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物,隨口道:“咦,楚洵今日也來了啊!”
吳楚洵一怔,迎著身邊兄弟幾人複雜的目光,急忙恭敬地上前行禮。
“臣吳楚洵,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見狀,笑意更濃,轉身對身後的皇後道:“皇後你看,這孩子多有禮數,是個好孩子吧!”
皇後端莊地微笑著,仔細打量著吳楚洵,隨後笑道:“確實不錯,隻可惜今日朝月公主未能前來,不然的話……”
皇後話未說完,便與皇帝兩人相視而笑,低聲打趣。
吳楚洵嘴角微微抽搐。
心中暗自腹誹:
這小皇帝今年不過二十一歲,隻比自己大兩歲,但話語間卻顯得如此老氣橫秋。
周家的眾人此刻看向吳楚洵的眼神已然不同。
朝月公主乃是當朝的長公主,金枝玉葉,深得聖眷。
難道皇帝有意將朝月公主指婚給這位吳大公子?
看來吳府門第還會再上一層樓了啊!
周國舅已將此事牢牢記在心中了。
打算迴去後,就叮囑家中小六,日後對吳大公子這位未來駙馬爺,不可有絲毫怠慢。
當南方剛剛北風初起時,京都的天地間已悄然鋪展開今冬的初雪。
大啟皇城,紅牆白雪。
宮牆內的柳樹被雪裝點成了玉樹瓊枝,銀裝素裹,如詩美卷。
大啟皇帝軒轅淩靜坐在禦花園的澄瑞亭中,目光如炬,凝視著天空中紛飛的雪花。
不遠處,幾名女子踏雪而來。
為首的佳人麵容宛若桃花,眼眸似秋水般深邃。
一身紅色大氅將她襯托得雍容華貴,翠玉珠釵點綴其間,每一步都流露出風華絕代的氣質。
美人行至皇帝麵前,屈膝行禮,聲音如絲如縷:“臣妾,參見陛下。”
她低垂眼瞼,自然未察覺皇帝在看見她時,眼中那一閃而過的淡漠。
待她起身,軒轅淩已溫柔地將她拉至身邊,輕聲細語:“天氣漸冷,貴妃還是迴屋去吧,莫讓寒氣傷了身子。”
鄭貴妃眼中波光流轉,輕啟朱唇:“聽聞陛下今日未用午膳,臣妾心中甚是擔憂。”
軒轅淩眉頭微皺,沉聲道:“近日韃靼人頻繁滋擾邊境,讓朕不甚擔憂。”
皇家人都生得好看。
軒轅淩的眉目更是精致如畫,此時皺起眉來,讓人忍不住想要撫平他的憂思。
鄭貴妃依偎在他懷裏,柔聲安慰:“陛下放心,今年天象異常,我父親早已做好防禦準備,加之陛下在邊境重新組建衛所,屯兵無數,定能讓韃靼人知難而退。”
鄭貴妃的父親鄭壽輝,乃是漠北重鎮的總兵,手握邊軍二十萬,是皇帝一手提拔的忠臣良將。
軒轅淩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過鄭貴妃的玉顏,緩緩道:“有鄭總兵在,朕自是安心。”
那手指漸漸遊移至紅唇之上,挑逗著鄭貴妃的小舌,引得她臉頰微紅,吐露出淡淡的幽蘭香氣。
鄭貴妃愛慕地凝視著眼前的郎君。
他雖貴為一國之君,但在她麵前卻總是溫柔體貼,二人濃情蜜意,羨煞旁人。
唯一的遺憾便是她進宮三年,仍未能為皇室延續血脈。
不過,陛下除了中宮的皇長子外,也隻有一位公主。
她倒也知道,此事急不得。
鄭貴妃溫順地含著皇帝的手指,任由他挑逗,她把這視為二人之間的情趣。
然而,她並未察覺,周圍的宮人正相互交換著微妙的眼神。
隻有被皇帝輕視的人,才會不顧場合地如此輕佻,失了規矩。
待皇帝收迴手指,鄭貴妃才從迷蒙中迴過神來。
她想起自己的另一個目的,嬌聲對皇帝撒嬌道:“陛下,臣妾聽聞明日您要與皇後娘娘共赴周家別莊,不知臣妾是否也有幸一同前往?”
軒轅淩微微一怔,隨後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對,這是朕與皇後早已約好的。”
見皇帝並未直接同意,鄭貴妃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但隨即又恢複嬌媚之態:“聽聞那別莊的溫泉四季不息,還有滿山的寒梅盛開,臣妾實在想去見識一番。”
軒轅淩臉上閃過一絲冷笑。
方才還在關懷自己飲食的貴妃,如今卻隻想著遊玩享樂。
他偏過頭,眼神雖溫柔,但聲音已帶著幾分疏離:“那是國舅的別莊,專為皇後娘娘準備的家宴,你若真喜歡梅花,改日朕陪你去禦苑賞花便是。”
鄭貴妃聽出了皇帝的拒絕,心中不滿,但麵上仍維持著嬌嗔的模樣:“陛下如今都不疼臣妾了。”
話音剛落,她便被拉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
隻見皇帝的眼神逐漸變得深邃,在她耳邊低語道:“那朕現在就好好來疼你。”
“唔……”
不一會兒,亭中便隻剩下女子的嬌喘聲與雪花飄落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雪越下越大。
“咯吱咯吱……”
馬車緩緩停在了國舅周家別莊的寬闊門前,厚厚的雪層被車輪軋出深深的轍印。
吳楚洵率先下車,眼前的景象讓他眼前一亮。
滿山銀裝素裹,宛如仙境。
點點紅梅點綴在白雪之間,散發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好一個周家別莊。
周家下人熱情地迎了上來。
吳楚洵環顧四周,見幾位好友早已下車,各自穿著鮮豔無比的衣物,在雪中格外顯眼。
“我靠,你們這是要去選美嗎?”
吳楚洵瞪大了眼。
軒轅昭今日穿了一襲鮮紅色的錦袍,上麵繡著金色的雲紋,腰間束著黑色玉帶,整個人仿佛一隻行走的火雞。
周明則選擇了一件藍色的長袍,領口和袖口鑲有白色的狐狸毛,頭戴白色貂皮帽,既貴氣又不失低調。
王行之更是誇張。
身穿紫色錦緞長袍,繡著金牡丹,外披黃色貂皮披風,毛色鮮亮,手上的寶石玉手套更是炫目。
唯一讓吳楚洵稍微順眼些的便是胖子楊慶奎。
他那身紫色錦袍頗為低調,但腰帶勒得太緊,使得他整個人看起來像個胖茄子。
吳楚洵轉身就跑,實在不想與這幾人為伍,太丟臉了。
因是私宴,並未有外臣。
皇帝的禦駕僅帶了一百名鑾儀衛隨行。
周家人早已在外恭候。
吳楚洵與幾位好友則站在眾人之後,打醬油湊數。
皇帝的目光似乎能穿透人群,他不經意間向後掃了一眼,仿佛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物,隨口道:“咦,楚洵今日也來了啊!”
吳楚洵一怔,迎著身邊兄弟幾人複雜的目光,急忙恭敬地上前行禮。
“臣吳楚洵,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見狀,笑意更濃,轉身對身後的皇後道:“皇後你看,這孩子多有禮數,是個好孩子吧!”
皇後端莊地微笑著,仔細打量著吳楚洵,隨後笑道:“確實不錯,隻可惜今日朝月公主未能前來,不然的話……”
皇後話未說完,便與皇帝兩人相視而笑,低聲打趣。
吳楚洵嘴角微微抽搐。
心中暗自腹誹:
這小皇帝今年不過二十一歲,隻比自己大兩歲,但話語間卻顯得如此老氣橫秋。
周家的眾人此刻看向吳楚洵的眼神已然不同。
朝月公主乃是當朝的長公主,金枝玉葉,深得聖眷。
難道皇帝有意將朝月公主指婚給這位吳大公子?
看來吳府門第還會再上一層樓了啊!
周國舅已將此事牢牢記在心中了。
打算迴去後,就叮囑家中小六,日後對吳大公子這位未來駙馬爺,不可有絲毫怠慢。